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一、文章的理解:
《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用充满京味的朴素自然,清浅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文章详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个部分。)
二、重点句子理解: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 。“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3、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答: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课文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是:①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②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③十五元宵——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4、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指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指庙会的最后一天。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流露出作者依依不舍的感情。
5、“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与课文的首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6、“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铺户都上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情景)
7、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8、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9、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请你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你对北京春节总的印象 、 。
第七课《藏戏》
1、《藏戏》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
2、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带着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没结束。 3、“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4、课文前三个自然段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有什么作用?
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5、《藏戏》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以生动传神的语文,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
1、《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2、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3、傣家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4、《各具特色的民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展示了我国地方民居的多姿多彩,体现了民居本身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重点句子理解
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3、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4、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竹楼是傣族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的湿气。所以,傣家竹楼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临近。“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 5、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家家户户的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可以说是“树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满寨,花满园”。
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
1、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的作者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气乐观,热爱土地,天性爱美,能歌善舞特点以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性格的赞美。
3、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咬 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 惊奇)在竖耳听着。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sī shī)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kēng háng kàng)。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可怕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1.用“ ”划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处沙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 4、为和田的维吾尔人设计一张名片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土一样的质朴、粗犷、豪放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花一样的美丽、自信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谜一样的神秘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歌一样的豁达乐观
《回顾拓展二》
1、《元日》这是一首写古代(春节)的即景之作,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节时的情景。 2、我国的传统佳节有: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 四月五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又叫七夕情人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三十(腊月三十):除夕,俗称“年三十”。 3、描写传统佳节的诗句
春节 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节: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二单元复习
一、听写:词语盘点。 默写:日积月累 二、比较组词
旬(中旬) 熬(熬夜) 蒜(蒜苗) 榛(榛树) 饯(蜜饯) 爆(爆炸) 句(句子) 遨(遨游) 示(表示) 棒(木棒) 残(残疾) 暴() 饺(饺子) 拌(搅拌) 醋(白醋) 栗(栗子) 鞭(皮鞭) 筝(风筝) 绞(绞绳) 伴(伙伴) 醒(苏醒) 粟(粟米) 便(方便) 争(争论) 寺(寺庙) 逛(逛街) 佛(仿佛) 哄(哄笑) 侵(侵入) 缀(点缀) 诗(诗歌) 狂(狂人) 拂(吹拂) 烘(烘托) 浸(沉浸) 辍(辍学) 贮(贮存) 伫(伫立) 僻(偏僻) 辟(开辟) 三、多音字
藏:zàng(宝藏) cáng(收藏) 划:huá(划桨)huà(计划) 喷:pēn(喷发) pèn(喷香) 铺:pū(铺设) pù(当铺) 横:héng(横线) hèng(蛮横) 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哄:hōng(哄堂大笑) hòng(起哄) hǒng(哄骗)
吭:háng(引吭高歌)kēng(一声不吭) 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 四、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逛)庙会 (办)喜事 (打)地基 (铺)楼板 (建造)住宅 (陈说)历史 (招徕)观众 (燃放)爆竹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1)(红红)的对联 (咆哮)的江水 (俊俏)的容貌 (娴熟)的技能 (雄浑)的歌声 (婀娜)的舞姿 (固定)的程式 (偏僻)的山区 (浓绿)的竹林 (别致)的竹楼 (绿绿)的凤尾竹 (宽大)的堂屋 (沙哑)的嗓子 (寂静)的沙漠 (深邃)的眼睛 (鲜艳)的彩云 (密密)的眼帘 (妩媚)的笑容 (香喷喷)的烤肉 (万象更新)的气象 (繁盛)的地区 (单调)的沙漠
(2)(铺天盖地)地撕扯 (惊恐)地竖耳听着 五、近义词
规矩—规则 分外—格外 吞噬—吞没 俊俏—俏丽 照常—照旧 招徕—招揽 雄浑—雄壮 朴实—朴素 预备—准备 隆重—盛大 防备—防范 热闹—喧闹 压抑—抑制 酷热—炎热 娴熟—纯熟 和睦—和气 兴旺—兴盛 惊恐—惊骇 风趣—幽默 豁达—开朗 扼杀—抹杀 纵使—即使 平安—安全 点缀—装点 覆盖—笼罩 充足—缺乏 试图—打算 温顺—柔顺 敦厚—忠厚 稀奇—稀罕 压抑—压制 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六、反义词
热闹—冷清 间断—持续 娴熟—生疏 慌乱—镇定 压抑—放松 朴实—华丽 敦厚—奸诈 勤俭—奢侈 酷热—严寒 兴旺—衰败 井然—混乱 激昂—低沉 沙哑—清脆 完整—残缺 机敏—笨拙 单调—丰富 充足—短缺 鲜明—暗淡 别致—普通 明显—模糊 深邃—浅显 豁达—狭隘 雄浑—纤巧 清新—陈腐 温顺—暴躁 压抑—放纵 稀奇—普通 乐观—悲观 惊恐—从容 酷热—严寒 万象更新—一切如故 随心所欲—身不由己 七、量词
一(部)戏 一(段)传奇 一(座)铁索桥 一(个)窟窿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一(层)楼 一(间)房 一(幢)竹楼 一(间)堂屋 一(堆)火 一(块)竹席 一(幅)抽象画 八、特殊词语
ABB式:一丛丛 一幢幢 一顶顶 一团团 一片片 ABAC式:各形各色 有声有光 载歌载舞 含数字的:两面三刀 零七八碎
四字词语复习
1、零七八碎:零碎而杂乱。(造句)那个杂物间里堆放着零七八碎的东西。 课文义:零散没系统的事情。(造句)这些天,老李在忙活着一些。
2、万象更新:万象,一切景象:更新,更换新的。形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全心。(造句)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3、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能不如此。(造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老王是不会开口求人的。
4、截然不同:截然,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造句)他俩虽是同胞兄弟,但信格却截然不同。
5、张灯结彩:张挂灯笼,结扎彩带彩球。形容节目或喜庆的热闹景象。(造句)春节到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新年。
6、各形各色: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形容多而齐全。(造句)超市里摆着各形各色的商品,琳琅满目。
7、哄堂大笑:满屋子的人同时大声笑了起来。(造句)老张风趣的笑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8、开山鼻祖:原是佛教用语,指最初在某的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造句)民间传说,古代的巧匠鲁班就是木工行业的开山鼻祖。
9、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造句)他以前穷的一无所有,靠二十年的辛勤劳动,如今终于富裕起来了。
10、行善积德:做善事,积阴德。(造句)那个富豪很注意行善积德,捐资办学。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修桥扑路,用实际行动汇回报社会。
11、师传身授:亲自口头上传授,行动上以身作则。(造句)民间的皮影戏经过一代代的师传身授,流传到了今天。
12、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造句)桂林北一带到出都是崇山峻岭,连绵不断。
13、安然无恙:安然,即平平安安;恙,指疾病,也借指灾害。谓平平安安,没有受到损害。(造句)他在这次事故中竟能安然无恙,真是奇迹。
14、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造句)她俩是孪生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15、遮天盖地:形容遮挡得严严实实。(造句)原始森林中,树木遮天盖地,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16、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过来。(造句)NBA球星到中国来开展与球迷见面的活动,球迷们蜂拥而至。
17、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造句)我们喜气洋洋地迎来了六一儿童节。 18、铺天盖地:布满天空,盖遍大地。形容声势答案,来势迅猛,到处都是。(造句)北方的冬天,雪花纷飞,铺天盖地。
19、迎风引吭:迎着风唱歌。(造句)经过努力攀登上山峰以后,我们高兴得迎风引吭。
20、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造句)李教授学问渊博,道德高尚,令我肃然其敬
21、令人惊叹;使人惊讶,赞叹。(造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 22、五颜六色: 1,多种颜色。(造句)公园里的花圃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十分好看。2,引申指各色各样。(造句)儿童商店里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玩具。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23、美不胜收:美好的事物多得看不过来。(造句)张家界风景区山清水秀,真是美不胜收。
24、能歌善舞:很会唱歌,擅长跳舞。(造句)小静能歌善舞,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子。
25、载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的情景。(造句)春节时,城里的人们载歌载舞,进行了花车巡游活动。
精品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