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部份,主体大都以竹
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的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二、燃放孔明灯的危险性
孔明灯主要是由细铁丝、易燃物制成的灯罩、燃料组成,系明火源,放飞后在空中会随风飘动,落点无法控制,在风力、风向不稳的情况下,对电力设施、高层建筑、密集居民区、森林等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因燃放孔明灯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据消防部门介绍,孔明灯是以固体酒精、煤油、蜡烛等作为燃料,利用空气对流形成动力,使其上升的一种灯具,制作材料属于易燃物。孔明灯最高可升至千米,外焰温度高达300℃,一旦燃放不当、风力风向不稳,与高层建筑、电线碰撞就会飘落,具有很大的引发火灾的危险性,甚至还有可能影响民航客机安全。
三、防范措施及建议
加强生产、销售、燃放环节监管在多数地区尚无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孔明灯的情况下,建议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将其与烟花爆竹一样视为特殊物品加强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安监部门应加强对孔明灯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要求销售者需经过相关培训持证上岗,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城管执法部门应加强对销售孔明灯的流动摊点的监管;对因燃放孔明灯危及公共安全的,应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对燃放区域进行控制鉴于孔明灯对公共安全的巨大危害,最好由省级或地市级人民政府出台政府规章或通告予以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燃放。如实行起来有难度,至少应参照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的经验做法,由政府发出公告,严禁在文物古建筑、高层建筑、密集居民区、人群密集的城市广场、易燃易爆场所、供变电设施、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机场净空控制区等附近燃放孔明灯。
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在兼顾民俗传统和公共安全方面,香港地区政府做法值得借鉴: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标准,允许孔明灯在一定区域燃放;但孔明灯上需系上一条由防火材料制成的风筝线,放飞时需像风筝一样牵在手上,这样能够控制孔明灯飞行的高度和范围,可有效减少火灾危险性。
燃放孔明灯的习俗源于元代,寓意祈福、放飞心愿、祭奠灵魂,过去仅在南方部分地区流行。近几年由于《赤壁》等影视剧影响、青年人盲目追捧、商家炒作等原因,致使燃放孔明灯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政府相关部门可运用报刊、影视、网络等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孔明灯的危害,倡导文明、和谐的理念,提倡用更安全、更环保的形式寄托许愿祝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