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单一地练习幼儿基本动作的模式,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游戏情景,随着游戏的层层递进,持续变换增添游戏材料,让幼儿始终保持活动的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高低不同,可自由选择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在本次托班体育活动《运水》中,幼儿通过“一起去郊游”——“走线条运水”——“走平衡木运水”——“走窄道运水”——“自由选择路线运水”这几个连续的活动情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实行了保持平衡持物走的练习。并且,每一种路线老师都设置了两条,避免幼儿出现拥挤和等待的情况,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实行动作的练习与发展。
关键词:情景 游戏 运水 动作发展
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幼儿的基本动作得到充分练习与发展,往往会持续重复地让幼儿实行同一动作的联系,幼儿的活动兴趣不能够长久持续。也有的老师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做一些五花八门的教具,活动场面很热闹,但是幼儿的基本动作却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那么,在幼儿园的日常体育活动中,如何利用简便的材料设置游戏情景,让幼儿积极自愿地实行基本动作的练习,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依据:《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让幼儿自始至终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在轻松愉悦的互动环境中获得发展。同时,《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
教师以带领宝宝去郊游引入活动,告诉幼儿郊游的路上要经过三钟小路,大家要保持平衡走过小路,小路外面的森林中有大老虎、池塘中有大鳄鱼等凶猛的动物,如果掉下来就很危险。
(老师带领幼儿先整体感知三种小路,体验自然地在小路上保持平衡走的感觉,进入到活动的情景中)
情景二:走线条运水(练习单手持装有水的水杯走过线条路)
在线条路的对面放一个大水盆,里面放小鱼图片,告诉幼儿,因为天气炎热,鱼塘里的水干了,小鱼快被渴死了,请幼儿想想办法协助他们,幼儿很容易想到了运水。
在通过线条路运水的过程中,因为线条的平面性,幼儿为了速度常常没走在线条上,八七、小博、辰辰等个别孩子觉得好玩,在两条线之间跑来跑去。于是我便扮演“大老虎”出现,告诉幼儿,大老虎专门抓没走在线条上的孩子,幼儿一听立马乖乖走在了线条上,而且都非常小心,生怕一走出来就被大老虎给抓住了。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为了走得更快,忽视了走在线条上这个规则,而个别幼儿处于好玩的心理,专门在两条线之间来回跑动。作为老师,我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幼儿遵守规则,没有硬性地把他们逼回去,而是增添了游戏的元素,通过扮演“大老虎”介入游戏,让幼儿自觉自愿地走到线条上面。同时,还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提升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情景三:走平衡木运水(练习单手持装有水的水杯走过平衡木)
在平衡木的对面放一个水盆,里面放小蝌蚪图片,告诉幼儿,平衡木对面的小坑中,有一群小蝌蚪被困在面都游不动了,幼儿马上兴致勃勃地说要协助小蝌蚪,并且自己就知道通过平衡木实行运水。
(这个环节相比上一环节,对幼儿的难度要大一点,因为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幼儿单手拿着装有水的水杯,没有在平路上那么平稳,走得时候都小心翼翼地,有的幼儿会不小心将水荡出来,有个别幼儿害怕,一点点地挪动步子,老师在一旁鼓励幼儿加油,同时,模仿小蝌蚪对幼儿说谢谢,让幼儿体验协助别人的快乐,激励幼儿克服困难参加活动)
情景四:走窄道运水(练习单手持装有水的水杯走过窄道)
在窄道的对面放一个水盆,里面放小虾的图片,告诉幼儿,在窄道对面的泥塘中有几只小虾在里面,他们也太渴了,需要大家的协助,幼儿很乐意地开始了在窄道上的运水活动。这个窄道是活动中最难的一条路,相对于前面两条小路的轻松,这条小路则较难,幼儿对这个充满挑战的窄道兴趣非常浓厚,虽然大家都走得很慢,但却尽然有序、乐在其中。
王千钰端着水杯在窄道上走得很艰难,因为身体的平衡性不是很好,不能够保持住身体的平衡,差点摔跤,娇娇妹则走得很慢,导致后面的幼儿出现了拥堵的情况,于是老师和保育老师协助行走困难的幼儿,扶着他们走过了窄道。
(这条窄道我利用了幼儿园最窄的平衡板,将它立起来,根据绝大部分孩子平衡的发展水平设计的一条壕沟,这条壕沟只有幼儿的一只鞋左右的宽度,所以,幼儿只能够单脚交替行走。这样的情景设置就让幼儿走直线的动作必然发生,而不需要老师提醒与要求,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愉快。)
情景五:自由选择路线运水(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路线运水)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小路,来回运水。有的孩子专门挑战难度较高的窄道运水,有的孩子则喜欢每条路都走一走,也有胆小的幼儿就在线条路上来回反复运水,乐此不疲。
(这个环节老师给与了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路线,自由活动。既满足了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求,也给与了幼儿充分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幼儿自然愉快地沉浸在活动中,不断往返运水,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充分练习了平衡走的基本动作,发展了平衡能力。)
情景六:夸夸我自己
告诉幼儿,小动物们在大家的帮助下获救了,引导幼儿夸夸自己,感受帮助了小动物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活动反思:
一、情景设置让动作必然发生,促使幼儿练习基本动作;
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让孩子的基本动作得到练习与发展,传统体育活动
中,老师不断地对孩子强调规则与要求,提醒幼儿做正确的动作,而本次活动中我尝试设置游戏情景,用平衡木板立起来做成壕沟,让幼儿不得不单脚交替走直线,进行平衡走的基本练习。整个过程不需要老师在旁边不断提醒幼儿遵守要求,孩子也不能够随便乱走,基本动作自然而然得到练习。因此,体育活动中,游戏情景的设置非常重要,老师要根据活动的目标设置恰到好处的游戏情景,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
二、不断丰富、增添游戏元素,层层递进,让幼儿始终保持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单一枯燥的游戏内容易让托班幼儿丧失对它的兴趣,难以保持他们的活动积极性。本次活动中的游戏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让幼儿始终保持着对游戏的挑战兴趣,同时,在活动中适时加入大老虎、小鱼、小蝌蚪、小虾等角色元素,给与幼儿新鲜的刺激,让幼儿始终保持着活动的
兴趣,积极参与活动。
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
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从一味的主导性转变成了幼儿的配合者,充分尊重了幼儿活
动中的主体地位。活动开始,老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郊游,体验自然平衡走小路的感觉,并提供适当的指导;接着让幼儿自己想办法救小动物,练习单手端水杯在线条路、平衡木以及窄道上运水,让幼儿自己探索感受在走的时候怎样保持平衡,怎样才不将杯子中的水洒出来等;最后让幼儿自己选择走的路线,自由活动,教师则在一旁作为幼儿活动的配合者和支持者。
四、材料设置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
中,都能够得到练习与发展;
一个班级的幼儿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是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动作的发展水平都有差异。如果活动难度较小,能力较强的孩子则会很快失去兴趣,如果难度较大,那部分能力发展较慢的孩子则会望而却步,如果根据大多数孩子的水平设计设计难度适中的游戏,则能力较高和能力偏低的幼儿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和满足。体育活动则要让高低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够再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让他们都在自己相应的水平上得到提升与发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三种难易程度不同的小路,幼儿根据自己的喜欢以及能力自由选择路线,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满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