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浅埋偏压段地表回填注浆及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隧道浅埋偏压段地表回填注浆及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来源:意榕旅游网
工程施工技术I Construction TechnologrI 【文章编号】1007—9467(2009)05—0099-04 隧道浅埋偏压段地表回填注浆及 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周永明(中铁十七局集团z-/X- ̄3,石家庄050081) 【摘要】以六武高速公路LW-12标工程李集I号隧道严重偏 【关键词】公路隧道;浅埋偏压;水泥稳定碎石土;回填注浆;“零 压地段技术处理措施为工程实例,具体介绍在山区高速公路 进洞”开挖支护 隧道施工中遇到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施 【中图分类号】u455.45 【文献标志码】B 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地表处理,开挖支护,选择何种进洞方 案等一系列施工技术。为此,通过砌筑挡墙、地表回填注浆待 在浅埋段、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施 软弱围岩与山体固接稳定成形后,开挖支护采用”零开挖进 工技术运用或处理不当,特别是洞口薄弱段,经常会 洞”方案,可减少或避免因大刷大挖大范围回填对山体及植 造成较大面积的塌方,由此带来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整羹盎 .2 i思 鑫 些堡爱 建金 舢 舢 3.2压路机 加大,使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且容易形成局部松 路面平整度好坏的关键在摊铺机,但与压路机 散和发裂,影响路面平整度。 的碾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的碾压工艺与正 压路机应停在冷却后的沥青路面上,否则,极易 确的碾压操作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手段。 形成小坑槽影响平整度。 1)碾压方式及碾压速度的控制 碾压沥青混合料应采用组合碾压的方式,初压 4其它因素的影响 时首先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为1.5 摊铺作业速度、施工缝的处理、桥头与伸缩缝 km/h ̄2km/h;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应采用 的处理、现场人工修补等因素。 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4遍~5遍,速度为3.5km/h 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涉及到整个 ~4.5km/h;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速 施工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充分研究分析产生的原 度为2.5km/h~3.5km/h。碾压时除按规范标准进 因,抓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施工,才 行外,应注意碾压路线和方向不得突然改变,以免使 能保证路面平整度,提高路面工程质量。 混合料产生推移或发裂。 【参考文献】 [II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2)碾压温度的控制 [2]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 [31何挺继,朱文天,邓世新.筑路机械手册[K].北京:人民交通 中的关键,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对来料车、摊铺后、碾 出版社,1998. 压前、碾压中及碾压终了的温度进行测试。碾压应在 【收稿日期12009.01.09 混合料较高温度下进行最为有利,一般初压不低于 120℃(张石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的初压温度控制在 135℃~140℃之间),复压不低于90℃,终压完成时 不低于70 0C。温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与 钟敬风(1980 ̄),女,山东招远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公 压实度,温度偏低导致沥青混合料颗粒间摩擦阻力 路桥梁工作,(电子信箱)fih2004666@163.tom。 99 I工程施工技术 I comt兀‘c如 c^Mj0 及工期延误等是无法估量的。由我单位施工的六武 高速公路LW-12标工程李集I号隧道左线武汉端出 口洞口上方有一条长28m、宽4m的自然冲沟,沟底 距隧道开挖顶部最浅处为1.2m,隧道洞口均处于浅 埋偏压段。该隧道为六武高速公路较长隧道,又存在 断层,围岩变化明显,节理发育,裂隙水较丰富,如何 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工期成为高速公路的节点工程 之一。 1工程概况 李集I隧道位于六安市金寨县南溪镇境内,起 讫桩号为ZK64+708~ZK65+779,长1071.OOm,该隧 道浅埋段达45m,浅埋段最大埋深6.5m,最小埋深在 ZI 5+754处。在洞外接长明洞25m。隧道总宽 12.70m,隧道总高lOm。 根据地质描绘、钻芯取样、物探资料,李集I号 隧道左线围岩地层岩性主要有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全 新统残坡积层,少量为冲积层,下伏基岩主要为燕山 中晚期二长花岗岩,新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大别变质杂 岩。其具体岩性如下。 1)燕山中晚期二长花岗岩:灰色,暗灰色,中粒 结构,块状结构,主要分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等组 成,节理裂隙较发育。 2)新太古代.早元古代大别变质杂岩:主要为 浅灰、灰黄色、灰白色角闪斜长片麻岩,粒状变晶结 构,破裂结构,片麻状构造,节理风化裂隙较发育。 隧道出口处存在天然冲沟,水量丰富,围岩易坍 塌,在施工工程中应注意洞口段的安全,确保安全进 洞。 2工艺流程 因该隧道设计处于地表汇水、浅埋、偏压地段,为 保证施工安全,采取”早进晚出”的进洞方案,即洞 门修建应尽量避免对山体的扰动,尽可能减少边仰 坡刷坡范围。洞口处顺线路方向左侧山坡较陡,右侧 为一冲沟,且边坡高差较大,如果设计采取路堑施 工,不但挖方量加大,而且弃渣量较大,同时边坡坡 度较陡,放坡范围较大,安全稳定性较差。由于条件 的限制,不宜破坏洞口边坡,就采取了回填水泥稳定 10n 碎石土分层反压回填并注浆、套拱、超前管棚等辅助 施工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 2.1浅埋段挡土墙施工 由于边坡较陡,隧道右侧洞顶处在覆盖层较薄的地 段,左侧处在半山坡位置,如果不砌筑挡墙,回填夯 实碎石土量较大,也不稳定,受到山区洪水的影响, 会出现质量隐患。在洞项上方施工挡墙,保证基础设 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地基承载力大于等于200MPa, 挡墙高度随地形的变化适当调整。 其工艺流程为:施工调查及施工放样——基坑开 挖及承载力检测——立挡墙模板——挡墙基础回填 夯实。 2.2水泥稳定碎石土分层回填夯实及地表注浆 挡土墙施工完成后,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在挡 土墙与山体之间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回填夯实。回 填前应首先清除地表植被、腐殖土,并在山体表面坡 度较陡处开挖台阶。填料选用稳定性良好的碎石土, 水泥掺量7%~9%,拱顶覆土厚度大于等于3m。回 填夯实后压实度应不小于90%,整平表面后用潜孔 钻打注浆孔,注孔时注浆液采用双液浆,必须配好浆 液。 具体施工工艺为:清除表层植被一测量放样 开 挖台阶一翻拌水泥稳定碎石土至均匀、分层回填夯 实水泥稳定碎石土_÷布孔、钻孔、清孔一安装注浆管 封口一拌和双液浆、注浆形成止浆墙_÷循环注浆直 至灌满 清理表层并进行绿化恢复。 2.3进洞套拱工艺流程 该隧道进洞方案提出了“零进洞”原理,采用在浅 埋段施工大管棚套拱的方法,为下一步的管棚施工 做好准备,并为浅埋段回填注浆提供较好的工作平 台。其工艺流程为:局部及基础开挖_÷安装型钢钢 架一立内模 预埋长管棚定位定向钢管 立外模 混凝土浇筑-÷养生 拆模 回填洞渣 监控量测。 2.4偏压、浅埋、软弱围岩工艺流程 软弱围岩承载力低、稳定性差,易发生塌方,再加 上处于偏压、浅埋段,因此,就如何对围岩进行预加 固和消除偏压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成为关键。其工艺 流程为:超前管棚及导管支护一山体外侧回填水泥 工程施工技术I ConstructionTechnologyI 稳定碎石土并注浆、环向开挖 初期支护 安装118 李集1号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零进洞”原 理进洞,即在洞外一定距离首先施作一个类似明洞 的暗洞,逐步向洞内方向推进,直到完全嵌入浅埋段 的山体。该隧道采用118工字钢作为内模支撑,再浇 筑70cm厚C25号混凝土,将118工字钢一起浇筑在 混凝土中,并在浇筑前预埋 1 14mm钢管作为超前 长管棚施工的定位、定向套管。在套拱混凝土两侧回 工字钢_锚网喷支护_÷开挖核心土一监控量测 加 强支护、衬砌。 3浅埋偏压段的施工方法 3.1挡土墙的施工 挡土墙施工是地表回填前的附属工程,挡土墙 地基必须设置在稳定的地基上,确保地表回填厚度 和质量。按照设计意图,由于挡土墙较长,应分段(每 6m设置一沉降缝)进行施工。在隧道穿过的山体较 低的一侧垂直隧道走向设置挡土墙。设置挡土墙的 目的就是减少地表回填方量,稳定碎石土,防止水土 流失。施工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3.2水泥稳定碎石土回填夯实 碎石土回填前必须进行清表,清除表面腐质土、 草皮、杂物等。水泥稳定碎石土采用厂拌法施工,拌 和均匀后,沿山坡分台阶碾压回填夯实,分层厚度不 大于25cm。碾压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回填压实度 不小于90%。填料采用稳定性良好的碎石土,水泥掺 量为7 一9%,拱项覆土厚度保证不小于3m。回填 到顶层后要进行调坡并进行封面,保证设计坡度,确 保山上的水能顺坡而流,保证浅埋段回填处不积水。 3.3地表注浆及恢复 地表回填夯实达到设计厚度后,用潜孔钻进行 钻孔,钻孔前,应首先进行布孔,布孔间距为250cm ̄ 250cm,成梅花形,钻孔时应埋入原地面以下不小于 1.5m。注浆管采用 60mm ̄5mmPVC打孔塑料管, 管壁每隔15cm交错布眼,孔眼直径为lOcm。打好孔 后,开始下管,管露出表面至少50cm,注浆前应对管 口进行固定,用注浆时应加设止浆设施,防止浆液外 泛。注浆在软弱地层注浆,应采取分段后退式注浆, 每阶段为1.5m~2.Om,注浆次序为先注边孔形成止 浆墙,然后横向每隔3个孔注1个孔,纵向每隔2个 孔注1个孔,依次而注,最后注满所有的孔。在注 浆时发现浆液从端部溢出,浆液灌满整个回填区 域。 隧道洞口施工见图1。注浆扩散半径见图2。 3.4套拱 填洞渣至套拱外拱顶高程,然后填碎石土。这样,洞 口的边仰坡几乎不会受到破坏,而且套拱与回填的 洞渣形成整体支护作用,有效地保证了洞口段及边 仰坡施工的安全。在洞口明暗交界处断面稳定加固 锚杆,并铺设钢筋网片,喷射C25混凝土,确保洞口 段的安全。 棚 厚 图1李集1号隧道右线六安端洞El(单位:cm) 图2注浆扩散半径(单位:em) 3.5超前支护 在偏压、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一般须进 行超前支护。本隧道洞口采用 89mm热轧无缝钢 管,长管棚注水泥单液浆进行超前支护,导管长 15m,节长6m、9m,两节之间用套管进行连接,用V 形对焊,环向间距40cm,注浆终压为2MPa。洞身v 101 1工程施工技术 1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级加强围岩地段采用 ̄b5Omm热轧无缝钢管超前小 导管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超前支护,导管长 4.5m,环向问距40cm,注浆压力为0.8 a。 3.6开挖 待超前支护注浆强度达85 后,方可开挖。考虑 处于偏压、浅埋及软弱围岩段,虽已进行超前支护, 但也不能大意,因此,施工时应采用预留核心土开挖 方法,即先沿隧道轮廓线开挖,每循环进尺0.5m~ 1.Om,待锚喷支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挖核心土。 开挖外轮廓时,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局部遇到坚 石时,为减少对周边围岩的扰动,采用弱爆破将坚石 振裂后采用风镐开挖。核心土采用挖掘机开挖,局部 坚石采用弱爆破将坚石振裂后挖掘机开挖。 3.7围岩量测 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的 重要环节。对围岩监控量测的目的:①掌握围岩动 态,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②确定支护形式、支护 参数和支护时间;③了解支护结构、受力状态和应力 分布;④评价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施工 中,通过对围岩周边收敛量测、拱项下沉量测数据的 分析,发现局部地段变形较快并出现细小裂缝,通过 及时修改支护参数,采取了加强支护措施,并及时施 作仰拱,有效避免了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3.8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采用了常规的锚喷支护,即采用了Il8 工字钢钢拱架,间距75cm,用 22mm钢筋环向联 接,钢筋间距lm;系统锚杆采用 25mm中空注浆 锚杆,长400cm,间距75cm ̄lOOcm,呈梅花形布置; 钢筋网采用西8mm钢筋网片,间距20cm ̄2Ocm:喷 射厚度25cm厚C25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因局部 围岩变形,将围岩特软弱地段的系统锚杆改为系统 超前小导管注水泥浆,导管长450cm,注浆压力0.5 MPa ̄O.8MPa,增强了支护效果。 3.9防排水 主要防排水措施:①沿隧道纵向每6m环向设置 1道 lOOmm弹簧排水管,并在透水管外铺设 350g/mz土工布和1.2mmPVC防水板;边墙用三通管 引至水沟排出洞外;②紧贴喷射混凝土表面铺设符 合规范的防水板;根据隧道施工经验,每道工作缝均 设置2条止水带,衬砌混凝土采用C25防水混凝土。 3.10衬砌 本段隧道均采用V级加强衬砌,拱墙及仰拱均 设置双层钢筋,混凝土为C25泵送混凝土,采用行走 式全液压衬砌台车衬砌。 4结语 对于偏压、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应注意以 下几点。 1)施工前首先应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处 理好偏压问题,尽量减少偏压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2)地表回填注浆应严格按照工序施工,注意注 浆的饱满度,保证松散部位与山体形成稳定的骨架 结构,为安全开挖提供前提条件。 3)开挖要遵循“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勤测 量、强支护”的原则。 4)施工中,应将超前支护与锚喷支护紧密结合, 超前长管棚、短管棚均应与型钢钢架联接成整体,才 能发挥更好的联合支护作用。 5)为保证钢架及锚喷支护的支护效果,要及时 施工隧道仰拱。 6)要重视洞内文明施工,洞内裂隙渗水及 施工用水要及时引排至洞外排沟,不能有积水浸 泡隧底。 【参考文献】 [11铁道建筑技术编辑部.铁道建筑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 2007,159(5). [21易丽萍.现代隧道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 [3]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 【收稿日期12008—03.05 周永明(1976 ̄),男,山西寿阳人,工程师,从事建筑与 土木工程研究,(电子信箱)ga ̄iang168@yahoo.tom.c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