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

2013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

来源:意榕旅游网
通化钢铁技术中心发布

2013-4-26发布

2013-4-30实施

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

Q/TGGF•J07-15. 5-2013

通化钢铁企业标准

前 言 III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 1第1章 焦炉操作规程 21 新1#推焦车操作规程 72 1#、3#推焦车操作规程 93 4#、5#推焦车操作规程 104 新1#拦焦车操作规程 135 3#、4#拦焦车操作规程 14

6 5#、6#、7#拦焦车(4#焦炉)操作规程 157 新1#加煤车操作规程 178 1#、3#加煤车操作规程 189 4#、5# 加煤车操作规程 19

10 3#焦炉煤气交换机操作规程 2011 新1#焦炉煤气交换机操作规程 2012 3#交换机液压站操作规程 22

13 4#、5#焦炉煤气交换机操作规程 2314 消火车操作规程 25

15 3#焦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26

Q/TGGF

16 新1#焦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2817 4#、5#焦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3118 电机车设备操作规程 34

19 干熄焦焦罐车设备操作规程 3720 APS自动对位装置设备操作规程 3921 提升机设备操作规程 4122 装入装置设备操作规程 4423 干熄焦排出装置操作规程 46

24 运焦系统皮带运输机设备操作规程 4825 循环风机设备操作规程 5426 环境除尘风机设备操作规程 56

27 除尘器加湿机(含除尘地面站)设备操作规程 58

28 除尘器刮板机(包括一、二次除尘刮板机)设备操作规程 6029 斗式提升机设备操作规程 6230 热力系统输送设备操作规程 63

31 120万吨化产煤气鼓风机操作规程 6632 4#、5#焦炉煤气鼓风机操作规程 7133 160万吨化产离心机操作规程 77

34 双质体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操作规程 7835 70万吨化产脱硫搅拌器操作规程 8036 离心泵操作规程 81

37 生物脱酚岗位鼓风机操作规程 8238 4L-20/8型空压机操作规程 8339 双螺杆空压机LS20-150L 85

40 英格索兰双螺杆空压机ML110操作规程 8641 LF型冷却塔风机检修操作规程 8842 干熄焦变电所操作规程 8943 中央变电所操作规程 9244 螺旋卸煤机操作规程 9845 锤式粉碎机操作规程 10046 破碎机操作规程 101

47 DQL600/800-30斗轮堆取料机操作规程 10248 运煤系统皮带机操作规程 114

前 言

本标准名称为“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本标准由通化钢铁焦化厂提出;本标准由通化钢铁机动处归口;本标准由通化钢铁焦化厂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王怀宇 赵 帅 杨吉林 赵彦凯 董宏飞 金凤霞 尹永利 单成宝

本标准评审人:于精波本标准批准人:吴焱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标准Q/TGGF ·J07-15-2008《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原标准废止。

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焦化厂所有设备的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焦化厂所有设备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焦化厂设备操作规程

第1章 焦炉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1技术特性.1. 1炭化室 新1#焦炉全长(mm)有效长(mm)全高(mm)有效高(mm)机侧宽(mm)焦侧宽(mm)平均宽(mm)锥度有效容积m3

炉顶砖厚(mm)中心距(mm)

1598015140600056504204804506038.511951300

3#焦炉1408013280430040001254754505023.911741143

4#焦炉1598015140600056504204804506038.5 1300

5#焦炉1598015140600056504204804506038.5 1300

1.1.2 燃烧室

墙厚(mm) 长(mm)高(mm)机侧宽(mm)焦侧宽(mm)平均宽(mm)

立火道中心距(mm)

1001#炉 159805000880820850480

953#炉140803600528478503 131

1004#焦炉159806000880820850480

1005#焦炉159806000880820850480

立火道隔151墙(mm)

.1. 3蓄热室 1#炉 全长(mm)格子砖高

(mm)

3#炉6480*22125540200300230

4#焦炉148803172650230290230

5#焦炉148803172650230290230

7440*23172690

小烟道高

(mm)

单墙宽(mm)230主墙宽(mm)290中心隔墙230厚(mm)

1.1.4 烟道与烟囱 1#炉 分烟道高

(mm)

3#炉32002100

4#焦炉26002600

5#焦炉26002600

47703200

分烟道宽

(mm)

总烟道高

(mm)

63903800

40002100

40002600

40002600

总烟道宽

(mm)

145烟囱高(m)110135135

1.2 1#、2#、3#焦炉技术操作1.2.1 焦炉的加热制度

焦炉的加热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

为了保证在规定的结焦时间内,将一定组成的煤料炼出均匀、成熟的焦炭,必须制定加热制度。1.2.1.1 温度制度

a) 焦饼中心温度 1000±50℃

当变更结焦时间或结焦时间不变而需调整标准温度时,测焦饼中心温度。选择温度正常有代表性的炉号,在平完煤后,翻板未关闭,上升管盖打开时,测量煤线。测量时准备直径为50-60mm的钢管,其长度从炉顶面算起分别距炭化室底部600mm,距焦线下600mm,以及口述两点中间再取一点,管要直且清洁,管端端口焊成尖,不能漏气。推焦前4小时开始测量,每小时测量一次,至推焦前2小时开始每半小时测量一次,推焦前30分钟测量最后一次,如测结焦全过程的温度,可再装煤后1小时开始测量,每1小时测一次,推焦前30分钟测最后一次。标准温度应根据焦饼中心温度校正,必须保证机焦侧各部位焦炭同时成熟。焦饼

中心温度任一点应达到(1000±50℃)。

b) 直行温度。

直行温度的测量和调节,是控制焦炉温度的主要项目。一般以第22火道、为机焦侧的标准火道。在交换后5分钟开始,由交换机室端的焦侧开始测量,在两个交换内全部完成。每班测两次直行温度(间隔4小时测一次)每次测温应在规定时间内测完,换算成换向后20秒的温度。所测标准火道最高不得超过1450℃,最低不得低于1100℃。直行温度与其平均温差不应超过±30℃。

直行温度的均匀性,用直行昼夜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K均)即:KB平考核。

式中:KB:炼焦炉侧温度火道温度的均匀系数。

M:炼焦炉燃烧室数目(不包括修理炉与缓冲炉)。

AM:机侧测温火道与全炉机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相差±20℃(端炉±30℃)以上的燃烧室数目.

AK:焦侧测温火道与全炉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相差±20℃(端炉

±30℃)以上的燃烧室数目。

直行平均温度的稳定性用安定系数(K安)(即KC)来考核KC。

KC:炼焦炉平均温度的安定系数。

N:在测温期间内测温火道温度测量的次数。

AM:机侧平均温度和规定的标准温度相差土7℃以上的次数。AK:焦侧平均温度和规定的标准温度相差土7℃以上的次数。c) 横排温度。

横排温度的调节,是为了控制焦炉横向温度的均匀性。全炉检查测量每季一次,在两昼夜内完成,并编制10排及全炉温度曲线,但为了调节部分横排温度而抽测的除外。1#、2#、3#焦炉单号燃烧室由机侧开始测,22号燃烧室由焦侧开始测。从第4火道的温度至第25火道的温度应均匀上升并接近于直线,如有单排超过±20℃,10排超过±10℃,全炉超过±7℃的火道,应及时进行处理。4#、5#焦炉从第4火道的温度至第29火道的温度应均匀上升并接近于直线,如有单排超过±20℃,10排超过±10℃,全炉超过±7℃的火道,应及时进行处理。

d) 炉头温度的测定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个别温度与平均温度之差不应超过士±50度(边燃烧室不超过边±60℃)一般情况下,必须保持边火道温度不低于1100℃。即使在延长结焦时间时,也不得低于1100℃。

e) 硅砖蓄热室(2#,3#、4#、5#焦炉)顶部的温度不得超过1320℃,粘土砖蓄热室(1号炉)顶部的温度不得超过1250℃。

f) 测定炉顶空间温度应在结焦时间的2/3时进行。炉顶空间温度应控制在800士30℃之间,不能超过850℃。

g) 小烟道温度用焦炉煤气加热时不应超过450℃,用高炉煤气加热时不应超过400℃,最低不应低于250℃。

h) 煤气燃烧所需空气过剩系数以废气分析仪检测。I) 交换机室应装置煤气低压自动报警信号。j) 焦炉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停止加热。

a.煤气总管压力低于500Pa。

b·交换机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加热时。c·烟道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保持所需吸力时。d·煤气管道系统损坏影响安全操作时。1·2·1·2压力制度。

集气管压力应保持在120-140 Pa,正常情况下,当集气管压力超过±20 Pa时应与鼓风联系,进行调整,除交换时间外,如超过220Pa时,

即打开放散管,如超过250Pa时,可将新装煤的上升管盖打开。

双集气管内的压力应保持相等,如不相等应采取分段管理桥管翻板的方法,防止煤气倒流。

除边部蓄热室外,每个蓄热室顶部吸力与标准蓄热室比较,上升气流时不得超过±2Pa,下降气流时不得超过±3 Pa,定期测定蓄热室阻力,以检查格子砖的堵塞情况。

在所有操作条件下,(正常操作,改变结焦时间,停止加热,停止推焦等)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应大于蓄热室顶部上升气流的压力,即炭化室区域的压力高于任一点,相邻加热系统的压力。

燃烧系统的压力主要根据规定的空气过剩系数和看火孔压力保持微正压0-5 Pa来确定。1·2·2装煤制度1.2.2.1装煤制度

a) 煤塔贮煤量应不小于其容积的2/3,清塔煤料不许装人炭化室底部。b) 对病号炉应规定特殊装煤制度。

c) 上升管。桥管应在每炉推焦后清扫千净,在同一座焦炉上打开上升管盖的数量不得超过3个。

d) 每孔炭化室的装煤量应进行称量。1.2.2.2禁止事项。

a) 将泥土、废砖及铁器或杂物扫入炭化室内。b) 将煤不平或半小时以上再补充装煤。c) 使用弯曲的平煤杆。

d) 装煤车轨道无安全档,接头断裂,轨距比标准大3Onm,继续行驶。e) 装煤车轨道固定在拉条上。f) 非装煤的炭化室打开上升管。1·2·3推焦制度。

1.2.3.1 推焦应按推焦计划进行,推焦顺序老炉(1#炉,2#炉)为9-2串序。新炉3#、4#、5#为5一2串序。

1.2.3.2 结焦时间的变更应依据车间下达的生产计划变更通知,不能任意改变。

1.2.3.3 推焦系数。

Kl=(计划出炉数-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超过±5分钟的炉数)/计划出炉数

K2=(实际出炉数-实际推焦时间与计划推焦时间超过土5分钟的

炉数)/计划出炉数K总=KlxK2

Kl:标志班推焦计划表申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吻合的情况。

K2:用以评定班按推焦计划实际操作中的执行情况。

K总:用以评价整个炼焦车间在遵守所规定的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

1.2.3.4 因故延迟推焦时,故障排除后,允许加速推出熟炉,但每小时此正

常计划增推炉数不得超过两炉。

1.2.3.5 乱签的炉号应在不长于5个周转时间内恢复正常,病号炉应在计划中注明其需特殊处理的情况。

1.2.3.6 炭化室自并炉门到炉门的敞开时间不应超过7分钟,补炉时也不宜超过

10分钟。焦饼推出到装煤开始的空炉时间不宜超过8分钟,烧空炉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个别情况需要延长时间应由车间负责人许可。1.2.3.7 推焦车司机只有确实得到拦焦车和熄焦车已作好接焦准备的信号后才可进行推焦。

每次推焦时均应清扫炉门,炉门框,保护板磨板,小炉门上的焦油和石墨等脏物。此外需要班组分段负责。尾焦在推焦后立即清除,炉门应关闭严密,严禁冒烟冒火。

对每座焦炉应规定极限推焦电流,当超过极限电流时,应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降低推焦电流的措施。

1.2.3.10 推焦车司机须准确记录每个炭化室的推焦时间,装煤时间,推焦最大电

流,观察 切不正常情况。

1.2.3.11 对难推的必须严格管理。

a) 严禁一次难推后,未找出原因,未作任何处理接连进行2次推焦。b) 第 一 次末推出,应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经段长同意,方可进行2次推焦。第三次以上推焦的必须由车间负责人在场允许方可进行。

c) 每次推焦前,必须清理焦饼,将碎焦扒出,直至见到焦饼收缩缝隙为止。

d) 难推焦出现后,应在短期内处理完毕,并分析原因。e) 应经常检查炭化室内石墨增长情况,并及时清除石墨。f) 各车辆手动装置应经常保持完整好用。1.2.3.12禁止事项。

a) 相邻炭化室空炉的推焦。

b) 用变形的推焦杆或变形的推焦杆头推焦。c) 打开炉门烧空炉。d) 强制推焦。

1·2·4焦炉工艺系统检查制度如下:类别名称及测定部位恻定周期备注温庋制度

机焦侧直行温度煤气三班每班两次机焦侧边火道温度半月一次 横墙温度每月一次调节横排除外

每季一次每座炉在两昼夜测完全炉横墙温度

机焦侧所有蓄热室顶温每月一次三班煤气每周次度

每季一次每炉测定一个笺号炉顶空间温度

焦饼中心温度每季一次每炉测量炉数不少于3炉,或有

两炉结果相似。

机焦侧交换间隔时间每年一次春季或秋季

每季一次同焦饼中心温度一起进行炉墙温度

压力温度

炭化室底部压力每年一次在吸气管底部炭化室侧上升气流和下降所流的每月一次 蓄热室顶部吸力蓄热室格子砖阻力每年一次 看火孔压力半年一次 燃烧系统压力分布(五半年一次测两个燃烧室,在冬季和夏季点压力)

标准蓄热室小烟道废气需要时测标准废气盘取样取样空气过剩系数分析化验室做护炉铁件检查及炉体膨胀管理制度炉柱曲度测量每季一次同时测大弹簧负荷上部大弹簧吨位测量半年一次 中部大弹簧吨位测量半年一次3#、4#、5#炉下部大弹簧吨位测量半年一次 小弹簧吨位测量半年一次3#、4#、5#炉

钢柱与保护板间隙测量纵拉条负荷测量调节炉体膨胀测量每月一次3#、4#、5#炉(测中部)半年一次3#、4#、5#炉半年一次

1·3焦炉的特殊操作。l.3·1停氨水。

1·3·1·1如果是短时间停氨水,应立即关死氨水阀门,将结焦末期的上升管盖打开,关闭桥管翻版,集气管温度保持在200℃以下。

1·3·1.2 如果较长时间停氨水或集气管温度高于200℃时,应迅速接通工业水,停止推焦,关死结焦末期的翻板,打开上升管盖。

1·3·1.3 恢复氨水供应时,首先关闭工业水,逐渐打开氨水阀门,防止集气管骤然冷却变形。

1·3·1·4如果停鼓风机同时停氨水,在鼓风机开动前应先送氨水,先打开桥管的氨水阀门,后打开集气管的氨水阀门。1·3·2停电

操作中的推焦车,拦焦车,装煤车,消火车及交换机停电应按照各设备的特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1.3.3停鼓风机。

煤气鼓风机停止运转后,应做好如下工作:1.3.3.1 焦炉停止推焦。

1.3.3.2 打开集气管放散管,打开部分新装煤炭化室上升管,保证集气管压力比正常时高20-40Pa。

1.3.3.3 防止炉门,炉盖,尤其是上升管着火,有火头,应立即扑灭。1.3.3.4 采用焦炉煤气加热的焦炉应按照停止加热规程停止焦炉加热。1.3.3.5 鼓风机诙复运转时,迅速关闭放散管,根据集气管压力逐渐关闭上升管。

1.3.4 焦炉停止加热及送煤气加热步骤详见《炼焦车间岗位操作规程》1.3.5 下大雨,下大雪。

下大雨,下大雪时,若雪雨流人炉门,炉墙突然冷却,将会炸裂,遇到此种情况,焦炉操作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坏炉体,避免其它事故发生。

1.3.5.1 盖好装煤孔,看火孔,上升管盖。

1.3.5.2 及时排除炉顶积水,严防积水流人炭化室或立火道。1.3.5.3 焦炉停止测温。

1.3.5.4 必要时停止摘门推焦。

1.3.5.5 严防漏电,触电,确保人身安全,必要时应切断电源。

1.3.5.6 在大雪或冬季寒冷季节,在焦炉检修时,拦焦车,熄焦车,加煤车,推焦车应经常行走。

1 新1#推焦车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1技术性能推焦量 21.7t

走行速度 30-60m/min轨距 12000 mm推焦速度 27m/s推焦杆行程 26040mm取门移门速度 4-8 m/min取门移门行程 2555 mm平煤速度 60 m/min平煤杆行程 16650 mm开小炉门行程 50mm1.2 操作规程

1.2.1 开车前准备工作

1.2.1.1 检查推焦平煤、走行、移门等机构有无损坏,各部螺丝有无松动或丢失。

1.2..1.2 检查各部轴承有无缺油、磨损和温度过高等现象,轴承及电机表面超过60℃时,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

1.2.1.3 检查空压机油箱油量是否足够,安全阀、仪表是否灵敏可靠,工具、记录是否齐全。1.2.2 正常操作

1.2.2.1 摘炉门,将推焦车移门机构对准要出炉的炉门,开动移门机构使之紧靠炉门,开动上下拧螺丝机头,松动上下横铁,开动提升机,钩住炉门,提起炉门后,取出横铁,开动移门机构,缓慢向后拉动。使之达到规定位置。

1.2.2.2 推焦,移动推焦车,将推焦杆对准已摘掉炉门的炭化室中心,开动推焦杆使之缓慢前进,当推焦头接触焦饼并便之移动后方可全速前

进,焦饼进入导焦栅时减速,推焦杆退回时应在导焦栅内缓慢移动。推焦时,推焦杆不能刮炉墙。

1.2.2.3 上门,移动推焦车,对准炉门后开动移门机构,对上炉门,落下提门机构,横铁落人大钩内,插好安全针,拧紧大螺丝后,将移门机构退回。

1.2.2.4 平煤,移动推焦车,对准炉号后勾住小炉门,听到平煤信号后方可吊起小炉门,缓慢开动平煤杆平煤,往返平煤时要有暂修时间,以免钢丝绳拉断,平煤杆深人炉内不能过长,以免撞上焦侧炉门。1.2.2.5 准确记录推焦、装煤时间及推焦电流。1.2.3 特殊操作

1.2.3.1 推焦发生困难时,应立即退回推焦杆,查明原因后方可第二次推焦,严禁第一次推焦困难时不做任何处理紧接着进行第二次推焦。

1.2.3.2 推焦、平煤中途突然停电,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推焦杆、平煤杆可暂不退出,如在短时间内处理不完,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控制器扳回零位,用手摇装置退回推焦杆、平煤杆。1.2.3.3 摘门、上门时突然停电,如短时期内不能修复,应用手摇装置上好炉门。

1.2.3.4 推焦车司机必须经过各项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其他任何人不得随便开车。

2 1#、3#推焦车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1.1 技术性能

运行速度 15-17m/min 轨 距 1.000

推焦速度 2.7-27m/min 推焦杆行程 20000mm 移门速度 6·5m/min 移门行程 2200 提门速度 2m/min 提门行程 120mm 拧螺丝转速 10m/min 平煤速度 63m/min 平煤杆行程 15250 开小炉门行程 280mm1.2 操作规程:

1.2.1 开车前准备工作:

1.2.1.1 检查推焦、平煤、走行、移门等机构有无损坏,各部螺丝有无振动和丢失。

1.2.1.2 检查各部轴承有无缺油,磨损和温度过高等现象,轴承及电机表面温度超过叻t时,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

1.2.1.3 检查空压机油箱油量是否足够,安全阀、仪表是否灵敏可靠,工具、记录是否齐全。1.2.2 正常操作:

1.2.2.1 摘炉门:将推焦车移门机构对准要出炉的炉门,开动移门机构使之紧靠炉门,开动上下拧螺丝机头,松开上、下横铁,启提门油缸,钩住炉门,提起炉门后,取出横铁,缓慢向后拉动,使之达到规定位置。1.2.2.2 清门、清框,按电气程序操作。

1.2.2.3 推焦,摘门完毕,听推焦信号后,开动推焦杆使之缓慢前进,当推焦头接触焦饼,并使之滑动后方可逐渐增加推焦速度,焦饼迸人导焦栅时减速,推焦杆退回时应在导焦栅内缓慢移动,推焦时,推焦杆不能刮炉墙。

1.2.2.4 上门,推焦完毕,启动移门机构,对上炉门,落下炉门,横铁落人大钩内,插好安全针,拧紧大螺丝后,将移门机构退回。

1.2.2.5 平煤,移动推焦车,对准炉号勾住小炉门,听到平煤信号后方可吊起小炉门,缓慢开动平煤杆,往返平煤时要有暂休时间,以免钢丝绳

拉断,平煤杆伸人炉内不能过长,以免撞上焦侧炉门。1.2.2.6 准确记录推焦、装煤时间及推焦电流。1.2..3 特殊操作:

1.2.3.1 推焦发生困难时,应立即退回推焦杆,查明原因方可第二次推焦,严禁一次推焦困难时不做任何处理紧接着进行二次推焦。

1.2.3.2 推焦平煤中途突然停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推焦杆、平煤杆可不退出;如在短时间内不能处理完毕,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控制器扳回零位,用手摇装置退回平煤杆、推焦杆。

1.2.3.3 摘门、上门时突然停电,如短期内不能修复应用手摇装置上好炉门。

1.2.3.4 推焦车司机必须经过各项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其它任何人不得随便开车。

3 4#、5#推焦车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

1.1 技术性能:1.1.1走行装置

走行速度 60m/min轨道中心距 12000mm 清扫速度 15m/min轨行 QU100

型式 双电机驱动对位是速度 3m/min电机功率 2×45KW车轮数 8(主动4)1.1.2推焦装置

推焦速度 27.4m/min推焦杆行程 20320mm停电处理 手动摇拉出

制动方式 液压推杆+涡流制动电机功率 110KW

驱动方式 上齿条方式1.1.3取门装置

型式 液压提升式

台车移动速度 4~8m/min驱动方式 液压驱动旋转方式 S轨道

旋转角度 900(面对焦炉)1.1.4平煤装置

平煤速度 ~60m/min平煤行程 16650mm传动型式 钢丝绳牵拉电机功率 45KW

停电处理 手动摇拉出余煤斗体积 ~5m3平煤溜槽驱动方式 油压式小炉门的开闭驱动方式 油压式1.1.5炉门清扫装置

清扫形式 旋转螺旋铣刀+高压水式铣刀上下速度 5m/min

铣刀台车驱动方式 (上下运动)电动下部台车前后进速度 8m/min下部台车驱动方式 油压式1.1.6炉框清扫装置

清扫型式 径向刮刀式刮刀上、下速度 max:6m/min 驱动方式 油压式台车移动速度 max:8m/min台车移动方式 油压式旋转方式 S轨道式1.1.7头尾焦处理装置刮板机数量 3条

刮板机形式 链式刮板机功率 3×2.2KW刮板机能力 8t/h1.1.8空气系统

压缩机型号 LGF-6/7电机功率 37KW工作压力 0.7Mpa1.1.9液压系统

油泵型式 叶片泵

数量 2台(1用1备)工作压力 7Mpa流量 200L/min电机功率 30KW×21.1.10其他

外形尺寸 33490×18800×14066重量 413t总功率 450KW1.2操作规程:

1.2.1开车前准备工作

a)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将投入运转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b)检查走行轨道上及旁边不得有任何挡碍走行的物件存在。

c)检查各部轴承有无缺油,磨损和温度过高等现象,轴承及电机表面温度超过60℃时,应及时向而关人员报告。d)各部位按规定加入定量的润滑脂、润滑油。e)各部件不得有任何影响功能有任何损伤。f)检查有无螺栓松动。

g)各电机、制动器有无异常现象。

h)推焦杆齿条、开式齿轮齿条不得有异物进入。

i)油压、气路、给脂润滑、空调系统各配管不得有泄露现象。j)NO.1刮板机、水管存水达到要求。1.2.2正常操作

a)摘炉门:将推焦车移门机构对准要出炉的炉门,开动移门机构使之紧靠炉门,开动上下拧螺丝机头,松开上、下横铁,启提门油缸,钩住炉门,提起炉门后,取出横铁,缓慢向后拉动,使之达到规定位置。b)清门、清框,按电器程序操作。

c)推焦:摘门完毕后,听推焦信号后,开动推焦杆使之缓慢前进,当推焦头接触焦饼,并使之滑动后方可逐渐增加推焦速度,焦饼进入导焦栅时减速,推焦杆退回时应在导焦栅内缓慢移动,推焦时,推焦杆不能刮炉墙。

d)上门:推焦完毕后,启动移门机构,对上炉门,落下炉门,横铁落入大钩内,拧紧大螺丝后,将移门机构退回。

e)平煤:对准炉号勾住小炉门,将小炉门提起,缓慢开动平煤杆,往返平煤时要有暂休时间,以免钢丝绳拉断,平煤杆伸入炉内不能过长,以免撞上焦侧炉门。

f)头尾焦处理:将推焦、平煤过程中带下的余煤、余焦通过刮板机输送到尾焦箱内.而余煤斗内的余煤通过余煤回送系统送如到炭化室内。

g)准确记录推焦、装煤时间及推焦电流。1.2.3特殊操作

a)推焦发生困难时,应立即退回推焦杆,查明原因方可第二次推焦,严禁一次推焦困难时不做任何处理紧接着进行二次推焦。

b)推焦平煤中途突然停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推焦杆、平煤杆可不退出;如在短时间内不能处理完毕,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控制器扳回零位,用手摇装置退回平煤杆、推焦杆。c)摘门、上门时突然停电,如短期内不能修复应用手摇装置上好炉门。d)推焦车司机必须经通各项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其它任何人不得随便开车。

4 新1#拦焦车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1.1 技术性能

走行速度:60m/min提门行程:350mm提门速度:480mm/s

移门行程:1250mm移门速度:3-6m/min

移门旋转速度:2.7X10-2r/s移门旋转行程:90o导焦栅行程:2600mm

导焦栅移动速度:3-6m/min拧螺丝速度:1.7X10-1 r/s1.2操作规程

1.2.1开车前准备:

a)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各机构的动作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动车。b)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导焦衬板,金属结构有无断裂与开焊,各部螺栓,顶丝及销子有无松动和丢失。c)检查设备各点润滑情况。1.2.2正常操作:

a)摘门,按计划出炉顺序,对准炉号,开动取门机构,将炉门向外拉动离开炉门框后,将炉门旋辏刃,。

b)导焦,移动拦焦车,将导焦栅对准炉门,开动导焦栅,使之紧靠炉门框,推焦完毕后退出导焦栅,回到原来位置。

c)关门,移动拦焦车,对准确炉号,将炉门旋转90°,。对准炉门后,落下提门钩,下好横铁,拧紧大螺丝,退回移门机构。1.2.3特殊操作:

a)导焦时,如中途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不能修复,则应迅速组织人员将导焦栅内的焦炭扒入熄焦车内,用手摇装置移回导焦栅。

b)摘门和关门中途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不能修复,应立即用手摇装置上好炉门。1.3 安全技术:

1.3.1 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不正常的声音,温度过度,电流过大等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排除后方可工作。1.3.2 在正常工作时,严禁超负荷运转。

1.3.3 动车前,首先应检查轨道上有无障碍物,行车时鸣笛,行车途中禁止头部伸出炉门一侧,禁止上下人。

1.3.4 在浓雾或由于熄焦引起的大量雾气中行车,必须减速或鸣笛。

1.3.5 在滑托掉下滑线时,司机必须戴胶皮手套拉下总电闸,并派专人看守,然后把滑托复位。

5 3#、4#拦焦车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1.1 技术性能:

走行速度 36.64-66.4m/min 提门行程 130mm, 提门速度 0.3m/min 移门行程 630mm 移门速度

导焦栅行程 520mm, 导焦栅移动速度

拧螺丝速度 10r/min1.2 操作规程:1.2.1 开车前准备:

a)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各机构的动作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动车。b)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导焦衬板,金属结构有无断裂与开焊,各部螺栓,顶丝及销子有无松动和丢失。c)检查设备各点润滑情况。1.2.2 正常操作

a)摘门,按计划出炉顺序,对准炉号,开动取门机构,将炉门向外拉动离开炉门框后,炉门旋转90°。

b)导焦,移动拦焦车,将导焦栅对准炉门开动导焦栅,使之紧靠炉门框,推焦完毕后,退出导焦栅,回到原来位置。

c)关门,移动拦焦车,对准炉号,将炉门旋转90°。对准炉门后,落下提门钩,下好横铁,拧紧大螺丝,退回移门机构。d)清门,清理炉门按电气程序操作。1.2.3 特殊操作

a) 导焦时,如中途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不能修复,则应迅速组织人员将导焦栅内的焦炭扒入熄焦车内,启用手动液压泵移回导焦栅。

b)摘门和关门中途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不能修复,

应立即启用手动被压泵,上好炉门。1.3 安全技术

l.3.1 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不正常的声音,温度过高,电流过大等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排除后方可工作。

1.3.2 动车前,首先应检查轨道上有无障碍物,行车时鸣笛,行车途中禁止头部伸出炉门一侧,禁止上下人。1.3.3 在正常工作时,严禁超负荷运转。

1.3.4 在浓雾或由于熄焦引起的大量雾气中行车必须减速或鸣笛。

1.3.5 当滑托掉下滑线时,司机必须戴胶皮手套拉下电闸,并派专人看守,然后把滑托复位。

6 5#、6#、7#拦焦车(4#焦炉)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1技术性能:轨道中心距

第一至第二轨道 2700mm第二至第三轨道 8300mm轨道型号 QU100走行装置

电动机型号 YPT225M-6电动机功率 3×30KW电动机转速 970r/min

制动器型号 YWZ5-315/50-2E减速比 i 35.5

走行速度 3~60m/min导焦装置

导焦栅移动油缸(直径×行程) 2-S2φ125×570mm导焦栅移动油缸工作行程 2600mm

导焦栅锁闭油缸(直径×行程) 2-B2φ63×200mm取门装置 取门机压门油缸(直径×行程) 2-φ224×60mm取门机提门油缸(直径×行程) φ224×350mm移动台车油缸(直径×行程) B2φ125×1250mm台车移动速度(低速~高速) 3~6m/min回转油缸(直径×行程) B2φ80×450mm倾斜油缸(直径×行程) B2φ80×80mm

清框装置

移动台车油缸(直径×行程) B2φ125×1350mm台车移动速度(低速~高速) 3~6m/min

刮板驱动油缸(直径×行程) S2φ100×450mm回转油缸(直径×行程) B2φ80×450mm炉门清扫装置

移动台车油缸(直径×行程) B2φ80×1000mm台车工作行程 6236mm

摆线减速机型号 THHM5-617/11-121-B摆线减速机功率 3.7KW摆线减速机转速 1500r/min摆线减速机速比i 121油马达型号 BM-400油马达转速 160r/min

开闭油缸(直径×行程) S2φ50×180mm台车油缸(直径×行程) S1φ80×160mm台车工作行程 420mm油马达型号 BM-D200油马达转速 320r/min头尾焦处理装置

刮板机工作能力(NO.1 NO.2 NO.3) 7t/h刮板机工作能力NO.4 1t/h刮板机链条速度(NO.1 NO.2 NO.3) 7m/min刮板机工作能力NO.4 3m/min液压装置

工作压力 7Mpa工作介质 水乙二醇

泵型号 PV2R34-76-136-F-RAA泵流量 76/136ml/r泵压力 17.5MPa

电动机型号 Y225M-6(B35)电动机功率 30KW集尘装置

型式 接口阀管道集尘开闸板油缸(直径×行程) 2-B2φ80×1500mm连接器油缸(直径×行程) 2-S2φ80×250mm

润滑装置

电动泵型号 DRBZ__M120Z电动泵流量 120ml/min电动泵压力 40Mpa电动泵油储量 30L

手动泵型号 SRB-2.0/3.5-SG手动泵流量 2ml/次手动泵压力 21Mpa手动泵油储量 3.5L空气系统

空气压缩机型号 WW—0.9/7

外形尺寸 21200×13857×11260自重 226t1.2操作规程:1.2.1开车前准备

a)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各机构的动作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动车。b)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导焦补板,金属结构有无断裂与开焊,各部螺栓,顶丝及销子有无松动和丢失。

c)检查各部轴承有无缺油,磨损和温度过高等现象,轴承及电机表面温度超过60℃时,应及时向而关人员报告。d)各部位按规定加入定量的润滑脂、润滑油。e)各部件不得有任何影响功能有任何损伤。1.2.2正常操作

a)摘门:按计划出炉顺序,对准炉号,开动取门机构,将炉门向外拉动离开炉门框后,炉门旋转90°。

b)导焦:移动拦焦车,将导焦栅对准炉门开动导焦栅,使之紧靠炉门框,推焦完毕后,退出导焦栅,回到原来位置。

c)关门:移动拦焦车,对准炉号,将炉门旋转90°。对准炉门后,落下提门钩,下好横铁,拧紧大螺丝,退回移门机构。d)清门、清框:按电气程序操作。

e)头尾焦处理:将推焦过程中带下的余焦通过刮板机输送到熄焦车内。1.2.3特殊操作

a)导焦时,如中途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不能修复,则应迅速组织人员将导焦栅内的焦炭扒入熄焦车内,启用手动液压泵移回导焦栅。

b)摘门和关门中途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不能修复,应立即启用手动液压泵,并装好炉门。1.2.4安全技术

a)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设备的动转情况,发现不正常的声音,温度过高,电流过大等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排除后方可工作。b)动车前,首先应检查轨道上有无障碍物,行车时鸣笛.c)在正常工作时,严禁超负荷运转。

d)在浓雾或由于熄焦引起的大量雾气中行车必须减速或鸣笛。

e)当滑托掉下滑线时,司机必须戴胶皮手套拉下电闸,并派专人看守,然后把滑托复位。

f)对位时,走行应微动,等车体安全停止对准后,在进行其它机构的操作。

g)拦焦机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故障应使设备离开高温区。

7 新1#加煤车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

1.1 技术性能 煤斗容积: 4×13.5立方米 走行速度:90m/min1.2 操作规程

1.2.1 开车前准备工作

a) 检查加煤车所属设备,如走行机构,导套机构,闸板机构,空压机,风罐及各传动机构,连接杆销子和螺栓等有无松动,损坏。

b) 检查车轮弹簧及各部轴承磨损情况,有无缺油和轴承温度过高等问题,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c) 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可靠,记录是否准确。1.2.2正常操作

a) 煤塔取煤,将煤车开到轨道衡上,空车过磅后,按煤塔煤嘴排列顺序放媒,然后重车过磅。

b) 听到装煤信号后,放下套筒打开闸板,并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加煤顺序加煤。

c) 加煤完毕后,关闭全部闸板,提起导套。1.2.3特殊操作

a) 加煤时,煤车停电应继续加煤,直到装满,此时要切断电源,并将主令控制器大回冬位。提起导套,关闭闸板,松开抱闸,人工推车到间

台。

b) 加煤时,平煤杆发生故障不能平媒燃器大火,应立即提升导套,关闭闸板,将煤车开道上风倜,离开火区。

8 1#、3#加煤车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

1.1 技术性能 煤斗容积:27立方米 走行速度:92m/min1.2 操作规程

1.2.1 开车前准备工作

a) 检查加煤车所属设备,如走行机构,导套机构,闸板机构,空压机,风罐及各传动机构,连接杆销子和螺栓等有无松动,损坏。

b) 检查车轮弹簧及各部轴承磨损情况,有无缺油和轴承温度过高等问题,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c) 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可靠,记录是否准确。1.2.2正常操作

a) 煤塔取煤,将煤车开到轨道衡上,空车过磅后,按煤塔煤嘴排列顺序放媒,然后重车过磅。

b) 听到装煤信号后,放下套筒打开闸板,并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加煤顺序加煤。

c) 加煤完毕后,关闭全部闸板,提起导套。1.2.3特殊操作

a) 加煤时,煤车停电应继续加煤,直到装满,此时要切断电源,并将主令控制器大回冬位。提起导套,关闭闸板,松开抱闸,人工推车到间台。

b) 加煤时,平煤杆发生故障不能平媒燃器大火,应立即提升导套,关闭闸板,将煤车开道上风倜,离开火区。

9 4#、5# 加煤车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1.1 技术性能 1.1.1走行装置:

轨型 QU100轨距 7780mm

走行速度 10~90m/min电机型号 YPT250S-6-B3功率 2×37KW转速 980r/min

制动器型号 YWZ3315/50总制动力距 2×630N.M

走行轮(数量×直径) 10×φ630mm(主动4个)1.1.2 揭盖装置:

形式 摇动电磁铁方式驱动方式 液压缸驱动装盖方式 旋转摇动式

揭盖移动液压缸(通径×行程) φ100×360mm炉盖搓动液压缸(通径×行程) φ63×125mm电磁铁型号 LKD4-2201.1.3 闸板、导套装置

驱动形式 液压缸驱动

导套驱动液压缸(通径×行程) φ100×360mm闸板驱动液压缸(通径×行程) φ100×400mm1.1.4 给料装置

形式 重力给料煤斗容积 4×15m3装煤容积 4×12m3

给料时间 150s液压系统

油泵流量 31-97L/min额定压力 10~7Mpa1.1.5 其他

设备外形(长×宽×高) 14980×12600×8150电源 380V

设备总功率 约120kw自重 约120t1.2操作规程

1.2.1开车前准备工作

a) 检查加煤车所属设备,如走行机构,导套机构,闸板机构,空压机,风罐及各传动机构,连接杆销子合螺栓等有无松动,损坏。

b) 检查车轮弹簧及各部轴承磨损情况,有无缺油合轴承温度过高等问题,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可靠,记录是否准确。1.2.2正常操作

a) 煤塔取煤,将煤车开到轨道衡上,空车过磅后,按煤塔煤嘴排列顺序放煤,然后重车过磅。

b) 听到装煤信号后,放下套筒打开闸板,并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加煤顺序加煤。

c) 加煤完毕后,关闭全部闸板,提起导套1.2.3特殊操作

a) 加煤时,煤车停电应继续加煤,直到装满,此时要切断电源,并将主令控制器大回零位。提起导套,关闭闸板,松开暴闸,人工推车到间台。

b) 加煤时,平煤杆发生故障不能平煤燃器大火,应立即提升导套,关闭闸板,将煤车开道上风侧,离开火区。

10 3#焦炉煤气交换机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1.1 技术性能

3#焦炉煤气拉条行程420mm,废气610mm1.2 正常操作

1.2.1 按工艺规定交换时间准确交换,正常交换30分种一次。

1.2.2. 每次交换注意交换机运转情况,极限开关是否好使,电流是否正常,减速机,电机,液压系统是否正常。1.2.3 每次交换后溜烟道,检查下列各项:a) 废气坨,风门,小铁板的位子是否正常。

b) 废气坨和迸风口的严密情况,废气瓣的链条有无拉断或离开滑轮。c) 检查时由焦侧向机侧,返回后立即检查煤气流且,温度,压力,烟道吸力是否符合规定。1.3 特殊操作

1.3.1 交换时若遇到停电应立即拉下电闸,用手动装置进行交换。1.3.2 遇到下列倩况不可交换,停止加热。a) 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

b) 交换系统或煤气管道修理时。c) 烟道翻板断时。

d) 交换机或钢丝绳拉条损坏,一个交换不能修复,影响正常加热。11 新1#焦炉煤气交换机操作规程

1操作规程技术性能

1.1.1 焦炉煤气油缸

油缸额定拉力 9T

油缸直径 φ140mm 油缸工作行程 420mm油缸设计行程 460mm1.1.2 焦炉废气油缸 油缸额定拉力 11T

油缸直径 φ160mm 油缸工作行程 610mm油缸设计行程 700mm1.1.3 交换周期

交换操作周期 46.6sec手动交换操作时间 10min工作压力 8Mpa

工作介质 HM-46抗耐磨液压油

油箱容积 850L1.1.4 叶片泵

型号 PFE-41070/1/DTO

压力 8Mpa

理论排置 66l/min1.1.5 电动机

型号 YB180M-6B35功率 11Kw转速 970r/min电源 380V

交换机重量 5000kg 1.2操作:

1.2.1启动前准备工作

a) 检查油箱油位应占容积的80%。b) 油箱油温应在20~50℃之间。c) 手动盘泵没有卡阻现象。

d) 确认一切阀门的启闭位置正常。e) 确认所有仪表灵敏正常。1.2.2正常操作

a) 按工艺规定交换 时间准确交换,正常交换30分钟一次。

b) 每次交换注意交换机运转情况,极限开关是否好使,电流是否正常,电机,液压系统是否正常。

c) 每次交换后溜烟道,检查下列各项:

d) 废气坨,风门,小铁板的位置是否正常。

e) 废气坨和进风口的严密情况,废气瓣的链条有无拉断或离开滑轮。f) 检查时由焦侧向机侧,返回后立即检查煤气流量,温度,压力,烟道吸力是否合规定。1.2.3 特殊操作

a) 交换时若遇到停电应立即拉下电闸,用手动装置进行交换。b) 遇到下列情况应不可交换,停止加热。c) 交换系统或煤气管道修理时d) 烟道翻板断时。

e) 交换机或钢丝绳拉条损坏,一个交换不能修复,影响正常加热。f) 煤气管道严重损坏时。

12 3#交换机液压站操作规程

1操作规程

1.1 交换机技术性能

1.1.1 交换机液压系统向煤气缸、废气缸提供压力油。3号焦炉煤气拉条行程460mm,废气700mm煤气缸:φ160X460废气缸:φ200X7001.1.2 油箱容积:730升工作介质:30#透平油。

1.1.3 液压泵型号:Yb-B75C 2台额定流且:112.5L/min额定压力:10MPa

1.1.4 系统压力:5.5 MPa

1.1.5 滤油系统:RZU-160x20S1.1.6 30 #透平油质量指标项目

运动粘度 50℃mm/S2 闪点开口 ℃ 不低于凝点 ℃ 不高于灰份 % 不大于水分 %机械杂质 %外观

质量标准28-32180-100.005无无透明

1.2操作

1.2.1启动前准备工作

a) 检查油箱油位应占容积80%。b) 油箱油温应在20-50℃之间。c) 手动盘泵没有卡阻现象。

d) 确认一切阀门的启闭位置正常。e) 确认所有仪表灵敏正常。1.2.2 启动运行中。

a) 点动油泵、油马达、油缸,看其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运转5分钟无变

化方可连续运行。

b) 每小时检查系统压力一次。

c) 每小时检查油箱油位、油温一次。

d) 每班两次检查泵的声音、温度是否正常。e) 检查系统中各部位及接头是否松动、滑油。f) 各管夹是否松动。

g) 有备用泵的系统每天要交替使用。1.2.3 停车。

停车时必须将油缸油马达回到原始位置。

13 4#、5#焦炉煤气交换机操作规程

1操作规程技术性能

1.1.1 焦炉煤气油缸

油缸额定拉力 50KN油缸直径 φ160mm 油缸工作行程 420mm油缸设计行程 460mm1.1.2 焦炉废气油缸 油缸额定拉力 90KN油缸直径 φ200mm 油缸工作行程 610mm油缸设计行程 700mm1.1.3 交换周期

交换操作周期 46sec手动交换操作时间 10min工作压力 6Mpa

工作介质 YB-N46抗磨液压油油箱容积 850L1.1.4 叶片泵

型号 PV2R1-47压力 17.5Mpa理论排置 47.2ml/r1.1.5 电动机

型号 YB160M-6功率 7.5Kwa转速 970r/min电源 380V

交换机重量 5570kg 1.2操作:

1.2.1启动前准备工作

a) 检查油箱油位应占容积的80%。b) 油箱油温应在20~50℃之间。c) 手动盘泵没有卡阻现象。

d) 确认一切阀门的启闭位置正常。e) 确认所有仪表灵敏正常。1.2.2正常操作

a) 按工艺规定交换 时间准确交换,正常交换20分钟一次。

b) 每次交换注意交换机运转情况,极限开关是否好使,电流是否正常,电机,液压系统是否正常。

c) 每次交换后溜烟道,检查下列各项:

d) 废气坨,风门,小铁板的位置是否正常。

e) 废气坨和进风口的严密情况,废气瓣的链条有无拉断或离开滑轮。f) 检查时由焦侧向机侧,返回后立即检查煤气流量,温度,压力,烟道吸力是否合规定。1.2.3 特殊操作

a) 交换时若遇到停电应立即拉下电闸,用手动装置进行交换。b) 遇到下列情况应不可交换,停止加热。c) 交换系统或煤气管道修理时d) 烟道翻板断时。

e) 交换机或钢丝绳拉条损坏,一个交换不能修复,影响正常加热。f) 煤气管道严重损坏时。

14 消火车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1.1 技术性能 轨距:2000mm

空压机:SF15D 1台1.2 操作规程

1.2.1 行车前的准备工作。

a) 将空压机打风到0.4-0.5MPa调试自动装置,开门机构等是否有制动不灵敏和漏气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b) 检查空压机运转情况,声音是否正常,油位是否足够,有无漏油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 检查走行轴瓦,轴承是否缺油,磨损或温度过高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 检查走行电机,空压机各部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如有温度过高,要及时处理。

1.2.2 正常操作。

a) 接焦时将熄焦车车门关严,行车至出路号,对准标光使熄焦车尾端超过导焦栅1-1.5米左右,保证正常风压不低于0·4MPa等侯接焦信号。b) 接进时,熄焦车移动速度与推焦速度相应,保证焦碳均匀分布在熄焦车内,不得使红焦落地。

c) 推接后,熄焦车应快速开往消火塔,进塔前速度减慢。d) 消火时,熄焦车要来回移动,使火分布均匀。

e) 熄焦后,熄焦车应移到消火塔外,控火后开往焦台,按顺序卸到凉焦台上。

1.2.3 特殊操作。

a) 接焦时本车突然停电或拦焦车发生意外情况,要立即发出紧急事故信号,制止继续推焦,并用水及时熄灭车上的红焦。

b) 按计划接焦,如操作中发生故障,不断继续推焦时,消火车司机没有得到哨长的允许下,不准私自离开司机室或将车开走。

c) 如熄焦车门自动打开,红焦落地,应立即将车开离火区,并立即报告段长且用水熄灭红焦。

15 3#焦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1操作规程1.1技术性能。

1.1.1 3#推焦机液压系统技术性能。

1.1.1.1 3#推焦机液压站负责向取门机构、提门机构、清门机构、密封机构提供压力油。

取门油缸 型号B1-160X1600速度 6.5m/min流量 90L/min行程 2200mm

提门油缸 型号HSGK01-160/90E-1-3行程 420mm

流量 40 L/min速度 2 m/min

工作行程限位缸:Gl-160x200再提门隈位缸:Gl-160x300清框油缸:型号 B1-160x1600

速度 6.5 m/min流量 90L/min行程 2200mm

刮油缸:型号 S1-100x450

速度 5m/min 流量 40 L/min行程 400mm

清门移动油缸:Bl-l00xl000下部扫除油缸:Sl-80xl60铣刀开闭油缸:SI-50x125

下部铣刀油马达:型号BM-D200

公称排量:200ML/r工作压力:lOMPa

上下铣刀油马达:型号BM-D400

公称排量:400ML/r工作压力:lOMPa

密封罩油缸:HSGK01-110/80-3301x1320 x860小提出钩袖缸:Bl-63x80余煤斗袖缸:Gl一50x250压紧油缸:BI-63x2801.1.1.2 油箱容积:1440L

工作介质:冬季用l0#航空液压油YH-lO

夏季用46#抗磨液压油L-HM46

1.1.1.3 液压泵:型号:YB一El25x2台

额定压力:16MMPa额定流量:164L/min1.1.1.4 系统压力:6.3MPa

1.1.1.5 滤袖系统:型号:YLH-400X20

额定流量 400L/min 。过滤精度 20μ

...6 工作介质的质量指标项目YH-10L-HM46外观红色透明液体清亮运动粘度mm2/S10(50℃)41.4-50.6

密度g/cm30.85(20℃)

闪点(开口) ℃不低于92180凝点℃不低于-70-12使用温度-70-60-12-65机械杂质 %不大于无无1.1.2 拦焦机液压系统技术性能

1.1.2.1 拦焦机液压站负责向取门机构、导焦机构、清扫炉门机构提供压力油

取门提升缸:Bl-200X630锁紧油缸:Gl-50X50X2个

旋转油缸:HSGK01-140/100E3111-00提门升降缸:S1-160X160导焦栅油缸:型号:Bl-l60x360

行程:520mm '

清门机构油缸:参照推焦车清扫油缸1.1.2.2 油箱容积:

工作介质:水一乙二醇1.1.2.3 液压泵参照1.1.1.31.1.2.4 系统压力6.3MPa1.1.2.5滤油系统参照1.1.1.5

1.1.2.6工作介质水乙二醇质量指标

外观红色透明掖体

运动粘度mm2/S20℃

33

密度g/cm320℃凝点℃不高于机械杂质%不大于含水量%使用温度℃PH值

1.07-50无40-50-50-609.7

1.2 操作规程

1.2.1 启动前准备工作

1.2.1.1 检查油箱油位应占容积80%1.2.1.2 油箱油温就在20-50℃之间1.2.1.3 手动盘泵没有卡阻现象。1.2.1.4 确认一切阀门的启闭位置正常1.2.1.5 确认所有仪表灵敏正常1.2.2 启动运行中。

1.2.2.1 点动油泵油马达油缸看其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连续运转5分钟无变化方可连续运行。

1.2.2.2 每小时检查系统压力一次。1.2.2.3 每小时检查油箱油位,油温一次

1.2.2.4 每班两次检查泵的芦苷,温度是否正常。1.2.2.5 检查系统中各部及接头是否松动、漏油。1.2.2.6 各管夹是否松动。

1.2.2.7 有备用泵的系统每天要交替使用。1.2.3 停车。

停车时必须将油缸油马达回到原始位置。1·2·4特殊操作。

当取门,提钩机构中途停电时应用手动泵将取门,提钩等机构回到原始位置。

16 新1#焦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

1.1技术性能

1.1.1 新1#推焦机技术性能

4#推焦机液压站负责向取门机构、平煤装置、清门机构、清框机构提供压力油。a) 取门机构

取门台车 φ140×2700 倾斜 φ80×450 提炉门 φ224×350压门栓 2×φ224×60余焦斗开闭 φ63×630b) 平煤机构

平煤接槽 φ80×1700 小炉门压紧 φ63×400 小炉门开闭 φ80×250 小炉门开闭台车 φ100×125c) 炉框清扫机构

焦粉斗开闭 φ63×630刮板升降 φ100×450 清框台车 φ125×2400 d) 炉门清扫机构

清门台车 φ100×1000主铣刀旋转 2×BM-D400主铣刀开闭 φ50×180下部铣刀旋转 BM-D200下部铣刀移动 φ80×160顶部喷枪移动 φ50×600 e) 油箱容积:1100L

f)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 :水乙二醇

g) 液压泵:型号:PV2R4-200-F-RAA×3台 额定压力:17.5MPa 排量:200ml/rh) 系统压力:7Mpa

i)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9级(NAS1638标准)。a) 工作介质的质量指标

项目YH-10L-HM46外观

红色透明液体

清亮

运动粘度mm2/S密度 g/cm3

闪点(开口)℃不低于凝点℃不低于使用温度

10(50℃)0.85(20℃)92-70-70~60

41.4~50.6 180-12-12~65无

机械杂质 %不大于无

水份 不大于无无

..1 新1#拦焦机技术性能:

新1#拦焦机液压站负责向取门机构、导焦机构、清门机构、清框机构、集尘机构提供压力油a) 取门机构:

取门提升油缸 φ244×350取门台车 φ140×2700压紧油缸 φ224×60×2个取门台车旋转油缸 φ63×630b) 导焦机构:

导焦栅进退 φ125×570×2导焦栅锁闭 φ100×300×2料斗闸板开闭 φ100×300c) 清门机构:

清门台车 φ100×1000主铣刀旋转 BM-D400×2主铣刀开闭 φ50×180下部铣刀旋转 BM-D200下部铣刀移动 φ80×160d) 清框机构:

清框台车旋转 φ100×500刮板升降 φ100×360清框台车 φ140×2300e) 集尘装置:

闸板开闭 2×φ80×1500连接器进退 2×φ80×250f) 油箱容积:1100L

g)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

h) 液压泵型号:PV2R34-76-136-F-RAA(两台)i) 系统压力:7MPa

j)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9级(NAS1638标准)i)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质量指标外观红色透明液体运功粘度mm2/S 20℃密度g/cm3 20℃凝点 ℃ 不高于机械杂质% 不大于含水量%使用温度 ℃

331.07-50无40~45-50~60

Ph值9.7

..2 新1#加煤车技术性能:

4#重力加煤车主要负责向导套机构、闸板机构、揭盖机构、旋转机构提供液压油。

a) 导套油缸 4×S-φ80×360b) 闸板开闭油缸 4×S-φ63×600c) 揭盖油缸 4×S-φ80×450 d) 电磁铁旋转油缸 4×S-φ63×125e) 油箱容积:2000L

f)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

g) 液压泵型号:PV2R24-26/153-F-R-AARh) 系统压力: 7MPa

i)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10级(NAS1638标准)j)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质量指标外观红色透明液体运功粘度mm2/S 20℃密度g/cm3 20℃凝点 ℃ 不高于机械杂质% 不大于含水量%

331.07-50无40~45

使用温度 ℃-50~60

Ph值9.71.14 新1#焦炉煤气交换机技术性能:焦炉煤气油缸 φ160×460废气交换油缸 φ200×700油箱容积:480×2 L

工作介质:46抗磨液压油

液压泵型号:PV2R2-47-F-R-A-R系统压力: 6MPa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10级(NAS1638标准)。

.1 操作规程

1.2.1 启动前准备工作

a) 检查油箱油位应占容积85%b) 油箱油温就在20~60℃之间c) 手动盘泵没有卡阻现象。

d) 确认一切阀门的启闭位置正常1.2.2 启动运行中

a) 确认所有仪表灵敏正常。

b) 点动油泵油马达油缸看其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连续运转5分钟无变化方可连续运行。

c) 每小时检查系统压力一次

d) 每小时检查油箱油位,油温一次

e) 每班两次检查泵的声音,温度是否正常f) 检查系统中各部及接头是否松动、漏油g) 各管夹是否松动

h) 有备用泵的系统每天要交替使用1.2.3 停车

停车时必须将油缸油马达回到原始位置1.2.4 特殊操作

当取门,提钩机构中途停电时应用手动泵将取门,提钩等机构回到原始位置。

17 4#、5#焦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1 操作规程1.1技术性能

1.1.1 4#、5#推焦机技术性能

4#推焦机液压站负责向取门机构、平煤装置、清门机构、清框机构提供压力油。j) 取门机构

取门台车 φ140×2700 倾斜 φ80×450 提炉门 φ224×350压门栓 2×φ224×60余焦斗开闭 φ63×630k) 平煤机构

平煤接槽 φ80×1700 小炉门压紧 φ63×400 小炉门开闭 φ80×250 小炉门开闭台车 φ100×125l) 炉框清扫机构

焦粉斗开闭 φ63×630刮板升降 φ100×450 清框台车 φ125×2400 m) 炉门清扫机构

清门台车 φ100×1000主铣刀旋转 2×BM-D400主铣刀开闭 φ50×180下部铣刀旋转 BM-D200下部铣刀移动 φ80×160顶部喷枪移动 φ50×600 n) 油箱容积:1100L

o)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 :水乙二醇

p) 液压泵:型号:PV2R4-200-F-RAA×3台 额定压力:17.5MPa 排量:200ml/rq) 系统压力:7Mpa

ii)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9级(NAS1638标准)。b) 工作介质的质量指标

项目YH-10L-HM46外观

运动粘度mm2/S

红色透明液体10(50℃)

清亮41.4~50.6

密度 g/cm3

闪点(开口)℃不低于凝点℃不低于使用温度

0.85(20℃)92-70-70~60

180-12-12~65无

机械杂质 %不大于无

水份 不大于无无

.1.1 5#、6#拦焦机技术性能:

5#、6#拦焦机液压站负责向取门机构、导焦机构、清门机构、清框机构、集尘机构提供压力油i) 取门机构:

取门提升油缸 φ244×350取门台车 φ140×2700压紧油缸 φ224×60×2个取门台车旋转油缸 φ63×630j) 导焦机构:

导焦栅进退 φ125×570×2导焦栅锁闭 φ100×300×2料斗闸板开闭 φ100×300k) 清门机构:

清门台车 φ100×1000主铣刀旋转 BM-D400×2主铣刀开闭 φ50×180下部铣刀旋转 BM-D200下部铣刀移动 φ80×160l) 清框机构:

清框台车旋转 φ100×500刮板升降 φ100×360清框台车 φ140×2300m) 集尘装置:

闸板开闭 2×φ80×1500连接器进退 2×φ80×250n) 油箱容积:1100Lo)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

p) 液压泵型号:PV2R34-76-136-F-RAA(两台)

ii) 系统压力:7MPa

j)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9级(NAS1638标准)r)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质量指标外观红色透明液体运功粘度mm2/S 20℃密度g/cm3 20℃凝点 ℃ 不高于机械杂质% 不大于含水量%使用温度 ℃

331.07-50无40~45-50~60

Ph值9.7

.1.2 4#、5#重力加煤车技术性能:

4#重力加煤车主要负责向导套机构、闸板机构、揭盖机构、旋转机构提供液压油。

a) 导套油缸 4×S-φ80×360b) 闸板开闭油缸 4×S-φ63×600c) 揭盖油缸 4×S-φ80×450 d) 电磁铁旋转油缸 4×S-φ63×125e) 油箱容积:2000L

f)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

g) 液压泵型号:PV2R24-26/153-F-R-AARh) 系统压力: 7MPa

i)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10级(NAS1638标准)j) 工作介质水乙二醇质量指标外观红色透明液体运功粘度mm2/S 20℃密度g/cm3 20℃凝点 ℃ 不高于机械杂质% 不大于含水量%使用温度 ℃

331.07-50无40~45-50~60

Ph值9.71.14 .4#、5#焦炉煤气交换机技术性能:焦炉煤气油缸 φ160×460废气交换油缸 φ200×700油箱容积:480×2 L

工作介质:46抗磨液压油

液压泵型号:PV2R2-47-F-R-A-R系统压力: 6MPa

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10级(NAS1638标准)。

.2 操作规程

1.2.1 启动前准备工作

a) 检查油箱油位应占容积85%b) 油箱油温就在20~60℃之间c) 手动盘泵没有卡阻现象。

d) 确认一切阀门的启闭位置正常1.2.2 启动运行中

a) 确认所有仪表灵敏正常。

b) 点动油泵油马达油缸看其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连续运转5分钟无变化方可连续运行。

c) 每小时检查系统压力一次

d) 每小时检查油箱油位,油温一次

e) 每班两次检查泵的声音,温度是否正常f) 检查系统中各部及接头是否松动、漏油g) 各管夹是否松动

h) 有备用泵的系统每天要交替使用1.2.3 停车

停车时必须将油缸油马达回到原始位置1.2.4 特殊操作

当取门,提钩机构中途停电时应用手动泵将取门,提钩等机构回到原始位置。

18 电机车设备操作规程

1 设备操作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1.1.1 大连天工电机车

粘着

电机车

牵引力重量轴距

13655kN外形6500×4160×4330mm

尺寸45t4500mm接焦速度速比生产厂频率生产厂电机风压生产厂

生产厂

大连天工

20m/min13.35大连天工50Hz大连天元Y180M-20.8MPa无锡压缩机股份公司

轨型P50

轨距2000mm走行速度减速机电机空压机主要附件

型号主轴转速型号输出转速型号风量压力

180m/minTJ1202700r/minYP2315S-102940r/minLGFD-2.4/10-X2.4m3/min1MPa

1. 盘式制动器:SBR2-225-2 制动力矩:400N.m 新日本安全机株式会社

2. D型制动缸:254×305

1.1.2 邢台设备制造公司

型号

3ct237

粘着牵引力

33830kN

外形尺寸

6800×4100×4330mm

电机车

轨型轨距走行速度型号

P501435mm

重量轴距

39060kg4900mm

轮径生产厂

邢台设备制造公司

高速:180m/min 中速:60m/min 中低速:20m/min 低

速:10m/minPHA9055RZF-RLT-16

PHA9055RZF-RRT-16

970r/min2.69TM-E-25045kw985r/minLGFD-3/10-X3m3/min1MPa

速比输入功率生产厂频率中心距生产厂电机风压生产厂

15.188

减速机

输入转速SF型号

45日本住友重机

50Hz250mm日本Y180M-20.9MPa无锡压缩机股份公司

电机

功率输出转速型号风量压力

空压机

主1. 盘式制动器:SBR2-225-2 制动力矩:400N.m 新日本安要全机株式会社附 件

1.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

1.2.1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电机车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1.2.4 接班正处在焦炉检修时间,需进行必要空载试车(接班处在焦炉正常生产情况下,可在接焦工作中进行试车工作),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 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6 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 设备操作步骤1.3.1 操作前的准备

a) 电机车司机必须了解熟知设备的技术性能,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方可操作。

a) 电机车司机开车前操作者必须确认机车前后有无人员和障碍,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空载试车。

c) 检查控制器是否放在零位,风压保持在0.8MPa,检查风压表,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

d) 与炼焦车间推焦车司机联系试验两机连锁,检查制动系统,电气是否良好,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正常操作。1.3.2操作顺序a) 行至出焦炉孔

根据操作台上的显示灯,确认可以移动焦罐台车,松开电机车制动器,操作行走指令开关。当接近减速位置后,操作制动器减速,将速度减至中速,当接近停机目标时,减至低速,操作制动器,将车停在作业炉孔位置。b) 接焦

利用通话设备与炼焦车间推焦机、导焦车司机进行联系,确认推焦准备

作业是否完成。得到推焦作业准备完成信息后,向推焦车司机发出推焦指令,并保持机车微速运行,以保证焦炭均匀落入焦罐。c) 运行干熄焦准备

接焦后,将电机车运行到干熄焦提升机井架位置。进行方法与①项内容相同,先将末载焦罐的台车停在提升机井架提升中心,根据操作台显示灯确认是否停在修正范围内。d) 空罐返回台车

接到CDQ空焦罐准备返回指令,为了防止电机车移动,实施制动措施。CDQ根据APS及电机车反馈已定位及制运信号后,CDQ发出空焦罐返回指令,从CDQ侧(干熄炉顶)开始空罐返回作业。e) 移动

待空焦罐返回到焦罐台车后,根据CDQ发出提升吊具已符合电机车安全移动指令,移动电机车,将装载重焦罐台车移动到提升机提升井架中心。移动要领与(3)相同。f) 重焦罐提升

确认装载重焦罐台车停在提升机井架对位位置后,为防止电机车移动,实施制动措施。CDQ根据APS及电机车反馈已定位及制动信号后,CDQ发出重焦罐提升指令,从提升机井架底部至CDQ(干熄炉顶)提升重焦罐作业。根据CDQ发出提升吊具已符合电机车安全移动指令,电机车返回,进行下一炉次的作业。

g) 接班人员在交接完毕后对压缩机系统进行排水处理共计3点:a空压机出口b压缩风冷却器c风包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操作者无上岗操作牌不准开车,非电机车司机严禁开车。1.4.2行车时必须使用警铃、警灯,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1.4.3操作时,精神集中,与炼焦推焦机、拦焦机以及CDQ(主控室)控制人员联系好,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1.4.4设备运行中,电机车司机不得接触放置体、振动体、移动体。1.4.5 设备运行中电机车司机不得进入设备的移动范围。

1.4.6为了安全起见,电机车司机应能识别和理解所有的安全标志。1.4.7除非熟悉设备的机构、功能的人员外,绝对不可进行操作和检修。1.4.8电机车司机不得用湿手操作机器,否则会引起触电。电机车移动时,应确认旋转灯、警报器是否完好 ,如有故障,应立即更换。

1.4.9电机车移动时,应确认旋转灯、警报器是否完好,如有故障,应立即更换。

1.4.10电气设备过热功当量可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禁止使用水和泡沫灭火。应用干粉灭火器、1211、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灭火。

1.4.11电机车移动时,电机车司机必须密切注意APS定位夹紧装置回位情况,避免电机车刮碰定位器事故发生。1.4.12司机行车时,必须落实“联系确认制”。1.5 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 出焦时如对讲机联系失灵,改用以焦炉炉顶吹哨联系方法,对车与拦焦机联系不变,发出推焦信号后严禁移车。

1.5.2 联锁失效时改用焦炉车间炉顶吹哨工联系方法,推焦作业必须使用对讲机。

1.5.3接焦过程中遇到拦焦机突然发生故障,立即解除推焦联锁并发出连续短声笛停号,并与推焦机联系交换情况。

1.5.4接焦过程中焦罐电机车发生故障时应继续推焦但不能使焦炭落到焦罐外,并应立刻与工长及主控室联系,排除故障。焦罐存放焦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1.5.5 突然停电应与值班长、推焦机和拦焦机联系,如长时间停电用消防水将焦熄灭。

1.5.6 电气设备、设施发生故障电机车行车不能停止时要立即使用分断开关切断电源。

1.5.7 电机车或其它干熄焦装置发生故障,应报告工长工、组织人员处理,如影响出焦,必须及时用湿熄代替干熄焦。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接焦和运焦等各项操作程序。

19 干熄焦焦罐车设备操作规程

1设备操作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

轨道型行型号4F3253-1P50 号走

台形式8轮牵引轨距1435mm 车载荷48t自重26t

1.2钢结构焊接方有效容

形式14t设备形积

交接焦

介质红热焦炭950℃自重34t使用罐

的规秦皇岛冶金机耐热时

定a) 交

主班时牵引器要要详吊杆附细介自动开闭活门件绍本

班设

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者不得隐瞒。b) 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和处理过程,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要向接班人交代清楚。

c) 交班前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用电机车风管旁路甩头接取风源,将焦罐车及焦罐开门机构灰尘吹扫干净),做到设备无灰尘、润滑部位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

d) 接班正处在焦炉检修时间,需进行必要空载试车(接班处在焦炉正常生产情况下,可在接焦过程中进行试车工作),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e) 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得擅自离开岗位,交接班完毕,双方确认无方可离开电机车。

f) 接班后设备所发生设备故障由接班人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

a) 根据操作台指示灯,确认焦罐台车可以移动时,电机车司机松开制

动器,操作行车指令开关,将焦罐车停在作业炉孔位置。

b) 焦罐台车与作业炉孔对位后,利用通话设备与炼焦车间推焦机、拦

焦机、导焦机操作人员联系,开始推焦工作,确认推焦作业情况,保证出炉焦炭落入焦罐内。

c) 接焦后将焦罐车行至干熄焦吊装位置,采用APS进行对位,先放空

焦罐至走行台车上,然后将重罐车移动吊车框架下。

d) 电机车将空焦罐车拉回焦炉接焦,再按上述(1)操作方法移至下一

个作业炉孔。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a) 不准任意拆除和变动设备上的安全保护装置或放宽安全参数。b) 非本岗位人员或无操作牌,不得操作设备。

c) 未经批准,操作者不得对设备的结构进行焊接或切割。

d) 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者不得擦拭或清扫转动部位,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严禁在运行中或待机处理故障。

生产厂械制造厂间30分钟

e) 设备运转时出现声音异常,电流异常等情况,应立即找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1.5 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a) 出焦时如对讲机联系失灵,改用炉顶吹哨联系,对车与炼焦车间拦焦机联系不变,发出推焦信号后严禁移车。

b) 接焦过程中遇到拦焦机突然发生故障,立即解除推焦联锁并发出连续短声笛停号。

c) 接焦过程中如焦罐发生故障时,应继续推焦,但不能使焦炭落到焦罐外,焦罐车车不能移动时,要立即组织用水熄焦。

d) 焦罐车APS对位出现故障时,应尽快报告工长、组织人员处理,并做好水熄焦准备,焦罐存放焦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a) 二人以上操作时,要相互确认后再操作,信号方式要明确。b) 停车、开车要与相关岗位人员联系确认。

20 APS自动对位装置设备操作规程

1设备使用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名称APS装置APS装置

液压单元最高压力液压单元工作压力对位装置对位精度对位液压缸额定推力

主要附件

21Mpa12~14Mpa±10mm~107753N

电源

液压缸工作行程对位前正常停车精度范围

380V200mm±100mm

油缸:Ф100×Ф56×250

1.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

1.2.1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当班操作者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和处理过程,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当班要向接班操作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人要认真进行检查。

1.2.4接班正处在焦炉检修时间,需进行必要空载试车(接班处在焦炉正常生产情况下,可在接焦工作中进行试车工作),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备操作步骤

1.3.1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熟知设备的技术性能,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方可操作。检查液压站油位是否符合标准,回油过滤器有无报警。各阀块机构动作是否灵活、管路及接口有无泄漏。检查各加油点润滑情况并按规定加油。1.3.2操作顺序a)APS动作

将焦罐台车停在可修正位置的范围内,并松开电机车及焦罐行走直台车的制动器,根据CDQ指令APS进行工作。b)解除APS

只要是焦罐完全置于台车上或焦罐完全处在提升轨道上,就可通过CDQ指令(信号)解除APS。c)工作检测

采用限位开关检测APS是否工作,一般作为电机车及装入装置的联锁信号。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本设备如受到损伤,出现异常声音或振动时,请不要开动运转。1.4.2运动中的转动装置以及移动装置请不要接近或接触。1.4.3安全装置不要拆下或进行改造。

1.4.4请不要超过电压使用。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出焦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定位装置发生故障时,立即解除连锁,用手动对位运焦罐车至吊起位置,固定电机车。

1.5.2液压系统因故障吊具无法打开时,将油缸有杆腔与无杆腔进油路之间的常闭阀门打开,可将夹具撬开。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APS各项操作程序。

21 提升机设备操作规程

1设备使用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太原重型起重机厂)名吊 车称

吊钩形式锁定载起荷升吊设起备重 量滑轮扬程

自动开闭板式

吊钩

上升速度

速 度正常工作

83t25m/min10m/min4m/min

48t(一期)

异常

12.5m/min工作钢丝绳起升电机

10m/min4m/min

40mDIEPA825-Φ34-1960

速A5026.31.01.00机减

RH400 S8

速A5026.21.01.00机走行走设行备距

走行轨道

YZP225M-6-M机

12500mm

走行速度

高速40m/min

低速3.5m/min

异常20m/min

轨距12000mm

Qu100

车轮轮压

33t

1.盘式制动器(走行):YWZ5-315/80RL2.推动器(走行):YTD800-60RL

主3.盘式制动器(起升):YP31-2000-560X30-ⅠB-H,RL要 YP31-2000-560X30-ⅡB-H,RL附4.推动器(起升):Ed2000-60

件5.起升齿轮联轴器: CL4联55×112/60×142

6.起升卷筒:D1500

7.油泵:MKU5-BW3-22000

1.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

1.2.1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

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

1.2.4接班正处在焦炉检修时间,需进行必要空载试车(接班处在焦炉正常生产情况下,可在接焦工作中进行试车工作),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熟知设备性能并持有操作牌方可操作设备。b) 检查操作机构周围和吊车前后有无障碍物。

c) 检查各机构有无损坏,螺栓是否松动。检查各加油点润滑情况,并按规定加油。

d) 检查各部分安全情况,安装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1.3.2操作顺序1.3.2.1 卷扬

a. 确认焦罐是否停在提升机井架下给定位置,提升装置进行运行,以低速 4m/min 提升吊具。

b. 在提升吊具的同时,关闭吊钩,按焦罐、焦罐盖顺序依次离地。c. 确认导向辊是否接近下部焦罐导轨接口处对位运行,将卷扬速度提高至高速25m/min。

d. 检查导辊接近上部焦罐导轨,将卷扬速度降低到低速3.5m/min。e. 确认提升装置到达上部停机位置,然后制动使其提升工作停止。1.3.2.2运行

a. 确认提升装置提升到焦罐可水平运行位置。提升机走行装置开始运行,并将速度加至高速40m/min。b. 确认焦罐已达装料位置侧的减速位置,并将走行速度减至低速3.5m/min。

c. 确认焦罐已达装料位置的停车位置,制动器启动停止走行工作。1.3.2.3装焦

a. 确认装料装置停在规定的位置,然后通过卷扬装置开始下降,低速4m/min。

b. 焦罐到位,在吊具继续下降的同时打开焦罐门,确认焦罐门是否已全部打开,卷

扬制动、停止下降。

c. 根据计时器指令,将焦罐门保持数秒打开状态,将焦炭装入。d. 开始提升运行,将速度加至4m/min。

e. 在吊具上升的同时,焦罐门全部关闭,焦罐离位。

f. 确认焦罐已达到停机位置,制动器启动,停止提升工作。

1.3.2.4返回

a. 确认焦罐已提升到可水平走行位置,通过行走装置,开始返回,将速度提至高速。b. 确认焦罐已达到提升井架侧减速位置,然后将行走速度降至低速3.5m/min。

c. 确认焦罐已达到提升井架侧停机位置,制动器启动,停止走行工作。1.3.2.5下降

a. 确认电机车已停在提升井架下的规定位置处,通过提升装置。

b. 确认导辊在上部焦罐导轨接口处对位运行,将下降速度提至高速25m/min。c. 确认导辊接近下部焦罐导轨,然后将下降速度减至低速4m/min。d. 焦罐盖及焦罐到位,只有吊具继续下行。e. 确认吊具是否打开,制动器启动,停止运行。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当设备运行中,不得进入移动设备(装料起重机、装料装置、漏斗台车、电车、吊杆装置、升降塔内)移动范围之内。

1.4.2当设备运行中,任何人员不得触摸旋转体、震动体、移动体。1.4.3吊车起重机的钢缆如异常松驰,应立刻停止运转。1.4.4任何人员不得走入吊车荷重的下方。

1.4.5设备运转中,如发生异常震动、异常声音、异常高温时,应停止运转。

1.4.6严格实施定期自检。

1.4.7工作中必须穿着安全帽、安全眼镜、耳栓、安全靴、护腿等劳保用品。

1.4.8当风速达20m/s以上时,应停止作业。1.4.9在吊车工作中,不得上下吊车。

1.4.10使用吊车前,应先确认卷扬和走行用电磁制动器的动作,如发现制动器不动作,设备不得进行运转工作。

1.4.11装入红焦时,切勿超过焦罐的壁高,否则会损坏焦罐外壳和起重机吊具等设备。

1.4.12吊车超过额定负荷时禁止起吊工作的进行。

1.4.13运行之前,还应确认在起重机的移动范围之内,没有人和物的阻碍。

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改用现场手动操作。

1.5.2提升机出现故障时,立即按紧急按钮,切断电源。1.5.3如发生直接危害人身或设备安全时,立即停机。

1.5.4运焦过程因故障不能运焦时,超过30分钟采取措施将红焦熄灭。1.5.5电动机或电气线路冒烟,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后处理。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各项操作程序。

22 装入装置设备操作规程

1设备操作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名装入装置称

型式装置本体

带料钟活动料斗式

装入温度每炉装入量

1000~105013.5t

1.2设备装焦平

50装焦时间 交接班均粒度

使用的

开闭炉盖规定密封方

水封槽密封时间 (单20S1.2.1交式

程)班时要

型号MSK-50速度1430/2910r/min详细介

绍本班

推力245N行程1700mm电设备使动电机型FA287 DV132用情电机功率2.5kw缸式M4/BM/HR/况,各

部轴承电源230/400

温度、

主1. 手动润滑油供油泵:FB-42A 流量3.5L/循环润滑情要2. 水封槽:QT450况、运附3. 料钟:铸钢行声件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

1.2.4接班正处在焦炉检修时间,需进行必要空载试车(接班处在焦炉正常生产情况下,可在接焦工作中进行试车工作),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装焦能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操作者必须了解熟知设备的技术性能并持有上岗操作牌方可操作设备。

b)检查操作机构周围无人或障碍物。检查各机构有无损坏,螺栓是否松动。

c)检查各加油点润滑情况,并按规定加油。

d)检查各部分安全装置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1.3.2操作顺序

动力缸收到提升机传递准备装焦指令后,驱动连杆牵引台车并将装入盖提起,随后整个台车开始走行,当接焦漏斗下部的滑动罩落入水封槽,台车走行结束。提升机收到台车走行停止的信号后将焦罐放到焦罐支座上并继续下降,使罐底闸打开,完成放焦工作。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没有安全部门批准,不得任意拆除和变更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1.4.2未经批准不得对金属结构进行焊接和切割。

1.4.3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止运行,紧急处理,设备运转时处理故障。

1.4.4严禁在装焦过程中操作设备。

1.4.5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4.6拥有运行隐患的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消防措施,使用中发生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在关闭炉盖时发生停电事故,立即手摇关闭炉盖。

1.5.2在运行中如有机电设备声音异常,轴承温度过高,应立即找有关人员处理。

1.5.3电机壳体温度过高,电机线路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找专业人员处理。

1.5.4如水封槽循环水堵塞,则应立即疏通处理。1.6关键要害岗位要求工人或多人操作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焦炭装入操作。

23 干熄焦排出装置操作规程1 设备使用规程

1.1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名

排 出 装 置

称振动给料器

型式焦炭处理量

偏心轮振动30~110t/h

振动频率电机型号

1430Y100L2-4 3kw

1.2 设备交接班使用的

规定1.2.1交班时要驱动装

联轴转动规格2000×1350详细介置

绍本班

叶片数设备使12重量16200kg量用情

况,各电机型CMC-1 GL03-输出转平1800N•m部轴承式0297矩板

温度、闸输出转

22r/min生产厂天津百利二通润滑情门速况、运

主1. 旋转阀摆线减速机型号:XWEDY-8195B传动 行声要289E音、机附2. 电机:Y1325-4×4 5.5kw械磨损件3. 自动润滑油泵:CDQ-KEF-16情况,

原有缺

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电机车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1.2.4接班时,需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作者必须了解熟知设备的构造性能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方可操作设备。b)对机电的润滑、连接有无过热现象和断裂情况进行重点检查。c)对安全保护、继电器保护、极限开关等进行必要的实验。1.3.2操作顺序

a) 启动吹扫风机,逐渐打开吹扫风机入口挡板至全开,将风压控制在允旋转密封阀

型式QX2943H

排焦能力

100/t

许范围内,检查轴承温度、振动、声音、油脂润滑有无异常,吹扫风机启动后,循环风机才能启动。

b) 启动密封阀,5秒后开启振动给料器,冷却后的焦炭经电磁振动给料器排入旋转密封阀,然后通过旋转密封阀转子的旋转,将焦炭定量连续排出。排焦按定量运转,当预冷室焦炭存量处于下限时需停止排焦。停止排焦时,先停止振动给料器10秒种后,停止旋转密封阀。

c) 当排焦装置定期检修或旋转密封阀被异物卡住停机等发生意外事故时,插板含辛茹苦用来切断冷却室内焦炭的排出。因此,平板闸门一般情况下处于”全开启”状态。

d) 循环风机停止后,吹扫风机还要继续运行6小时以上,以保护振动给料器。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4.1开机前应检查各部位连接情况。

1.4.2操作时应注意有无铁器杂物,发现时停机处理。

1.4.3不得带电处理故障,设备运转时严禁将身体各器官靠近旋转部位。1.4.4在循环风机停止运转或排出装置停止运转后,振动给料器冷却风机继续吹入。

1.4.5排焦量最大100吨/小时(设计能力),设定最大排焦量时应充分考虑锅炉入口温度和锅炉运行。

1.4.6设定排焦量时应按风量比调节循环风量。1.4.7不得大幅度调整排焦量。

1.4.8当预存室焦炭存量处于下限时,需停止排焦。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在开机操作中遇有机电设备声音异常,轴承温度过高及电气路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找专业人员处理。

1.5.2在操作过程中突然停电,要立即切断电源,与中央联系好。

1.5.3电机壳体温度地视及电气线路出现故障,应立即找专业人员处理。1.5.4发现旋转密封阀内有异物不能转动时,要立即停止转动,及时处理。

1.5.5旋转密封阀被异物卡住停机或发生意外事故时,用平板闸来切断冷却室焦炭的排出,然后排除故障。

1.6关键要害岗位两人或多人操作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各项操作程序。

24 运焦系统皮带运输机设备操作规程1 设备使用规程

1.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1.1.1 109皮带输送机名

109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110m焦炭运输量带

机皮带宽度1200mm

减ZQ65-31.5-型号速比速6Z机传动形式密封式生产厂电型号Y200L-4电压动

18.5kw 机功率

1 传动滚筒: TD5A242 尾部滚筒:TD5B3100t/h 31.5公主岭机械厂

380V

3 增面轮:TD5B24 槽型上托辊:Φ108×4555 平行下托辊:Φ108×14006 十字滑块联轴器:SL260.5(YP110×200/YA110×215)7 柱销联轴器:HL220.22(YA55×110/ZC60×140)8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6

1.1.2 110皮带输送机名

110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110m焦炭运输量100t/h带

机皮带宽度1200mm

减ZQ65-31.5-型号速比31.5速6Z机传动形式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电型号Y200L-4电压380V动

18.5kw 机功率

1 传动滚筒:TD5A242 尾部滚筒:TD5B3主3 增面轮:TD5B2要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455附5 平行下托辊:Φ108×1400件6 十字滑块联轴器:SL260.5(YP110×200/YA110×215)7 柱销联轴器:HL220.22(YA55×110/ZC60×140)8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6

1.1.3 104、105皮带输送机名

104、105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115m焦炭运输量100t/h

主要附件

1200倾斜角度 机皮带宽度

减ZQ75-31.5-型号速比31.5速5Z机传动形式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电型号Y200L-4电压380V动

18.5kw 机功率

1 传动滚筒:TD5A242 尾部滚筒:TD5B3主3 增面轮:TD5B2要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455附5 平行下托辊:Φ108×1400件6 十字滑块联轴器:SL260.5(YP110×200/YA110×215)7 柱销联轴器:HL220.22(YA55×110/ZC60×140)8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6

1.1.4 106皮带输送机名

106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370m焦炭运输量100t/h带

1200 机皮带宽度

减ZQ85-31.5-型号速比31.5速5Z机传动形式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电型号Y225M-4电压380V动

功率18.5kw 机

1 传动滚筒:TD5A242 尾部滚筒:TD5B3主3 增面轮:TD5B2要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455附5 平行下托辊:Φ108×1400件6 十字滑块联轴器:SL300.2(YP130×235/YA110×215)7 柱销联轴器:HL2275.21(YA60×140/ZC90×170)8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6

1.1.5 107皮带输送机名

107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147m焦炭运输量100t带

1200 机皮带宽度

减ZQ75-31.5-型号速比31.5速5Z机传动形式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电型号Y200L-4电压380V动

功率18.5kw 机

1 传动滚筒:TD5A242 尾部滚筒:TD5B3主3 增面轮:TD5B2要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455附5 平行下托辊:Φ108×1400件6 十字滑块联轴器:SL260.5(YP110×200/YA110×215)7 柱销联轴器:HL220.22(YA55×110/ZC60×140)8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6

1.1.6 108皮带输送机名

108皮带输送机

称皮

带皮带全长46m焦炭运输量80t/h机减ZQ40-23.34-

传动形式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电型号Y132M-4 动

功率7.5kw电压380V机

1 传动滚筒:TD5A242 尾部滚筒:TD5B3主3 增面轮:TD5B2要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375附5 平行下托辊:Φ108×1150件6 十字滑块联轴器:SL190.4(YP80×150/YA90×175)7 柱销联轴器:HL150.15(YA38×80/ZC40×110)8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6

1.1.7 新K3皮带输送机名

新K3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38m焦炭运输量80t/h带

1000 机皮带宽度

减型号ZQ50速比23.34速

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机传动形式

电Y132S2-2B5型号 动

功率7.5kw电压380V机

1 传动滚筒: Φ650×1150主2 尾部滚筒:Φ500×1150要3 增面轮:Φ400×1150

附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375件5 平行下托辊:Φ108×11506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10

速机

型号1Z速比23.34

1.1.8 新K4皮带输送名

新K4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56m焦炭运输量80t/h带

1000 机皮带宽度

减型号ZQ65速比23.34速

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机传动形式

电型号Y180M-6电压380V动

功率18.5kw 机

1 传动滚筒:Φ650×1150主2 尾部滚筒:Φ500×1150要3 增面轮:Φ400×1150

附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375件5 平行下托辊:Φ108×11506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10

1.1.9 新K5皮带输送机名

新K5皮带输送机

皮皮带全长100m焦炭运输量80t/h带

1000 机皮带宽度

减型号ZQ50速比23.34速

密封式生产厂公主岭机械厂机传动形式

电型号YG160L-6B电压380V动

功率11kw 机

1 传动滚筒:Φ650×1150

2 尾部滚筒:Φ500×11503 增面轮:Φ400×1150

4 槽型上托辊组:Φ108×4555 平行下托辊:Φ108×11506 皮带:耐热橡胶 上胶6mm 下胶:1.5mm,Z=10

1.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

1.2.1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

1.2.4接班时,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准备

a)操作者必须了解熟知本岗位设备的技术性能,经考试全格后,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方可操作。

b)操作前应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如皮带有无撕裂、划伤;电机、减速机、联轴器、螺栓有无松动;润滑是否良好,无问题后方可开机。c)开机前应检查皮带机周围有无人和障碍物,溜槽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1.3.2操作顺序1.3.2.1开机操作

a)按岗位操作规程所规定的开机联系方法及操作顺序进行开机

b)现场操作时接到开机信号后,检查确认无问题后要与相关人员互相联系,按顺序开机

主要附件

c)集中操作时接到开机信号,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向集中操作室发送开机信号

d)皮带机开机后要不断检查运行情况,皮带是否跑偏,声音是否正常,温度是否过高,皮带上有无异物,发现问题及时与操作室联系,停机处理

1.3.2.2停机顺序

a)按岗位操作规程规定的停机联系方法和停机顺序进行停机操作

b)接到停机信号后,观察皮带上无焦炭后再按停机按钮,集中操作时,观察皮带上无焦炭后再向操作室发送停机信号

c)无特殊情况不准重车停机,严禁打倒车进行制动,一般情况停机皮带上不能有存料,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机。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设备事项

1.4.1不准任意拆除变更动设备的保护装置

1.4.2未经批准不得对设备的结构进行焊接或切割1.4.3严禁负荷拉闸

1.4.4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准擦拭、清扫、转动部位,不准开机处理故障1.4.5电气设备着火时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准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1.4.6非本岗位人员不得操作本机(未取得本岗位操作证人员)

1.4.7带有设备隐患运行的皮带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4.8不准重车停机,如因故造成重车停机,必须 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待机电设备正常后方可重载开机。如仍不能正常启动,则需要将负荷减少再启动,开机仍不正常,维修人员需对设备进行彻底检查1.5设备运行中故障排除

1.5.1发现电机、减速机、滚筒转动声音不正常时,如轴承温度过高,电气线路昌烟着火,应立即停机与有关人员联系抢修。

1.5.2发现皮带撕裂、严重跑偏、卡住、皮带上有铁大块杂物,应立即处理。

1.5.3发现有人身危害和设备不安全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与集中操作室联系。

1.5.4发现带状态,如严重拥焦等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找有关人员处理。

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接焦和运焦等操作程序

25 循环风机设备操作规程1设备使用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名

循 环 风 机

3风型号GXS90流量76.11m/s

机 风压11000Pa叶轮直2.1m

叶轮速163.8m/s转速1490r/min

1.2

设备

风机总18800kg转子重4450kg交接重量班使

用的外形尺4500×4510×4715生产厂沈阳鼓风机厂

规定寸

1.2.1

电型号YKK560-4功率1120kw交班机时要电压6000V电流130.4A

详细转速1490r/min重量6800kg

介绍

频率50Hz生产厂南阳本班

设备主1、 风机轴承:DODGE 132426FB (RTL系列 7”)

使用要2、 联轴器

情附3、 入口翻板阀

况,件

各部

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

1.2.4接班时,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

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熟知设备的性能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方可操作设备。b)检查各种电气设备,检测控制,仪表是否灵敏。c)检查润滑油油位,冷却水水压温度是否符合标准。

d)在运行前检查所有螺栓是否紧固,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准备自动运转1.3.2操作顺序1.3.2.1开机

a)操作前应先盘车2-3圈并且无阻滞现象。

b)检查油温、油压、水温、水压等各项否正常,要求进水压>3MPa,油位在正常范围内。

c)鼓风机的启动前将入口蝶阀全部关闭,进入全速回转后逐渐打开蝶阀,同时注意电动机电流值。 开机结束后,记录开机时间及运行参数。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不准任意拆除和更动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1.4.2鼓风机运转中不要接触轴等回转部,其次注意不要将衣服卷入。1.4.3在鼓风机的吸入口,吐出口附近不要旋转物品,不要插入手指及棒等,其次在运行中不要接近,如有吸入飞溅会造成意外伤害。1.4.4鼓风机使用过程中不要接触机体任何部位避免高温烫伤。1.4.5请不要触摸电动机,由于是高温会成为事故烫伤原因。

1.4.6当声音、振动、温度、转动等发生异常时,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做停机处理。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设备运行中发现杂音严重或剧烈振动,就在立即停车检查。

1.5.2设备各部的轴承温度超过65℃时,采取冷却措施后轴承继续上升或发现轴承冒烟,打火的现象,应立即紧急停机处理。

1.5.3风机轴或电机轴窜动严重,零部件出现危险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1.5.4电气设备冒烟,过热要立即拉闸,断电,检查处理。

1.5.5遇到突然停电,要立即切断电源,复电后,按开机顺序重新开启。1.6关键要害岗位两人或多人操作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各项操作程序。

26 环境除尘风机设备操作规程1设备使用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

型号C6-转速

2X38No.22.7F风机流量

全压

含尘量

317000m3/h5800pa

介质温度介质密度生产厂

895r/min80℃0.968kg/m3四平鼓风机厂

50mg/m3

型号电机功率

转速重要附件

YKK560-6900kw991r/min

电流电压生产厂

107.3A6000V南阳

1. 膜片式联轴器

2. 液力偶合器:TOTGC875 额定转速1000r/min 功率范围:365~960kw

1.2设备交接使用规定

1.2.1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电机车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1.2.4接班时,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操作者必须懂得熟知设备的技术性能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方可操作。b)操作前要检查机电设备是否齐全完整、连接部位是否可靠、润滑是否良好、结构有无损坏,打开轴承冷却水阀门。c)检查液力偶合器油标显示油位是否正常。

d)检查液力偶合器油管路及仪表电气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e)检查液力偶合器板式换热器热是否正常。1.3.2操作顺序1.3.2.1开机

a)操作前应先盘车2-3圈并且无阻滞现象。b)使液力偶合器勺管处于最低转速位置。

c)检查油温、油压、水温、水压等各项否正常,要求进水压力>3MPa,油位在正常范围内。

d)鼓风机的启动前将入口调节门全部关闭,风机起动达到正常转速后,逐渐打开调节门,同时注意电动机电流值。开机结束后,记录开机时间及运行参数。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不准任意拆除和变动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1.4.2未经批准不得对设备的机构进行焊接或切割。

1.4.3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严禁在设备运转时处理故障。1.4.4不准带电、带压处理设备故障。1.4.5不准超负荷压力情况下使用设备。1.4.6严禁带负荷拉闸、和闸。

1.4.7电气设备着火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使用中发现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4.8设备带隐患运行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使用中发现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设备运行中发现杂音严重或振动剧烈应立即停车检查。

1.5.2设备的各部轴承温度超过85℃时采取措施后仍继续上升或产生冒烟、着火等情况应立即紧急停机处理。

1.5.3鼓风机或电机轴向窜动严重、零件出现危险情况时,应及时停机处理。

1.5.4电气设备冒烟、过热要立即拉闸、断电、检查处理。

1.5.5遇有突然停电时,要立即拉闸切断电源,复电后按开机顺序开机。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接焦和运焦等操作程序。

27 除尘器加湿机(含除尘地面站)设备操作规程1设备使用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1.1.1除尘地面站加湿机

型号DSZ-80适用介质细颗粒粉尘加湿机

能力30t/h主轴转速320r/min型号XL4-35生产厂江苏国泰减速机

速比47 电流 下料振型号 动功率 激振力 电机振频 生产厂 主要附 件

1.1.2二次除尘器加湿

机)

1.2设备交接10KN使用安阳宏达的规定1.2.1

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电机车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1.2.4接班时,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作前必须懂得设备的技术性能,并持有操作处于方可操作。

b)操作前要检查机电设备是否齐全完整,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润滑是否良好,结构有无裂纹及损坏。

c)操作前必须检查灰槽内有无杂物,必须空载状态下走动。1.3.2操作顺序1.3.2.1开机操作

a)开机前将接灰车在漏斗下停好后,先将加湿机开启,并将喷水管截门打开

型号DSZ-60适用介质加湿机

能力30t/h主轴转速型号XL4-35生产厂减速机

速比47 型号YZD 10-电流下料振

6动

功率0.75kw激振力电机

振频950r/min生产厂主要附格式排灰阀减速机件

细颗粒粉尘320r/min江苏国泰 2.4Ab)放料时按操作规程规定规定的开顺序开加湿机和放料器c)打开自动缷料器,将灰缷到车内

d)随时观察下料情况,如有下料堵塞,运行声音不正常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查。1.3.2.2 停机操作

a)需停机时,按操作规程规定顺序停机,关闭下料阀和加湿机

b)接灰车快漏时,先关闭下料阀,车斗满时再关闭加湿机,灰槽内无料时,关闭水截门。

c)停水后,必须切断电源

1.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不准任意拆除和更动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1.4.2未经批准不得对设备的结构进行焊接或切割

1.4.3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停车处理,严禁在设备运转中处理故障1.4.4加湿机运行时,发生机内有异物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取出异物1.4.5不准带电排除设备故障,严禁超负荷运转

1.4.6如电气设备昌烟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准用水式泡沫灭火器

1.5设备运行中故障排除

1.5.1.设备运行时,发现揽翼螺母松动或脱落应立即停机找有关人员处理

1.5.2设备运行时发现杂音严重,振动剧烈就立即停检查

1.5.3设备的各部轴承温度超过65℃应采取措施,如温度仍继续上升或昌烟着火,应紧急处理

1.5.4加湿机内被杂物搅住,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清理出杂物

1.5.5遇到突然停电,应立即的切断电源查明原因,等送电后,检查无问题,再重新开机

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输灰和缷灰等操作程序

28 除尘器刮板机(包括一、二次除尘刮板机)设备操作规程1设备使用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

输送2.9m/min长度12.105速度

刮板机

堆料比生产厂

刮板减速机

型号速比型号

电机

功率转速

0.55~0.7t/m3鞍山光华矿冶设备制造厂XWED319Y112M-44kw1440r/min

介质温度 数量生产厂频率数量生产厂

‹350℃ 1吴桥志远50Hz1河北沧州冀东

1、链轮(大小)数量3对2、链条3、刮板

4、格式排尘阀 电机型号 Y90L-4

1.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

1.2.1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电机车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1.2.4接班时,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作者必须懂设备的技术性能,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方可操作。

b)操作者必须检查机电设备是否完整齐全、联接部分是否牢固可靠、润滑是否良好、结构有无裂  纹及损坏。无问题方可开机。

c)操作前要检查机箱内有无杂物及其它障碍物,无问题方可操作。1.3.2操作顺序1.3.2.1开机顺序

a)开机前,检查润滑部位的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要求、地脚螺栓有无松动。

b)按操作堆积规定开机顺序操作。

c)开机后要检查下料情况,如下料不畅,可打开下料电振器;如刮板有卡阻现象应停机处理。

d)运行过程中,随时注意运转的声音、各轴承温度,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1.3.2.2停机操作

a)停机前应先关闭下料阀门,机箱内无料后再停机。b)停机后切断电源。

1.4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任意拆除和更动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1.4.2未经批准不得对设备的结构进行切割或焊接。

1.4.3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严禁设备在运行中处理故障。1.4.4严禁带负荷拉闸、合闸、不准超负荷运转,不准带电排除故障。1.4.5电气设备过热功当量可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准许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设备的各部轴承温度超过65℃时,要采取措施,如继续升温或电气线路冒烟,应紧急停机处理。

1.5.2 刮起板严重蹭或卡阻、噪音过大,应立即停机检查。1.5.3机振动较大、温度过高,应立即 停机。

1.5.4刮板机出口发生堵塞、机壳内堵料,应立即处理。1.5.5遇有突然停电,要立即切断电源,送电后再重新开机。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输灰和卸灰等操作程序。

29 斗式提升机设备操作规程1设备操作规程

1.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名称斗式提升机数量处理量型号马达容量

4.8m3/hTD耐热多斗链

式7.5kw

料斗运行速度机器长度使用温度

10.7m/s21.72m‹350℃

堆料比 0.55~0.7t/m31.2设备交接的使用规定

1.2.1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使用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行声音、机械磨损情况,原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等,交班操作工不得隐瞒。

1.2.2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以及相应处理过程,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交班员工要向接班员工交代清楚。

1.2.3交班前电机车操纵者必须将设备擦拭一遍,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旁无堆物、设备整洁、油具工具齐全。接班员工需认真检查。1.2.4接班时,需进行必要空载试车,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接班时查出的问题要与交班员工共同协商处理,并向当班工长和有关人员汇报后妥善处理,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1.2.5末正式交班前,接班者不得操作设备,交班员工在交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提前离岗或空岗,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责),交接班完毕,经双方确认无误,双方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员工方可离岗。

1.2.6接班后设备发生事故、故障,由接班员工负责。1.3设备操作步骤1.3.1操作前准备

a)作者必须持有操作牌方可操作。

b)操作前将下部观察孔打开检查是否有灰托斗现象,如托斗须先将灰清出方可开机。

c)操作前检查各传动机构轴承润滑情况,正常后方可开机1.3.2操作顺序

a)机开动后,刮板输送机方可开动。

b)刮板输送机开动后,检查斗式提升机下部观察孔落灰量,如灰量大要先停刮板 输送机,待灰量适中后再往斗式提升机内送灰。1.4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斗式提升机被灰挡住后,必须停机,从下部入料口处向外清灰,不得强行起运开机,以防损坏设备

1.4.2提升机内落入杂物时立即停止给灰,拉闸断电后方可清理杂物1.5设备运行中的故障排除

1.5.1发现因灰量大提升机发生打滑现象或不动,要立即停止给灰

1.5.2发现提升机被料砸死,必须立即拉闸断电,专人看闸方可进行清灰处理

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确认制

按技术操作规程与有关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完成各项操作程序

30 热力系统输送设备操作规程1 设备操作规程

1.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1.1.1除氧给水泵设备名称除氧给水泵

离心泵

型号流量扬程密封形式

型号

ESH50-40070m3/h140m单端面机械密封Y280S-2

叶轮直Φ360mm径转速效率

2950r/min92

生产厂大连深蓝泵业电压

380V

配用电机功率转速工作制重量

75kw2970r/minS1544kg

额定电140A流频率

50Hz

绝缘等B级

轴承号314-2V2/314-2V2

1.1.2锅炉给水泵设备名称

型号

立式多级离心泵

扬程转数型号功率

配用电机

电压转速电流频率

锅炉给水泵SCS(Ⅰ)×Ⅱ74.4m2950r/minY3554-2315kw6000V2970r/min37.750Hz

流量

71m3/h

配用功率315kw生产厂接法

大连深蓝Y

防护等级IP23绝缘等级F工作制重量生产厂

S11950kg无锡安达

1.1.3水压泵设备名称

型号流量

柱塞泵

进口管径编号型号功率电压转速电流频率

1.1.4磷酸盐加药装置

设备名称

型号

20mm030101Y112M-44.0kw380V1440r/min8.8A50Hz

水压泵

JD250/10B-4.0-324P250L/H

往复次数排出压力重量生产厂接法防护等级绝缘等级工作制重量生产厂

115r/min10MPa480kg大连劳雷ΔIP44BS148kg大连电机厂

配用电机

磷酸盐加药装置

工作压力

1.5MPa

CIS-IV/0.5m3-2P/JX

储液罐

材质容积

3040.5m3Y90S-6 B52.3AS1YB

总功率总重量

1.8kw800kg

总体尺寸(长×宽×高)

型号

搅拌器配用电机

电流工作制接法绝缘等级

2100×1700×1800功率电压转速防护等级重量

0.75kw380V910r/minIP4423kg

1.1.5磷酸盐加药装置计量泵

设备名称

型号流量进口管径编号型号功率电压

配用电机

转速电流频率

磷酸盐加药装置计量泵JX10/10A-0.55-134P10L/H15mm03098Y801-40.55kw380V1390r/min1.5A50Hz

往复次数83r/min排出压力10MPa重量生产厂接法

480kg大连劳雷Y

柱塞泵

防护等级IP44绝缘等级B工作制重量出厂

S117kg大连电机厂

1.1.6联氨加药装置

设备名称

型号储液罐

材质容积

304

联氨加药装置

工作压力总功率总重量

10MPa28kw800kg

CIS-IV/0.5m3-2P/JX

0.5m3Y90S-6 B52.3AS1YB

总体尺寸(长×宽×高)

型号

搅拌器配用电机

电流工作制接法绝缘等级

2100×1700×1800功率电压转速防护等级重量

0.75kw380V910r/minIP4423kg

1.1.7联氨加药装置计量泵

设备名称

型号流量

柱塞泵

进口管径

联氨加药装置计量泵JX10/10A-0.55-134P10L/H15mm

往复次数排出压力重量

83r/min1.0MPa480kg

编号型号功率电压

配用电机

转速电流频率

1.1.8锅炉强制循环泵

设备名称

型号

离心泵

流量制造厂型号转速

配用电机

电压

03098YS12434kw380V1400r/min1.12A50Hz

生产厂接法防护等级绝缘等级工作制生产厂

大连劳雷YIP44ES1大连电机厂

锅炉强制循环泵CFW200-401 AP251020480m3/h日本1D250M21482r/min380V

压力转速 功率防护等级绝缘等级

0.245MPa1475r/min

75KWIP55F

频率

50Hz

工作制S1

1.2设备交接使用规定

1.2.1交接班必须按规定时间在岗位上进行。

1.2.2交班时要详细介绍本班设备运行情况,各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运转声音、机件磨损等情况,不得隐瞒。

1.2.3设备允许运行时发生不正常情况和处理过程及操作中注意的问题,要向接班人交代清楚。

1.2.4交班前要把设备擦拭干净,做到无积尘、无油污,清洁整齐,油具齐全完好,机旁无杂物。

1.2.5接班人要认真听取交班人对设备运转情况的介绍,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并对备用设备进行盘车工作,发现问题要向工长汇报,妥善处理,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设备缺陷记录。1.2.6未交接完毕,交班人不得擅离岗位1.3操作设备的步骤1.3.1操作前的准备

a)作者必须懂得设备的技术性能,并持有操作牌方可开机操作。

b)开机前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如出入口阀门是否开关正确,润滑油量是否合适,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1.3.2操作顺序

开机、停机操作、按技术操作规程、规定顺序操作1.4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4.1不准任意拆除和更改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1.4.2未经批准不准对设备的结构进行焊接或切割。1.4.3使用设备要符合性能规范,严禁超负荷。

1.4.4严禁用湿手操作电器设备,不准带负荷拉闸,不准用其它金属代替保险丝。

1.4.5电气设备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准使用水式泡沫灭火器灭火。

1.5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5.1开机时遇到有机电设备声音异常,轴承温度过高及电气线路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找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1.5.2开机时如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等复电后,再按规定顺序开

1.5.3设备运行中,如果发现阀门损坏,管道泄漏,容器跑漏等紧急情况,应停机进行处理

1.5.4发现有危害人身或设备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汇报有关人员处理

1.6关键、要害岗位二人或多人操作确认制

二人以上操作时,开机、停机要联系确认无误后再操作,做好联保、互保工作

31 120万吨化产煤气鼓风机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1.1 技术参数

风机型号: D1300-21

流 量: 62100 m3/min出口压力: 1.215mPa (绝对压力)一阶临界转数: 3200转/分钟二阶临界转数: 12500转/分钟配用电机: YB2-560-2 1000KW 2988r/min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YoTFC 500/300煤气鼓风机高位油箱 320L.1 操作

.1.1 操作指标(1) 机前吸力3-5kPa

(2)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氧≤1.0% (3) 机前煤气温度≤25℃(4) 机后煤气温度≤45℃1.2.2报警信号

1鼓风机支撑轴承温度上限95℃:声光报警。

2鼓风机支撑轴承温度上上限10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3鼓风机止推轴承温度上限80℃:声光报警。

4鼓风机止推轴承温度上上限8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

5增速机支撑轴承温度上限95℃:声光报警。

6增速机支撑轴承温度上上限10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7增速机止推轴承温度上限95℃:声光报警。

8增速机止推轴承温度上上限10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9主电机轴承温度上限85℃:声光报警。

10主电机轴承温度上上限90℃: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11主电机定子温度上限135℃:声光报警。

12主电机定子温度上上限14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13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油温度上限(≥65℃):声光报警。

14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油温度上上限(≥9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

15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油温度下限( ≤10℃ ):声光报警,联锁停煤气鼓风机液力偶合器电加热器。

16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油温度下下限( ≤5℃ ):声光报警,联锁启动煤气鼓风机液力偶合器电加热器。

17鼓风机润滑油总管油温上限45℃:声光报警。

18鼓风机润滑油总管油温上上限5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19油站油温上限40℃:鼓风机操作室内声光报警,联锁启停油站电加热器。

20油站油温下限35℃:鼓风机操作室内声光报警,联锁启动油站电加热器。

21液力偶合器工作油进油温度上限65℃:鼓风机操作室内声光报警。22偶合器轴承温度上限90℃:声光报警。

23偶合器轴承温度上上限95℃: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

24鼓风机润滑油总管压力下限0.07MPa:声光报警,联锁启动煤气鼓风机辅助油泵。

25鼓风机润滑油总管压力下下限0.03MPa: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26偶合器出口油压力下限0.05 MPa:声光报警。

27偶合器出口油压力下下限0.08 MPa: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28偶合器出口油压力上限0.4 MPa:声光报警。29偶合器滤清器前油压上限0.4 MPa:声光报警。

30偶合器滤清器前油压下限0.05 MPa:声光报警。

31偶合器滤清器前油压下下限0.07 MPa: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32偶合器滤清器后油压上限0.4 MPa:声光报警。33偶合器滤清器后油压下限0.05 MPa:声光报警。

34偶合器滤清器后油压下下限0.07 MPa: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35鼓风机地下放空槽液位上限1500mm:声光报警,联锁启动鼓风机地下放空槽自吸泵。

36鼓风机地下放空槽液位上上限1600mm:声光报警。

37鼓风机地下放空槽液位下限300mm: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地下放空槽自吸泵。

38鼓风机止推轴承位移上限0.5mm:声光报警。

39鼓风机止推轴承位移上上限0.7 mm: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40鼓风机止推轴承位移下限-0.5 mm:声光报警。

41鼓风机止推轴承位移下下限-0.7 mm:声光报警,联锁停鼓风机。42鼓风机止推轴承振动上限100μm:声光报警。

43鼓风机润滑油总管压力下限70μm:声光报警,联锁启动煤气鼓风机辅助油泵。

44 1号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上限 100℃,声光报警,停1号电捕焦油器电加热器。

45 1号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下限 80℃,声光报警,启1号电捕焦油器电加热器。

46 1号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下下限70℃,声光报警,停1号电捕焦油器。

47 2号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上限100℃,声光报警,停2号电捕焦油器电加热器。

48 2号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下限80℃,声光报警,启2号电捕焦油器电加热器。

49 2号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下下限70℃,声光报警,停2号电捕焦油器。

50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氧量上限1%,声光报警。

51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氧量上上限 2%,声光报警 停1号电捕焦油器停1号电捕焦油器。

1.2.3 正常操作

(1) 每小时至少检查一次鼓风机液力偶合器、油冷却器、油箱油位等设备运行指标控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汇报。

(2) 密切注视煤气系统各部压力、阻力,发现问题立即向中控室报告并与有关岗位联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 对仪表每班必须巡检,并且每班与中控室进行核查。(4) 每班对备用机组进行盘车,观察备用机组盘车是否顺畅。(5) 定期清扫排液管,保证排液管线的畅通,出现堵塞立即处理。

(6) 做好煤气含氧记录,煤气含氧大于1.0%时,立即报告中控室及值班段长。

1.2.4 鼓风机的开车操作

(1) 由车间主任下达鼓风机开车指令,值班段长组织开车。

(2) 与调度、变电所、上升管及后部岗位联系,并告知开机时间。(3) 在电工、钳工的协助下,检查各处设备是否良好。检查油泵站的油箱油位合乎规定,各仪表处于良好状态,鼓风机水封槽处于满流状态,并报告值班段长。

(4) 检查鼓风机油站及液力偶合器油温,当低于5℃时开启加热器,超过40℃时开启油冷却器。

(5) 通知电工送电,开启鼓风机油站油泵及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鼓风机油泵分A、B泵,当运转A泵时将油泵自动启车旋钮扳至“A工B备”位置,如当运转B泵时将油泵自动启车旋钮扳至“B工A备”位置)。(6) 观察鼓风机油路及液力偶合器油路系统油压是否正常。(7) 观察鼓风机及液力偶合器各供油点及高位油箱是否回油。(8) 观察并控制油冷却器冷却水压略低于油压。

(9) 排净鼓风机机体及煤气管道内存液,排完后从机体排液管处通蒸汽预热鼓风机,待机体温度上升至70℃时关闭蒸汽,放1分钟左右的液后关闭鼓风机机体排液管。

(10) 合上电动盘车装置的离合器,启动盘车电机进行盘车。

(11) 观察鼓风机盘车是否顺畅。待钳工检查无问题后停止盘车电机,将盘车装置离合器脱开。

(12) 把液力偶合器电动执行器的控制开关拨到“手动”位置,确认手动摇液力偶合器勺管处于“0”位。

(13) 开启鼓风机出口阀门,通知变电所送电。(14) 启动鼓风机电机。

(15) 逐渐增加液力偶合器转速, 液力偶器禁示带风机在1800-2300转/分钟范围内运行,并在提速过程中要求快速通过此区段。

(16) 逐渐打开鼓风机煤气入口阀门至70%,同时操作液力偶合器调节按钮保持机前吸力及集气管压力在规定范围内,刚开工或煤气量不足时可适当打开大循环管。

(17) 机前吸力及集气管压力稳定后,打开鼓风机机体放液管阀门。(18) 观察滤油器后压力表P=0.2~0.25MPa时,停止辅助油泵。(19) 通知中控室及厂调度启车完毕。1.2.5 鼓风机的停车操作

(1) 由车间主任下达鼓风机停车指令,值班段长组织停车。

(2) 与调度、变电所、上升管及后部岗位联系,并告知准备停车。(3) 通知电工送电开启欲停鼓风机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

(4) 调节液力偶合器电动执行器以降低鼓风机的转速,同时逐渐关闭鼓风机入口阀门直至全关,将液力偶合器勺管调至“0”位后,切断鼓风机电机电源。

(5) 待鼓风机电机及液力偶合器完全停转后,停止鼓风机主油泵及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切断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冬天停车,保证水路循环防止被冻)。

(6) 通知厂调度停车完毕。1.2.6 鼓风机的换车操作

(1) 由车间主任下达鼓风机换车指令,值班段长组织换车。

(2) 与调度、变电所、上升管及后部岗位联系,并告知准备换车。

(3) 在电工、钳工的协助下,检查各处设备是否良好。检查油泵站的油箱油位合乎规定,各仪表处于良好状态,并报告值班段长。(4) 通知电工给欲启动鼓风机主油泵及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送电并开启,同时开启欲停止鼓风机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检查油路系统循环是否正常。

(5) 按启车步骤,准备欲开启鼓风机(4.2.1.5~4.2.1.12)。(6) 打开欲启动鼓风机出口阀门,并通知变电所送电。

(7) 启动鼓风机电机,同时按钮调节液力偶合器执行器,使液力偶合器至合适位置(可根据运转鼓风机转速调节)。

(8) 缓慢打开欲启动鼓风机入口阀门,同时缓慢关闭欲停止鼓风机的入口阀门,观察并控制机前吸力及集气管压力在规定范围内。(9) 按停车步骤停下欲停鼓风机。(10) 通知厂调度启车完毕。1.2.7 特殊操作

1.2.7.1突然停水操作

(1) 与调度联系问清停水时间的长短。

(2) 注意观察鼓风机、鼓风机电机、液力偶合器、变速器的油温变化情况,当温度超过规定指标时,立即停止鼓风机。

(3) 若短时间停水,待来水时恢复正常;若长时间停水,按停产处理。(4) 本岗位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可由低温水或工业水单独供给,若只停其中一路,可由另一路供给。1.2.7.2 突然停电操作

(1) 停电后立即切断鼓风机电源,关闭鼓风机出、入口阀门,若大循环管处于开的状态时,也必须关闭。

(2) 与调度联系,若短时间停电待来电时复工;若长时间停电按停工处理。

1.2.7.3发生下列情况时,经请示调度,可进行煤气大循环管调节,并通知焦炉。

(1) 新开工煤气量少时。

(2) 日常操作煤气量少不够抽,引起机体震动厉害(0.04mm)或发生异常声音时。1.2.7.4 系统着火

(1) 鼓风机机前煤气系统着火或发生爆炸时,应立即停车,并向煤气管

道系统通入大量蒸汽。

(2) 鼓风机后煤气系统着火或发生爆炸时,应立刻降低煤气压力,但不得低于500Pa,消除事故后再恢复。

(3) 鼓风机室因煤气泄漏,首先开启室内通风机,有中毒危险时,必须减少负荷。

1.3 鼓风机岗位安全规程

1.3.1 鼓风机岗位属要害岗位和一级禁火区,要严格遵守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和其它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严禁无关人员入内,如有参观学习、检查工作者必须登记。1.3.2 岗位的消防设施不得随意挪用或损坏并保持清洁,严禁私自动火、吸烟、带入易燃品。1.3.3 禁止在蒸汽管道上、室内放置布、木材、油类等易燃物品和杂物。

1.3.4 在操作按钮、开关、阀门或控制设备运转时,首先做到确认,确保操作者及生产安全。

1.3.5 设备检修时,应和检修工人密切配合,创造安全条件。1.3.6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1.3.7 电机运转时禁止中断润滑油的冷却水。1.3.8 煤气含氧不准超过1.0%(体积)。1.3.9 严禁穿带铁钉子的鞋在室内行走。

1.3.10 禁止液力偶合器未在“0”位时启动电机。1.3.11 禁止鼓风机在有煤气负荷的条件下起车。

1.3.12 盘车电机停止后,如盘车离合器未在“脱开”位置禁止启动电机。1.3.13 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使用鼓风机:(1) 机组及附属设备不良。(2)转子未经平衡试验。(3)无安全措施。

(4)未经变电所和调度同意。

1.3.14 有下列情况之一,紧急处理无效时应立即停车:(1) 机组发生强烈震动0.1mm或清楚听到金属撞击声。(2)轴承冒烟。

(3)某一轴瓦温度超过规定指标。

(4)油压低于0.05Mpa,开备用油泵无效时。

(5)油系统大量漏油不能补充,低于油标最低刻度。(6)焦油进入润滑油中。(7)油系统着火不能扑灭。

(8)鼓风机前煤气系统着火或爆炸。

(9)煤气含氧量超过规定,找不出原因且不能及时降低。(10)机体中有液体冲击得厉害。

1.3.15 严禁煤气系统吸入空气或漏出煤气。1.3.16 禁止使用不合要求及漏出的透平油。

1.3.17 备用鼓风机在备用时,不准用蒸汽清扫或漏入蒸汽。1.3.18 鼓风机检修完毕后,不得空负荷试车。1.3.19 油冷却器进口水压要求小于进口油压。

1.3.20 液力偶合器勺管自动调节失灵应立即将执行器扳至“手动”位置。

32 4#、5#焦炉煤气鼓风机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1.1 技术参数

风机型号: D1900-1.215/0.93流 量: 1900 m3/min出口压力: 1.215mPa (绝对压力)一阶临界转数: 3400转/分钟二阶临界转数: 8500转/分钟

配用电机: YB710-2 1400KW 10KV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YOTFC500B/3000煤气鼓风机高位油箱 1000L液力偶合器高位油箱 100L液力偶合器油冷却器 SGLL5-35/1.0 FN=35m2.2 操作

.2.1 操作指标

(1) 机前吸力≤5500Pa

(2)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氧≤1.0% (3) 机前煤气温度≤25℃(4) 机后煤气温度≤45℃

1.2.2报警信号

(1)煤气鼓风机支撑轴承温度上限(≥75℃),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2)煤气鼓风机支撑轴承温度上上限(≥85℃),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3)煤气鼓风机止推轴承温度上限(≥75℃),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4)煤气鼓风机止推轴承温度上上限(≥85℃),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5)煤气鼓风机增速机轴承温度上限(≥75℃),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6)煤气鼓风机增速机轴承温度上上限(≥85℃),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7)液力偶合器轴承温度上限(≥80℃),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8)液力偶合器轴承温度上上限(≥85℃),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9)煤气鼓风机电机轴承温度上限(≥85℃),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10)煤气鼓风机电机轴承温度上上限(≥90℃),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11)煤气鼓风机电机定子温度上限(≥135℃),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12)煤气鼓风机电机定子温度上上限(≥145℃),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13)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温度上限(≥85℃),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14)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温度上上限(≥90℃),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15)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温度下下限(≤5℃)启动液力偶合器电加热器,中控室报警。

(16)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温度下限(≤12℃),停液力偶合器电加热器,中控室报警。

(17)煤气鼓风机润滑油总管温度上限(≥45℃),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18)油站油箱温度上限(≥35℃),停油站电加热器,中控室报警。(19)油站油箱温度下限(≤20℃),启动油站电加热器,中控室报警。

(20)液力偶合器工作油进口温度上限(≥50℃),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21)煤气鼓风机润滑油总管温度≥35℃(35℃~45℃),煤气鼓风机允许启动,中控室报警。

(22)煤气鼓风机润滑油总管压力≥0.11MPa(0.11MPa~0.18MPa),煤气鼓风机允许启动。

(23)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压力≥0.05MPa(0.05MPa~0.3MPa),煤气鼓风机允许启动,中控室报警。

(24)煤气鼓风机润滑油总管压力下限(≤0.09MPa),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25)煤气鼓风机润滑油总管压力下下限(≤0.06MPa),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26)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压力下限(≤0.05MPa),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27)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压力下下限(≤0.03MPa),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28)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压力上限(≥0.3MPa),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29)液力偶合器工作油出口压力上上限(≤0.35MPa),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30)滤油器前油压上限(≥0.25MPa),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

(31)滤油器前油压上上限(≥0.28MPa),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32)滤油器前油压下限(≤0.1MPa),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33)滤油器前油压下下限(≤0.05MPa),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34)鼓风机轴位移上下限(-0.4mm≤或≥0.4mm),鼓风机室报警,

中控室报警。

(35)鼓风机轴位移上上、下下限(-0.8mm≤或≥0.8mm),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

(36)鼓风机轴振动上限(≥90um),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37)鼓风机轴振动上上限(≥110um),停煤气鼓风机,中控室报警。(38)油站出口油压下限(≤0.09MPa),鼓风机室报警,备用油泵自动启动。

(39)油站出口油压上限≥0.11MPa(0.11MPa~0.18MPa),鼓风机室报警,备用油泵自动停止。

(40)鼓风机室地下放空槽液位上限(≥1500mm),中控室DCS报警,启动液下泵。

(41)鼓风机室地下放空槽液位上上限(≥1600mm),中控室DCS报警。

(42)鼓风机室地下放空槽液位下限(≤300mm),中控室DCS报警,停液下泵。

(43)鼓风机室地下放空槽液位下下限(≤200mm),中控室DCS报警。(44)油箱油位下限(≤400mm),鼓风机室报警,中控室报警。1.2.3 正常操作

(1) 每小时至少检查一次鼓风机液力偶合器、油冷却器、油箱油位等设备运行指标控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汇报。

(2) 密切注视煤气系统各部压力、阻力,发现问题立即向中控室报告并与有关岗位联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 对仪表每班必须巡检,并且每班与中控室进行核查。(4) 每班对备用机组进行盘车,观察备用机组盘车是否顺畅。(5) 定期清扫排液管,保证排液管线的畅通,出现堵塞立即处理。

(6) 做好煤气含氧记录,煤气含氧大于1.0%时,立即报告中控室及值班段长。

1.2.4 鼓风机的开车操作

(1) 由车间主任下达鼓风机开车指令,值班段长组织开车。

(2) 与调度、变电所、上升管及后部岗位联系,并告知开机时间。(3) 在电工、钳工的协助下,检查各处设备是否良好。检查油泵站的油箱油位合乎规定,各仪表处于良好状态,鼓风机水封槽处于满流状态,并报告值班段长。

(4) 检查鼓风机油站及液力偶合器油温,当低于5℃时开启加热器,超过40℃时开启油冷却器。

(5) 通知电工送电,开启鼓风机油站油泵及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鼓风机油泵分A、B泵,当运转A泵时将油泵自动启车旋钮扳至“A工B备”位置,如当运转B泵时将油泵自动启车旋钮扳至“B工A备”位置)。(6) 观察鼓风机油路及液力偶合器油路系统油压是否正常。(7) 观察鼓风机及液力偶合器各供油点及高位油箱是否回油。(8) 观察并控制油冷却器冷却水压略低于油压。

(9) 排净鼓风机机体及煤气管道内存液,排完后从机体排液管处通蒸汽预热鼓风机,待机体温度上升至70℃时关闭蒸汽,放1分钟左右的液后关闭鼓风机机体排液管。

(10) 合上电动盘车装置的离合器,启动盘车电机进行盘车。

(11) 观察鼓风机盘车是否顺畅。待钳工检查无问题后停止盘车电机,将盘车装置离合器脱开。

(12) 把液力偶合器电动执行器的控制开关拨到“手动”位置,确认手动摇液力偶合器勺管处于“0”位。

(13) 开启鼓风机出口阀门,通知变电所送电。(14) 启动鼓风机电机。

(15) 逐渐增加液力偶合器转速, 液力偶器禁示带风机在1800-2300转/分钟范围内运行,并在提速过程中要求快速通过此区段。

(16) 逐渐打开鼓风机煤气入口阀门至70%,同时操作液力偶合器调节按钮保持机前吸力及集气管压力在规定范围内,刚开工或煤气量不足时可适当打开大循环管。

(17) 机前吸力及集气管压力稳定后,打开鼓风机机体放液管阀门。(18) 观察滤油器后压力表P=0.2~0.25MPa时,停止辅助油泵。(19) 通知中控室及厂调度启车完毕。1.2.5 鼓风机的停车操作

(1) 由车间主任下达鼓风机停车指令,值班段长组织停车。

(2) 与调度、变电所、上升管及后部岗位联系,并告知准备停车。(3) 通知电工送电开启欲停鼓风机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

(4) 调节液力偶合器电动执行器以降低鼓风机的转速,同时逐渐关闭鼓风机入口阀门直至全关,将液力偶合器勺管调至“0”位后,切断鼓风机

电机电源。

(5) 待鼓风机电机及液力偶合器完全停转后,停止鼓风机主油泵及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切断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冬天停车,保证水路循环防止被冻)。

(6) 通知厂调度停车完毕。1.2.6 鼓风机的换车操作

(1) 由车间主任下达鼓风机换车指令,值班段长组织换车。

(2) 与调度、变电所、上升管及后部岗位联系,并告知准备换车。

(3) 在电工、钳工的协助下,检查各处设备是否良好。检查油泵站的油箱油位合乎规定,各仪表处于良好状态,并报告值班段长。(4) 通知电工给欲启动鼓风机主油泵及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送电并开启,同时开启欲停止鼓风机液力偶合器辅助油泵,检查油路系统循环是否正常。

(5) 按启车步骤,准备欲开启鼓风机(4.2.1.5~4.2.1.12)。(6) 打开欲启动鼓风机出口阀门,并通知变电所送电。

(7) 启动鼓风机电机,同时按钮调节液力偶合器执行器,使液力偶合器至合适位置(可根据运转鼓风机转速调节)。

(8) 缓慢打开欲启动鼓风机入口阀门,同时缓慢关闭欲停止鼓风机的入口阀门,观察并控制机前吸力及集气管压力在规定范围内。(9) 按停车步骤停下欲停鼓风机。(10) 通知厂调度启车完毕。1.2.7 特殊操作

1.2.7.1突然停水操作

(1) 与调度联系问清停水时间的长短。

(2) 注意观察鼓风机、鼓风机电机、液力偶合器、变速器的油温变化情况,当温度超过规定指标时,立即停止鼓风机。

(3) 若短时间停水,待来水时恢复正常;若长时间停水,按停产处理。(4) 本岗位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可由低温水或工业水单独供给,若只停其中一路,可由另一路供给。1.2.7.2 突然停电操作

(1) 停电后立即切断鼓风机电源,关闭鼓风机出、入口阀门,若大循环管处于开的状态时,也必须关闭。

(2) 与调度联系,若短时间停电待来电时复工;若长时间停电按停工处

理。

1.2.7.3发生下列情况时,经请示调度,可进行煤气大循环管调节,并通知焦炉。

(1) 新开工煤气量少时。

(2) 日常操作煤气量少不够抽,引起机体震动厉害(0.04mm)或发生异常声音时。1.2.7.4 系统着火

(1) 鼓风机机前煤气系统着火或发生爆炸时,应立即停车,并向煤气管道系统通入大量蒸汽。

(2) 鼓风机后煤气系统着火或发生爆炸时,应立刻降低煤气压力,但不得低于500Pa,消除事故后再恢复。

(3) 鼓风机室因煤气泄漏,首先开启室内通风机,有中毒危险时,必须减少负荷。

1.3 鼓风机岗位安全规程

1.3.1 鼓风机岗位属要害岗位和一级禁火区,要严格遵守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和其它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严禁无关人员入内,如有参观学习、检查工作者必须登记。1.3.2 岗位的消防设施不得随意挪用或损坏并保持清洁,严禁私自动火、吸烟、带入易燃品。1.3.3 禁止在蒸汽管道上、室内放置布、木材、油类等易燃物品和杂物。

1.3.4 在操作按钮、开关、阀门或控制设备运转时,首先做到确认,确保操作者及生产安全。

1.3.5 设备检修时,应和检修工人密切配合,创造安全条件。1.3.6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1.3.7 电机运转时禁止中断润滑油的冷却水。1.3.8 煤气含氧不准超过1.0%(体积)。1.3.9 严禁穿带铁钉子的鞋在室内行走。

1.3.10 禁止液力偶合器未在“0”位时启动电机。1.3.11 禁止鼓风机在有煤气负荷的条件下起车。

1.3.12 盘车电机停止后,如盘车离合器未在“脱开”位置禁止启动电机。1.3.13 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使用鼓风机:(1) 机组及附属设备不良。

(2)转子未经平衡试验。(3)无安全措施。

(4)未经变电所和调度同意。

1.3.14 有下列情况之一,紧急处理无效时应立即停车:(1) 机组发生强烈震动0.1mm或清楚听到金属撞击声。(2)轴承冒烟。

(3)某一轴瓦温度超过规定指标。

(4)油压低于0.05Mpa,开备用油泵无效时。

(5)油系统大量漏油不能补充,低于油标最低刻度。(6)焦油进入润滑油中。(7)油系统着火不能扑灭。

(8)鼓风机前煤气系统着火或爆炸。

(9)煤气含氧量超过规定,找不出原因且不能及时降低。(10)机体中有液体冲击得厉害。

1.3.15 严禁煤气系统吸入空气或漏出煤气。1.3.16 禁止使用不合要求及漏出的透平油。

1.3.17 备用鼓风机在备用时,不准用蒸汽清扫或漏入蒸汽。1.3.18 鼓风机检修完毕后,不得空负荷试车。1.3.19 油冷却器进口水压要求小于进口油压。

1.3.20 液力偶合器勺管自动调节失灵应立即将执行器扳至“手动”位置。

33 160万吨化产离心机操作规程

1操作规程1.1设备性能

..1 型 号 P—500处理能力 10t/h最高转速 200r/min转鼓级数 2级

推料次数 50-80/min 转鼓直径 438/500

分离后硫酸铵含水 ≤2℅1.1.2 油泵

转速 2900r/min 压力 2Mpa

1.1.3 主电机1.1.4 油泵电机1.2 开车前准备

1.2.1 检查阀门、密封装置、油路有无泄漏。1.2.2 主机处于正常状态,无隐患。

1.2.3 操作按钮及配电盘各元件完好无缺。1.3 开停车顺序1.3.1开车操作

a)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油箱油位、油质是否合格。b) 关闭所有手动阀门。

c) 检查地脚螺栓有无松动,盘车听机内有无杂音,运转是否灵活。d) 启动推料油泵,调整推料次数。e) 打开冲洗阀。f) 启动离心机。g) 打开进料阀。1.3.2停车操作a) 关闭进料阀。b) 停止离心机。

c) 离心机停稳后,停止推料油泵。d) 关闭冲洗阀。1.4运转监视

1.4.1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按时填写运行记录。1.4.2 电机温升不应大于60℃。1.4.3循环油温度不大于40℃。1.5安全规程

1.5.1非岗位人员,不得在本岗位逗留。

1.5.2 每班上岗人员严禁酒后上岗,班中脱岗、看书、干私活。1.5.3上岗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1.5.4 本岗位操作人员不得兼修电器设备。1.5.5 禁止非岗位人员启动机械设备。1.5.6 禁止擦拭正在运转的机械部位。

1.5.7 电机、轴承冒烟或发生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1.5.8 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转。

1.5.9 离心机震动较大时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

34 双质体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

.1 设备性能

.1.1 型 号 HXF-15处理能力 8t/h设备长度 7700cm设备宽度 1500cm驱动功率 5.5kw设备重量 6t1.1.2 附箱式激振器 型 号: P-5080

激 振 力: 50-80KW电机型号: Yc1-200激振振幅: 1.5-2mm1.1.3 热风机

型号: 4-72 NO4.5A

Q=10562m3/h

P=2554Pa

1.2开车前准备

1.2.1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开车操作:

1.2.2 仔细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每班应对地角螺栓增紧一次,确保没有松动。排除机器附近及内部的障碍物,以防发生事故。1.2.3 检查各部油量是否正常,油系统要保持畅通、严密。1.2.4 通蒸汽进空气加热器。1.2.5 开废气抽风机。

1.2.6 依次开一、二段热风机和冷风机。1.2.7开振动流化床干燥器。

1.2.8 启动30~40分钟后开始进料。1.3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停车操作:1.3.1 停止加料。

1.3.2 干燥器里料走净后,停振动流化床干燥器。1.3.3 停蒸汽加热。

1.3.4 停热风机和冷风机。1.3.5 停废弃抽风机。

1.4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注意事项:

1.4.1 每批物料干燥完成时不要立刻停机,应将流化床上面的物料放净后再停机。

1.4.2 维护保养离心机以及离心机运行时,应尽量避免产生稀料,防止稀料进入流化床干燥器。一旦有稀料进入流化床,应及时用水冲洗干

净,否则会堵塞风帽,影响流化态的形成,造成干燥器不走料。1.4.3 循环油温度不大于40℃。1.5 安全规程

1.5.1 非岗位人员,不得在本岗位逗留。

1.5.2 每班上岗人员严禁酒后上岗,班中脱岗、看书、干私活。1.5.3上岗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1.5.4 本岗位操作人员不得兼修电器设备。1.5.5 禁止非岗位人员启动机械设备。1.5.6 禁止擦拭正在运转的机械部位。

1.5.7 电机、轴承冒烟或发生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1.5.8 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转。

1.5.9 干燥床震动较大时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

35 70万吨化产脱硫搅拌器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

.2 设备性能

.2.1 型 号 FAII-560叶轮直径 560mm叶轮转速 352r/min减速机构苏比 2级总重 907Kg

电机型号 YB160L-41.2开车前准备

1.2.1检查缓冲槽液位,是否满足启动搅拌器要求高度。1.2.2主机处于正常状态,无隐患。

1.2.3操作按钮及配电盘各元件完好无缺。1.3开停车顺序1.3.1开车操作

a)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油箱油位、油质是否合格。b) 缓冲槽液位应高于搅拌器轴承500mm。c) 盘车听有无杂音,运转是否灵活。1.3.2停车操作a) 停止搅拌器。

b) 降缓冲槽液位,更换搅拌器时不应有液体溢出,保护现场环境。1.4运转监视

1.4.1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按时填写运行记录。1.4.2 随时观察缓冲槽液位,防止搅拌器空转。1.4.3随时观察电机温度。1.5安全规程

1.5.1非岗位人员,不得在本岗位逗留。

1.5.2 每班上岗人员严禁酒后上岗,班中脱岗、看书、干私活。1.5.3上岗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1.5.4 本岗位操作人员不得兼修电器设备。1.5.5 禁止非岗位人员启动机械设备。1.5.6 禁止擦拭正在运转的机械部位。

1.5.7 电机、轴承冒烟或发生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1.5.8 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转、空转。1.5.9 搅拌器震动较大、有杂音或漏液时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

36 离心泵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

1·1泵的启动

1.1.1 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是否正常,压力表是否齐备完好。1.1.2 搬动对轮是否灵活,注意有无卡擦现象。1.1.3 检查油位是否正常。

1.1.4 开启泵入口阀门灌泵,有排气阀的要打开,见液后关闭。

1.1.5 启动电机,并逐渐打开出口阀门,调至所需压力,检查泵及电机的震动情况。1.2 泵的停止1.2.1 切断电源。

1.2.2 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

1.2.3 若长期停工时,需放净泵内存液。1.3 换泵

1.3.1 将欲停泵的阀门稍关,适当减少泵压力和流量。1.3.2 按泵的启动程序启动备用泵。

1.3.3 注意调节泵的压力,当备用泵运转正常后按停泵操作停止泵的运转。

1.4 泵的停电事故处理。

1.4.1 突然停电时,先切断电源,关闭泵出入口阀门。

1.4.2 备用泵有电时,可按泵的启动程序先启动备用泵,然后通知电工检查,排除故障。

1.4.3 若备用泵没电时,冬季应放空泵及管道内存水。

37 生物脱酚岗位鼓风机操作规程1 鼓风机操作规程1.1 技术性能型号出口压力电机

CD100-0.7鼓风

机68.6kpa

进口风量主轴转数功率

100m3/min2890r/min185kw

YKK355-2-185KW

1.2 开车前准备

1.2.1开鼓风机前通知有关岗位,观察水池水位,防止事故发生。1.2.2检查风机润滑,仪表、压力计、温度计齐全好用,各阀门开关灵活,各螺栓无松动,电机接地线良好,安全装置齐全。1.3 开车操作

l.3.1鼓风机的起动,必须在值班长指挥下运行。事故性紧急停

车可由司机执行,事后要报告。

1.3.2开停鼓风机前,要通知有关岗位及时调节风量,防止发生事故。

1.3.3风机检修后试车,要在值班长主持下,由司机和检修工确认方向后安装联接器。

1.3.4检查风机润滑、仪表、压力计、温度计齐全好用,各阀门开关灵活,各螺栓无松动,电机接地线良好,安全装置齐全。1.3.5盘车三圈,确认无障碍。

1.3.6起动电机,观察电流表显示,待电流显示返回空载电流后,迅速同时打开鼓风机出入口阀门,观察电流表显示变化,在不超过额定电流的前提下调节风量。1.3.7开启对应空气过滤器。

1.3.8仔细全面检查,倾听鼓风机、电动机声音及振动情况,各轴承温度情况。

1.4 停车操作

1.4.1停车前通知生化处理工。1.4.2关闭鼓风机入口阀门。

1.4.3待电流表显示回到空载电流后,迅速关闭鼓风机出口阀门,停止电机。

2维护规程2.1 清洁

2.1.1设备周围清洁,无尘,无杂物,无油垢。

2.1.2设备机体无灰尘,无油垢,轴头油垢及时清理。2.1.3 设备、管道定期刷漆防锈。

38 4L-20/8型空压机操作规程

1 4L-20/8型空压机的技术性能.1 空气压缩机型号型 式排气量额定压力

4L-20/8L型双缸二段复动水冷21.5-1m3/min0.8Mpa

排气温度冷却水消耗量润滑油消耗量冷却水进水温度

≤160℃4m3/h105g/h≤35℃

轴功率曲轴转数1.2电动机型号型式功率

<120KW400r/min

排水温度传动机构润滑油压力电压转数重量

≤40℃0.15-0.25Mpa

Y315M2-8鼠笼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132KW

220/380V739r/min1015kg

1.3操作规程

1.3.1 起车前的准备工作:

1.3.1.1 检查设备周围有无障碍物。1.3.1.2检查各压力表是否在零位。1.3.1.3检查机身油池油位是否正常。1.3.1.4检查注油器油位是否正常。

1.3.1.5开车前转动手动注油轮向汽缸注油。打开注油点上止回阀铜管螺母,见有润滑油出时;转动手轮即可停止,此时视油镜及滴油弯内能看到均匀充足的油滴。

1.3.1.6 打开放空阀,关闭放水阀。1.3.1.7穿戴好绝缘保护用品。1.3.2起车操作:

1.3.2.1给上操作盘上的转向开关。1.3.2.2按启动按钮开关。1.3.2.3油压达0.15-0.25mpa

1.3.2.4打开减负荷阀,使空压机进入负荷运行。1.3.2.5关闭放空阀。

1.3.2.6调节器调到给定位置。1.3.3 正常运行注意事项:

1.3.3.l润滑油压力表在0.15-0.25mpa范围,任何情况下不能低于0.098mpa。

1.3.3.2机身油池内润滑油温度不超过60℃。

1.3.3.3检查排气压力达到0.81-0.82时,压力调节器应能使减荷阀关闭。

1.3.3.4检查电流不得高于240A。

1.3.3.5冷却水排出温度不应大于40℃。

1.3.3.6排气温度不应大于160℃(在任何情况下)。1.3.3.7电机温度不超过65℃。

1.3.3.8经常检查注油器是否正常工作保持曲轴箱油池和注油箱内油位。1.3.3.9经常检查各机件运行是否有异声冲击。

1.3.3.10检查吸气阀盖是否发热,气阀的声音是否异常。1.3.4 停车操作:1.3.4.1正常停车。

1.3.4.1.1关闭负荷阀,保证空压机空转停车。1.3.4.1.2按停车按钮。1.3.4.1.3关闭储气罐阀门。

1.3.4.1.4停车三小时以上时,应关闭进水阀,打开放水阀。1.3.4.2紧急停车:

1.3.4.2.1压缩机各温度超过规定值或压力表读数不在规定范围内,且不能调整。

1.3.4..2.2压缩机有回气,漏水情况。

1.3.4.2.3 冷却水突然中断,此时停车后,决不允许将冷却水立即通于炙热的气缸,应待气缸自行冷却放出气缸存水,再通人冷却水然后开车。1.3.4.2.4 电动机滑环,电刷发生较大的火花。1.3.4.2.5 压缩机电动机中存在不正常的音响。1.3.4.2.6 电控设备电表读数突然异常。

39 双螺杆空压机LS20-150L

1、 技术参数:型号配置冷却方式润滑油牌号电动机型号电压/频率

LS20-150LWC单极齿轮传动水冷Sullube32444TSC—4380V/50Hz

类型

喷油双螺杆空气压缩机

控制方式电动---气动使用环境≤40℃润滑油容14加仑(54升)积

额定功率112KW额定转速1480转/分

2.操作规程:

2.1开车前检查事项:

2.1.1检查冷却水阀门是否打开。

2.1.2检查分离器内压力P1是否为零,如不为零,需将压力卸掉。2.1.3检查分离器管内油位,不宜过多或过少,应在中线稍下位置。2.2开车及运行操作:

2.2.1检查油位后按“I”键或“”键即可启动机组。

2.2.2运行期间查看运行参数:P1、P2、T1、T2、△P1、△P2等。2.2.3每一小时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记录运行参数。2.3停机操作:

2.3.1停机时按“O”键。

2.3.2紧急情况下按下紧急停机开关。3.维护规程:

3.1日常运行检查:3.1.1油位及油温。3.1.2“三滤”压差。

3.1.3各点温度及冷却水、散热器。

3.1.4控制管路及回油管过滤器、油/气/水管路。3.1.5疏水阀排水情况。

3.1.6电气(引线、散热、绝缘、电流、电压)。3.1.7振动、噪音及环境条件。

40 英格索兰双螺杆空压机ML110操作规程1 技术参数:型号驱动方式冷却方式润滑油牌号电动机型号

ML110齿轮传动水冷SSR UltraIY280M2-4

类型

喷油双螺杆空气压缩机

2.操作规程:2.1开车前检查事项:2.1.1检查油位,

控制方式电动---气动使用环境≤46℃

润滑油容23加仑(87.4升)积

额定功率110KW额定转速1480转/分

电压/频率380V/50Hz

如必要,添加润滑油。2.1.2确保隔离阀打开。2.1.3打开水冷系统。

2.1.4闭合主电源开关,“显示屏”点亮,表示控制回路接通电源,同时,“卸载”指示灯亮。2.2开车及运行操作:

2.2.1按下“START”启动按钮,压缩机启动。如有供气的需求,压缩机会自动加载,同时压力上升。2.2.2运行期间查看运行参数:

1、PACKAGE DISCHARGE PRESSURE 机组排气压力2、AIREND DISCARGE TEMPERATURE 主机排气压力 3、SUMP PRESSURE 分离前压力

4、SEPARSTE PRESSURE DROP 分离前压降2.2.3每一小时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记录运行参数。2.2.4冬季运行时每一小时对风包进行排水。2.3停机操作:

2.3.1按下“STOP”卸载停机按钮,压缩机立即卸载并继续运行约7秒钟后,压缩机停机。如果在卸载运行过程中,按下“STOP”按钮,压缩机会立即停机。

2.3.2切断主电源开关。2.4紧急停车:

2.4.1如果有必要立即停机或者按 “STOP” 按钮7秒钟后不能停机,请按下“E/STOP”紧急停车按钮,压缩机会立即停机。2.4.2切断主电源开关。PJ(M)ZL系列计量泵1·1技术性能

DS3200/0.5型号流量(L/h)Q=3200L/h压力(Mpa)

电机型号压力(Mpa)

P=0.5MpaY112M-4ZL1250/0.5P=0.5Mpa

功率(kw)

流量(L/h)功率(kw)

W=4kw Q=1250L/hW=1.5kw

电机

YW90L-4

1.2 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2.1 拧开加油螺栓在传动箱内注入32号机械油,打开联接体加油螺丝,在联接体补油箱注液压油或变压器油,加油量以到游标中心线为宜。

1.2.2 打开进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启动电机,先用最大行程排液,使液缸体的空气彻底排净。

1.2.3 旋转调节手柄,对泵的排量进行标定,待调到设定排量后,应将调节手柄锁紧,以免撞击松动,引起流量变化。

1.2.4 检查活塞环处的泄漏情况,如泄漏量超过每分钟15滴,应适当拧紧填料压盖,适当加紧加固,先后多试验几次,来确定其压盖的紧闭程度和密封程度,以不卡柱塞又不泄漏为宜。

1.2.5 检查升温现象。电动机允许温升为70℃,传动箱内润滑油温不宜超过70℃。如温升过高则应停机检查,待排除故障后方可再工作。1.2.6 泵排送的液体内不能有大于0.01mm的固体颗粒或杂质,否则将直接影响泵的排量精度,建议在泵的进口管路安装过滤器。1.2.7 如需清洗液缸体内的单向阀,则:

1.2.7.1 拆下单向阀后,切勿用硬物(如镊子等)触碰阀座的口和平面,也不应使阀球受损伤;

1.2.7.2 清洗液可用清洁乙醇或汽油,清洁工具宜用毛刷。

1.2.7.3 安装时要十分小心,应留意所有阀座的使用面均应向上、 锥形口向下,不能漏装任何一个垫片。

1.2.8 开始使用一个月后更换一次,第二个月到第七个月期间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七个月后每半年更换一次。

1.2.9 隔膜片更换周期为1年左右,更换后压紧螺栓要同步渐进,不能拧得太紧,以不泄漏为准。

1.2.10 调节流量时,先拧松锁紧螺母,顺时针旋转流量大,反之则小,调好流量后则必须拧紧锁紧螺母。

1.2.11停泵用时,应关闭进出口管道的阀门,如长期停用,必须将液缸体内的残留介质排净,然后在泵体表面涂上防锈油,存放在干燥无腐蚀气体处,并加罩遮盖。

41 LF型冷却塔风机检修操作规程1.1技术参数:

LF47型号流量(L/h)压力(Mpa)

电机型号压力(Mpa)

电机型号压力(Mpa)

电机

P=127.4paY112M-4LF60ⅡP=132.3paYB250M-4.B3

LF77P=127.4paY315S-6.W

功率(kw)

流量(L/h)功率(kw)

流量(L/h)功率(kw)

600000M3/hW=30kw

1000000M3/hW=55kw

1350000M3/hW=75kw

1.2开车步骤:1.2.1清理现场。1.2.2检查各零、部件

应安装正确,所有螺栓应拧紧。

1.2.3检查电动机和启动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完好,接线应正确,接点应完好。

1.2.4电动电机,检查风机旋转方向应正确(迎风看,叶轮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1.2.5起动电机,连续运转2小时,记录电机功率值、风机振动值、油温值,并与规定值对照。检查各部件安装位置应无移动,各密封处应无渗、漏油现象。

1.2.6检查各部件正常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2 干熄焦变电所操作规程1 高压开关柜操作规程

1.1 接受操作指令,录音并填写操作票。(可以用微机填写)。

1.2将操作设备进行“四对照”,按操作票的程序确认无误后,由二人以上进行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监护人等级高于操作人。

1.3送电时,将高压手车柜摇到实验位置,二次插头插好并牢固,通过数码显示屏和微机屏及现场确认断路器在分闸状态,然后将手车均匀摇入工作位置。

1.4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启动要求(“就地”和“远方”),进行“储能”后,然后再合闸。如果第一次未合上,待查明原因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合闸。

1.5停电,根据现场和微机显示屏的有关状态量及参数确认分闸后,将手车均匀摇至实验位置。

1.6 严禁高压断路器手车在合闸状态下“摇入”或“摇出”。2 受电柜(母联柜)操作规程

2.1受电柜的投入和退出必须按照电力调度的指令进行,受令时,复诵并录音。

2.2投入前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首先确认通钢电厂25#线或14#电缆头三相确有电压。 按照《干熄焦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摇入工作位置。

2.3将高压断路器进行储能,储能完毕后,将转换开关切至“就地”或“远方”位置,可实现“前台按钮”或“后台微机”的合闸或分闸操作。

2.4检查数显屏和微机中的开关量、状态量、信号量、继电保护等是否正常,与实际是否相符。

2.5 投入时,可进行“就地”(柜前按钮),“远方”(微机)合闸,红灯亮,绿灯灭,观察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并确认断路器在 合闸状态。

2.6停止时,可以“就地”或“远方”分闸,红灯灭,绿灯亮,检查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并确认断路器在分闸状态。3 变压器柜操作规程

3.1接受操作指令,复诵并填写操作票。

3.2根据《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对电力变压器及电缆线路作绝缘测定,并放电。

3.3按照《干熄焦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摇入工作位置。

3.4将高压断路器进行“储能”,“储能”完毕后,将转换开关切至“就地”或“远方”位置。

3.5检查数显屏和微机屏的各种数据参数及继电保护等是否正常,与实际是否相符。

3.6投入时,可进行“就地”(柜前按钮)或“远方”(微机)合闸,红灯亮,绿灯灭,观察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并确认断路器在合闸状态。

3.7停止时,可以进行“就地”(柜前按钮)或“远方”(微机)分闸,红灯灭,绿灯亮,检查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并确认断路器分闸。3.8检查正常后,汇报厂调度或有关负责人。4 电容器的操作规程

4.1接受操作指令,复诵并填写操作票,汇报调度。

4.2根据《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对电容器及电缆线路作绝缘测定,并放电。

4.3按照《干熄焦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摇入工作位置。

4.4将高压断路器进行“储能”,“储能”完毕后,将高压柜的转换开关切至“就地”或“远方”位置。

4.5检查数据屏和微机屏的各种数据及参数,继电保护等是否相符。4.6投入时,可进行“就地”(柜前按钮)或“远方”(微机)合闸。红灯亮,绿灯灭,观察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并确认断路器在合闸位置。

4.7停止时,可进行“就地”(柜前按钮)或“远方”(微机)分闸。红灯灭,绿灯亮,检查各种数据是否正常并确认断路器是否分闸。4.8检查正常后,汇报电调或负责人。4.9严禁带负荷操作电容器的隔离开关。5 干熄焦高压电动机操作规程

5.1接受厂调度指令时,复诵并填写操作票 。(也可用微机填写)5.2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对电动机及电缆做绝缘测定。

并放电。

5.3按照《干熄焦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摇入工作位置。

5.4给高压断路器进行储能,储能完毕后,将转换开关切至“就地”或“远方”位置。

5.5检查数显示屏和微机屏的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通知调度或有关人员,等待岗位操作人员启动电机。

5.6起动后,红灯亮,绿灯灭,观查数显屏及微机屏的各种数据及参数。曲线等是否正常,并检查微机操作记录。

5.7 停止,由岗位操作人员执行(特殊情况除外),红灯灭,绿灯亮。检查数显屏及微机中的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确认停止后,将转换开关切至“停止”位置。5.8汇报调度或负责人。6 互感器

6.1根据有关人员的指令,填写操作票。

6.2投入时,按《干熄焦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摇入工作位置。

6.3手车摇入工作位置后,检查微机和液晶显示屏的各种数据及参数是否正常。

6.4 停止时,将手车直接摇到实验位置,并检查微机和液晶显示屏的数据及参数状态量是否正常,并确认。7 干熄焦变电所微机合闸操作规程7.1接受操作指令,填写操作票

7.2选择电站接线菜单,鼠标点击断路器。7.3断路器控制窗口进行“四对照”

7.4点击操作人,然后输入操作人口令7.5点击监护人,然后输入监护人口令7.6输入开关编号

7.7点击检查口令及编号7.8点击校核,红灯闪光

7.9点击合闸开关,合闸红灯亮绿灯灭。7.10确认断路器合闸7.11汇报调度或负责人

8干熄焦变电所微机分闸操作规程8.1接受操作指令,填写操作票

8.2选择电站接线菜单,鼠标点击断路器。8.3断路器控制窗口进行“四对照”

8.4点击操作人,然后输入操作人口令8.5点击监护人,然后输入监护人口令8.6输入开关编号

8.7点击检查口令及编号8.8点击校核红灯闪光

8.9点击分闸开关,分闸绿灯亮红灯灭。8.10确认断路器分闸8.11汇报调度或负责人

43 中央变电所操作规程

1 变电所高压电气设备停、送电操作标准化作业程序

1.1根据调度(电调或厂调)指令和作业项目,由值班长填写好工作票后,由值班员复审。

1.2根据工作票,检查操作柜和工作票是否相符。

1.3检查正确无误后,根据工作票程序,由值班长指挥,值班员操作。1.2 停电:

1.2.1检查操作盘或开关柜上的电流表指示值是否变化(电动机和变压器负载),确认新投入的设备工作正常后,用电动分闸(特殊情况时可用手动分闸)。

1.2.2设备分闸后,要进行验电,在验电前,要先检查验电器,检查的方法是:将验电器在确认有电的带电体上试验两次后,然后再对停电的设备进行验电,在验电时,验电器要慢慢靠近导电体,直至氖管发光。1.2.3在验电时,如果人体站在绝缘强度很高的地方(如高压绝缘板上)进行验电时,验电器可能发光微弱或不发光,绝对不能错误的认为被检验的导电体无电。

1.2.4 在确认被验导电体无电后,再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合上接地开关对设备进行三相短路接地。

1.2.5 如需要挂接地线时,要挂接地线,挂接地线时,要先挂接地端,后挂导电体端,绝对不允许降接地线接在熔断器或断路器下端。1.2.6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挂上标志牌。

1.2.7 对于可逆柜,如受电柜、母联柜、1500制氧柜和可以通过其他网络反送电的设备,如电力变压器柜,在进行停电作业时,对所有可能来电的导电体都要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挂标志牌等停电作业程序。

1.2.8 对于由两个柜供电的设备,如粉碎机柜,在进行停电作业时,对每个电源柜都要执行停电检查工作的操作程序。1.3 送电

1.3.1 当接到调度(电调或厂调)送电指令时,工作许可人要先检查设备达到了检修标准后,清理工作现场,然后准备送电。1.3.2 按工作票的项目,取下标志牌。1.3.3 打开接地开关,拆除全部接地线。

1.3.4 在拆接地线时,要先拆导电体端,后拆接地端。

1.3.5 在确认送电的设备电气绝缘强度合格的前提下,通知调度(动调或厂调)如受电柜、母联柜、1500制氧柜,要通知电力调度,新老煤气鼓风机柜、余热水泵柜、循环氨水泵柜、热水泵柜、粉碎机柜、化工变压器柜、炼焦变压器柜、配煤变压器柜、中控变压器柜、循环水泵房变压器柜、空压机变压器柜,要通知厂调度,酚氰变压器柜、所内变压器柜、电压互感器柜、电容器柜通知车间。

1.3.6 在完成以上各项工作后,按《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技术操作规程》送电。1.3.7 对于馈出柜是电动机负载的设备,只允许送控制电源和合闸电源。

1.3.8 在涉外联系工作中,严禁约时停送电。2 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操作规程

2.1认真填写工作票,操作前首先检查工作票和操作柜是否相符,然后按工作票的操作程序,由二人以上进行操作。

2.2送电:将开关柜中的手车推到试验位置,将手车二次插头插入柜中的插座中,检查油位是否正常,油位正常时方可进行合闸试验。试验正常后,确认断路器在分闸位置时,将小车推到工作位置,然后用操作盘上的转换开关操作(电动机负荷除外)如果合闸第一次没合上,需查明原因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合闸。

2.3停电:先断油开关(真空断路器)检查确实分闸后,将手车拉到试验位置,然后拔掉二次线插头。 

2.4断路器自动分闸后,在未查明原因前,不许重新合闸。 

2.5当两个受电柜电源突然停电时,应先断开受电柜的油开关,然后再断开其它运行回路,复电时应先送受电柜油开关,电压互感器柜,再逐个投入其它运行回路。

2.6进行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时,不论什么机构都应迅速果断,将操作开关迅速扳到分闸或合闸位置,直到指示断路器已经合闸或分闸良好的标志灯亮才算操作完成。 

2.7新鼓风机变频柜的操作按新制定的操作规程标准执行。3 受电柜(母联柜.炼铁大风机)操作规程3.1操作规程

3.1.1 受电柜的投入和停止,必须按照电力调度的指令进行操作,受令

时要复诵并进行电话录音。

3.1.2 投入时,遵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首先检查由电厂12#线和14#线馈入到所内的7—1和8—1的电缆头三相电压正常后,然后按照《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技术操作规程》将受电柜投入运行。

3.1.3 受电柜投入运行后,检查仪表盘上的各种指示仪表信号装置,继电保护等是否工作正常,并记下有功电度表的底数。

3.1.4停止时,首先检查仪表盘上的将要停止柜的电流表指示是否为零(非正常操作除外),然后遵照《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操作技术规程》,将受电柜停止运行。3.2运行规程

3.2.1 1#受电(12#线)和2#受电(14#线)正常时为分段运行,母联柜处于备用状态。

3.2.2每小时记录一次计量盘上的有功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数值。检查仪表盘上三相电压表和三相电流表的指示数值,记录系统线电压和线电流,功率因数表的指示数值。

3.2.3每班检查一次高压柜,是否有异常的声音和异味。

3.2.4每周检查一次柜内的油开关和油位是否正常,及油色是否正常。3.2.5每年对柜内的继电保护,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由动力厂实施。3.2.6遵照《变电所运行规程》对高压柜实施其他工作。4 电压互感器柜4.1操作规程:

4.1.1根据有关人员的指令,填写工作票。

4.1.2投入时,按《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直接推入。4.1.3手车推到工作位置后,检查仪表盘上的绝缘监视表是否工作正常,然后做好记录。

4.1.4停止时,将手车直接拉出,手车拉出后,检查仪表盘上段和各种仪表是否指示正常,电度表是否转速正常,以此来检查柜内的电压小母线联络开关是否正常,(正常操作除外)。4.2 运行规程:

4.2.1 1#和2#电压互感器柜在正常状态是分段运行,非正常运行状态时,任一台电压互感器退出运行时由该柜内的JK行程开关,将两段电压小母线联成一段运行。

4.2.2每班对柜内的继电器巡视检查一次,有无异常声音和异常的气味。4.2.3每年对柜内的继电器保护、避雷器等委托动力厂试验一次。4.2.4遵照《变电所运行规程》对手车柜实施其它工作。5 煤气鼓风机柜5.1操作规程:

5.1.1接受焦化厂调度指令时,复诵指令填写工作票。

5.1.2遵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对电动机及电缆线做绝缘测定。

5.1.3按照《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柜推到工作位置,等待操作工起车。

5.1.4起车后,监视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是否工作正常,各种继电保护信号装置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后,填写记录,记下电度表底数。

5.1.5停车:煤气鼓风机的停车由操作工执行,(非正常操作除外)操作工停车后,做好记录。5.2运行规程:

5.2.1煤气鼓风机正常运行时,四个鼓风机柜,两台运行,两台备用。(非正常操作除外)。

5.2.2每两小时记录一次有功电度表数值,并观察操作盘上的电流表,记录运行电流数值。

5.2.3每班巡视检查一次,高压开关柜是否有异常声音和异常气味。5.2.4每年对柜内的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委托动力厂实施。

5.2.5遵照《变电所运行规程》实施其它工作。6 电力变压器柜6.1操作规程:

6.1.1接受有关人员指令时,复诵指令并填写操作票。

6.1.2根据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对电力变压器和电缆线做绝缘测定。

6.1.3投入运行:遵照《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柜投入运行。

6.1.4投入运行后,检查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是否指示正常,记下电度表底数。

6.1.5停止:检查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指示为零后,(非正常操作除外),按照《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柜停止运行,并做好记录。

6.2运行规程:

6.2.1电力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方式为一台备用,一台运行(非正常运行除外)。

6.2.2每两小时对变压器上的电度表记录一次,观察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指示数值并记录。

6.2.3每班对高压开关柜巡视检查一次,柜内的继电保护各种信号,继电器是否工作正常,柜内是否有异常声音和异常气味。

6.2.4每周检查一次油开关的油位是否正常,油的颜色是否正常。

6.2.5每年对高压柜的继电保护、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委托动力厂实

施。

6.2.6遵照《变电所运行规程》实施其它工作。7 电力电容器柜7.1操作规程:

7.1.1根据有关人员的指令填写操作票,并向电力调度汇报。

7.1.2电容器柜的投入和停止要遵照《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进行。

7.1.3电容器柜投入运行后,要检查高压柜上三相电流表是否平衡,继电保护是否工作正常。

7.1.4电容器柜停止后,5分钟内不得重新合闸。

7.1.5电容器组运行时,其速断保护溶断器过电压保护必须处于工作状态,决不允许在无保护下运行。7.2 运行规程:

7.2.1每两小时观察一次操作盘上的电流表,并做好记录。

7.2.2每班应注意观察监视高压柜上的三相电流表,三相电流指示是否平衡。

7.2.3每周对电容器室检查一次室内温度,空气温度不超过35℃。7.2.4保护电容器用的保险丝,其熔断电流不应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2.5倍。

7.2.5电容器组开关自动跳闸时,未查明消除跳闸原因前,禁止合闸。7.2.6不论任何原因,使电容器保险丝烧断,应先检查电容器,未经检查禁止更换。

7.2.7遵照《变电所运行规程》实施其它工作。7.3电容器正常巡视检查内容及技术标准:7.3.1套管瓷瓶无裂纹、放电现象。7.3.2电容器无异常声音、异常气味。7.3.3铁壳无膨胀及渗油现象。7.3.4各部接头无松动及发热现象。7.3.5接地线应完整、牢固。7.3.6三相电流应平衡。8 粉碎机柜8.1操作规程:

8.1.1粉碎机的起车要按厂调度指令执行。8.1.2柜内机构必须灵活,所有设备完好。

8.1.3起动前,明确起动电机编号及运转方向,将手车柜推到工作位置,“允许开关”打到允许位置,与本柜对应的可逆柜“允许开关”达到联锁位置,小车在“实验”位置。

8.1.4确定无误后,合上设备所在段的合闸电源。

8.1.5设备起动后,观察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是否工作正常,并做好记录。

8.1.6如换车电机起动前应进行绝缘测试。8.2 运行规程:

8.2.1粉碎机电机为可逆式运转方式,两台电机共四台高压柜,正常时只一台柜运行。

8.2.2每两小时记录一次有功电度表的数值,并观察操作盘上的电流表,并记录指示值。

8.2.3每班在粉碎机运行期间对高压柜进行巡视检查一次,看是否有异常声音和异常气味。

8.2.4每年对柜内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力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委托动力厂试验一次。

8.2.5遵照《变电所运行规程》实施其它工作。9新煤气鼓风机《变频电压运行模式的操作》规程9.1送电:

起2#风机变频时应特别注意: 50号变频切换柜(即3#切换柜)的高压真空接触器手车的上下触头已经短接,只要将该手车推到工作位置,该柜的主回路就接通。

9.1.1接受厂调度指令时,复诵并填写工作票。

9.1.2遵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对变频器电源柜进行检查。9.1.3检查柜上的指示仪表,信号装置和继电保护指示无异常。

9.1.4确认变频器电源柜手车在试验位置、2#切换柜的手车在试验位置、3#切换柜的手车在柜外且二次插头插好时,对馈出电缆验明无电后,进行对地绝缘测试并合格。

9.1.5对切换柜进行起车前的检查,(如果属正常换车时,其中有一台切换柜的下部静触点有工频6kv高压)。9.1.5.1如果要起1#新鼓风变频,

①首先检查33#柜和2#切换柜,手车要在试验位置。

②检查2#切换柜,确认手车在试验位置后,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对馈出电缆进行检查,确认电机和电缆正常。

③检查2#切换柜内的指示仪表信号装置、继电保护无异常时按《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推到工作位置。9.1.5.2如果要起2#新鼓风机变频,

①首先检查36#柜和3#切换柜,36#柜手车要在试验位置,3#切换柜手车要在柜外且二次插头插好。

②检查3#切换柜手车在柜外且二次插头插好后,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

程》对馈出电缆进行对地绝缘检测并合格。

③检查3#切换柜的指示仪表信号装置,继电保护无异常时,按照《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3#切换柜推到工作位置,此时该柜的主回路已经接通,红灯亮(手动执行),绿灯灭。

9.1.5.3按照《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变频电源柜手车推到工作位置,检查储能指示灯和储能指示灯指示正常(否则应对合闸机构的储能回路进行检查,合闸机构储能回路电源取自该段的合闸电源,如果柜上的储能开关在闭合状态时,机构始终处于储能状态)

9.1.5.4如果要起2#切换柜,则将2#切换柜上的启动按钮按下,柜内的真空接触器吸合,柜上的红灯亮,绿灯灭,(如果变频器采用自动工作模式时,该项操作由PLC自动完成。)。如果要起3#切换柜,没有此项操作。

9.1.5.5检查工频柜和另一台切换柜上的联锁开关,在联锁状态时,将变频电源柜上的允许开关打到工作位置后,合上该段合闸电源,通知厂调度。

9.1.5.6操作工机旁起车后,检查变频器电源柜上的指示仪表,信号装置,继电保护一切正常后,记下电度表底数,并做好记录。9.2停电

9.2.1变频器电源柜正常分闸后,检查柜上的电压表指示正常,电流表指针回零,电度表停转,继电保护和信号装置无异常时,将允许开关切换到停止位置,将手车拉到试验位置。

9.2.2如果停的是2#切换柜,应检查2#切换柜电流表指针回零,红灯灭,绿灯亮,确认真空接触器分闸后,将手车拉到试验位置。如果停的是3#切换柜,应检查3#切换柜电流表指针回零,绿灯亮(手动执行),红灯灭,将手车拉到高压柜外,二次插头插好。9.2.3做好各种记录.

10 新煤气鼓风机工频运行操作规程

10.1接受厂调度指令时,复诵指令并填写工作票。

10.2遵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如果起1#新鼓风机,检查2#切换柜手车在试验位置,如果起2#新鼓风机,检查3#切换柜手车在柜外且二次插头已插好时,确认工频柜在试验位置,对馈出电缆进行检查,确认风机和电缆无异常。

10.3检查柜内的继电保护和信号装置无异常时,按照《变电所高压手车柜操作技术规程》将手车推到工作位置。

10.4检查待起车的工频柜所对应的切换柜上的联锁开关在联锁位置时,将工频柜上的允许开关打到工作位置,然后合上该段的合闸电源,通知厂调度,等待操作工起车。

10.5起车后,监视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是否指示正常,各种继电保护和信号装置无异常时,记下电度表底数并做好记录。

10.6停车:鼓风机柜的起车、停车由操作工机旁操作(非正常操作除外),操作工停车后检查柜上的电度表停转,电流表指针回零,红灯灭,绿灯亮,确认断路器分闸后,将允许开关打到停止位置,将手车拉到试验位置,并做好记录。11 新煤气鼓风机运行规程

11.1新煤气风机高压电机现有工频电压和变频电压两种电压运行模式,在变电所采用一条电缆馈出两种电压,其中33#柜和2#切换柜,36#柜和3#切换柜之间在高压开关柜内采用高压电缆进行电气连接。如果风机电机工作在变频电压模式,该运行风机高压切换柜对应的工频柜内,上部静触点带6千伏工频电压,下部静触点带6千伏变频电压。

11.2高压变频器输入的是6千伏50HZ工频交流电压,输出的电压为逆变的三相交流变频电压,工频电压和变频电压之间有相位差,如果将工频电压错误的接到变频器的输出端,无论变频器是否运行,都将导致变频器损坏。

11.3每班对高压柜巡视检查两次,检查柜内的电气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和异常气味。

11.4每两小时记录一次有功电度表数值,并观察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并记录指示值。

11.5如果风机电机工作在变频电压模式时,每两小时记录一次变频器电源柜上的电度表数值,观察操作盘上的变频电源柜的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观察切换柜上的电流表,判断变频器的输出电流是否正常,并记录电流数值。

11.6每年对柜内的继电保护,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委托动力厂实施。11.7遵照《变电所运行规程》实施其他工作。12 高压变频器电源事故跳闸处理

12.1变频器电源柜事故跳闸时,变电所中央信号盘上的警笛响,光字牌亮,显示变频器电源柜事故跳闸。12.2首先将信号盘上的警笛复位。

12.3检查值班室操作盘上的电流表指示是否回零,红灯灭,绿灯亮。12.4检查变频电源柜上的电流表指针是否回零,红灯灭,绿灯亮,电度表停转,确认变频器柜跳闸。

12.5确认变频器电源柜跳闸后,检查运行的切换柜电流表指针是否回零,柜内的真空接触器是否分闸,红灯灭,绿灯亮,否则要将切换柜分闸。

12.6检查变频器电源柜上的继电保护装置和切换柜内的继电保护,并对

柜内的电气设备进行直观检查,判断出是否为事故跳闸,过电流继电器掉牌,信号继电器掉牌,防跳继电器是否吸合。

12.7将变频柜上的允许开关切换到“停止”位置,将手车拉到“试验”位置,并将切换柜内的手车拉到“试验”位置。

12.8首先对两台切换柜的馈出电缆进行对地绝缘电阻检测,并向厂调度进行汇报,以便重新将原风机工频运行,或者工频运行备用风机。12.9变频器电源柜事故跳闸时,经查原风机电机无异常,应立即改为工频运行。

12.10对变频器电源柜的馈出电缆和两台切换柜的馈入电缆进行对地绝缘电阻检查,并且通知机修车间。变频器电源柜事故结束后,按照变频器电源柜送电时的检查程序进行检查后,认真填写记录。13 新煤气风机注意事项

13.1煤气风机高压变频器输入电压时6KV 50HZ的三相交流工频电压,输出的是逆变的三相交流变频电压,由于工频交流电压和逆变的变频交流电压之间有相位差,如果将工频电压错误的接到变频器的输出端,无论变频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都将导致变频器的损坏。

13.2 煤气风机的高压电机现有工频电压和变频电压两种运行方式,在变电所采用一条高压电缆馈出两种电压,分别在两个高压柜内部进行电器联接,所以运行的煤气风机工频柜和切换柜内断路器的上下静触点都带电,变电所运行人员在巡视检查和定期对备用设备进行绝缘监测时,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13.3由于两台切换柜之间,以及和他们对应的工频柜都有电气联锁,每柜都设有解除联锁开关防止检修时拉出手车时,造成人为的停电事故。13.4变频室内的低压开关柜,采用两路供电,分别来自运行车间的循环水电磁站和鼓风机室的电磁站,在上面两个电磁站停电检修时,要事先和有关单位联系。

13.5变电所内直流盘在检修时,要事先将备用电源投入,因为切换柜内的真空接触器合闸机构在合闸后,无机械式自锁装置,全部停电检修会将切换柜断电。

13.6煤气风机采用工频或变频运行,手动或自动运行方式,由厂调度电话指令,通知变电所。

44 螺旋卸煤机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

1.1 设备的技术性

大车走行速度: 10.6m/min

大车走行轨距: 12.5m大车走行轮距: 4m

大车走行电机: Y132M2-6 5.5KW 2台大车走行减速机: JZQ-350 I=48.57 2台大车走行减速机:PM150 I=2.3 2台小车走行速度:13.1m/min小车走行轮距: 2.4m小车走行轨距:2.2m

小车走行电机:Y100L2-4 3KW

小车走行减速机:JZQ-250III-6Z I=31.5

升降城速机: 蜗轮减速机 A=190.5 I=60 2台升降电机:Y160M1-6 7.5KW 2台开式齿轮:Z1=65 Z2=18

旋叶减速机:JZQ-350 I=8.23 2台旋叶电机:YZ180L-4G 22KW 2台螺旋头数:3

螺旋工作长度:2.16m1.2 操作

1.2.1 工作前认真检查所展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1.2.2 工作时注意卸煤情况,随时调整吃煤深度,旋叶吃煤量不得超过旋叶直径的三分之一。

1.2.3 如煤车上有较大的铁、木、百块等杂物须搬出后再行卸车。1.2.4 不得用旋叶带车,旋叶升降时不得用力过猛,防止顶车掉道。1.2.5 卸车时不得碰刮车箱四避,特别在卸两端车底时更需注意。1.2.6 冬季冻层必须经人工处理后方可卸车。1.2.7 卸车跑皮必须在打开车门后挂车门前进行。1.2.8 机车未解列前、车门没打开前不得卸车。

1.2.9 对特型车、有大块的煤车及沉淀煤单装的煤车不能卸时应及时汇报值班长,严禁强行卸车。1.2.10 严禁用螺旋卸沉淀煤车。2 维护规程

2.1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2.1.1 按设备润滑标准严格执行润滑制度。

2.1.2 经常检查各重要部位的连接螺栓是否坚固。2.1.3 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与各传动部位是否良好。2.1.4 经常检查链条、旋叶的磨损情况。

2.1.5 经常检查各减速装置运行状况,运行是否有杂音。

2.1.6 经常检查各接触器、继电器动作是否灵活,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现象。

2.1.7 经常检查各接线头接触是否良好。

2.1.8 经常注意各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声响是否正常。2.1.9 经常检查结构架是否开焊、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2.1.10 经常检查走行轨道有无弯曲、下沉、轨距是否在公差范围内,并进行处理。45

锤式粉碎机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

.3 技术性能

转子直径: 1430mm转子长度: 1300mm最大给料粒度: ≤80mm出料粒度: ≤3mm产量: 200t/h转子转速: 740rpm

电机型号: JS158-8 380KW JSQ1512-8 570KW1.2 操作规程

1.2.1 开车前清扫篦子,盘车1一2圈。

1.2.2 接到贮煤塔启动信号时,正确回答信号,Y8皮带启动后,方可启动粉碎机,联系信号为:启动电铃:两声长(一一);停转电铃:三声长(一一一);要人电铃:多短声(------);事故电铃:一声长(—)

1.2.3 粉碎机启动后,检查是否有震动声音,然后将篦子提升到适当距离,根据改变配煤比和对细度的要求及时调篦子。

1.2.4 粉碎机电机电流不得超过46A和68·5A,超过时须减少煤量和调整篦子,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电机及轴承温度,电机温升不得超过90℃。1.2.5 当煤料水分过大,排料困难时,应停煤或停车进行清扫。

1.2.6 运抟时如发现过大的铁件(或杂物)锤子碰篦子,锤子打防磨板,转子突然不转等,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1.2.7 电机及轴承异常发热,电机激烈发响或危及人身安全应立即停转检查,并汇报值班长。

1.2.8 粉碎机停转后,立即松开篦子。

1.2.9 粉碎机锤子使用一个月换一次,两周一反向或酌情决定。1.2.10 启动时若电机不转,立即切断电源找电工检查处理。

1.2.11 检查设备时,本岗位人员必须在场,与检修人员配合检修。

1.2.12 设备检修完毕后,值班长、检修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共同进行试车后,方可正常运转使用。

1.2.13 用1#2#粉碎机时,开车前同变电所联系启电机号和电机转向。1.2.14 离岗前填写好当班的操作记录。

46

破碎机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1.1技术性能

生产能力:250~300t/h齿辊直径: 900mm齿辊长度: 900mm最大给料粒度: 300mm最大出料粒度: 80mm转子转速: 65.5rpm

电机型号: Y280M-6 55 KW1.2. 操作规程

1.2. 1.根据煤块大小,决定是否使用破碎机。

1.2. 2.转运时,检查翻版是否灵活,各机械部位有无松动或其他问题,保持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2. 3.接到Y5皮带或某三皮带信号后,给回信号,见皮带运转后才开破碎机.。

1.2. 4.启动后,再次检查各部位有无震动和不正常声音。1.2. 5.运转中经常检查电机、轴承等部位。1.2. 6.检查翻版位置是否正确。

1.2. 7.破碎机出故障时,及时控制翻版不让煤通过破碎机。1.2. 8.启动时电机不转,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段长处理。

1.2. 9.运转中若发现电机及轴承(包括机械各部位轴承)温度不正常或异常现象,立即停转报告段长处理。1.3.岗位安全规定:.

1.3.1.破碎机运转时禁止清扫或检修。

1.3.2.清扫或检修破碎机时,必须停转并挂上安全牌,检修时要切断电源。

1.3.3.非本岗位人员不得随意开动破碎机。1.3.4.启动或停转时要注意防止触电。.1.3.5.运转中,非本岗位人员禁入操作室。. 47

DQL600/800-30斗轮堆取料机操作规程1 操作规程

1.1设备的技术性1.1.1 工作物料特性

品种: 炼焦煤粒度: 〈300mm堆比重: 0.8t/m堆积角: 30°~50°含水率: 14~15%1.1.2 生产能力

堆料: 800t/h取料: 600t/h1.1.3 堆料高度 轨上:12m轨下:1.5m1.1.4 斗轮机构 斗轮直径:5m型式:无格式转速:7.27r/min斗数:8个

驱动功率:55kw..5 臂架带式输送机形式:普通槽型可逆式带速:2.5m/s带宽:1.2m

大车走行速度:30m/min,工作7 m/min走行轮距: 6m

1.2 斗轮堆取机运行规程1.2.1 斗轮机运行前的检查1.2.1.1大车行走机构及轨道

a) 检查轨道及两侧无影响大车行走的障碍物,接地线应牢固可靠;b) 检查轨道应无下沉、断裂、严重变形及裂缝,轨道直线度、平行度、接头间隙符合要求;

c) 检查车轮有无明显磨损,车轮是否有严重啃轨、脱轨现象;

d) 检查轨道清扫器是否完好无损;

e) 检查锚定装置是否良好,是否解除锚定;f) 检查夹轨器是否处于夹紧状态;

g) 检查夹轨器油箱油位正常、油质良好,各液压管件接头无渗漏,定位压板无松动;驱动机构外观良好;h) 检查各连接、固定螺栓有无松动、缺损;

i) 检查动力电缆卷筒、控制电缆卷筒是否良好,拉力保护装置是否良好,电缆有无划伤、卡住及乱缠现象,电缆导向装置应正常。1.2.1.2 回转机构

a) 回转轨道上应无积煤及其它障碍物;

b) 回转轨道应无严重磨损、断裂、严重变形现象;轨道光滑度符合要求;

c) 行走轮无严重磨损,螺栓无松动;

d) 主动轮、从动轮润滑良好,周围无积煤及其它障碍物;e) 开式回转大齿轮下接油槽无油污、煤粉堵塞;f) 主动轮、从动轮无严重磨损,轮齿无断裂;

g) 水平定心轮与侧面轨道接触应良好,磨损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联系检修予以调整。1.2.1.3 俯仰机构

a) 检查液压系统各接头、油管、流量调节阀、单向阀等部位无渗漏现象;

b) 液压油箱油位正常,油质良好;c) 回油滤油器正常无堵塞现象;d) 悬臂无爬升和下降现象;

e) 检查各铰接点润滑良好、无卡阻;f) 液压管路的定位压板不应有脱落;g) 液压系统各阀门位置均在正确位置。1.2.1.4斗轮机构

a) 斗轮溜煤板无脱落及严重磨损;b) 斗轮料槽应完好,无变形;

c) 斗轮应完好,斗轮的斗齿无折断、脱落、脱焊;d) 压缩盘联接螺栓无松动、缺损;e) 斗轮导料槽翻板电动推杆位置正确。1.2.1.5 驱动装置

a) 各减速箱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b) 减速箱固定螺栓齐全、无松动,排气孔应通畅;c) 电动机固定螺栓齐全、无松动;

d) 电机接地线牢固完整;

e) 电机风扇叶片完好,与固定部分无摩擦;

f) 液力偶合器油位正常,易熔塞完好,无漏油现象,联接螺栓齐全、无松动;

g) 联轴器联接螺栓齐全、无松动;

h) 联轴器、液力偶合器的防护罩完好,无松动、变形碰到转动部分。1.2.1.6 制动器

a) 制动间隙应符合规定,闸瓦应无严重磨损(不超过1/2),过度磨损时要更换闸瓦,间隙过大时要调整;

b) 复位弹簧无断裂、卡阻,连接销钉齐全无松动;c) 杠杆调整螺母应销紧、无松动;d) 制动轮连接螺栓齐全、无松动;

e) 液压推动器油缸中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无漏油现象;f) 杠杆机构完好无卡阻,推杆无裂痕。1.2.1.7 皮带机

a) 检查皮带应无毛边、划破、断裂,接头无脱胶、翘起现象;b) 检查上、下托辊转动应灵活,完整无缺,无粘煤;c) 检查滚筒无卡死,包胶无脱落,无粘煤现象;

d) 检查皮带相对机架位置正常,无跑偏、卡挂现象;

e) 检查皮带拉紧装置良好,附近无积煤,皮带松紧度适中,重锤无偏斜、碰地现象;

f) 检查皮带清扫器工作位置正常,树脂无严重磨损;

g) 检查导料槽完整、无漏煤,无卡挂皮带,旁胶无断裂、脱落现象;h) 检查落煤管无漏煤、堵煤,耐磨衬板无松动、严重磨损,堵煤信号装置完好;

i) 检查支架应无变形、脱焊及裂缝现象;j) 压带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涩;

k) 各拉线开关复位,拉线无勾攀现象;撕裂开关复位。1.2.1.8 挡板

a) 推杆头部无积煤;b) 各部件应完好、正常;c) 挡板位置正常;

d) 销轴、丝杆润滑良好,无异物卡住;e) 各落煤斗完好、无漏煤;

f) 分流挡板、活动挡板转动灵活,限位开关正常。1.2.1.9 电气设备及电缆

a) 各种安全保护联锁装置限位开关应完好,动作应灵活、正确可靠,

并进行定期试验,试验表见附图(16.3);b) 各种线圈无烧损,各分线箱端子接线完好;c) 电缆拖线无破损,导向轮完好,转动灵活; d) 各种电气元件无破损,绝缘应良好;

e) 电动机、电缆卷筒及其它电气设备接地良好,设备无异常现象;

f) 各配电柜、开关柜、仪表柜、PLC柜、信号柜等外观良好,内部接线完整、无变色、无异物、无异声、无异味,盘面各开关、信号灯、指示器等状态正常;

g) 变压器温度报警器指示正常,并作记录(温度不超过80℃);h) 高、低压配电房内温度不高于25℃,排气扇完整好用;i) 电气房各部密封良好,不漏水。1.2.1.10 其它

a) 金属结构无变形、脱焊及裂缝,各部位联接螺栓齐全、无松动现象;

b) 栅格、梯子及扶手完好,无断裂、松动、脱焊现象,无障碍物阻碍通行;

c) 洒水装置完好,无漏水现象,水箱中水位正常;d) 各种照明均应齐全、完好;

e) 机上消防器材保持完好、足够,如发现失效、损坏,应及时汇报更换;

f) 司机室内操作台各仪表、信号指示正确,操作切换开关位置正确;g) 司机室保持在水平位置;h) 司机室刮水器动作正常;i) 风速仪工作正常;

J) 检查悬臂头部煤位探头应完好。1.3 斗轮机停送电程序及其检查1.3.1斗轮机送电操作程序及检查

1.3.1.1 检查机上所有电气设备及其外壳接地线均应完好;

1.3.1.2 检查斗轮机系统无影响送电的检修工作票,各安全措施恢复正常;

1.3.1.3 检查各分路开关均处于“分闸”状态,刀闸在“断开”位置;1.3.1.4 检查斗轮机高压进线开关柜(GGN-6)内接地刀闸分好;1.3.1.5 合上斗轮机高压进线高压开关柜(GGN-6)内隔离开关;1.3.1.6 检查斗轮机高压进线高压开关柜(GGN-6)内隔离刀开关三相合好;

1.3.1.7 联系集控合上6KV输煤段至斗轮机高压电源开关;

1.3.1.8 检查6KV输煤段至斗轮机高压电源开关合好,斗轮机上照明、控

制变压器(TM2)充电正常;

1.3.1.9 检查斗轮机进线高压电源正常后,合上(GGN-6)真空开关,检查机上主变(TM1)充电正常;

1.3.1.10 合上照明、控制变压器(TM2)低压侧刀闸2QS;

1.3.1.11 检查照明、控制变压器(TM2)低压侧刀闸2QS三相合好,照明、控制段母线电压正常;

1.3.1.12 合上斗轮机控制变压器(T3)进线电源开关18QF,并检查控制电源电压正常;

1.3.1.13 合上斗轮机主变(TM1)低压侧刀闸1QS;并检查1QS三相合好;1.3.1.14 合上斗轮机主变(TM1)低压侧开关QF;

1.3.1.15 检查斗轮机主变(TM1)低压侧开关QF合好,动力电源母线电压正常;

1.3.1.16 合上各分路电源开关;

1.3.1.17 合上斗轮机控制电源开关(SA3)并检查控制电源有电。(注意:各操作开关手柄位置应放在零位)1.4 斗轮机停电程序及其检查1.4.1 断开各分路电源开关;

1.4.2 断开斗轮机主变(TM1)低压侧开关QF;

1.4.3 检查斗轮机主变(TM1)低压侧开关QF分好,动力电源母线电压到零;

1.4.4 断开斗轮机控制变压器(T3)进线电源开关18QF;1.4.5 检查斗轮机控制变压器(T3)进线电源开关18QF分好;1.4.6 断开斗轮机主变(TM1)高压电源进线开关GGN;1.4.7 检查斗轮机主变(TM1)高压电源进线开关GGN分好;1.4.8 联系集控断开6KV输煤段至斗轮机高压电源开关;1.4.9 检查6KV输煤段至斗轮机高压电源开关分好;

1.4.10 按工作要求对6KV输煤段至斗轮机高压电源开关停电;1.4.11 拉开斗轮机高压进线高压开关柜(GGN-6)内隔离开关;1.4.12 检查斗轮机高压进线高压开关柜(GGN-6)内隔离开关分好;1.4.13 拉开斗轮机主变(TM1)低压侧刀闸1QS,并检查1QS三相分好;1.4.14 拉开斗轮机照明、控制变压器(TM2)低压侧刀闸2QS,并检查2QS三相分好;

1.4.15 根据检修工作票要求决定是否须验电,合上GGN—6开关柜内和6KV输煤段至斗轮机高压电源开关柜内接地刀闸。1.5斗轮机动态检查

1.5.1分部试运的准备工作1.5.1.1 对斗轮机送电;

1.5.1.2 将斗轮机各就地操作箱内“远控、就地”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打至“远控”位置;

1.5.1.3 检查斗轮机锚定装置已解除;1.5.1.4 对斗轮机进行静态检查正常;

1.5.1.5 合上斗轮机上控制电源开关(3SB);1.5.1.6 打开斗轮机控制电源钥匙开关(3SA);

1.5.1.7 将斗轮机“自动、手动”程控方式选择开关(26SA)打至“手动”位置;

1.5.1.8 将夹轨器控制开关(17SA)打至“放松”位置,检查夹轨器放松,触摸屏显示“放松”;

1.5.1.9 检查斗轮机处于合适位置。

1.5.2 分部试运操作方法和检查内容如下

项目操作方法检查内容

1. 检查大车行走系统启动报警

装置正常;

2. 检查斗轮机行走平稳,无啃轨现象;

1.将大车行走控制开关

3. 检查驱动电机、减速机及传

(16SA)打至“前

动部分运行平稳、振动正

慢”或“后慢”位置;

常,无异音;

4. 检查制动器工作正常;

5. 检查大车行走声光报警正

2.将大车行走控制开关

常;

(16SA)打至“前

6. 检查大车行走时,动力电

快”或“后快”位置;

缆、控制电缆卷筒卷绕正

常;

7. 检查大车行走前后终端限位

3.将大车行走控制开关

开关动作正常;

(16SA)打至“停止”位。

8. 检查大车行走编码器在触摸屏上显示大车位置正确;9. 检查大车停止行走时检查其驱动电机制动器夹紧。1. 将回转润滑油泵控制开关24SA打至“开”位;

1. 检查回转润滑油泵运行正常,系统润滑良好;2. 将开关打至“左转”或“右

大 车 行 走 机 构

回 转 机 构

2. 将回转控制开关(23SA)打至“左转”位置;

3. 将回转控制开关(23SA)打至“停止”位置4. 转控制开关

(23SA)打至“右转”位置;

5. 将回转控制开关(23SA)打至“停止”位置;

6. 将回转润滑油泵控制开关24SA打至“停”位。

3. 4. 5. 6. 7. 8. 9.

转”位置时检查斗轮机回转机构转向正确;

检查回转机构启动、回转、停止平稳;

检查回转机构变频调速系统工作正常;

检查回转驱动电机无异音,振动、温升正常;

检查回转制动器动作正常;检查回转冷却风扇运行正常;

检查回转编码器指示回转角度正确;

检查回转左右限位开关动作正常。

俯仰机构

1. 将俯仰开关

(21SA)打至“上升”或“下降”位置,油泵电机工作,变幅机构变幅;

2.将俯仰开关(21SA)打至零位,油泵电机停止工作,变幅停止。

1. 检查俯仰机构液压系统无渗、漏油,油泵运行稳定,油压正常;

2. 检查悬臂升、降平稳,无抖动、卡阻现象;

3. 检查悬臂俯、仰编码器指示俯仰角度正确;

4. 检查悬臂俯仰限位开关动作正确;

5. 检查将停止俯仰操作后悬臂无缓慢爬升或下降现象。1. 检查悬臂皮带头部导料槽变到堆料位置;

2. 检查悬臂皮带尾部导料槽变到堆料位置;

3. 检查悬臂皮带启动正常,转向正确;

4. 检查皮带运行平稳,无跑偏、打滑现象;

5. 检查驱动装置无异音,电动机、减速机、液力偶合器、

悬臂皮带

1.将悬臂皮带头部导料槽控制开关(29SA)至“堆料”位;堆

2.将悬臂皮带尾料

部导料槽控制开操

关(29SA)作

至“堆料”位;3.将悬臂皮带控制开关(18SA)

至“堆料”位。1.将悬臂皮带头部导料槽控制开关(29SA)至“取料”位;2.将悬臂皮带尾部导料槽控制开关(29SA)至“取料”位;3.将悬臂皮带控制开关(18SA)至“取料”位。

轴承等温度、振动正常,无漏油现象。

1. 检查悬臂皮带头部导料槽变

到“取料”位置;

2. 检查悬臂皮带尾部导料槽变

到“取料”位置;

3. 检查悬臂皮带启动正常,转

向正确;

4. 检查皮带运行平稳,无跑

偏、打滑现象;

5. 检查驱动装置无异音,电动

机、减速机、液力偶合器、轴承等温度、振动正常,无漏油现象。1.检查皮带运行平稳,无跑偏、打滑现象;

2.检查驱动装置无异音,电动机、减速机、液力偶合器、轴承等温度、振动正常,无漏油现象。

1. 检查斗轮驱动装置运行正常;2.检查电动机、减速机、液力偶合器振动、温度正常,无漏油;3.检查斗轮转动正常,无异常声音,无卡涩现象。

悬臂取料皮带操作

主尾

将尾车皮带控制开关车皮

(19SA)打至“开”位。带

斗轮将斗轮控制开关

机构(20SA)打至“开”位。

1.检查水泵运行平稳,水压正常;

2.检查相应水点喷水正常,雾化

将斗轮机喷水除尘水泵控喷水良好,喷嘴无堵塞现象;

制开关(25SA)打除尘3.检查电机振动、温度正常,无

至“开”位。

异音;

4.检查水管路各接头无渗漏现象。

上述各项试验完成一切正常后,可进行联锁试运。1.5.3 联锁试运

1.5.3.1 启动警铃30秒;

1.5.3.2 根据行走、堆料、取料联锁图,依次启动各机构,分别进行行走、堆料、取料的联锁试运转,检查各机构是否正常,验证联锁关系是否正常。

1.6斗轮堆取料运行方式、系统出力及作业工况1.6.1 斗轮堆取料运行方式

根据堆取料机的使用要求,有以下四种运行方式,即:全堆料作业、分流作业、直供作业和取料作业。1.6.2 系统出力

1.6.2.1 堆料作业时,单台卸船机运行额定出力为1500t/h,两台卸船机运行供一条皮带时额定出力为3000t/h;1.6.2.2 取料作业时,额定出力为1600t/h;

1.6.2.3 两台卸船机运行供一条皮带时可进行分流作业,堆料出力为1500t/h,直供出力为1500t/h;

1.6.2.4 直供作业为单台卸船机运行,直供出力为1500t/h。1.6.3 作业工况1.6.3.1 堆料作业

堆料作业是指将码头皮带机来煤全部经斗轮机按一定的堆料方式堆在煤场规定区域的运行方式。该方式可分为定点堆料、回转堆料、大车行走堆料三种基本方式。

a) 定点堆料:是将悬臂定于某一角度和高度堆料,臂架高度随煤堆高度而逐步升高至额定高度,然后悬臂回转一个角度或大车后退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堆满煤场。采用此法粉尘飞扬少、节能,但必须注意填满谷峰,以便于取料。

b) 回转堆料:大车静止不动,悬臂回转堆料,回转一定角度后,大车后退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步骤堆完一层后,悬臂升高一定的角度,进行第二层堆料,反复循环至额定高度。采用此法堆料整齐、美观,但很难抑制煤粉飞扬,功率消耗大。

c) 行走堆料:悬臂固定于某一角度和高度,大车边行走边堆料。大车行

至所需距离后,悬臂回转一定角度(保持原高度),再回行堆料,反复循环直至额定高度。采用此法功率消耗大,粉尘难抑制,但整个煤场堆放很整齐。

1.6.3.2 取料作业

取料作业是利用斗轮将煤从煤场挖出经系统皮带机传送到原煤仓的运行方式。取料作业方式有:回转分层取料、定点斜坡取料、连续行走取料等三种工况。

a) 回转分层取料:取料时,将悬臂调整到煤堆顶层边,大车不动,旋转悬臂取料,悬臂回转一定角度后,大车前进一段距离,悬臂再回转取料,反复循环,取完第一层后大车退回起点,将悬臂下降一个高度,再重复上述步骤完成第二层、三层……的取料。

b) 定点斜坡取料:取料时,将悬臂调整到煤堆顶层边,大车不动,旋转悬臂取料,悬臂回转一定角度后,大车后退一段距离,斗轮下降一定高度回转取料,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取到底部。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调整下降的角度和后退的距离,防止因下降、后退的角度和距离不当造成塌煤将斗轮埋住。

c) 连续行走取料: 行走取料分数层数列进行连续行走取料。作业以第一列的第一点开始,边走大车边取料直到最后一点。然后大车后退,臂架回转进行换列操作,自第二列的第一点向最后一点取料。当取完第一层各列后,进行换层操作,继续第二层的取料。此工况运行时设备振动较大,一般用于煤场边缘料堆的取料操作或清理煤场。1.7斗轮机运行操作

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我们只介绍一种取料方式、两种常用的堆料方式和分流、直供作业方式。1.7.1 取料操作

1.7.1.1 手动回转分层取料操作

(1) 将控制选择开关(26SA)打到“手动”位置;

(2) 将开闭式料斗翻板开关(28SA)打到“取料”位置,直到限位开关极

限动作发出信号,变成取料状态后再把(28SA)打到“零位” ;

(3) 将变位式斗轮翻板电动推杆开关(29SA)打到“取料”位置,直到限位开关极限动作发出信号,再把(29SA)开关打到“零位” ;

(4) 将斗轮调整到取料始点,(第一层煤取料点,图示1处)

(5) 收到集控室发来的“取料允许”信号,确认煤场皮带启动后,把“悬臂皮带机”开关(18SA)打到“取料”位置,悬臂皮带机启动;(6) 将“斗轮”开关(20SA)打到“开机”位置,斗轮启动;

(7)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操作回转开关(23SA),使悬臂向左(或向右)回转取料,视煤尘情况合上水泵控制开关(25SA)投入喷水除尘系统;(8) 待悬臂回转70度左右将大车前进1~1.5米;

(9) 操作回转开关(23SA),使悬臂向另一方向回转取料至煤堆边缘;(10) 重复7.1.1.8~7.1.1.9操作步骤直至取完全层;

(11) 将大车后退至起始地点,悬臂下降3~4米重复7.1.1.8~7.1.1.10操作步骤,逐层完成取料任务。

3 I层 h

1 III层

V层

S

回转分层取料示意图

1.7.1.2半自动回转分层取料:

(1) 将控制选择开关(26SA)打到“手动”位置;

(2) 将开闭式料斗翻板开关(28SA)打到“取料”位置,直到限位开关极限动作发出信号,变成取料状态后再把(28SA)打到“零位” ;

(3) 将变位式斗轮翻板电动推杆开关(29SA)打到“取料”位置,直到限位开关极限动作发出信号,再把(29SA)开关打到“零位” ;

(4)将悬臂架转到右边取料终点位置,然后按下“(35SB)右角度设置”按

钮;

(5)将悬臂架转到左边取料终点位置,然后按下“(34SB)左角度设置”按钮;

(6)将斗轮调整到取料地点始端(第一层煤取料点);(7)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26SA)打至“自动”位置;

(8)将触摸屏上“大车行走进给量”拨至(0~999mm)间的某一值,一般设定为: S=500mm;

(9)在触摸屏上设定“批次处理”数值;

(10)按下“程控运行”按钮(31SA),检查斗轮机运行正常;

(11)上次设定“批次处理”数用完后斗轮机如需继续运行重新设定“批次处理”次数即可;

(12)设定“批次处理”次数完后检查斗轮机自动停止;

(13)全层取完或中途需停止斗轮机运行时,按“程控停止”按钮(32SA),检查斗轮机停止工作。1.7.2堆料作业方式

斗轮机堆料作业方式采用定点堆料法和回转堆料法。

对斗轮机静态、动态检查无异常后方可进行堆料操作。堆料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将控制选择开关(26SA)打到“手动”位置,将开闭式料斗翻板开关(28SA)打到“堆料”位置,直到限位开关极限动作发出信号,变成堆料状态后再把(28SA)打到“零位”。将变位式斗轮翻板电动推杆开关(29SA)打到“堆料”位置,直到限位开关极限动作发出信号,再把(29SA)开关打到“零位”。至此,堆料操作准备工作结束。

1.7.2.1定点堆料法

(1)检查斗轮机已变为堆料状态;

(2)操作斗轮机悬臂回转开关(23SA)将悬臂回转到一定角度;(3)操作斗轮机悬臂俯仰开关(21SA)将臂架调整到一定高度;

(4)将悬臂皮带控制开关(18SA)打至“堆料”位,检查悬臂皮带运行正常;

(5)将尾车皮带控制开关(19SA)打至“开启”位,检查尾车皮带运行正常;

(6)向煤控室发斗轮机“堆料”允许信号;

(7)堆料过程中随堆料高度的增加逐渐升臂架至额定高度;

(8)堆煤至额定高度后将大车行走一段距离或将悬臂变化一个角度再继续从下往上堆料。

(9)定点堆料法的主要注意事项是注意填满堆料时产生的峰谷。

定点堆料示意图

1.7.2.2 回转堆料法

(1) 检查斗轮机已变为“堆料”状态;

(2) 操作斗轮机悬臂俯仰开关(21SA)将臂架调整到一定高度;

(3) 将悬臂皮带控制开关(18SA)打至“堆料”位,检查悬臂皮带运行正常;

(4) 将尾车皮带控制开关(19SA)打至“开启”位,检查尾车皮带运行正常;

(5) 向煤控室发斗轮机“堆料”允许信号;

(6) 堆料过程中操作斗轮机悬臂回转开关(23SA)使悬臂向一个方向回转,物料按臂架回转轨迹堆出;

(7) 回转到一定角度后操作大车行走开关(16SA)使大车向前行走一段距离;

(8) 操作斗轮机悬臂回转开关(23SA)使悬臂向相反方向回转至规定角度;

(9)堆至所需长度后再将臂架提升一个高度;(10)煤至所需高度。

(11) 回转堆料的注意事项:注意回转角度,防止塌煤使煤堆超出煤场堆积范围。

b c f g A A--A 1 2 3 a d e A 7

斗轮机轨道 回转堆料示意图

1.7.3分流作业方式

1.7.3.1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26SA)打到“手动”位置;

1.7.3.2将“尾部导料槽”控制开关(28SA)打到“堆料”位置,检查尾部导料槽变至“堆料位”后将(28SA)打至“O”位;

1.7.3.3将“头部导料槽”控制开关(29SA)打到“堆料”位置,检查尾部导料槽变至“堆料”位后将(28SA)打至“O”位;

1.7.3.4将悬臂皮带控制开关(18SA)打至“堆料”位,检查悬臂皮带运行正常;

1.7.3.5将尾车皮带控制开关(19SA)打至“开启”位,检查尾车皮带运行正常;

1.7.3.6将“尾车分料板”控制开关(27SA)打至“分流”位置,检查尾部分料板变至“分流”状态;

1.7.3.7检查斗轮机在“分流”状态运行正常。

..4 直供作业方式:当码头单台卸船运行或码头清仓煤量少于1600t/h,而煤仓需要加仓时,可将头来煤用直供方式往原煤仓加仓。1.7.4.1斗轮机由堆料方式转为直供方式:

(1)接班长或主操命令,将斗轮机“控制方式”选择开关(26SA)打到“手动”位置;

(2)将斗轮机“尾车分料板”控制开关(27SA)打至“直供”位置;

(3)检查斗轮机“尾车分料板” 变至“直供”位置,发“直供”信号正常;(4)检查斗轮机在“直供”方式下运行正常;

(5)将尾车皮带控制开关 (19SA) 打至“O”位,检查尾车皮带停止运行;(6)将悬臂皮带控制开关(18SA)打至“O”位,检查悬臂皮带停止运行。1.8斗轮机运行中检查及注意事项1.8.1斗轮机运行中的检查

1.8.1.1检查各电动机、减速机、轴承无异常振动、声音,温度正常;地脚螺丝无松动;

1.8.1.2各皮带上、下托辊、刮煤器、自动调心托辊应动作灵活,无脱落、损坏;刮煤器树脂无严重磨损、变形、损坏;

1.8.1.3检查皮带机滚筒包胶无脱落,无粘煤,与支架无磨擦现象;1.8.1.4检查减速机、液力偶合器、逆止器及液压系统无漏油现象;液压系统压力正常,运行平稳;

1.8.1.5大车行走时无啃轨现象,声光报警正常,行走位置显示正常;1.8.1.6动力、控制电缆卷绕、收放正常;

1.8.1.7悬臂升降时无抖动现象,停止升降时无缓慢上升或下降现象;1.8.1.9水箱水位正常,除尘系统能正常投入;1.8.2 斗轮机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8.2.1严禁擅自改变程控参数设定和乱动操作把手、触摸屏;

1.8.2.2运行中斗轮机司机不得离开司机室,防止限位开关失灵及其它事故出现时无人值班;

1.8.2.3尽量避免在暴雨天气、夜间照明不足时开机;

1.8.2.4开机前必须对本机动作范围内进行检查,确认无人或障碍物,按启动电铃半分钟后方可开机;

1.8.2.5大车开动前必须检查夹轨器是否松开;

1.8.2.6运行中应密切监视各转动设备的电流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

1.8.2.7取料时发现有长、大铁件、钢丝绳、大块异物应立即停机清除,并放至指定位置;

1.8.2.8取料时,斗轮切料不可太深并注意煤层断面不得太陡,一般取料高度为斗轮半径,最高不超过斗轮直径的三分之二,大车每次移动距离控制在1~1.5米,以防止煤堆塌方埋住斗轮;

1.8.2.9取料时应控制出力不超过1600t/h,以防止上煤系统过负荷和皮带撒煤;

1.8.2.10当斗轮被少量塌方煤埋住时,可缓慢退大车使斗轮脱出;塌方煤量太大压死斗轮时,应用人工清除后,才能退大车重新启动;1.8.2.11低位取料时应防止撞坏地面的设施和设备;

1.8.2.12 运行中发生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损坏设备事故时,应马上按急停按钮,切断主电源和控制电源,并向上一级报告,待处理恢复后才能继续投入运行;

1.8.2.13当发现事故信号或事故铃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1.8.2.14各机构换向操作,都必须待转动部分完全停止后才能反向操作,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1.8.2.15各限位开关只能作故障停机,正常停机必须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

1.8.2.16斗轮机与推土机混合作业时,必须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要

注意防止碰撞;

1.8.2.17堆料时,注意悬臂不要升得太高,以防止煤量过大或雨天作业时悬臂皮带打滑,在高位时尤需注意加强监视;

1.8.2.18堆料时,要逐渐调整悬臂高度,避免因落差大造成粉尘飞扬,堆料底部同煤沟应保持5米以上距离;

1.8.2.19煤尘较大时应及时投入喷淋除尘系统,并注意给水箱加水;1.8.2.20当风速大于20米/秒时,应停止作业。将大车开到锚定位置锚定好,将斗轮放置在煤堆上,断开斗轮机电源,关好各配电室、控制室门窗,并做好其它防风、防雨措施。1.9斗轮机停机注意事项

1.9.1每班使用结束后,将斗轮机停在适当的位置,并将悬臂架放平;1.9.2将各控制开关打至“停机”位置,断开斗轮机控制电源;

1.9.3夹轨器夹紧,放下锚定装置(正常交接班时不用放下锚定装置);1.9.4做好运行记录和清洁工作;

1.9.5司机离开司机室前必须确认所有设备停止运行,断开控制电源,离开时必须将司机室门窗关好。1.10斗轮机除尘系统的检查

1.10.1斗轮机水除尘系统应视堆、取料煤尘情况及时投入;

1.10.2除尘系统运行中要及时向除尘水箱补水,保证水箱水位正常;1.10.3加强对水泵及其滤网的检查,保证水泵运行正常、滤网无阻塞;1.10.4加强对水系统管路检查,各接头无渗漏现象,各定位压板无松脱现象;

1.10.5各喷头雾化良好无堵塞。48

运煤系统皮带机操作规程1. 皮带机运行规程

1.1输煤设备启动前的检查

1.1.1 胶带

a) 胶带各接头脱胶、翘起和断裂现象。

b) 胶带表面无新的划伤痕迹,无明显裂纹。c) 胶带无跑偏迹象。

d) 胶带表面无严重破损和覆盖层无大面积起皮现象。1.1.2电气检查

a) 检查电动机检修工作已结束,安全措施已恢复,保护装置已投入。b) 电动机电源引线、接地线完好,电缆表面无破损、老化现象。c) 电动机地脚螺栓无松动现象。d) 风扇保护罩完好无松动。

e) 电动机上或其附近无杂物并无人工作。f) 检查各信号开关是否正常。g) 岗位除铁器是否正常。1.1.3滚筒

a) 滚筒衬胶无脱胶、脱落和严重磨损现象。b) 滚筒表面无积煤,与支架无摩擦现象。c) 滚筒轴承润滑良好。1.1.4托辊

a) 托辊无脱落现象。

b) 托辊表面无损坏,轴承无卡涩现象。c) 托辊转动灵活与支架无摩擦现象。d) 调心托辊转向灵活。1.1.5减速机

a) 减速机地脚及各部分连接螺栓无松动脱落现象。b) 减速机无渗漏油现象。c) 减速机油位正常。

1.1.6 液力偶合器

a) 各部联接螺栓无松动脱落现象。b) 无渗油现象。

c) 易熔塞完好。d) 油量正常。

e) 弹性块磨损正常,无损坏现象。f) 防护罩、防护网完好。1.1.7轴承

a) 轴承座螺栓无松动、脱落现象。

b) 轴承润滑良好,无缺油现象。c) 轴承无损坏现象。1.1.8就地控制箱

a) 电缆接头牢固、可靠,无破损现象。b) 各指示灯工作正常。c) 就地操作按钮正常可靠。d) 转换开关转动灵活。

e) 转换开关无特殊情况,应在“程控”位置。f) 继电器无异常现象。1.1.9拉紧装置

a) 配重箱无脱轨现象,与地面距离大于0.4米以上。b) 配重箱在轨道内上、下滑动,无卡涩现象;c) 各部联接螺栓无松动、脱落。

d) 配重箱盖无脱落,箱盖及滚筒周围无积煤现象。e) 配重箱护栏完好。

f) 液压拉紧装置的液压系统压力、油位正常。1.1.10制动器

a) 制动瓦无磨损严重。

b) 制动瓦与轴之间的距离适当。

c) 拉紧弹簧是否失效。

d) 油缸结合面密封是否完好、漏油。e) 各部螺栓无松动、脱落现象。

f) 限位开关是否动作正常。1.1.11落煤管

a) 检查落煤管内无严重积煤。

b) 检查连接螺栓无松动、脱落现象,法兰连接密封良好无漏粉现象。c) 检查耐磨板固定螺栓无松动、脱落,耐磨板无严重磨损现象。d) 三通挡板到位,限位开关动作正确。

e) 三通挡板电动推杆转动是否灵活。f) 电动推杆与煤挡板连接是否完好。

g) 挡板到位情况是否与电动推杆位置相符。h) 落煤管观察门是否开关灵活、密封良好。1.1.12导煤槽

a) 导煤槽旁胶密封良好无漏煤、漏粉现象。

b) 导煤槽的旁胶紧固螺栓和锁紧铁销无松动、脱落现象。c) 检查旁胶无严重磨损现象。d) 导煤槽后挡煤板完好无积煤。

e) 检查导料槽挡帘完好,喷淋装置能正常投入。1.2皮带机的现场操作

1.2.1皮带机的现场启动操作:

1.2.1.1设备检查完毕后,接班长、可以启动的指令后方可进行操作;1.2.1.2将现场控制箱上的选择开关切到“就地”位置;

1.2.1.3按下现场控制箱上“启动”按钮,皮带机启动运行指示灯亮;1.2.1.4松开现场控制箱上“启动”按钮,检查皮带机启动正常。1.2.2皮带机的现场停止操作:

1.2.2.1就地试验结束后,接到可以停机的指令后方可停机;1.2.2.2按下现场控制箱上“停机”按钮,停机指示灯亮;

1.2.2.3确认皮带机停机后,将现场控制箱上的选择开关切到“程控”位置。

1.2.3电动三通挡板的现场切换:

1.2.3.1设备检修完毕后,接到通知可以切换挡板的指令后方可操作;1.2.3.2将现场控制箱上的选择开关切至“就地”位置;

1.2.3.3按下现场控制箱上“启动”按钮,挡板切换到位指示灯亮;

1.2.3.4确认挡板到位后,将现场控制箱上的选择开关切到“远控”位置。1.2.4电动刮水器的现场抬落:

1.2.4.1电动刮水器的现场“落下”操作:

a) 接到通知可以操作刮水器的指令后,将现场刮水器控制箱上的选择开关切至“就地”位置;

b) 按下现场控制箱上的“落下”按钮,刮水器落下到位指示灯亮;

c) 确认刮水器的可变槽角托辊放平,刮水胶刀与皮带接触面接触适宜;d) 将现场控制箱上选择开关切至“远控”位置。1.2.4.2电动刮水器的现场“抬起”操作:

a) 接到通知可以操作刮水器的指令后,将现场控制箱上的选择开关切至“就地”位置;

b) 按下现场控制箱上的“抬起”按钮,刮水器抬起到位指示灯亮;

c) 确认刮水器抬起到位后,将现场控制箱上选择开关切至“程控”位置。1.3皮带机运行中的检查及注意事项

1.3.1电动机无异常声音、振动不超限,温度正常;接地线完好地脚螺栓无松动;

1.3.2 液力偶合器无漏油、喷油现象;

1.3.3 减速机运行中无异常声音、振动、温度不超过规定值,无漏油现象;

1.3.4 制动器推杆应抬起,制动瓦与制动轮无摩擦现象,逆止器无异声和颤动现象,温度不超限;

1.3.5 轴承润滑良好、无异声,无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

1.3.6 驱动滚筒运转正常,无异常声音,无粘煤,滚筒包胶无开裂、脱落;

1.3.7 改向滚筒运转正常,无异常响声,滚筒包胶无开裂、脱落;1.3.8 拉紧装置处皮带应无卷边和来回游走现象,重锤应不碰地,在滑道内升降灵活;

1.3.9 皮带无跑偏,打滑、撕裂和撒煤现象;

1.3.10 托辊应转动灵活,无异声,自动调心托辊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1.3.11 皮带机支架无变形、松动;

1.3.12 刮煤器与皮带工作面接触紧密,无刮伤皮带现象;

1.3.13各落煤管观察门密封良好无漏煤、漏粉现象,振打器工作正常;1.3.14 清扫器与皮带接触紧密,无刮伤皮带现象;1.3.15 缓冲托辊完好,无脱落;1.3.16 发现煤湿应及时关闭水除尘;

1.3.17 皮带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检查电动机、减速机、轴承座温度是否正常。

1.4紧急停机条件

1.4.1 发生直接威胁人身或设备安全的事故时;

1.4.2 电动机缺相运行,有焦臭味,冒烟情况或电流超限;1.4.3 电动机、减速机、各轴承剧烈振动;1.4.4 输煤皮带严重跑偏,造成大量撒煤;

1.4.5 输煤皮带严重打滑或磨损,发热冒烟,有焦臭味;1.4.6 输煤皮带撕裂或接口严重脱胶可能断裂时;

1.4.7 输煤皮带与固定部分严重摩擦无法调整时;1.4.8 落煤管发生堵煤时;

1.4.9 皮带机头尾滚筒及各处改向滚筒不转或托辊大量脱落变形时;1.4.10 拉紧装置严重歪斜、钢丝绳脱出滑轮或拉紧小车出轨时;1.4.11 发现皮带上有大块杂物、工具等物品来不及取出时;1.4.12 设备遇上有火警时。

2 皮带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1.皮带机开关合闸后,电动机不旋转,只发出“嗡嗡”声

主要原因

1.电动机缺相运行。2.机械卡死。

1.电动机和振动机械中心不准。

2.电动机剧烈振动

2.轴承间隙变大或轴承损坏。

3.底脚螺丝松动或脱落。4.液力偶合器缓冲胶损坏。

5.轴弯曲。

1.电动机二相运行致使电流超限。

2.电动机运行负载过大或运行时间长。

3.电动机风扇叶片损坏,冷却风量不够。4.电压过低。5.鼠笼断条。

1.停止运行,请检修人员处理。

2.旋紧底脚螺丝。3.停机更换缓冲胶。

处理方法

1立即切断电动机电源,汇报班长请电气检修处理。

2分析原因,检查机械卡死部位并排除。

3.运行中电动机发热

1. 停机汇报班长,通知电气检修处理。

2.如运载过大,要减少负荷;如运行时间长,要停用电动机运行。

3.查找电压降低的原因;4.停机通知检修处理。

1.检查原因,送上电源或更换熔丝。

2.检查若是热偶动作,应复位,若是其它电气保护

4.电动机在

1.电源失去或熔丝熔断。2.电动机保护动作(包括

运中自动停机

热偶动作)。3.联锁保护动作。

4.皮带机保护动作(拉线开关、跑偏开关、打滑等动作)。

动作,则通知检修电气人员处理。

3.因系统设备故障停用,而引起联锁动作停用时,则听候班长命令处理。4.查明原因,排除皮带机故障。

1.停用此设备。

2.如果是底脚螺丝松动要旋紧。

3.汇报班长,请检修人员处理。

1.更换密封胶并增添润滑油。

2.停用汇报班长,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3.若油位过高,应放油至正常位。

1.加油或放油至正常油位。

2.更换油。3.清理排气孔。

4.条件允许情况下安排停机一断时间。

5.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5.减速箱强烈振动有异声,温度升高

1.底脚螺丝松动。

2.靠背轮螺丝松脱或中心不正。

3.轴弯曲,轴承弹子碎裂。

4.齿轮磨损或折断。5.缺油或油质不好。1.密封胶损坏。

2.平面接合或档圈间隙大。

3.油位过高。

6.减速箱漏油

7.减速箱温度升高

1.缺油或油过多。2.油质不好。3.排气孔堵塞。4.运行时间长。5.机械故障。

8.皮带机启动不了

1.选择开关、联锁开关或挡板位置不对。

2.现场拉线开关动作没有复位。

3.电源未送上或熔丝断。4.皮带机保护动作排除后,未按故障复位“按钮”。

5.电机或电气系统故障。

1.择开关、联锁开关或挡板位置对好。

2.拉线开关,将其复位。3.电源或更换熔丝。4.故障复位”按钮。

5.班长,请电气检修人员处理。

9.就地或远控都不能切断电动机电源,电机冒烟。

10.轴承磨损,金属沫磨出

1. 开关本身机构故障

1.立即停该设备所在母线进线电源开关,汇报班长通知电气检修人员处理。

1.与轴承座的间隙过大或过小。

2.窜动严重。3.不通缺油。4.加错油。

1.轴承缺油或油质变质。

1.设备,汇报班长,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2.油路,添加润滑油。3.更换合适润滑油。1.添加润滑油或调换新油。

2.阻塞要疏通或换新油。3.停机汇报班长,请检修人员处理。

1.找出漏油原因,请检修人员处理。

11.轴承温度2.油管阻塞或加错油。升高3.轴承选择不当,弹子碎

裂间隙太小。

1.液力偶合器漏油。

12.液力偶合2.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器易熔塞经3.频繁启动。常熔化4.充油量减少。

5.转动机械被卡煞。

2.调整输送量,使皮带机

在正常出力下工作。3.减少启动次数。4.加油至标准油位。5.检查皮带机,排除卡煞现象。

1.停机清除杂物。

2.加强监视,及时调整。3.皮带边丝撕坏,停机后割除撕坏部分防止扩大。4.停机清理疏通落煤管堵塞。

5.如果是皮带撕裂,立即停机,汇报班长,通知检修人员理。

1.控制煤流量在额定出力范围内。

2.停机擦干皮带非工作面水或油,撒点松香或锯末在主滚筒面上和皮带非工作面上。

3.停机汇报班长,通知检修人员调整拉紧装置。4.停机消除皮带挂、卡现象。

5.停机汇报班长,通知机械人员处理。

6.检查原因,汇报班长通

1.皮带被尖锐杂物或大块

卡住。

13.皮带撕裂2.皮带严重跑偏。

3.皮带与固定部分卡住。4.落煤管塞死。

1.运煤量过载。

2.皮带非工作面有水或油,主滚筒打滑。

3.皮带张力不足。

14.皮带打滑

4.皮带被挂住或卡死。5.主动滚筒包胶脱落。6.打滑检测装置故障。7.转动机械故障。

知电气检修处理。

7.停机,查明原因,汇报班长通知机械人员处理。

1.皮带胶接质量不好或脱落严重。

2.皮带过于偏斜或落煤管堵塞,未及时发现,造成大量积煤。

15.皮带拉断3.皮带过紧又超负荷运

行。

4.皮带使用日久,胶质老化。

5.主滚筒严重打滑,致使皮带发热熔化。

1.及时汇报班长,通知检修处理。

2.调整皮带并清除积煤。3.皮带过紧应适当减轻其拉紧重量或通知检修处理。

4.发生皮带拉断,应紧急停机,保留现状,汇报班长。

5.发现皮带打滑要及时停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