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交换原理课程总结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总结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一部分

通信网

– 的网络。

由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结合信令过程、协议和支撑运行系统组成

现代通信网的三大支撑网

– 数字同步网 信令网 电信管理网

信道复用技术

– 1 时分复用

同步时分复用 用于电路交换 位置化信道:

统计时分复用 用于分组交换和ATM交换 标志化信道

– 2 频分复用 3 码分复用 4 波分复用

连接的数学定义

– 连接 连接方式 入端重排表达式

交换单元

基本开关阵列 共享存储器 总线型

时间(T)接线器

输出控制 输入控制

HWi TSj 的ITS号 = TS号j * HW线总数m + HW号i

空间(S)接线器

输出控制 输入控制

数字交换单元DSE

TST组合

结构 反向路由的半帧选择

同发 广播

交换网络

– 单级网络 多级网络

– CLOS网络 五员组 严格无阻 可重排无阻

– BENES网络

– DSN网络

– BANYAN网络 唯一路径 有阻

降低阻塞的方法

增加级数

引入排序网络

限制入线上的信息量,加大缓冲存储器

增加BANYAN网络的平面数,构成多通道交换网络

排序BANYAN的结构不要求

第二部分

1 电话交换基础

– 电话机原理

– 基本话务理论

话务量

话务流量 及 三个含义

呼损

爱尔兰公式 E(M,Y)– 程控交换机概述

话路部分和控制部分

2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

–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用户模块 远端用户模块 – 用户模块

用户级交换网络

用户电路(模拟/数字)

– 中继器

母局模块

– 数字音频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

单音频 双音频 信号音的同发 广播

– 数字交换网络

时间(T)接线器

空间(S)接线器

数字交换单元DSE

TST组合

– 控制部分

集中控制 分级控制 全分散控制

功能分担 负荷分担

同步方式 互助方式 主备用方式 N+1备份

3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

– 支援软件 运行软件 呼叫处理软件 数据程序分离

– 呼叫处理

输入处理

摘挂机 脉冲识别

分析处理 可以用SDL描述

去话分析 号码分析 输出处理

– 任务分级和调度

故障级 基本级 周期级

– 呼叫处理能力BHCA

– 过负荷控制

4 电话网

– 由国际接口局接入的国际网

– 四级汇接制的国内长途网

来话分析 状态分析

路由 路由选择计划

– 端局和汇接局构成的本地网

基本二级分区汇接制

去话汇接 来话汇接 来去话汇接 集中汇接 主辅汇接

路由选择计划

– 编号计划

5 信令系统

– 信令 信令系统

– 线路信令 路由信令 管理信令

– 用户线信令 局间信令

– 逐段转发方式 端到端方式

– 随路信令 公共信道信令

– 七号信令

协议栈

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MTP:Message Transfer Part)

MTP1 MTP2 MTP3

三种信令单元

独立用户部分(UP:User Part)

TUP ISUP SCCP

TUP的基本信令流程

信令消息的传递涉及的协议栈

– 我国的信令网结构

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

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

第三级为信令点SP

直连工作方式

准直连工作方式

完全分离工作方式

– 信令网的路由选择

路由的种类和含义

信令路由选择的一般原则

– 信令点编码

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 14

我国国内信令网的编号计划 24

主信令区 分信令区 信令点

6 移动交换

– 网络结构 交换 空中接口

第三部分

路由器的交换结构

– N-ISDN B-ISDN

ATM标准

– 5+48=53 UNI NNI 信头结构

– ATM的面与层

– ATM的VPI/VCI交换

ATM 交换技术

– ATM的基本功能 信头变换 选路(路由) 排队

–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 ATM的各类交换单元

共享存储器 共享媒体 BANYAN CLOS

– 缓冲策略或称为排队策略

外部缓冲

输入缓冲、输出缓冲、输入与输出缓冲、环回缓冲

内部缓冲

输入缓冲、输出缓冲、交叉点缓冲 共享缓冲

缓冲策略或称为排队策略

– 选路控制有两种方法

自选路由和表格控制选路

ATM网络

– ATM的控制平面的信令

第四部分

ATM IP 结合

– 重叠模式

– 集成模式

IP交换

Tag交换

MPLS

MPLS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 边缘路由 核心交换

– LER LSR FEC LIB 工作过程

MPLS的标签和操作

– 标签操作

压入(Push) 标签置换(replace) 标签弹出(Pop)

– 标签分配方式

上游标签分配 下游主动标签分配 下游按需标签分配

第五部分

软交换的系统结构、四层结构

软交换的特点功能

媒体网关 信令网关

应用服务器

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的目的和意义

Parlay AP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