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夜话》读后感
2018-12-13《书的夜话》是现代着名作家叶圣陶写的。 他通过三本书的例外经历讽刺了例外的藏书人或读书人。 紫皮书的主人是一个要看书而没有书、要看书而不看书的人。 他很穷,想从这些书中吸取哪怕最小的一部分用以改善自己的处境。 后来,他攒了点钱,买了几本书。
最初,他看得很用心,把书里最纤细的错误都校对出来了。
后来,他认为把书从头看到尾是很愚笨的,他发现了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只看序文。 他看了几本书的序文之后,写了一篇文章,投给报馆。 这篇文章被刊登出来了,他得到了一笔稿费。
于是,他继续写文章,材料不用愁,从许许多多的书的序文中找。 钱财来了,名誉也来了。
他成了读书大家”、成了博览群书”的人。
对他而言,读书只是他的生财之道,只是他欺世盗名的工具而已。
红皮书的主人只买书,从来不去读书,而是凭借藏书来附庸风雅,把自己鼓吹成一个博学多才的文人”。
对他而言,藏书只是伪文人的一种外包装而已。破书的主人们读破书耗尽心力,学成了,就去教学生。
1 / 2
学生据此学成了,再去教学生的学生。
书被他们吃进去,吐出来;再吃进去,再吐出来。 除了吃和吐,他们没干别的。 没对世界做出一点新的贡献。
叶老用童话故事的方式讽喻了形形色色的伪知识分子,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们不得不为之慨叹,也会不由自主地以此和现实生活的某些人对号入座。
慨叹之余,我们应当以此警醒自己:书只是我们的学习工具,而不是包装某种身份或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道具,同时,我们要讲究读书方法,切忌死读书、读死书,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读书,灵敏掌握书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创造更多更有意义的价值。
六年级:孙海琳曼文章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