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在第六次报告中指出: 一旦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起码的需求,有条件决定生活资料的使用方式,文化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
一、文化的概念
广义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 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二、文化的类型 因为文化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将文化给出一个准确地,清晰的分类标准。因此,这些对文化的划分,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的,是一种尝试。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三、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1.
信念与信仰对健康的影响:
信念与信仰会决定他的个人生活方式以及他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同时也会决定他对健康的观念的不同。 再者可能会对其自身的自我感知认识的不同。
2. 个人价值取向对健康的影响:
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间接影响着对事物观念的不同,例如富人与穷人价值取向不同,当今的富人都追求素食,而穷人则以荤食为求,便是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间接导致。 个人价值取向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能会对饮食习惯产生影响。
3. 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每个地方都有着其独特的风俗,而这也直接影响到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的不同。例如有些地方的风俗是早上不吃饭。与此同时风俗习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对饮食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4. 道德法律对健康的影响:
法律有时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作用,例如有些地方法律禁止猎杀野生动物,尽管其富有丰富的营养。道德也是影响健康的一方面,道德品质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5. 宗教艺术对健康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个影响健康的因素,其产生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不同的宗教其信奉不同,例如回族的人不吃猪肉,这便使得导致了饮食文化的差异,间接的影响了健康不同。 艺术也在文化健康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艺术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从而间接影响着健康。
四、社会发展与健康
❖ 一、衡量社会发展常用的指标
1、社会和人口统计指标体系:
◆人口
◆学习和教育服务
◆有益的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
◆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
◆ 健康保健服务
◆住房及环境
◆家庭形成、家庭和住户
◆时间利用、闲暇和文化
◆ 社会保险和福利服务
◆ 社会流动和阶层
❖ 2、生活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PQLI)
PQLI=(婴儿死亡率指数+1岁的期望寿命指数+识字率指数)/3
❖ 3、美国社会卫生协会(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ASHA)指标
ASHA=(成人识字率×就业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期望寿命)/(出生率×婴儿死亡率)
❖ 4、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是1990年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制定并每年公布的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即寿命、教育成就和生活标准。
❖ 二、社会制度与健康
社会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社会分配制度对健康的影响: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能不能合理分配依赖于社会制度;
2.社会卫生工作方针对健康的影响:解放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国政府结合国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卫生工作方针;
3.社会规范对健康行为的影响:社会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调节作用。社会制度通过提倡或禁止某些行为方式,保持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群的健康。
❖ 三、社会关系与健康
1.人际关系与健康:人际关系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融洽的人际关系缩短人与人心理上的距离,产生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
不良的人际关系,致使人们的心理距离增大,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2.家庭关系与健康:家庭就是以婚姻与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的结构:核心家庭、扩大家庭、异常家庭;
家庭的功能:养育子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产和消费、赡养、休息与娱乐;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成员间关系正常与否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3、科技进步与健康
我们身处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愿望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健康保障的模式也由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
4、城市化与健康
1、环境污染的加重;
2、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增加
3、现代病的出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