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要下雨了》 之十

《要下雨了》 之十

来源:意榕旅游网
《要下雨了》 之十

教学目标:

1 懂得天气闷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就要下雨的科学知识,初步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设疑

出示“下雨了”“要下雨了”

比较意思,对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要下雨了,大自然中会出现哪些现象呢? 1 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 抽查朗读情况

3 检查生字,不会的小组内帮助解决

三、讨论:要下雨了,小兔是从哪儿知道的? 1 天气闷 2 燕子低飞 3 蚂蚁搬家 4 小鱼浮出水面 四、朗读练习

1 小组分角色朗读练习 2 指名分角色朗读 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延伸

除了课文中的现象,还可从哪些方面知道天快下雨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生字卡片抽查 二、交流资料 分类小动物 天气变化 谚语等 三、句式练习 1 因为(),所以燕子飞得很低。 2 因为要下雨了, 所以。

3 因为(),所以()。 4 ()正忙着()。(课后题) 四、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五、写字指导 ◆[2004-04-10]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抓课题特点,引读激趣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记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

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四、质疑

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

考考大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 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

三、角色体验,读、演、悟 1、问中读。

“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2、读中学。 (1)自由读。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复习一(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准确认读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2能正确区分形近的声母,韵母,并正确书写. 教

学 过 程

一我会读

1游戏导入:同学们,你们学过的声母和韵母,他们呀太淘气了,跑到外面玩,现在找不到家了,怎么办呢?你愿意帮它们吗?分类:

[1] [2] [3] [4] [5] 下一页

复习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七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通话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迎、灰”等 8 个生字,会写“有、在” 2 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应该保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感知形象导入 (一)感知小蝌蚪形象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出示蝌蚪图) 2、你能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吗? 3、(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读了这段话,小朋友们肯定会对他的样子有更清楚地认识。 4、(出示)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脑袋 ______ 身子 ______ 尾巴 _____ 你还能说一说像这样子的短语吗? 5、识记“灰”字。 (二)感知青蛙形象 1、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2、(出示)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识记“披、鼓”。

4、这句话中藏着两种美丽的颜色呢,你能找出来吗?你还能说说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5 你们都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知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识字。

2、读词语。 3、自由读课文。

4、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吗? (出示)首先,小蝌蚪向 ________ 打听自己的妈妈在哪里。接着小蝌蚪错把 _____ 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最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原来小蝌蚪的妈妈就是 _____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啊游,碰见了谁?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2、这段话中有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的话,拿起笔,用直线画出小蝌蚪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鲤鱼阿姨说的话。

3、出示对话,知道有感情朗读。 4、分角色读、

5、这是一群多么有礼貌的小蝌蚪,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 二)学习第三段

1、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段,大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找出来。 2、出示对话,指导朗读。

3、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成自己的妈妈? 4、齐读。

(三)学习四——六段

1、虽然小蝌蚪认错了妈妈,但是他们还是不放弃,非找到妈妈不可,小蝌蚪游过去叫着…… 2、小蝌蚪认错了妈妈,很不好意思,这次一定要看清楚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 3、这次找对了没?读第五段。

4、小蝌蚪花了那么长时间才找到妈妈,其过程非常的辛苦,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高兴表达出来。

5、小蝌蚪在找到妈妈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青蛙,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

(出示)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5、小蝌蚪找到妈妈后,一起和妈妈做什么事?

6、我们知道青蛙能捉害虫,所以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 7、齐读课文。 四、分角色表演 五、指导写字

1、观察“有、在”。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先描后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