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依据、理论架构、实践模式、评价成效四个方面,详细地与大家分享了“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实践有效性证明的思考路径与发展过程。生动的案例呈现,则让老师们对“课程评价”研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借助日常评价体系,教师可以不断审视自己的儿童观、课程观、发展观、教育观,学会阳性赋义,真正地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幼儿评价以及情绪管理能力,提供了隐性师幼互动的机会。课程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与身心发展,是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徐志国老师通过一个个精彩案例的分享与解读,成功引发了在座老师的共鸣和对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思考,让所有参会教师看到了课程评价对于幼儿、教师、家长的意义,激发教师思考如何改善课程质量、读懂幼儿内心、催生隐形师幼互动等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