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语下《亡羊补牢》课后反思

三语下《亡羊补牢》课后反思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教学素材

三语下(亡羊补牢)教学课件

(亡羊补牢)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第—篇课文(寓言两则)的第—则。这个单元选文言语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闻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制造精神。

“亡羊补牢〞故事短小,含义深远,蕴涵着“知错就改,为时未晚〞的哲学思想。学生理解起来比拟简单,运用起来也相对简单。课堂设计从读文、识字、写字、理解寓言寓意入手,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操作根本符合预设,生成的东西不太多。

揭题环节,重点让学生明白“亡羊补牢〞四个字的字面意思,采纳逐字解释的方法。在用一句话来解释这四个字时遇到了问题。汪皓宇站起来竟然要复述课文,提示了两次还是不行,只能打断让其他人来答复。评课时,有老师提出来这一点处理的不够艺术,过于简单粗暴了。不是全部学生都能马上理解教师问话的含义,要有耐心等待。吾深以为然。但当时还是那样处理了,说明自己还没有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位,还是只顾着自己的教学进度,这是错误的。

教学写字环节重点选择的是“窟窿〞两个字,这两个字比拟难写,笔画较多。评课时有老师提出实际上越是复杂的字学生越要认真看,不肯定会写错,倒是像“叼〞这么简单的字不注意更易错,实在如此。

学生读文环节是整堂课的X,惋惜没有给够学生时间,没有让学生尽情的发挥一番,该出彩的地方没有出彩。

揭示寓意比拟简单,可是举出生活中类似“亡羊补牢〞的例子时却出现了偏差。学生还是举出了字面的意思,而没有从“知错就改〞的角度来思考。这是因为我提问的问题简单让学生误解。假设是我直接从寓意来问,就不会出现此类现象了。记得上次期末考试,有一题就是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刻舟求剑〞

.

教学素材

的例子,学生要么不会答要么就是自己编一个坐船将东西掉下水的类似故事。今天上课又遇到了这种问题。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的教学寓意肯定要记住,举例子肯定要说清楚是从寓意来说明的。

小作文练习本来设计的是续写,可是课堂上寓意类似的例子没有很好的完成,所以改为再写出一个相类似的例子来。批改小作文时绝大局部学生已经了解怎么写了。

整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状态不好,不够高兴,不够冲动。和以前的公开课相比,平淡了许多,出新点也不多。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