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 统计与 可能性 12.18 1 1、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及相关练习。 2、联系生活,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 1、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会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了解生活中的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件,并会举例。 能根据等可能性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动手操作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等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分 数 的 12.19 初 ~ 步 12.20 认 识 2 1、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及相关练习。 2、 同分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及相关练习。 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相关练习。 1、 熟练地比较同对单位“1”的进分子及同分一步理解。 母分数的大小。 2、 能较熟练第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利用周长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的长和宽及正方形的边长。并画出图形。 通过情景引导复习,理解单位“1”,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分母是一位数的简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图 形 的 周 长 12.23~ 3 12.25 1、 图形周长的含义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理解及应用。 1、 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道具,指出图形的周长,明确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2、 利用公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推导出公式的逆运算,并熟练使用。 位 置 与 变 换 克 千 克 吨 的 认 识 12.26~ 9 12.28 1、 认识八个不同1、 运用合适的1、 结合具体情的方向及相关术语,描述物景,运用合适练习。 体所在的方的术语,描述2、 辩别认识路线向;知道平面物体所在的图并正确描述图上的方位,方向。 路线图及相关会看简单的2、 能在方格纸练习。 路线图。 上画出一个3、 平移与旋转及2、 能在方格纸简单图形沿相关练习。 上画出一个水平方向、竖4、 在方格中画出简单图形沿直方向平移一个简单图形水平方向、竖后的图形。 平移以后的图直方向平移形及相关练习。 后的图形。 设计出小导游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倾听他人的表述,让学生自己找出描述不当的地方,提高学生综合表达的能力。 克 g 千克 kg 吨 t 1kg=1000g 1t=1000kg 12.29 1 1、巩固克、千克、1、 进一步掌握吨的认识,会给物克千克吨之体填上合适的单间的进率。 位。 2、结合生活实2、掌握克、千克、际,解决有关吨之间的进率。 克千克吨的3、结合生活实际,实际问题。 解决和克、千克、吨有个的实际问题。 先由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小组活动,自主归纳整理知识要点,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掌握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单位之间的进率。 两 两 三 三 位 位 数 数 乘 除 一 以 位 一 数 位 数 12.30 ~ 1.8 5 1、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相关练习。 2、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及相关练习。 3、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4、混合运算计算顺序及相关的解决问题。 1、掌握两、三位灵活运用已掌握数乘一位数的口知识解决简单的算、估算及笔算方问题。 法,明确计算法则。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方法,明确计算法则。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高效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期末测试(一) 期末测试(二) 期末测试(三) 由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在进行各种算法解答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进行整理和复习。再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习的知识。 综合练习 1.8~1.1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