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品
“茶圣”陆羽对饮茶用水进行过潜心研究,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有陆羽品水排等次的生动记载。大历元年(766),陆羽逗留于扬州大明寺,御史李季卿出任湖州刺史途经扬州,邀陆羽同舟赴郡。当船抵镇江附近扬州驿时,泊岸休息。御史对扬子江南零水泡茶早有所闻,又深知陆羽善于评茶和品水,于是笑着对陆羽说:“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江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陆羽对李季卿说:“大人雅意盛情,余理当奉陪品饮,只是今日风大浪涌,况时辰将过午时,恐取水有难。”原来,南零水正处于长江漩涡之中,通常只有在子、午两个时辰内,用长绳吊着铜瓶或铜壶,深入水下取水。倘若深浅不当,或错过时间,均取不到真正的南零泉水。但此时李季卿决意要品尝一下“佳茗美泉”,于是立即派出一位可靠军士,备下打水器皿,赶在午时前,去南零取水。
军士取水归来后,陆羽“用勺扬其水”,便说:“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军士分辩道:“我操舟江中,见者数百,汲水南零,怎敢虚假?”陆羽一声不响,将水倒掉一半,再“用勺扬之”,才点头说道:“这才是南零之水矣!”军士听此言,不禁大惊,“蹶然大骇伏罪”,军士没想到陆羽有如此品水本领,不敢再瞒,只好实言相告。原来,因江面风急浪大,军士取水上岸时,因小舟颠簸,壶水晃出近半,于是用江边之水加满而归,不想竟被陆羽识破,连呼:“处士之鉴,神鉴也!”
李季卿见此番情景,对陆羽惊叹不已。他恳切地说:“处士有如此眼力,可否对品尝过
的水作一评价。”陆羽提出宜茶之水,以“楚水第一,晋水最下”。御史即命人把陆羽口授的茶水品第按次记下,以下即是陆羽排出的宜茶之水二十等次:
第一,庐山康王谷水帘水;
第二,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
第三,蕲州(今湖北浠水一带)兰溪石下水;
第四,峡州(今湖北宜昌附近)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
第五,苏州虎丘寺石泉水;
第六,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
第七,扬子江南零水(今江苏镇江一带):
第八,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西山西东瀑布水;
第九,唐州(今河南泌阳)柏岩县淮水源;
第十,庐州(今安徽合肥一带)龙池山岭水;
第十一,丹阳县观音寺水;
第十二,扬州大明寺水;
第十三,汉江金州(今陕西石泉、旬阳一带)上游中零水;
第十四,归州(今湖北秭归一带)玉虚洞下香溪水;
第十五,商州(今陕西商县一带)武关西洛水;
第十六,吴淞江水;
第十七,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
第十八,郴州圆泉水;
第十九,桐庐严陵滩水;
第二十,雪水。
陆羽故世后,唐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载了这个被广为传诵的故事和茶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