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昔日牛弄,带动了南长街的繁华

来源:意榕旅游网


昔日牛弄,带动了南长街的繁华

南门牛弄的由来

牛弄,是块福地,地处无锡南门外,京杭大运河畔,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南门乡下,良田千顷,是农业发达地区,盛产香粳大米,其产量占到无锡县的百分之六十。

牛弄,本没有弄。原是金钩桥河浜的一块空旷地带。从这里,过跨塘桥、羊腰湾可到东亭农村。沿大运河到清名桥,是港湾,有八条班船线,这里的黄泥绛河也是港湾,有六条班船线,其中一条是通南方泉到太湖,无形中,牛弄成了锡南地区的物资交流中心。

牛弄最负盛名的就是牛的集市场所。当时,无锡县有四个牛市场:东亭乡、扬名乡、黄巷乡、马山区。而无锡南门牛弄最有名气,在常州、无锡、苏州线上也是最有名气的牛市场。

牛弄的牛市场,早先在邵祥泰煤球厂的身底下。因市场日趋兴旺,大小旅馆,大小茶馆店,本地小吃,外来特色小吃,还有无锡第一书码头,运河边的新雅书场。逢重大节日,或逢初一、月半,官商还会临时搭建乐棚,上演各种歌舞、百戏、杂耍、傀儡戏等等。总之,吃、游、玩、乐、购,样样齐全。人畜一多,茅坑(厕所)就更多。好在茅坑是挖在耀记大戏院那边的。智慧的长老,为讲卫生,防疾病,提议打牛桩,把牛围在圈内,粪便集中管理。牛桩就是用木桩打成二排,用绳系在木桩上,好似长长的二条线,象墙一样,夹成“弄”,弄堂间宽度约十米样子。农民的牛栓在木桩上,牛也不会丟失,农民要付点钱,会发给你一个号头。时间一长,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牛弄”。南门的牛弄因此而得名,并声名远扬。

起初,牛弄的牛市场,看牛的好坏,讲价钱,公母牛发情交配,常有中间商介绍,中间商拿点佣金,牛市场就有了经纪人。随着市场繁荣,牛经纪人就不容易做了,耕牛买卖是不明码标价的,而是在双方的袖管里摸手谈价,还要能够讲“行话”,俗称'切口'。让旁人不知所以。同时还要担保牛的来路正常,不是偷来的,没有什么疾病等。而为了谈价的隐蔽性,洽谈价钱都不能开口明讲,毕竟“谈铜钿伤感情”,为了相互之间“买卖不成

情义在”,就摸索出一套较为隐蔽的讲价砍价方式:摸手谈价,双方在袖管里摸手,一个手指是一,二手为二等等,规则都是约定俗成,双方心中有数。外人不会知道交易内情。

再说,牛买卖是不能称重量的。牛不同于猪羊,一头500公斤的大牛,可能喝的水,吃的食料都有100多公斤,如果过秤的话很难准确,所以牛市场都是靠目测评估牛的重量。目测的依据,不是看牛的肚子大小,而是看前腿、后腿和头五部分判断,据说有经验的经纪人,误差不会超过一公斤。

牛是农家宝,农民都希望买头好牛,俗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牛经纪人相牛有一套经验,首先相腰,从侧后方走近牛的一侧,一手搭在牛腰上猛力一按,牛腰若下塌,则牛腰正常。牛腰仍直挺不动,则为'死腰'。牛腰若细又长,俗称'水蛇腰',这类牛营养较差,也不易繁殖。再看牛的眼睛,清澈、明亮是好牛,臼齿无纹、少纹是老牛。体质强,脚上有趾、善于奔跑,是高级的牛,你走近它,它会过来闻你,病牛则躲避你。所以买牛,多数通过经纪人,牛经纪人能赚钱。但也是有本事的。

还有人传授和指导农民学会:练牛磨粉、拉车、车水、耕地等,一般要先付些钱,再到农家示范传授技术。

还有兽医郎中,为牛看病,牛不吃草,草吃得少,用肠胃药。病牛眼睛浑浊、低垂、深陷要用消炎药。牛鼻子无汗,则肺有病,也要用土霉素之类。

总之,牛市场逐渐配套成形,确保了耕牛的质量和买卖的公平公正,交易量日益扩大,生意日隆,成为远近闻名的牛市场。

牛弄的牛市场,带火了南门一条街

日益兴隆的牛弄牛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块和南长街的繁华。小百货、土特产,各式服饰,奇花异草、时鲜果蔬,古玩玉器等琳琅满目。也吸引了各路江湖卖艺人競相登场演出,如郎中行医,往往狗皮膏药挂在竹竿上,招摇过市。江湖卖艺人,表演各种惊心的杂技、高脚舞狮、走钢丝、吞铁蛋等等。还有牛背上牧童吹笛和日夜两场的小热昏说唱,常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省非物质文化第三代传人尤洪泉说,噱头最好的是地方戏'小青青',笑得大家前俯后仰,合不拢嘴,最切合百姓口味。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时,也曾到过牛弄,再到紧邻牛弄的鸭子滩吃香酥鸭。

邻近的跨塘桥北堍,是华记馄饨店,馄饨肉馅多,外形似元宝肚皮,被人们称之“一口福、乐口福”,从牛弄出来,去吃碗乐口福馄饨,会觉得沾沾自福,吉利有彩头。跨塘桥南堍,过五六间门面,便是聚鑫园酒家。清朝时,曾名噪一时,清代四大奇案之一的“毒夫案”中,杨乃武和小白菜曾在运河边的船上吃“牢饭” ,官员们在店堂里吃“差饭”,运河岸上,人山人海的百姓驻足围观。再走过四五间门面,是有名的龚阿大素面店。从牛弄出来,好多人欢喜去吃碗素面,吃得嘴油面红。龚阿大素面店的特色是:一锅子汤水到收市,锅底里的面汤水,仍然清澈见底,称之为“清汤面”,面鲜、味美、柔韧、可

口。堪称一绝。

每当想起儿时到牛弄去,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幕幕牛弄里热闹、喧哗的场面。各种吆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用各种行业的特有声调叫喊着:剃头担、刨南瓜、奶油花生米香脆甜,荤汤豆腐化,甜酒酿等等。有时还传来急急促促的敲光勺声,以引起大家关心,哪家贪玩的孩子走失了。还有挤满了人的汤团摊,百看不厌的捏糖人摊,油豆腐鸭血线粉汤和荤汤豆腐化等摊点。

南长街还有七代世医邓星伯名医,他的美丽孙女儿常到我家玩,为我推拿,让我经脉舒畅。黄泥绛还有六代世医诸竹生,治热节头,很有名。烧香拜佛念经,有张元庵、福成庵、南禅寺。这一切将永远留在我们老一辈人的记忆中......

世事沧桑,耕牛早被机械化取代,农耕作业已步入现代化的大农业时代,繁华的无锡南门外的“牛弄”,已日趋式微。如今又融入了繁华的无锡市大运河景区,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旅游景点。经政府规划,现在的牛弄已煥然一新,还特意建了门头,上面有砖雕'牛弄'两字,引人驻足怀念旧时的“牛弄”。沉醉于怀旧时,我忽然想到,应建议在新牛弄门前,以牛为题,建一城市雕塑,供各地观光游客追思怀旧。 (本文由王维新先生供稿)

本文作者简介:方德清、王维新,两人均为无锡文史爱好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