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赞美史记的名言名句

赞美史记的名言名句

来源:意榕旅游网
赞美史记的名言名句

1.史记经典名句100句

史记经典名句语句摘抄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 《史记》 2、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史记》

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司马迁 《史记》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5、顺 不妄喜;逆 不遑馁;安 不奢逸;危 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也 。 ——司马迁 《史记》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司马迁 《史记》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8、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司马迁 《史记》

9、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史记》 2.史记中的名言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功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3.史记名人名言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3、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选自《史记·晋世家》译文:提拔外面的人才,不拒绝自己的仇人,推荐家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

4、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选自《史记·赵世家》译文:靠书本来驾车的人不了解马的性情,靠古法治理当世的人不通晓事物的变化。

5、小人徒见利,而不顾其害。 ——选自《史记·赵世家》 译文:小人仅仅只是看到有利的一面,而不顾有害的一面。

6、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选自《史记·郑世家》译文:凭着权势和利益而结合的人,一旦权势和利益没有了,交往关系也就疏远了。

7、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选自《史记·魏世家》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慧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8、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译文:洗一次头发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9、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富贵之人赠送财物给人,高尚之人赠送言辞给人。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选自《史记·管晏列传》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1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说得清楚,能说清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实行。

12、隐忍就功名。——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l 译文: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l 13、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选自

《史记·张仪列传》l 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l 14、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l 译文:事情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

l 1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l 译文:到了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l 16、日中则移,月满则亏。——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l 译文: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l 1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l 译文:灾祸傍依着福,幸福隐藏着祸。

l 18、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l 译文:骏马徘徊不进,不如劣马稳步前进。

l 19、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l ——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l 译文: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功业,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l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l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

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l 21、兴必虑衰,安心思危。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l 22、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选自《史记·游侠列传》l 译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l 23、飞鸟尽,良弓藏。——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l 译文:飞鸟被捕,良工自然要收藏起来。

l 2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选自《史记·滑稽列传》l 25、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l 译文:家中富有千金,不坐在堂屋檐下。l 26、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l 译文: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便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与不贤,一旦走上仕途,难免会受到人们的怀疑。l 27、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选自《史记·货殖列传》l 译文:礼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与贫困,故君子富有可表现其美德;平民富有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鱼生在深渊里,而兽聚集在深山里。人富裕了仁义也会归附。 l 28、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选自《汉书·高帝纪下》l 29、国之将兴,尊师而重道。

——选自《汉书·元帝纪》l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选自《汉书·成帝纪》l 3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选自《汉书·项籍传》l 32、力拔山兮气盖兮。时不利兮驹不逝。

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l ——选自《汉书·项籍传》l 33、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选自《汉书·项籍传》l 34、鸟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选自《汉书·路温舒传》l 3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筵偃。

——选自《汉书·董仲舒。 4.有关礼的名言名句

Mark Twain was born in the USE and English was his mother t____. sorry,打错地方了 礼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

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享礼,有容色。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参考资料: ?si=1。 5.出自《史记》的名句有那些

“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即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6.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名言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谁有60句>名言 [ 标签:史记,名言 ] 要60句,60句哦! 鸣人 回答:2 人气:34 解决时间:2007-11-10 10:40 检举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功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评价李广和其子李陵,李广一生英雄,李陵却投除了匈奴) 自己本身正派,没有政令也会照做,本身如果不正,虽然有严令也不会遵守 《项羽本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项羽死前说的) 是上天要使我灭忘,不是我用兵的错误。

力拔山兮气盖世 力大可以拔山 豪气盖世无双 《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这世道上所有有人都是在混浊中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醉(糊涂)了只有我是清醒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然后才是个人恩怨。

7.《史记》中的名言有哪些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8.史记的名言名句

1、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史记《游侠列传》 译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的去履行。

2、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文:灾祸傍依着福祉,幸福隐藏着祸害。

3、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

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4、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孝的初始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双亲,中层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国君,最高境界是修身立命。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译文:桃树李树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8、兴必虑衰,安心思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文:兴盛时要考虑到衰败,平安时要想到时刻都会有危难。 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赏识自己的人而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译文:人本来就有一死的,要么死的比泰山还重,要么死的比鸿毛还轻。

1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的去实行。

13、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

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15、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16、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记《孟尝君列传》

译文:事物发展有他必然的归宿,人情事态有他本来的面貌。 1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1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报任安书》 译文: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明白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迁移,成就自己的独立完善的理论着述。

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身在军营帷帐中制定策略,能在千里之外的前方战场上取得胜利。

9.史记里的名言警句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释: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考虑得比较周全。2.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释: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旨在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

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释: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释: 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能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喻人言可畏,能置人于

死地。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释: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释: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7.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释:狡猾的兔子被杀死了,驱赶追逐兔子的走狗也就会人拿来煮。

天上的飞鸟都被抓完了,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来没有了用处。敌国一破,出谋划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8.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释:大鸟不飞就不说了,若飞则上摩青天;不叫罢了,一叫就使人震惊。

比喻自己虽然暂时不露声色,实际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行动起来便是震惊天下的远大举动。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释: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10.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释: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说明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对自己说出的话要敢于负责。

成语“一诺千金”源于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