1.单元解读
《奇妙的想象》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即为习作策略单元。围绕这个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都是以儿童视角去想象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在文章中感受想象的方式及如何表达想象。从想象的方式来看,《小真的长头发》抓住事物的特点实行夸张发散式与情节发展结合起来想象。《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顺着故事发展的情节去想象。“交流平台”围绕“想象”,回顾两篇精读课文,总结大胆想象的作用和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的兴趣。初试身手栏目是在学习课文之后,让学生尝试去创作手指画,同一静止事物,经过大胆想象,赋予色彩、动作,能够变成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有趣的故事。接龙讲故事,既满足学生学习课文感受想象的大胆、奇特后的表达需求,又降低难度,学生能够实行思维碰撞出火花。接龙故事的开头,实际上也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想象的方法:颠倒。告诉学生,在想象中,事物是能够颠倒着发展的。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能够根据事物的特点想象成相似的事物,实行发散式想象。《尾巴它有一只猫》提供反方向想象。引导学生反着去想,供学生借鉴。从表达上来看,《一支铅笔的梦想》在构段上引导学生明白能够先写铅笔的梦想是什么、要做什么、有什么感受来把一段话写清楚,在构篇上能够通过相似的段落结构来写几个画面。《尾巴它有一只猫》能够写尝试学习反问表达的句式、能够写几个角色的对话、心里想法,从而把想象故事写得新奇有意思。而在故事情节上:都是围绕“起因——经过——结果”的脉络来展开大胆想象。
2.习作解读
“习作”是单元的学习成果,展示孩子们的想象,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习作的主题是“奇妙的想象”,教材将七个充满想象趣味的题目放在不同形状、颜色图案的相夹里,用来激发学生展开无穷的遐想,这个个遐想既是能够沿着喜欢的题目大胆想象不同的故事,也能够是由题目作为触发点,以及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引发自己其它的大胆想法。学生根据自己所确定的题目,根据题目中事物的特点,借助“起因——经过——结果”构思故事思维导图,使用各种想象方法打开想象思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把故事想象的新奇有趣,写得清楚。然后要求学生能相互交换习作,能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能修改习作。最后是习作的分享,老师借助“想象岛”展示大家的习作,渗透写作的读者意识。习作水平主要指向“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在合理自然这个点点到为止,对学生的习作不做过多约束。
【学情分析】
项目 想象方法 已知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实行了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想象训练,分别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在想象中续编故生长点 学生能根据自选或自拟的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及联系事物的特点,使用学过的想象方法,大胆想象构思故事情节,把故事想得新奇、有趣。 事;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使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开头编故事;仿照句式展开想象说句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根据提供的角色编写童话故事。学生对“想象”已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理解,也具备了一定想象的水平基础。在单元中,学生在《小真的长头发》的课后习题中抓住事物特点展开夸张想象的片段练笔,在《我变成一棵树》学生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实行口头顺着故事情节去想象,在《一支铅笔的梦想》实行抓特点实行拟人化合理想象,在《尾巴它有一只猫》实行反方向想象的思维训练。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主识字水平。 表达方法 《小真的长头发》中学习使用不同的动词,能把故事情节写清楚有趣;在《我变成一棵树》写人物内心的想法和对话来把故事写清楚;在《一支铅笔的梦想》除了相同的构段句式,能够写人物内心的感受来把故事写清楚奇妙;在《尾巴它有一只猫》学习了角色之间的对话来写清楚故事。 课标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提出的习作目标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根据堂上学生的作品,点拨学生综合使用学过的表达方法:使用不同的动词、对话、想法、心里感受来把情节写清楚。
【设计理念】
1.课标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提出的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创设富有趣味的游戏情境——想象岛通行票,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想象表达的兴趣。
2.本次的习作要求是“大胆想象,放手去写。”所以,在合理自然这个点点到为止,对学生的习作不做过多约束。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学生刚从写段过渡到成篇,拿到题目后,能抓住事物的特点使用学到的想象方法,大胆展开去想象,把奇妙的想象写清楚。
【教学总目标】
1.使用精读课文及习作例文抓特点、反方向等想象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打
开想象思路,把故事想得新奇有趣。
2.能将自己奇妙有趣的想象故事写清楚。
3.分享展示想象的成果,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能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体会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使用精读课文及习作例文抓特点、反方向等想象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打开想象思路。
2.分享展示想象的成果,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能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体会习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奇妙有趣的想象故事写清楚。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预习纸、写作工作纸。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使用学过的想象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打开想象思路,把故事想得新奇
有趣。
2. 能初步将想象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写清楚、写新奇有趣。
【课前谈话】
我们班上有同学去过想象岛吗?听说,在想象岛上能看见过去祖先对未来的想象,而且他们很多想象在我们现在都成为了现实呢!同样,现在去想象岛,你也能看到未来将实现现在的很多愿望。想去吗?这节课只要你认真听、大胆想象,顺利闯关,获得三张想象岛通行票,你便能顺利抵达想象岛。有信心闯关吗?来,我们准备出发!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激发大胆想象 1.回顾学过的内容和想象方法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第五单元的内容,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感受着想象的奇妙。【板贴:奇妙的想象】 (1)复习起因和夸张想象
①师:看,小叶和小美留着长头发,她俩美得不行。小真呢,留的却是短短的妹妹头。所以,她多么希望——
师:长得能——
生汇报,相机出图片(《小真的长头发的思维导图》)。 师:这头发,实在是长得太—— ②渗透抓特点夸张想象的其它方法
师:是啊,这就是夸张的想象,除了能够夸大,我们还能够夸小(出示大象图片或一个文段),也能够夸短。【板贴:抓特点——夸张】
小结:看,这些都是平时无法想象的,意料之外的带给我们的惊喜乐趣,
你看,想象是多么奇妙!
③抓住事物的特点,除了夸张的想象,也能够想象事物有人的喜怒哀乐,就像《一支铅笔的梦想》(出示铅笔的思维导图)做它想做的事,变成和他特点相似的事物,这样的想象合理。【板贴:合理】
(2)复习想象的方式:变:顺着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①在《我变成一棵树》里,英英因为——出示顺着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的思维导图)正因为大胆地顺着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让我们随着经历一段奇妙的旅程。
除了变身,还能够加特点变形呢!来,看!在**同学的大胆想象下,手指印……(出示初试身手学生的指印画)【板贴:顺着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3)复习反方向想象
想象不但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展开,还能够反方向去想象(出示《尾巴它有一只猫》图片)也很有意思!【板贴:反方向】
小结:看来,用上这些想象锦囊,大胆想象,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回顾旧知,唤醒、激励、鼓舞想象内容和想象方法的体验。】
二、使用想象方法,大胆展开想象
(1)出示作文要求,读一读。审题:能写其它故事吗?(标红习作要求) (2)生分享预习纸上写的思维导图,师评价。
(3)利用希沃蒙层逐步出示师下水示范的《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思维导图. ①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事物的特点及关键词展开想象,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打开想象思路,逐渐完善思维导图。
师:老师觉得这个题目也特别有意思,我也写写它。咦,看星星有什么特点呢?
生:汇报,师利用希沃相机写出:圆、大、发光、闪亮。 师:看到题目,你们还会从“躲”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汇报。
师:老师还能够这样想:星星们在天上玩捉迷藏,小星星想:哼,每次我都被找到,这次,我要躲得严严实实的,让你们都找不到我。躲到哪里去呢?嗖地一声,我穿过大气层,挤呀挤,来到了草丛里,要是我变小了,他们就找不到我了,变!变得比蚂蚁还小。我躲在草丛里一动不敢动。
师:你觉得老师的想法奇妙吗?你觉得哪个地方奇妙?(我是用上了哪个锦囊)你还觉得哪个地方也奇妙?
生:汇报。
师:嗡嗡嗡,原来是小蜜蜂在采蜜呢。同学们,展开大胆想象,小星星会怎么做呢?(小星星要做些什么,才能吸引小蜜蜂呢?) 预设评价1:(顺着故事情节)你顺着故事的情节展开大胆的想象,使你的故事更奇妙了。 预设评价2:(发散的思维)你还想到了下一个情节。 师:同学们的想象可真好玩,老师还能够这样想:小星星跳到嫩嫩的芽尖上,砰,开出来五彩花瓣,散发出甜甜的香味,吸引来了无数的小蜜蜂。
师:这个想法妙不妙?是哪个锦囊让我的故事那么吸引人呢?(顺着故事情
节:变身)接下来,小星星还会遇到谁呢?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请你根据它的特点继续展开想象。 生打开想象思路,汇报。
小结:我们围绕这个题目,能够想故事发生的起因、再去想它有趣的事情,这样大胆想象,把我们的故事构思出来。
(4)接下来请大家说说,你所选的题目里事物或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生汇报,师相机点评。 (课件相机出示:标红各个题目中事物的特点及关键词) (5)生小组内交流,修改预习纸的思维导图。
请同学们在4人小组内交流,围绕工作纸上的想象评价内容,评评组员的思维导图并提出修改的建议,最后用蓝色笔修改你的思维导图。 (6)展示修改后的思维导图,学生讲故事,评价。
老师刚才在巡视中发现,同学们都能够听取组员的建议,认真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同学们的故事更有趣,想象更加奇妙了。而我发现,刚才这位同学,他的故事经过修改后,比原来更加丰富,来,我们再来听听他的故事。
相机评价:这位同学讲得真有趣,让我会心一笑,它能使用上这几个想象锦囊,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夸张,那么有意思!
小结:看来,用上这些想象锦囊,能协助我们把故事讲得更加七彩斑斓,妙趣横生! 创设情境:想象岛主看到大家都这么积极地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和故事,送给每位同学一张想象VIP票,准备好,接住它!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尝试预想,堂上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和讲故事,明确了解学生的学情起点。老师通过下水示范其中一个题目的思维导图,用上不同的想象锦囊,与学生实行想象互动,打开学生的想象思路,让学生感受想象的奇妙性,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动笔写作,师生交流评价
1.生选择思维导图中最有趣的一个情节写下来。(限时10分钟)
通过刚才的完善,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分享自己有趣的故事。来,看,(出示《小真的长头发》思维导图)《小真的长头发》中,哪一个故事情节你认为最有意思。而在你的故事中,哪个是最有意思的呢?拿起笔,把你认为最有意思的那个情节写下来。注意时间为10分钟。
2.展示学生作品,穿插例文,指导把情节写清楚。 (1)预设一:
①一生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请这个同学来读一读他写的这个情节,他写的故事有趣吗?能否给我们带来惊喜?你给他评几颗星呢?
我们来看这个同学的情节,哪个地方写清楚了呢? ②穿插出示《小真的长头发》用上了这个连串的动词的片段:
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连牛都能套住呢。 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还 有呢……
③指导学生能够加上动词,把故事写得更清楚有趣。
在《小真的长头发》里面,作者用上了这个连串的动词,把故事写得可清楚有趣了。我们还能够在这里加上哪些动词,来把把故事写得更清楚有趣?【板贴:表达清楚】 ④生汇报,修改。
(2)预设二:
①一生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你也来分享你的故事,他的故事奇妙吗?
②你觉得他故事哪里写得奇妙了?还记得《尾巴它有一只猫》吗?它用上了对话把故事写清楚了。
穿插出示《尾巴它有一只猫》用上对话的片段: 尾巴坚持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
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
另一条尾巴听到了,高兴地说:“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哇,真好!”原来,它是一条狗的尾巴。
③指导学生能够加上对话,把故事写得更清楚有趣。 师:那我们还能够在哪里再添加对话呢? 生汇报,修改。
(3)预设三:
①一生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这个同学在他的故事里面,加上了他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写得有趣,把故事写清楚了。看,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用上几句话写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像《一支铅笔的梦想》、像这位同学的作品,这样能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新奇。
②穿插出示《一支铅笔的梦想》用上心理活动的片段:
第五个梦想,是跑到运动场上。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当一会儿小松鼠的撑 竿,当一阵儿小猴子的标枪。挂在脖子上的奖牌亮闪闪的。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2)学生自评自改。
(4)展示学生自己修改的片段。
想象岛主见大家把故事写得这么有意思,这么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习作,再送给同学们一张超级想象vip票,准备好!接住!
【设计意图:学法迁移,自由想象。此时,学生已形成想象的故事,教师通过穿插例文片段,“扶着”学生堂上写文章,有利于协助学生顺利地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又通过交流互评,以交际促表达提升,检测“教——学——评”的一致性。】 四、激发互评,续写想象之旅
总结: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大家的想象七彩斑斓,在写的过程当中把想象的东西写得妙趣横生,让大家都能体会到想象的奥妙无穷。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把奇妙的故事写清楚,写完整。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继续将自己的想象故事写清楚、写奇妙。 2. 分享展示想象的成果,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能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
体会习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略
注:下一页附预习纸和工作纸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预习纸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大胆想象,写下故事的思维导图。
评价内容 想象评价卡 奇妙有趣 同学互评(在相对应的锦囊下打“√”)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工作纸
1. 可以在预习纸上用蓝笔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也可以在下面重新写一个。
想象评价卡
评价内容 奇妙有趣 同桌互评(在相对应的锦囊下打“√”) 2. 赶紧拿起笔,把思维导图中最有意思的那个情节写下来,时间为10分钟。
想象表达 评价卡 评价内容同桌互评 奇妙有趣 表达清楚 自由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