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论文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H.248协议与MGCP协议

摘 要: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是下一代网络演进中的重要协议.是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间的控制协议,本文结合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实践,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MCCP、H.248/MeGaco协议的结构、性能和区别,从不同角度对两个协议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进一步学习软交换技术,提供基础。

概 述:

随着NGN(下一代网络)网络技术的深入研究,以H.248协议和MGCP为网关控制信令的软交换实验网在通信领域迅速展开。H.248协议和MGCP协议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运营商经常会遇到类似H.248协议和MGCP协议选择的困惑,主要表现在TG,AG或媒体资源服务器在选择H.248还是MGCP协议上存在不少争议。尤其是由于MGCP协议发展历史较早,市场上已经存在不少MGCP协议相关网关产品。因此,如何对H.248协议和MGCP协议进行正确的定位,对于运营商规划软交换网络至关重要。

MGCP简介:

MGCP协议研究相对较早,其在1999年就已经推出了第一个正式版本RFC2705,到2003年形成第二个版本RFC3435。主要应用于分开的多媒体网关单元之间。多媒体网关由包含“智能”呼叫控制的呼叫代理和包含媒体功能的媒体网关组成,其中的媒体功能执行诸如由 TDM 语音到 VOIP 的转化。MGCP 采用的是呼叫控制结构,这里的“智能”呼叫控制处于网关外部,并由呼叫代理控制。在 MGCP 模式中,网关主要负责音频信号转换功能,呼叫代理主要处理呼叫信令和呼叫处理功能。因此,呼叫代理实现了 H.323 标准信令层并充当了“ H.323 关守”或 H.323 体系的一个或多个“ H.323 终点”。

H.248简介:

H.248协议是 2000年由 ITU-T第 16工作组提出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它是在早期的 MGCP协议基础上改进而成。H.248/ MeGaCo协议是

用于连接MGC与MG的网关控制协议,应用于媒体网关与软交换之间及软交换与 H.248/ Me-GaCo终端之间,是软交换应支持的重要协议。

H.248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如何描述网关的状态、特性、行为,二是定义控制网关动作和监视网关状态的命令。对于媒体网关内部对象进行抽象和描述,H.248提出了网关的连接模型概念,基本构建为终端和关联域。另外,H.248协议共定义了8个命令,命令控制对象都是终端。当MG发起呼叫时,MGC建立一个新的上下文,并使用Add命令将 R7rP流和模拟线这两个终端分别添加到上下文中,当 MG结束呼叫后,MGC使用Subtract命令将终端从上下文中删除,释放资源。用Modify命令可以修改终端的属性和信号参数。

以下以RGW-RGW呼叫为例,说明MGC是如何利用H.248协议建立呼叫和承载信道。其网络结构如图1.1所示。 MGC H.248 H.248 MGC1 MGC2 IP话音数据

图1.1 H.248控制

的示例网络结构

MGC1和MGC2为主叫呵被叫电话用户相连的RGW,为简单计,设它们受同一个MGC控制

H.248和MGCP协议比较:

[1] 从本质上说,H.248和MGCP协议都

是用于媒体网关控制的接口协议,H.248协议是对MGCP协议的继承和发展。H.248和MGCP协议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在H.248协议具有比MGCP协议更完善的协议功能,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更强的可扩展性。

[2] 从协议功能说,除IP语音业务、与

PSTN语音互通、与ISDN语音互通业务

等H.248协议和MGCP协议都能提供的基本业务外,H.248协议具备比MGCP协议更多的多媒体业务支持功能和更强的控制功能。例如,在多媒体业务支持方面,H.248协议通过复用描述符(Mux)来描述窄带复用承载能力,来实现与窄带多媒体系统互通,而MGCP协议并不支持与窄带多媒体系统的互通。H.248协议具有MGCP协议不支持的多媒体视讯会议功能。H.248协议制定了专用于H.323视讯会议的协议扩展包。H.248协议定义了更丰富的IP网络传输协议,MGCP仅选用UDP作为网络承载协议,而H.248协议可选使用UDP,TCP或SCTP协议进行承载。在实际运营中,H.248协议可根据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传输协议。此外H.248协议还增加了比MGCP协议更强的MGC对MG进行资源控制和QoS控制等增强控制功能。

从可扩展性来说,MGCP协议和

H.248协议都是采用扩展包的形式来实现协议的可扩展性。MGCP协议由ETF制定,因此,MGCP协议更关注于IP业务应用。H.248讲议是由ITU-T和MGCP共同制定,除IP业务应用外,H.248协议考虑了更多与现有传统PSTN/ISDN以及V5.2接入网业务兼容能力,以及更丰富的业务实现功能需求。

从适用范围来说,由于H.248协议具

备比MGCP协议更完善的功能和数量更多的协议扩展包,因此,H.248协议具有比MGCP协议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从协议互通性来说.由于MGCP协议

研究相对较早,其在1999年就已经推出了第一个正式版本RFC2705,到2003年形成第二个版本RFC3435。国内外已现存不少支持MGCP协议的产品,并已在国外运营网络获得了广泛应用,MGCP协议产品之间的互通性基本可以保证。然而,H.248协议直到2000年才推出第一版本,且协议仍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到目前为止,ITU-T已经批准或待批批准的H.248相关文档有34个。目前市场上支持H.248协议的产品较少,尤其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实际运营经验,导致H.248协议产品之间的互通性难以完全保障。在国内软交换试验中进一步对H.248协议相关产品进行广泛试验和相关测试,不仅可以完善H.248协议,而且可以有助于互通性问题的解决。随着H.248协议的不断完善以及随着国内软交换实验的深入开展,H.248协议互通性问题最终将得以解决。 结 论:

关于MGCP与H.248说得很多,也引起了相当程度的混乱。首先要明确指出的是H.248与MGCP在协议概念和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H.248/MeGaCo协议简单、功能强大,且扩展性很好,允许在呼叫控制层建立多个分区网关;MGCP是H.248/ MeGaCo以前的版本,它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不如H.248/ MeGaCo。H.248支持多媒体,MGCP不支持多媒体。应用于多方会议时,H.248比 MGCP容易实现。MGCP基于UDPUDP传输,等。H.248H.248中引入了基于传输控制协议context概念,另(TCP)、外,增加了许多package的定义,从而将MGCP大大推进了一步。应该说H.248协议议已经取代了MGCP,成为MGC与MG之间的协议标准了。

参考文献:

[1] 糜正锟. 软交换组网和业务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Mi Zhengkun,Softswitch network and services. Beijing: Posts and Telecom Press, 2005 [2] 糜正锟. IP网络电话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Mi Zhengkun,IP Internet telephony technology. Beijing: People's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ess, 2000

[3] 孟旭东.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和SIP协议.现代电信科技,2002

Meng Xudong,Softswitch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SIP protocols. Modern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02

[4] 杨国民,陈锡生. 交换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Yang Guoming,Chen Xisheng. Switching technology.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6

[3][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