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书24页向孩子们展示了我们熟悉的动物世界,这些动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会飞的鸟,有会游的鱼,有家中常见的鸡、狗,还有小蚂蚁。针对教材,以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五个备课人经过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以游动物园得彩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的教学以学生游动物园闯关为主线串连起来,把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包含在闯关题目当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二、充分把握学情
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容易分散的特点,在学习小组谈论中需要用到的图片不摆在学生的课桌上,而是课前偷偷塞进学生的书桌里面,当需要时才叫学生拿出来,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又让学生在意外的惊喜中更加热烈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当中。
三、把一些动物的小知识在不经意间传授给学生
在学生观察活体兔子的时候,当有学生提到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时候,我相机告诉学生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在欣赏学生的画作啄木鸟的时候,相机告诉学生啄木鸟是如何捉害虫的,它为什么会被称为“森林医生”。把知识引向了深处。
四、课堂评价语丰富
整堂课,我的评价语比较丰富,如“你真有一双慧眼”,“这是你们组交流的成果,真为你们组骄傲”、“老师也看到了你们的坚持和努力,老师也要把掌声送给你们”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课堂活跃而热烈。
虽然有亮点,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在突破难点“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时候,虽然事前做了精心准备,但在课堂上“会生长”这一特征学生还是没能说出来,我的引导还有所欠缺。
二、整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是有点少,我讲授的时间过多,科学作品用橡皮泥捏动物只能放在课后,课堂上没有呈现出来。
三、我的教姿教态、语速语调虽然把握的较好,但语言当中还有方言味,还需改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