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使其在发展中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为了提高竞争力,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都在大力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本文阐述了独立学院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必要性,综述联合培养成功的案例,并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标签:英语专业;校企联合;应用型人才

一、 独立学院的特点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我国的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从其“依附”的申办高校逐渐脱离并独立。迫于生存压力,不少独立学院开始转变办学方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与创新,独立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它的发展和壮大必然要全面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实践中追求质量。

独立学院从成立之初就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它的人才培养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及实施方案,既要不同于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为主的人才,又要不同于高职高专培养的专门的技术型人才。国有普通高校凭借长期以来形成的师资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大多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招生和就业网络;而独立学院限于资源难与其竞争。只有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才能使独立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而其培养的人才更好地贴近社会与市场要求。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

校企联合是独立学院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把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校企联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提来,还可提高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为企业输出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

校企合作培养在国外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美国加州大学就是极为成功的例子之一。加州大学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实施工业会员计划以及共同设立创新基金,这种灵活的合作机制驱动了产学研融合。其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成熟的技术转让制度、相对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以及开放自由追求卓越的合作文化等内在优势保障了其与众不同的合作成效。[2]校企联合在我国也已实施

多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规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于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需求的不完全契合,其发展经历了“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阶段。目前已有多所院校推行了校企合作培养计划,并取得的显著成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针对该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进行探讨,进行了国贸专业校企结合型应用培养模式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3]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以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实验对象,实行了一套“多点介入”培养模式,最显著的成果是学生在校的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职业技能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明显加强。参试专业在当地的中小企业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随之增强,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就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同时,企业在取得了相应的回报后,更加积极地支持高校对培养模式的改革,真正体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赢”。[4]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高职翻译课程的特点出发,构建了高职翻译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该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建课程,初步实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使企业在联合教学中接受新的思想,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5]

我国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大多都在普通高校的或者高职高专理工科专业推行,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专业带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科技创新性,能切实地为企业带来利益,为其拓展发展空间,或是能为其输送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独立学院推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时间短,大多都是以某些专业或者某门课程设置为试点,进而推广到其他的专业或者院系;而目前尚未有独立学院外语专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实例,仅有一些专业课程的校企联合培养的尝试。相较于独立学院而言,企业更倾向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对于专业性不是很强的英语专业而言,建立系统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更是难上加难。

三、关于英语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校企联合培养,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校企合作的双方应力求找到最佳的切合点,平等互惠,实现共赢。

1. 英语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学科基础课大多偏少;专业方向课总学时量小,很多专业课与语言技能课难以融合;复合型师资欠缺;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课程很多都流于形式;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学生实习成为最常见的形式而导致企业冷淡。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校企合作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增加了一定的成本。高校没有建立给企业应有的补偿机制,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政府的奖励。[6]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从目前的各高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来看,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重视理论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把实践教学定位于从属地位,再加上难寻实践接受单位,主客观因素

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时间少、内容简化、缺乏统一安排,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7]

2. 解决英语专业校企联合培养问题的对策要成功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必须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服务意识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本文主要从高校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的核心,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为了更好地推行校企联合培养,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既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又要遵照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大纲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企业或用人单位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企业可以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全方位介入—企业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或参与教学,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到市场的需求;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

(2)加强校内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在制定专业实践计划和大纲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或者用人单位的需求,设计出实用型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根据英语专业的不同方向建立工作室、课程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具体量化的要求。直接请合作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分阶段实践考核,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根据考核的结果来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指导。以翻译课程为例,可以成立翻译工作室,在实践环节中和校外的翻译公司合作,帮助其完成一定的合同文件等资料翻译,翻译公司根据完成的情况支付相应的报酬。一方面,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翻译公司也可从中获得利益,而且可与有意向在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签订协议,为公司培养人才。

(3)因人而异的毕业设计改革

目前英语专业的毕业设计多以论文形式为主,学生通过一篇八千到一万字的论文来完成毕业设计,既没有实用价值,又难以进行创新。因此,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学实践报告、文件或合同等翻译成果、口译记录及报告等。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翻译或口译实践等直接接触到所选择的领域,学生写出来的成果既有客观性又能体现学生的思考与创新。

(4)调整师资结构

独立学院的外语专业师资大多数都是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具有扎实的英语技能的功底,但是缺乏经济、金融、管理等的专业知识。调整师资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培养复合型教师,引进跨学科硕士以上学历人才,鼓励外语教师进行学历深造;二、将企业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请进课堂。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机制的一项改革措施,也是新形势下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探索。尽管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必将成为英语专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专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值得更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1B21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艾. 浅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 [J]. 《科技广场》, 2012(6): 248-250.

[2] 董美玲. 加州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J]. 中国高校科技, 2011(9): 77-80.

[3] 沈君. 基于校企联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9): 132-133.

[4] 翁马巷,陈三明,陈扼西. 本科制造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 [J]. 集美大学学报, 2011(7): 103-106.

[5] 胡信华. 高职翻译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 职教通讯, 2011(14): 32-34.

[6] 季诚钧, 樊丰富. 改变合作培养人才中的“校热企冷”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2): 56-57.

[7] 付丽红, 伍艳.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9(4): 162-1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