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1.1.进行钢结构施工安装的施工队伍必须持有相关资质及营业执照,并且合法经营,不得将该工程分包给无资质或资质不全的分包商。 1.2.进入安装现场的施工单位,必须建立现场施工络,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并指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总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与中材重机签订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
1.3.施工队伍负责本队伍的特种作业管理工作,进场后要将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操作证复印件报公司安全部备案;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坚决杜绝无证作业。安全部负责对特种人员持证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假设在检查时发现有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从事特种作业或操作特种设备的,按照规定对责任人处以500元罚款。
1.4.施工单位人员进厂前必须按照规定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并经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厂作业,人员未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如违反本规定对责任单位处以200元/次的罚款。
1.5.施工队伍负责人在安排工作前应全面合计本队伍人员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或培训,达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的目的。
1.6.施工队伍负责解决本队伍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且配备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焊工手套等〕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防护用品。 1.7.在施工作业前,现场负责人应依据本措施和具体施工内容,制定和采用可靠的现场安全措施〔警示牌、围栏、禁行标志〕,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确认所有施工人员理解后,方可开工。
1.8.施工中必须做好安全保证措施,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绝缘鞋;高空作业正确佩戴安全带、穿防滑鞋,保证人身安全;工作中岗位职责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遵守厂规厂纪,班前、班中不得饮酒,更不同意酒后作业。
1.9.天天施工完毕后,要将构件、材料码放整齐,边角余料施工垃圾放到指定地点,做到工完场清;离开施工现场时检查氧气、乙炔阀门是否关好,氧气瓶与乙炔瓶要分开存放;切断电源,锁好电源箱。检查确认施工场地无危险后方可离开,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10.施工队伍要保持班前安全会议制度,将当日工作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底。此外还要定期组织本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所有的安全记录及文件要齐全并及时上交公司安全部。
2、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2.1.作业前应对使用的工具、机具、设备进行检查,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2.2.操作面应有可靠的架台,护身,经检查无误,进行操作。构件绑扎方法正确,吊点处应有防滑防割措施,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应放在安全地方,禁止随便放置。
2.3.起吊钢构件时,提升或下降要平稳,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要有专人持证指挥,信号清楚、响亮、明确,严禁违章操作。构件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无误后,才能摘钩或拆掉临时固定工具,以防止掉下伤人。
2.4.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闸箱、电焊机,应有可靠的接地防雨措施。电器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电焊机使用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一次线不得超过3米,二次线不得超过30米并不能破皮裸露,如果有破皮状况,必须及时用绝缘胶布严密包扎。电焊机的外壳应该接地。
2.5.安全设施有专人按规定统一设置,其他人不得随意拆动。因工作需要须拆动时,要经过安全部门同意,事后要及时恢复,安全员要认真检查。
2.6.搞好安全用电,所有用电设备的拆掉及现场照明均由专业电工担任,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2.7.重点把好高空作业关,严禁酒后登高,手持工具应系好安全挂
绳,防止脱落伤人,避免直线垂直交叉作业,在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7.1.随手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2.7.2.作业中的余料应及时清理干净,不得任意乱掷或向下丢掉。 2.7.3.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2.7.4.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滑措施。凡水均应及时清理。
2.8.攀高作业安全:
2.8.1.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在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
2.8.2.梯脚底部应垫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2.8.3.钢柱安装登高时,应使用钢挂梯或设置在钢柱上的爬梯。 2.8.4.登高安装钢梁时,应视钢梁高度,在两端设置挂梯或搭设钢管脚手架。梁面上需行走时,其一侧的临时护栏横杆可采纳钢索,当改用扶手绳时,绳的自由下垂度不应大于L/20,并应控制在100mm以内。
2.9.悬空作业安全:
2.9.1.悬空作业处应有牢固的立足点,并应有安全设施。 2.9.2.钢结构的吊装,构件应尽可能在地面组装,并搭设进行临时固定、电焊、高强度螺栓连接等工序的高空安全设施,随构件同时上
吊就位。
2.9.3.悬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使用时必须检查安全带有无割口、烫痕、断股等缺陷,有缺陷的安全带禁止使用。
2.10.防止高空坠落和物体落下伤人:
2.10.1.为防止高处坠落,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一般高挂底用,马上安全带绳端挂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较低处操作。
2.10.2.在高处安装构件时,要常常使用撬杆矫正构件的位置,这样必须防止因撬杆滑脱而引起的高空坠落。
2.10.3.在雨天,构件上因潮湿容易使操作人员滑倒,应采用清扫后再安装,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方可操作。
2.10.4.高空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及安装用的零部件,应放入随身佩带的工具袋内,不可随便向下丢掷。
2.10.5.在高空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应采用措施防止割下的金属或火花落下伤人或引起火灾。
2.10.6.地面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尽量避免在高空作业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也不得在起重机的吊杆和正在吊装的构件下停留或通过。
2.10.7.设置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的无关人员入内。
2.11.氧、乙炔瓶放置安全距离应大于5m。使用时必须装有放回火装置,氧气瓶、乙炔瓶不能放在太阳光下爆晒,更不可接近火源,要求与火源距离不小于10m。
2.12.氧气遇油也会引起爆炸,因此严禁用油手接触氧气瓶或气瓶上沾染油脂,此外还要防止起重机或机械油落倒氧气瓶上。
3、危害识别及危险控制 3.1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钢结构安装主要危险评价如下: 危害识别及危险控制 序号 作业项目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 的 风 险
应采用的控制措施
1 立柱安装 构件脱落 坠落
采纳捆绑式吊装 2
安装吊车梁、斜撑、檩条 高空 高空坠落
搭设操作平台,戴安全帽及安全带,穿软底防滑鞋。 3 焊接 高空 高空坠落
搭设操作平台,戴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4 垂直运输
构件脱落、起重能力不够、钢丝绳断裂 构件坠落,吊车翻倒
吊装方案具体、检查设备完好性、吊装绳直径满足要求,定期检查
保证吊装索具完好,不同意超载使用。 5
焊接、打磨等用电作业 漏电、打磨火星 触电,伤害眼睛
三级配电、五线制、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戴防护镜、注意打磨方向。 6 清理杂物 物体坠落 物体打击
定期清理高空物体,设置作业警界区,限制人员进入。 7 临时用电
乱搭乱设用电线路,未按规定设漏电保护器 触电
1、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2、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作业。 8
材料机械进场 作业不当 起重伤
害 物体打击
1、吊装时应把吊物捆绑牢固;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常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5、遇有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9
手电钻、角向磨光机、冲击钻、切割机等 违章接电
源 未穿戴防护器具 触
电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应有防雨防砸工作棚,检查接地装置及皮带轮防护,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作业前应由专业电工检查电动工具的绝缘有效性,并负责接线。 10 轮胎式汽车吊 信号不明 指挥操作失误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起重机有足够的工作场地、臂杆起落及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2、制定并检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3、起重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4、操作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作业时密切配合,协调一致;5、被吊物严禁从人员上方通过,人员不得在被吊物下停留;6、起吊前应检查吊车性能、安全装置是否有效;7、起重机严禁带病作业。 11
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 违章操作 触电
1、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2、接、拆电源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作业。
12
氧气、乙炔气瓶 操作、保
管、 运输缺陷 爆炸、火灾
1、氧气瓶、乙炔瓶应分别放在专用的笼子内。 2、使用中氧气瓶、乙炔瓶应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立放时,应有防倾倒措施;3、电、气焊作业四周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品,并且应处于通风优良处;4、操作人员应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13
装卸钢梁、钢柱、檩条吊车梁 作业不当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1、装卸时应把吊物捆绑牢靠;2、严禁员工从吊物下方通过;3、常常检查吊、索具,保持其安全有效;4、操作人员按规定穿用劳作防护鞋、帽、手套等。5、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4 运输 作业不当 起重伤害 车辆伤害
1、装卸时应把吊物捆绑牢靠;2、保持吊索具安全有效;3、运输中避让空中障碍;4、驾驶员持证上岗。 15 登高架设作业 作业环境不
良 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
1、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检查落实;2、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3、禁止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人员进行高处作业;4、严禁酒后作业;5、使用“人〞字梯时,采用防滑、防倾倒措施;5、施工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