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资格考试试题(B)
版号:A/0 流水号:98 编
题号 得分 号:QD 25/JP–009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阅卷 的安全健康而建立的法律体系。
( x)3.某单元中有甲、乙两种物质,甲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6t和2.5t,乙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2t和1.5t,则该单元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 )4.一般监察中的隐患治理监察是监察企业是否按照法规的要求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落实安全生产方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l.安全发展是指以人为本,消除隐患, 排除险情,消灭不安全行为,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2.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_同时设计_、____同时施工____、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__危险特性_____及其_数量__。 4.事故预防的“三E”对策是_安全技术_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
5.生产性毒物主要经____呼吸道_____和__皮肤____进入人体。 6.运用已编制好的 安全检查表 ,对生产系统实施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X )5.I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 ( )6.安全管理的目标为无隐患管理。
( V )7.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但不具有法规权威性。
(X )8.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仅仅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因组织的活动使员工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X )9.企业安全保障制度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之一。
( x )10.汞盐、砷等毒物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三硝基甲苯等毒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 )1.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
( )2.安全生产法规是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
1 / 41 / 4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A)。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 D.造成人员伤亡
--
2.接到事故报告后,单位负责人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B.2 C.3 D. 4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A)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事故 B.危险 C.管理不善 D.违章 4.从业人员超过(C )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 B.200 C.300 D.400
5.(B )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B )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
A.事故预防 劳动保护 B.事故预防 事故控制 C.安全生产 事故控制 D.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 6.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D )应急能力。 A.保护 B.论证 C.协调 D.保持 7.在工伤医疗期间发给相当于本人受伤前月工资收入( C )的津贴,此项待遇由( C )支付。
A. 80% 企业 B. 全额 保险基金 C. 全额 企业 D. 80% 保险基金 8.危险源辨识的含义是(D)。
A. 识别危险源的存存 B. 评价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
2 / 42 / 4
许的过程
C. 确定危险源的性质 D. A + C 9.( A )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A.个体防护 B.隔离 C.避难 D.救援 10.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 A )。
A.查证 B.检查 C.登记 D.识别 11.在以下单位中,除( B )企业以外,都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矿山 B.交通运输 C.建筑施工 D.危险物品生产、经营
12.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选项的是(D )。
A.仪器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13.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C)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C.五年以下 D.五年以上
14.(A)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
A.《安全生产法》 B.《刑法》 C.《劳动法》 D.《劳动合同法》
15.通过( B),能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能合理协调、流动有序,提高时间利用率。
--
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清洁 16.以下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B )。
A.噪声危害 B.有毒物质 C.电磁辐射 D.粉尘与气溶胶
17.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C)。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 18.以下哪些要素必须有记录( D )。
A. 绩效测量和监测 B.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C. 记录和记录管理 D. A + B + C
19.生产经营单位的( D )是《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内容。 A.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 C.综合治理 D.安全生产保障 20.“三同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B )措施,是一种(B )保障措施。
A.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X B.重要保障 事前 C.重要保障 安全生产 D.安全管理 事前
2.根据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物质种类有( )。
A.爆炸性物质 B.易燃物质 C.活性化学物质 D.有毒物质
3. 下列选项中,( )属于行政处罚。
A. 责令改正 B. 责令限期改正 C.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D. 责令停止建设
4.属于非机械性伤害与有害因素有( )。
A.电击伤 B.灼烫和冷冻危害 C.振动危害 D.噪声危害
5.在设备选购中,安全部门应重点审查内容包括( )。 A.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B.安全卫生性能 C.稳定性 D.安全防护装置
6. 定置管理的步骤所包含的五个方面( )。
A.分析现状 B.优化配置 C.实施运行 D.现场布置 E.规范定置 F.定置管理检查和考核
7.承担安全评价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追究主要责任者的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情节较重的,给予( )处分。
A.责令改正 B.撤销党内职务 C.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分有( )。
A.强制实施的原则 B.视责任情况赔偿的原则 C.劳动者个人需缴费的原则 D.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3 / 43 / 4
D.留党察看
8.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原则是( )。
A.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B.防护用品的防
--
护性能适用于生产岗位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 C.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D.根据管理人员的要求 9. 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做到(ACDEF )。
A.三好 B.三项基本要求 C.四会 D.四项基本要求 E.五项纪律 F.润滑五定
10.根据安全行为激励的原理,激励的方法可分为( BCD )。 A.自我激励 B.外部激励 C.内部激励 D.内外部激励
想将托辊从支架上抬下来,结果被旋转的托辊加长轴将徐XX右手拇指绞住,致使其右手大拇指受伤。
二.针对上述事故案例,请确定事故类别,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五.简答题:(25分)
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如何处理?需注意什么?(5分)
2.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措施?(5分) 3.策划应急预案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7分) 4.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有哪些?(8分)
六.案例分析(15分)
一.事故经过:
2006年10月15日夜班2:00时左右,某烧结厂高烧作业区运行乙班岗位工罗X在巡检一混—1皮带时,发现一混—1皮带有一个下托辊轴承损坏,班长姜X便电话通知当班职工徐XX、杨XX到一混—1皮带协助罗X更换损坏的托辊,当时杨XX、徐XX站在皮带南侧,罗X在皮带北侧,徐XX先用撬杠撬托辊的加长轴(轴头用丝杆焊接,且带有螺母),没有撬动,便伸手抓住托辊加长轴,
4 / 4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