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明确分母和分子各自表示的意义,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意义的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课前准备】
《分数再认识(一)》名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二张幻灯片。
3师:笑笑要吃这个西瓜的,笑笑应把这个西瓜,怎么分,吃多少呢?
8学生思考中。
师: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分了。 板书:分数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 师:
3可以表示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3。 43生:把四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
43生:把12根骨头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
4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
1 / 4
生:可以表示把2小时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
3 。 4师:想一想分数的意义,同桌之间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师:笑笑要吃这个西瓜的,笑笑应把这个西瓜怎么分,吃多少呢?
8生:笑笑应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她吃其中的3份。 师:一个整体可以指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生:一个整体可以指一个物体,也可以指一些物体,还可以是数量。 2、巩固训练
5师:表示什么? 试一试,小组内讨论交流。比比哪个小组先完成。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完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5生: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的5份。
92师:表示什么?
72生:表示把3千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2份。
71师:表示什么?
81生:表示把8个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85师:表示什么?
6 2 / 4
5生:表示把13㎡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5份。
61师:一个图形的 是 ,画出这个图形。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画出图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师:同学们画出的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 生:形状不同可以,因为只要这个图形的1是4 就可以。 生:还可以这样画:师:看一看,想一想,小组内交流。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为什么拿出的数量不一样,还都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生:第一个同学有2支铅笔,他的铅笔的第二个同学有4支铅笔,她的铅笔的
1。 21?小组内讨论交流。 21就是一支。 21 就是2支。 25师:分数的分母6表示什么,分子5表示什么?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5生:分数的分母6表示把一个整体13㎡平均分成了6份,分子5表示从6份中取了5份。
6师:同学们今天学习效果相当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吧! (三)课堂练习
3 / 4
老师课件出示习题。
师:课上大家的学习状态相当不错,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课堂练习。 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