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zhouScience
城市河流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整体性及各要素的研究
汪建文
(贵州科学院,贵阳55001)摘
要:
河流是城市特殊的自然景观要素之一,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有很大的发展,然而城市河流湿地公园的建设还较
为缺乏,因而探讨城市河流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城市河流的特性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为城市河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河流,生态规划,研究
文献标识码A
6563(2013)04-0081-04文章编号1003-中图分类号X17
CityRiverWetlandParkLandscapeEcologicalPlanVariousElementStudy
WANGJian-wen
(GuizhouAcademyofSciences;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Abstract:
Riverisaspecialnaturallandscapeelementofacity.WetlandparkhasgreatdevelopmentinChina,
buttheconstructionofurbanwetlandparkisstillindemand.Therefore,itisimportanttodiscusstheplanninganddesignofurbanwetlandpark.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andstatusofthecityriver,severalproblemsshouldbepaidattentiontoduringthecourseofplanninganddesigntoprovideareferenceforurbanwetlandparkplanninganddesign.Keywords:
urbanwetlandpark,river,ecologicalplanning,study
本文在分析城市河流的特性和现状的基础上,
1引言
探讨了城市河流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关注
和解决的问题,以为城市河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河流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
在向滨海湿地扩展以前,依河流湿地建设城市是普遍规律,河流湿地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在内陆的三类湿地中,河流湿地较湖泊、沼泽湿地在拓展地域空间、提供淡水和作为物质-能量-信息通道这3个基本方面,均显示出突出的优越性我国已建或在建湿地公园多集中在湖泊湿地公园和沼泽湿地公园,而河流湿地公园的建设还较为缺乏。因而研究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06-06;修回日期:2013-06-08收稿日期:2013-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基金(黔科合J字(2011)2129号)
)男,作者简介:汪建文(1967-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生态学。
E-mail:wjwsn2006@sina.com
2湿地概念
一般而言,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全年或间歇
被水淹没的土地。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是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它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湿地浸水深度和水存在的时间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既不像陆生系统那样干,也不像水生系统那样有永久性深水层,而是经常处于土壤部分饱和或有浅水层覆盖的状态。湿地与陆生系统的分界在于土壤水分饱和度差异的边缘,而与深水系统的交界一般为水深2m,
82贵州科学31卷约相当于挺水植物可以生长范围的边界(赵思毅,2006)。一般定义湿地为陆缘含60%以上湿生的植物区、水缘为水平面以下6m的近水区域,包括内陆与外河流域中自然的或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枯水期深2m以上的水域除外),不
间歇的还是永论区域内的水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1990)。久的(陆健健,
湿地类型多种多样,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
带,从平原到山地、高原,从沿海到内陆都有湿地发育。大体上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1999年国家林业局为了进行全国湿地资源调《湿地公约》查,参照的分类将中国的湿地划分为近
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与沼泽化海与海岸湿地、
湿地、库塘等5大类28种类型。
流湿地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市区域的河流或河流段,包括河道、河岸、河滨绿化带等区域。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河流湿地面临不断退化和消失的危险趋势。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湿地面积萎缩或消失。在城市周边范围,主要表现为以下特性:
1)为防治水患灾害,城市河流往往被沟渠化,湿地失去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自净作用减弱。为减少雨水径流和洪水的侵蚀和防洪、泻洪功能,城市河流往往只是作为防洪排水的手段而被硬从城郊的自然、化和渠化。河岸形态常延纵向变化,
半自然状态过渡到城区的以防洪为主的排水沟渠,在城市区域,河道一般都沟渠化,如常见的“渠化”
、“三面光”2010);河道河道、砌石河道(梁耀元等,2)由于河流大都位置较低,在城市排污系统不
沿城市河流广泛分布的点源及面源完善的情况下,
污染向河流排放污染物,污染现象严重;
3)在城市周边地区河岸带开发强度大,受人为性质的干扰机制影响,缓冲带缺失。集中在河流河岸带和低洼集水区中的中小型湿地,被道路、农业用地、渔池、生产用地、城镇的建筑用地所占据,河岸带植被被砍伐,没有缓冲区;4)由于道路、水坝的割裂,破碎性大,连续性
破碎化差。这些因素导致残存小面积分散的斑块、的河流景观,斑块之间的连接性和湿地内部生境稳
定性较低,易受到城市环境变化的影响;5)与湖泊和沼泽湿地通常有较大的平面面积不同,河流是线性廊道,承带状分布,有纵向的长度,而在宽度上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分布在高原地区、河流的上游和发源地的湿地类型,微小的斑几乎或没有内部生境,生物生境缺块只有边缘生境,失,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3
3.1
河流湿地的特性和现状
河流湿地的特性
河流湿地是指在河流流水作用下发育形成的、
位于天然两侧河岸或人工堤之间的湿地,主要包括季节性河流和由于河水泛滥淹没河流永久性河流、
两岸地势平坦地区而形成的泛洪平原(孙永军等,2010)。河流湿地2个主要构成要素是水体与河岸,河流控制着河水以及从周围陆地进入河流的物质运动,也影响着河流自身的运输。河岸通过过滤和截留沉积物、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等来协调河流横向和纵向的物质和能量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它是属于动水生态系统,它的生境与其他静水生态湿地系统相比有其特色之处,造就了河流湿地生态的多样2003)。性(董哲仁,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河流湿地的主要功能有五点:(1)通道作用,生态交错带可作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生态流的通道;(2)过滤器作用,河岸带可
水分和营养物质;(3)源的作以过滤和截留沉积物、
用,生态交错带为相邻生态系统提供物质、能量和生
物来源;(4)汇的作用,与源的作用相反,生态交错生态护岸的带能吸收积累某些组分;(5)生境作用,坡脚部分具有高孔隙率,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其他两栖类动物以及水生微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3.2
当前城市河流湿地的现状
2004)认为,孙广友等(孙广友等,分布于城市
(镇)区域的湿地称为城市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河口海岸湿地。因此,城市河
4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根据我国定义,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城市湿地公园既不同于湿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地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城市水景公园,是城市公园的一个特殊种类。城市湿地公园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恢复重建,使其
4期汪建文:城市河流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整体性及各要素的研究83
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总目标在于减少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提高湿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生产力。通过恢复湿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使周围用地的土壤状况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使城市湿地更加得到改善,
富有生命力。实现城市湿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满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足市民接近自然的需求,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重点突出湿地景观,最大
创造公众体验自然、享受限度地维持区域自然风貌,自然的场所和空间。
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用,通过格
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安全。
6城市河流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探索
由于湿地的复杂性,决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复杂性,城市河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目标应是多层次的,应科学地运用生态景观规划方法对湿地
整体性和连续性、生物多样性保公园的范围及边界、
护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等几个方面去分析、研究,
进行生态规划设计。6.1
确定城市河流湿地公园的范围和边界
在进行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明确湿地公园的选址和边界,把它放在大的流域尺度、市域尺度范围内进行考虑。运用景观生态学水平生态格局和过程的规划方法探讨和分析湿地公园各级
2011),保护范围的划分(徐飞等,与周边发展、用地确保它在和生态环境等区位相关因素的格局关系,
城市和河流的关键节点上,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运用麦克哈格生态因子分析方法
确定规划范围内的保护要素(刘滨分析生态因子,
2006)。特别是对于河流廊道宽度的划分,谊等,比
如建议的河岸植被宽度大于30m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增加河流生物食物供应、有效过滤污染物。当宽度大于80~100m时,能较好地控制沉积2005)。综合上述的分物及土壤元素流失(朱强等,析成果,从城市绿地系统整体性的角度,确定城市河流湿地公园的空间范围和保护边界。
6.2分析河流湿地生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城市河流湿地公园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湿地公园和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保持整体性并同其他景观节点保持连续性,另一方面是湿地公园内部本身的整体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连续性。在对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从廊道的结构特征出发,分析湿地公园内的各要素之间的破碎性,对河流生态廊道的基本设增强廊计原则进行探讨。从保持适宜的廊道宽度、道的连通性、提高景观空间设计的异质性(张桂红,2011)。6.3
湿地公园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规划分析
在考察生态要素空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在保护
5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景观生态规划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末,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不断地发展。
5.1麦克哈格的景观适宜性分析方法
目前最为人熟知的是,麦克哈格的景观适宜性
也称为人类生态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分析方法,
是以区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适宜性的等级分析为
核心的生态学框架,其使用的地图叠置法、因子加权评分法、生态因子组合法等规划设计方法也成为景观规划设计者在进行区域性景观规划设计时的得力工具,一直是景观规划设计者在处理大尺度景观规划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的局限在于是从垂直方向来分析景观。5.2
决策导向和多解规划
斯坦尼兹(Steinitz)在1990年提出了六步骤框架的决策导向和多解规划方法:表述模型、过程模
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评价模型、决策模型。
斯坦尼兹认为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应该通过了解景观),再自下而上(质自上而下(认知的顺序,询的顺序,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然后再自上而下(应用的顺序,组织解决办法)这样至少三次穿越六个层次的规划法则。5.3规划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学科发展,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作为对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所依赖的垂直生态过程分析方法的补充和发展,景观生态学着重于对穿越景观的水平流的关注,强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水平生态过程和景观格局
生物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保护生物迁徙通道为前提,
规划生态廊道的结构布局与形态面积等。首先,确定本区特征性生物,研究其生物学特征,特别是迁
84贵州科学31卷
徙、觅食、交配等特征,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寻找出其主要栖息地、迁徙通道、生境要求等;其次,在考虑都市区域整体保护及持续发展要求的情况下,确
形成网络形态;第三,将整定生态廊道的布局结构,
个生态廊道划分成具有不同特征的生态单元,提出不同的规划要求。
6.4分析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的关系
城市湿地公园除了具有维持和保护现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功能外,还是公众休
、“游览”、“旅游”、闲与游览的场所,兼具“休闲”
“科普教育”等功能。
在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分析中,除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分析非生物和生物景观格局外,还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人文生态景观进行分析,比如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时空过程与景2011),观格局(王云才,从功能分类的景观格局来
2011),分析景观功能的空间特征(李玉凤等,探索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空间关系等。
J].Geograph-casestudyofzhibuzheninZhejiangProvince[icalResearch,30(1):10-22(inchinese).
XuF,LuN,ChenJS,etal.,2011.Discusswaysofriverand
wetlandrenovationbasedonthetheoryofhierarchicalwet-landnetworksunderurbanizationbackground:Takethecon-.structionofYichangCityCanalParkasanexample[J]Chinese&OverseasArchitecture(8):66-69(inchinese).YueJ,WangYL,2005.Progressesandperspectivesinthe
studyofriparianzone[J].ProgressinGeography,24(5):33-40(inchinese).
2011.ThedesignofriverecologicalcorridorbasedZhangGH,
onthestructuralfeaturesofcorridor[J].EcologicalEcono-(8):184-189(inchinese).my,
ZhuQ,YuKJ,LiDH,2005.Thewidthofecologicalcorridorin
landscapeplanning[J].ActaEcologicaSinica,25(9):2406-2412(inchinese).
ZhaoSY,2006.WetlandConceptandWetlandParkDesign[M].SoutheastUniversityPress(inchinese).
[附中文参考文献]
2003.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董哲仁,
6.利科学(11):1-2011,李玉凤,刘红玉,郑囡,曹晓,基于功能分类的城市湿地
J].生态学报,31公园景观格局—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4):1021-1028.
梁耀元,陈小奎,李洪远,郝翠,2010.韩国城市河流生态恢
J].水资源保护,26(6):93-96.复的案例与经验[
2006.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及刘滨谊,魏怡,
J].中国园林,(4):8-13.对策[
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
2004,23(5):94-100.
2010.河流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孙永军,陈德智,邱云峰,
J].国土资源遥感,(86)11:14-17.研究[
2011,王云才,基于景观破碎度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
.地理研究,30护模式—以浙江诸暨市直埠镇为例[J](1):10-21.
2011.城市化下基于多等级湿地徐飞,吕宁,陈峻松,杨剑,
理论的河流湿地功能修复途径探讨:以宜昌市运河公园J].中外建筑(8):66-69.为例[
2005.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岳隽,王仰麟,彭建,
J].25(6):1424-1429.念框架[
2011.基于廊道的结构特征论河流生态廊道设计张桂红,
[J].生态经济(8):184-189.
2005.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朱强,俞孔坚,李迪华,
[J].生态学报25(9):2406-2412.
2006.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东南大学出赵思毅,
版社.
[REFERENCES]
DongZR,2003.Diversityifrivermorphologyanddiversityof
J].HydroScinese,(11):1-6(inchinese).bio-communities[Faludi,1993.Towardanon-euclidianmodeofplanning[J].
JournaloftheAmericanPlanningAssociation(59)4.GergeF.Thompson,FrederickR.Steiner,2008.Ecological
M].ChinaForestryPublish,9-10.DesignandPlanning[
LiYF,LiuHY,ZhengN,etal.,2011,Afunctionalclassifi-cationmethodforexamininglandscapepatternofurbanwet-landpark:acasestudyonXixiWetlandPark,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31(4):1021-1028(inchinese).LiangYY,ChenXK,LiHY,etal.,2010.Analysisandinspi-.WaterrationofurbanriverrestorationcasesinKorea[J]ResourcesProtection,26(6):93-96(inchinese).
LiuBY,WeiIY,2006.Strategiesandkeyissuestotheplan-ninganddesignofNationalWetlandPark:AcasestudyintheconceptualplanningofJiangyinNationalWetlandPark[J].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4):8-13(inchi-nese).
SunGY,WangHX,YuSP,2004.Theadvanceofurbanwet-landstudy[J].ProgressinGeography,(23)5:94-100(inchinese).
SunYJ,ChenDZ,QiuYF,2010.Astudyofriverwetlandin-formationextraction[J].RemoteSensingforLand&Re-sources,86(11):14-17(inchinese).
WangYC,2011.Themodelsoftraditionalculturelandscape
conservationbasedonlandscapefragmentationanalysis: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