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安定区“大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段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初中历史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型 新授课 1.新经济;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教学目标】 2.①通过介绍新经济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3.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的内容来思考新经济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新经济: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导学环节】任务布置 所用时间 课堂流程及所用时间 过程导学 学法指导 1、全班分为若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干学习小组。 1、新经济: 2、依据课前预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完成自主1、课前阅读。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 学习的任务,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书写学习笔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 2、苏联的成立: 3、各学习小组 时间:___________。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知识2、课堂自学 最初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结构。并完成老师设【自主学习】 后来发展的加盟共和国个数:_______ 由学习组长收计的自学内(10分钟) 阅读“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子目,思考下列问题。 集整理各成员容任务。 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的总结。 4、各学习组长 向全班展示并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说明本组的归3、小组合作 1、苏联的一五、二五计划 纳总结,各组学习,归纳总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 互相交流,取结。 重点:__________________。 长补短,完善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网络体 2、斯大林模式 系。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各学习小组4、小组讨论形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学习困交流。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惑,并作为讨 评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的内容进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

【学习探讨】1、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内容? 1、各学习小组展示探讨成果。各 小组成员对探讨 【学习探讨】2、苏联成立的全称是、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 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由组长整理 讨论结果;各学 【展示交流】 【学习探讨】3、苏联实行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的发展重点、历习小组长展示讨 (12分钟) 论成果。 史意义? 2、全班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探讨成果。 【学习探讨】4、“斯大林模式”的实质、危害? 学习小组组长展 示本学习小组的探讨成果后,全班学生再次进行讨论交流,有班长总结整理讨论结果。 【自主学习反馈纠错释疑】略 【师生交流、探讨点拨】 一、老师点拨, 1、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内容:新经济。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释疑解惑。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自主学习点 2、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拨:对学生在自 【点拨升华】 3、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的发展重点行业:重工业。随着五年计划的完成,主学习中出现的 (10分钟) 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一五、二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错误进行纠正,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加快了实并加以讲解;对 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各学习小组总结 4、“斯大林模式”的实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的知识网络结构 “斯大林模式”的危害: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进行重审,并进 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行表扬肯定。 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2、探讨学习点 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拨:在学生展示讨论、归纳总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消费了资源。 交流成果后,老结。 【收获汇总】1、完成了课标任务;2、收获了方法;3、提高了能力 师对学生的探讨 【能力展示】 结论进行点拨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读材料回答问题: 价,肯定学生得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出的有价值的成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但是后来的模式僵化了。 果,同时还对学1、这段话是谁说的?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生存在的问题提2、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出自己的看法,3、列宁的新经济是什么时候实施的?实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思路有哪指出正确的思路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和观点。 4、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又称什么? 二、学生在老师参:1、。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下进行本2、说明了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有经验,肯定了列宁的新经济,课的总结。 否定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3、⑴时间:1921年。目的: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借鉴: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4、斯大林。斯大林模式。 安定区“大集体”备课导学案

A级 1、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的时间是:( )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1年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36年 3、苏联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乌克兰 C、白俄罗斯 D.亚美尼亚 4、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 ) A十月时期 B苏俄内战时期 C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 “二五”计划时期 5:1936年苏联新规定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 A. 工农联盟 B.社会主义 C.党领导 D.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6、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形成的标志是:( ) 【自我检测】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7-8分钟) C.1936年苏联新的颁布 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7、1937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 ) A. 4个 B.14个 C.15个 D.16个 8、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A.1921—1936年 B.1926—1936年 C.1928—1937年 D.1928—1938年 B级 一、自评。 1、苏俄实行新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主义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 二、学生自评评价 2农民伊凡将自己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和互评,给出 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这件事不可能发生于:( ) 量化评价。 A.1917—1918年B.1918—1920年C.1921—1927年D.1917年以前 3、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经济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苏联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4、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 改革 D.基本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5、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最主要 原因是:( ) A.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品种单调,质量不高 B. 国家从农民身上取之过多,使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 D.片面发展重工业 6、苏俄实行新经济的最重要意义是:( ) A.认识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认识到战时主义的局限性

C.明确了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 D.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7.材料解析题:阅读关于1921----1927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的材料 国家 苏联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年平均增长率 24% 2% 9% 7% 4% 注:苏联为1920------1932年的平均增长率。 ——《苏维埃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史》 请回答:(1)材料中反映了苏联当时的工业状况如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附:板书设计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板书设计】 1.实施的原因 2.主要内容 二、苏联的成立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 2.农业集体化 四、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建立的标志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危害)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