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基清表
在施工前进行地表清理工作,填方路段,地基表层土 30cm 的杂填土必须 清除,一次性清理到位,清除后的施工现场不得出现杂草、根系、树根等腐殖物 或有机物,保持现场洁净, 建筑垃圾及腐殖土必须清除到黄土层。 废弃的排水渠 或涝池,应将渠底或池底的淤泥全部清除,采用黄土分层回填压实至路床顶面。
二、临时排水 工地的临时排水,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合理开挖临时排水沟,并长期 保持通顺,路基施工每层土方填筑时, 保证留有横坡, 确保雨天现场路基不积水、 不存水、不冲刷,保证现场路基安全。一切施工、生活污水排入指定的渠道,不 可乱排,污染环境。 三、施工测量放线
1、清表、临时排水工序结束后, 对计划施工路基段落进行填筑段落中线、 开挖段落
开挖边线放样。
2、对于被确定的点号、桩号与施工图设计线的关系以及临时 BM 点的高程 等由现场实
测工程师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现场施工的技术员、 施工班组负责人进行 交底,并相互签字备考。
3、所有现场施工人员有保护桩号、点号的责任和义务,不准擅自挪移和破 坏,一经发现
将追究班组管理责任。
4、施工放样时应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旁站。
四、填前碾压
路基清表结束后,先对路基进行填前碾压,压实度要求》 90%,路基填土
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 筑施工。
路基压实度标准 压实度 填挖类型 压实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 上路床 下路床 填方路基 上路堤 重型 下路堤 1.50以下 0 〜0.3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 〜0.8 边6 遡3 边6 0.8 〜1.5 遡4 0 〜0.3 0.3 〜0.8 边6 边6 五、路基开挖
挖方施工总体原则为从上到下进行,采用横向全宽台阶式开挖,不得乱挖 超挖,严禁掏底开挖。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
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 动。(亏坡) 挖方路段路堑边坡为 1:1 ,零填及挖方路段,填方高度不足 60cm 时,机动 车道范围(两
侧各外放 1米)范围应超挖至路床顶面以下 60cm 处,再分层回填 压实。 六、路基填筑
填方路段边坡坡度 1:1.5 ,当路床顶面填方高度不足 60cm 时,机动车道范 围(两侧各外放一米)应超挖至路床顶面以下 60cm 处,在分层回填压实。
1、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
2、准备直径 3cm 、长 150cm 红白相间( 25cm 刻度)的花杆,在边线位置每隔 20m 插一
根,依据花杆上的刻度连续挂好线绳,线绳应紧绷,作为机械平整时 的依据,保证平整度和松铺厚度。逐层填筑成 2%--4% 的横坡,主道和辅道分开 摊铺,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段确定,且不应超过 30cm ;分层最小压实 厚度不小于 10cm 。
3、运输车按每个 5m*7m 的方格内一车土进行卸土 ,先用推土机粗平,对含水 量进行检查,
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 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
4、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 则;压路机的
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4km/h ,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 实轮的 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 1/2 。中途停工路基表层及边坡要加 以整理,不准有积水。每层填土经现场检测合格并签认后,再进行上一层施工。
5、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 50cm ,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 填层压实度要
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
30cm 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6、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 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 过 10 天暴
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重新检测。
7、检验签证: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要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 否压实均匀、 填
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等。 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随分层填 筑碾压进行分层检测, 压实度检测采用环刀法。 路基每层填筑压实达到设计及规 范要求,经质检和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后, 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 否则下达 质量不合格通知单,要求重新压实,直到合格为止。
七、特殊路基处理
1、砂层处理办法 :
当路床顶面处在砂层中时, 将路床顶面以下 30cm 范围内的砂层挖除, 30cm 范围内以下砂层采用水闷密实,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采用 3% 水泥稳定砂 砾分层回填压实,路床顶面弯沉值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2、坟墓、穴洞处理办法: 施工中先根据实测结果将墓穴内部及周围杂土、虚土全部清理,
并整平坑 底,对挖掘形成的沟槽进行分层填筑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 从坑底至路床顶面以 下
2m 范围内,用素土分层回填压实,路床顶面以下 2m 范围内,与道路纵向和 横向现状土衔接
处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 0.5m ,用素土分层回填,采用机械压 实,压实度满足路基压实标准要求。
3、水井处理办法:
用天然砂砾石将现状井回填并捣实, 将设计路床下 1.5m 范围现状淤泥质土 挖除,用素土重新分层回填至设计路床,回填时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
4、部分湿软地基处理办法:
部分湿软地基采用晾晒、换土或掺加生石灰等措施处理,当采用生石灰处 理湿软地基时,处理方法如下:用生石灰处理时,石灰粉应摊铺均匀,以保证石 灰摊铺均匀,拌和采用拌和机拌和两遍,拌和完后及时找平,生石灰土拌和须经 3小时后再上碾压实,碾压时先稳压后追密,先轻压后重压,作到当天铺灰,当 天成活,防止过度碾压,以免出现翻浆。
湿软土中按照下表掺入生石灰粉剂量
湿软土基天然含水量 生石灰粉掺剂量(%) (最佳含水量+ △%) W0+3-W0+6 W0+6-W0+8 4-7 1、 生石灰内掺剂量为重量比。 7-9 备注 W0+8-W0+11 9-12 2、 生石灰采用钙质石灰,其 CaO+MgO >70 % ,并应符合川级石灰质 量要求。 3、 △%为天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 差依据现场情况另行处 >W0+11 理
八、施工现场防尘污染、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污染,减少粉 尘及噪音污染,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工 程项目文明施工总的原则和要求是: 文明施工,人人有责;分工负责,逐级监督;
场地整洁,存放有序;创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施工环境与条件,以适应现代管 理的要求。
道路施工要定期清扫、洒水,以减少扬尘,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飞扬 的细颗散体材料露天堆放时应当下垫上盖,防止飞扬和流失污染。
道路施工范围四周将设置样式统一的围挡, 全面推行现场施工标准化作业。 对产生噪音、振动的施工机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噪声扰民,在 施工作业时,除抢险、抢修外,有较大噪声、 振动较大的设备安装不应在夜间 (22 时至次日 6 时)进行施工
图纸规定外,不得破坏和拆除任何构造物及设施,不得随意清除植被和树 木。
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目标
① 、不发生水体污染;
② 、采用措施将噪声控制在60dB以下;
③ 、空气污染不高于二级。
2、环境保护措施
① 、水的保护
防止水污染:包括搅拌站的废水排放,工程废水,施工现场生活污水的排 放。
1) 、工程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排放进入农田、耕地、供饮水用的水源、灌溉
渠。
2) 、施工期间和完工之后,建筑场地、砂石料场应适当地进行处理以减少 对河流和
溪流的侵蚀。
3)、施工期间,施工物料水泥、油料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雨水 将物料随雨水
泾流排入地表及相应的水域造成污染。
4)、工地的生活垃圾、各种废油、废液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堆放,以免 造成污染。 5)、施工机械应防止漏油,杜绝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 直接排入或维
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6)、不管出于任何需要,没有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不应干扰水道 或现有灌溉或
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② 、尘土控制
本工程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施工车辆和筑路机械运行和运输产生的扬尘。 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砼拌合站,施工期间,应专门安排洒水车经常 洒水,防止施
工引起灰尘对周围居民污染。
2) 3)
、在全部施工期间,应对施工场地洒水使尘土飞扬减到最低程度。
、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严,且装料适中,不 得超限;
出入工地时,车辆轮胎及车外表用水冲洗干净,不得污染道路。
容易起尘的细料和松散材料应予以覆盖进行适当的洒水喷湿。这些材料在 运输期间应用帆布或类似的遮盖物覆盖。
4)
有防尘设备
、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混凝土拌和场、大型砂石场等的投 料器均应
5) 、路基填料应注意保持水份,避免扬尘,对施工人员将发给各种必须的 劳保用品,
以保护他们的健康。
③ 、降低噪音措施:包括人为的施工噪声,施工机械的噪声防治。
1)、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机械,穿插安排噪音工作,减少接触高噪
音时间,同时注意机械保养,降低噪音的声级水平。
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开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在夜间施工不得安
排噪音很大的机械。
3)、推土机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 4)、机械运输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气喇叭。
5)、适当控制机械动力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拉开一定空间,减少噪音叠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