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
单 位 名 称:---设有限公司 QC小组名称:----QC小组
注 册 编 号: 编 制 人:
编 制 时 间:二零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
.
一、工程概况:
东方希望中心一期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科创中心9号地块,是由成都东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个高档商业办公楼。工程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29656㎡,规划总建筑面积84097㎡,地上建筑面积56583㎡,地下建筑面积27514㎡。单层面积较大、楼梯较多(地下室单层有五个楼梯),其中包括两个一梯三跑的下沉式大楼梯,楼梯成型质量控制是本项目的重难点。 二、QC小组简介:
1、小组概况:
表1 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小组类型 课题名称 小组活动次数 东方希望中心一期工程QC小组 注册编号 现场型 成立时间 2010年7月1日 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控制 活动时间 2010年7月~2011年2月 14次 活动频率 2次/月 小组人数 10人 制表人:李昕 日期:2010年7月1日 2、小组成员概况:
表2 QC小组成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性别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龄 36 47 34 26 40 30 25 24 24 36 职称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人 组内职务 顾问 技术顾问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承担工作 课题下达人 督促活动开展 总负责 小组活动部署 资源组织 技术攻关 统计分析 质检、测量 质检、测量 模工 备注:小组成员TQC平均培训时间36学时。 制表人:-- 日期:2010年7月20日
,.
.
表3 QC小组活动计划表 序项 目 号 1 2 3 4 5 6 7 8 9 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 目标确定 原因分析 要因确定 制定对策 实施对策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时间 7.1 8.25 9.5 9.10 9.25 10.10 11.5 11.25 计划:2010年12月5日至2011年1月15日 计划:2011年2月15日 10 回顾总结 制表人:--- 日期:2010年7月20日
三、选题理由:
1.楼梯成型质量控制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本工程质量目标是“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因此如何提高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楼梯是建筑的入口,是观感质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对于质量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难点。
2.本工程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楼梯较多,其中负一层包括两个一梯三跑的下沉式楼梯,项目楼梯难度大要求高。 做好楼梯对于后期的装修的返工和节约装修材料具有很直接的经济现实意义。
3.本工程合同签订要求达到“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确保到达“成都市标准工地”, 本工程被确立为局重点工程,同时对创奖目标进一步提升为创“天府杯”。
4.现代建筑市场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提高施工质量是塑造企业形象,适应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并能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因此QC小组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了“提高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为开展QC活动的课题。
四、现状调查:
通过实测实量公司范围内其他项目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结构几何尺寸),对数
,.
.
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不合格率为10.5%,有如下因数影响现浇混凝土楼梯的成型质量:
表4 不合格点实测值分布调查表 序号 1 2 3 4 项 目 踏步宽度 踢板高度 踏步平整度 踢板垂直度 合计 项目A 3 6 7 27 43 项目B 3 4 8 26 41 不合格合计 检查总数 6 10 15 53 84 200 200 200 200 800 制表人:李祥红 日期:2010年8月25日
本次实测实量混凝土楼梯的不合格率为:105÷1000=10.5%
表5 不合格频数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项目 踢板垂直度 踏步平整度 踢板高度 踏步宽度 合 计 不合格频数 53 15 10 6 84 分计百分比(%) 63.10 17.86 11.90 7.14 100 累计频数 53 68 78 84 84 累计百分比(%) 63.10 80.96 92.86 100 制表人:--- 日期:2010年8月25日
根据不合格频数统计表中有关数据,绘制出统计排列图如下:
图1 现浇混凝土楼梯影响因数排列图
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8月26日
,.
.
从统计柱状图、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的主要因数是: 踢板垂直度和踏步平整度。 五、课题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目标:通过对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影响因数的分析改进,使楼梯不合格率控制在4%以内。
图2 目标控制分析图
制图人:--- 日期:2010年8月28日
活动前的 不合格率
目标控制 不合格率
10.5% <4% 2、可行性分析 有利因数:
(1)、在排列图中可知踢板垂直度和踏步平整度两项累积频数高达 80.26%。 调查中现浇楼梯整体不合格率为10.5%,则其中垂直度和踏步平整度直接两项影响产生不合格率为10.5% ×0.8026=8.43%。
如果将垂直度和踏步平整度两项质量问题全面解决则合格率将降低为10.5%-8.43%=2.07%。现将目标制定为4%,具有可行性
(2)、工程质量目标是“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项目部对实体细部质量的要求较高,提高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优越。 (3)、项目部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4人,人员配备充沛,现场施工经验丰富,可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作业班组经过严格挑选,作业人员通过技术考核,班组本身的质量意识较高,能够很好的贯彻项目部的质量要求,为课题研究结果提供执行力保证。
,.
.
六、原因分析:
图3 关联图
制图人:--- 日期:2010年9月11日
根据关联图分析出 10项末端因素如下:
1、加固方式不当;2、混凝土振捣力过大;3、支撑稳定性差;4、工人操作误差; 5、混凝土和易性差 ;6、收平使用机具不当 ;7、支模方式收平操作空间不够 ;8、混凝土收面过早 ;9、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10、工序安排不合理。
七、要因确认:
根据因果图的分析,共找到11末端因数,小组全体成员经过对末端因数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末端原因一:加固方式不当
验证时间 2010.9.10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现场采用传统木撑、铁丝等工具对踢板加固,验证情况 现场支模不方便现场垂直度平整度不能达到要求。
末端原因二:混凝土振捣力过大 验证时间 2010.9.10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现场实测模板变形量小。 验证情况
,.
-- 结论 要因 -- 结论 非要因 .
末端原因三:支撑稳定性差 验证时间 2010.9.15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采用传统现场楼梯支模方式由于水平与竖向验证情况 支撑点单一结构受力差稳定性差,在施工中变形大。
末端原因四:工人操作水平差 验证时间 2010.9.17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所有工人都进行了专门的教育培训考试,并有验证情况 相关的检查考核和奖罚制度。
末端原因五:混凝土和易性等质量差 验证时间 2010.9.16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本工程砼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试验室配合比进验证情况 行拌制,且在砼搅拌过程中,项目安排专人进行前台及后台的监控,能确保砼质量
末端原因六:收平使用机具不当 验证时间 2010.9.20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现场施工中采用抹子与砂板牵线收平,工具有验证情况 大小尺寸,能保证平整度。
末端原因七:支模方式收平操作空间不够 验证时间 2010.9.20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踏步收平中用于加固模板的支撑条和踏板与混验证情况 凝土踏步表面接触收平抹子无法伸入收平不方便。
-- 结论 要因 -- 结论 非要因 -- 结论 非要因 -- 结论 非要因 -- 结论 要因 末端原因八:混凝土收面过早 验证时间 2010.9.22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安排专业操作人员跟班作业对混凝土现浇楼验证情况 梯浇筑时间和在混凝土收面进行记录,能保证收面时间正确。
-- 结论 非要因 末端原因九: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验证时间 2010.9.22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对楼梯成品采取成品保护措施,搭设外架通道验证情况 对施工完模板进行保护,限定楼梯模板拆除时间保护楼梯成品。 ,.
-- 结论 非要因 .
末端原因十:工序安排不合理
验证时间 2010.9.23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现场合理安排工种工序,使各工种间有序穿插,如合理安排支模与钢筋绑扎时间,楼梯混凝土验证情况 采用单独塔吊吊送等能够保证楼梯模板成型质量。
-- 结论 非要因 根据要因确定表,其要因有:加固方式不当、支模稳定性差、支模方式收平操作空间不够。
八、制定对策措施:
根据要因确认的结果制定对策表:
表6 对策表 序号 要因 目标 对策 措施 实施地点 责任人 完成 时间 确保楼梯踏1、两侧边模板采用定步踢板几何改善加固施工李昕、李1 加固方式不当 型模板 10.7-10.15 尺寸误差在 方式 现场 祥红 2、采用大钉加固模板 3mm内 1、水平方向增加木方增加支撑点 提高稳定模改善支模2、竖向增加木方支撑施工李祥红、2 支模稳定性差 板变形控制10.7-10.15 加固方式 点 现场 朱盛猛 在3MM内 3、将50*100木方变更为50*50木方 1、踢板与边口定性模板连接提高2mm方便踏步收平具支模方式收平改善支模抹子伸入 施工李昕、李11.10-11.23 有合理操作操作空间不够 方式 2、支撑条直接与两端现场 祥红 7 空间2mm 木方连接并于混凝土面预留2mm 制表人:-- 日期:2010年9月30日
九、实施对策:
根据对策措施表,QC小组全体人员分头逐步开展活动, 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
.
对策一:两侧边模板采用定型模板
在模板加工前专门对施工人员进行了一次交底,强调边定型模板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由唐向东、朱盛猛全过程的在现场跟班指导作业。根据设计尺寸两侧边模板采用定型模板,用整模板依据楼梯踏步控制线裁锯而成。
拍摄人:-- 日期:2010年9月26日
实施效果:现场测量定性模板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误差在2mm以内。 对策二:采用大钉加固模板
实施效果
支撑方木与踢板间使用铁丝连接,连接不可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断裂;改用大钉连接牢固且方便收平。 制图人:-- 日期:2010年9月28日
,.
.
对策三:水平方向增加木方增加支撑点、水平方向增加木方增加支撑点、将50*100木方变更为50*50木方
图4改进后楼梯支模示意图
制图人:-- 日期:2010年9月26日
(1)、踢板直接置于边模上口,确保断面尺寸与高度正确。
(2)、挑选平直支撑木方,将50*100木方过刨,并裁锯成50*50方木,加固方式如示意图,便于提高混凝土成型效果。
(3)、支撑条与踢板、边模压条等间采用大钉连接,增强连接的牢固性。 实施效果:水平、竖向支撑点增加整体稳定性增加,现浇混凝土楼梯浇筑过程中实测楼梯模板变形小于3mm。
对策四:踢板与边口定性模板连接提高2mm方便抹子伸入、支撑条直接与两端木方连接并于混凝土面预留2mm
,.
踢板与边口定性模板连接提高2mm方便抹子伸入 踢板与边口定性模板连接提高2mm方便抹子伸入 .
实施效果:踏步平面预留出收面空间,收面施工可有效进行,现场实测踏步平整度控制在3mm内。
十、效果检查:
效果一: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经监理按照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进行现场实际测量验收,检查验收的数据见下表:
表7 检查不合格频数统计表
1 2 3 4 项目 踏步宽度 踢板高度 踏步平整度 踢板垂直度 合 计 不合格频数 2 1 3 5 11 检查总数 125 125 125 125 500 统计:-- 日期:2010年12月25日
不合格率为11÷500=2.2%,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分析不合格率为2.2%,满足前期制定目标不合格率低于4%, 目标实现。
<4% 2.2% 活动前的 目标控制 活动后的 不合格率 不合格率 不合格率
QC成果分析柱状图
制图人:-- 日期:2010年12月26日
10.5% 效果二:通过QC小组活动,对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
,.
.
QC活动后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提高
十一、 巩固措施及今后打算:
1、通过此次活动,在QC小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现浇混凝土楼梯的施工经验,总结出了《现浇混凝土楼梯成型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以后现浇混凝土楼梯施工提供了参考,在本次课题的实施过程中,QC小组成员深入施工现场,和作业人员共同探讨方案的课操作性,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课题目标。
2、 团结就是力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充分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虽然现浇楼梯成型质量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没有退减,接下来QC小组将会再接再砺,对屋面防水进深化会设计。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