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 课内阅读

白鹭(节选)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厘。 ..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选文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你认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在下文中的具体体现,画“﹏﹏”。 3.选文中加点的“好像”一词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猜测白鹭站在树顶“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五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突出了白鹭体态的匀称和色彩的协调 B.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达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C.最后一段从静态角度刻画了一幅白鹭晚飞图。

1 / 22

二、 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_______。 2.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人要做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人要做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下列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4.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果实是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为什么?

2 /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外阅读。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

3 / 22

道:“凯蒂旺普斯。”

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1. “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忆读书<节选>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

4 / 22

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空。

(1)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____________) (2)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____________)

2.作者说:“读书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的句子是能表达选文中心意思的关键句。

B.选文中不仅写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体会,还写了作者对儿童的寄语。

C.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作者读的书多。 D.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读书要有选择。

五、 阅读理解。

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运动。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

5 / 22

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无机的灰尘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

有许多种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自从有机物加入灰尘的队伍后,这种危害就更加严重了。

灰尘的旅行,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呢?

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它们落到车床内部,会使机器的光滑部分磨坏;它们停留在汽缸里面,会使内燃机的活塞发生阻碍;它们还会毁坏我们的工业成品,把它们变成废品。这些还是小事。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人体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从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如果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杆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严加防范。

6 / 22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有删改) 1.阅读本文我的用时约为__________分钟。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题目“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对第一至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周围,灰尘几乎无处不在。 B.灰尘可以随着空气运动。

C.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

3.阅读时,关注一些关键句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关注文中的问句,然后借助它们概括段落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至七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第八至十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写在括号里。

(1)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_________) (2)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_______)

(3)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_________) 5.如何控制灰尘的旅行?请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横线。

六、 课外阅读。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

7 / 22

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______次侮辱他,想_______,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_____的尊严的故事。

8 / 22

3.文中三次写楚王的“笑”,每一次分别反映了楚王怎样的心理? A.不怀好意,笑里藏刀 B.蔑视晏子 C.掩饰自己的尴尬

①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____) ②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____)

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____)

4.短文中晏子与楚王几次斗智,分别采用怎样的方法?

A.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B.举例比较,贬低对方。 C.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①第一次斗智(____) ②第二次斗智(____) ③第三次斗智(____)

5.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哪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

9 / 22

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弄得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谦让——(______) 承受——(______) 啜泣——(_______) 突然——(______)

3.为什么父亲把名额让给了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内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 在我的耳际:“精彩极

10 / 22

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51.“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中“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 52.如何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读了这段文字,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罗马速写

①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这个城市很特别,遗址多,雕塑多,喷泉也多。 ②罗马分成新城和古城。古城的建筑大多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古老的建筑,坍(tān)塌的废墟,残毁的廊柱……使人一不小心就踩在“历史”上。

③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凡到罗马游览的人,如果不去斗兽场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游( ),到了西安没有看( )一样。这座宏伟的圆形建筑,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已坍塌,只留下一个完整无缺的外壳,但看上去仍令人惊叹。

④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屋顶门廊,看不到雕塑才是不正常的。罗马城的雕塑,超过了罗马的人口。

⑤喷泉在罗马城比比皆是。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pì)美。三千多处大大小小的喷泉,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一些广场和街头巷尾。它们千姿百态,极具观赏性,使罗马城别具一格。

⑥遗址、雕塑、喷泉,不仅装点了罗马城,而且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 1.把合适的名胜古迹填入第③段的括号中。

2.罗马是个很特别的城市,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11 / 22

3.读画“﹏﹏﹏”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家乡有哪些吸引人的名胜或景物呢?仿照本文第②段的写法,给大家介绍一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蔺相如的话里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_______句,第2个是_______句。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___”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往回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22

十一、 课外阅读。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这个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13 / 22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它的含义还有_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写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至少两处),用“﹏﹏”画出来。

4.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

14 / 22

心上。

1.《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 2.这篇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写法。

3.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里最可贵的是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

15 / 22

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____)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乌声,到处都是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13.“热闹”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热闹的景象;②(景象)繁盛活跃;③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文中“热闹”一词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在“他只顾着看热闹完全不理会我在说什么”一句中,“热闹”应选第_______种。(填序号)

1.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写出了鸟的天堂

16 / 22

________的景象。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__。

3.从画曲线句子中的“叫”“飞”“扑”等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联系上下文,“体面”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 ) A.花生有很多好处。

B.不同果实的特点。

C.花生的可贵之处。

3.从“埋在地里”和“高高的挂在枝上”可以看出,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花生___________的特点,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自然段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突出了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B.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C.父亲话中的意思是“我们”兄妹几个虽然长相不出众,但是“我们”可以像花生一样,不要在意自己的美丑,全心全意为他人和社会贡献力量。

17 / 22

答案

1、

1.统领全文,突出文章中心;以诗作喻,写出白鹭精巧、美丽的特点。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3.不多余。“好像”是有些像的意思,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好像”这个词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若去掉则与实际情况不符了。 4.不同意。①从文中“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个疑问中可以看出,如果作者同意这个说法,就不会有疑问了;②“望哨”的说法太过有目的性,而作者欣赏的是白鹭的悠然自得的美。 5.C 2、

1. 味道 作用 价钱 品质

2. 有社会价值 只讲虚华而内心空洞 积极向上 消极颓废没有追求 3.C

4.不是没有用处,而是没有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但同样是有用的东西。 3、

1.表面原因:“给的答案是错的,错的答案不能得分。”实质原因:学生们没有怀疑精神。

2.因为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时,他告诉我们有关这种动物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

3.大胆怀疑的精神,敢于发问的勇气。 4、

1. 栩栩如生 索然无味

2.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

18 / 22

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3.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4.对读书的喜爱 5.C 5、

1.2 说明文 拟人 2.A

3.不同地方的灰尘数量不同。 灰尘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产生的。 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有危害。 4.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5.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6、

1.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从这以后,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2.三 显显楚国的威风 齐国 3.B C A 4.C A B

5.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7、

1.shé zhèng

2.礼让 承担 哭泣 忽然

3.因为嘎子的父亲腿折了,全靠母亲支撑全家。父亲认为“我们”家境比嘎子家强,况且他和“我”娘还能挣钱。

4.他想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贫穷却不能卑微,善良却不能自私。 8、

5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比喻

52.因为母亲爱我所以鼓励我希望我有所作为,父亲爱我所以严格要求我,也希望我有所进步。

53.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19 / 22

课内阅读。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织女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她常常想,人人都说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给加点字注音。

彩锦(____) 梭子(____) ..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织女为什么想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谈谈织女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

1. jǐn suō 2.心理描写

3.天上没有自由,工作劳累;想见识见识人间景物。 4.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大胆追求爱情,具有反抗精神。 9、

1.长城 兵马俑

2.遗址多 雕塑多 喷泉多

3.这句话让没到过罗马的中国人能很清楚地知道斗兽场在罗马的地位。 4.赵邯郸故城在邯郸市。历经8王,共158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土筑残垣高3-8

20 / 22

米,蜿蜒起伏,气势雄伟。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宫殿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 10、

1. 疑问句 反问句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2.负荆请罪

3.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他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蔺相如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

4.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11、

1.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带来温暖

2.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 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 3.“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4.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

5.示例: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心想:“大哥真是个好人啊!”急忙紧紧抱着孩子走进了医院。 12、 1.许地山 2.借物喻人

3.交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果实埋在地里,从不张扬。我觉得花生具有谦虚的品格。

4.虽然花生外表不好看,但是很有用途。所以不能追求外表好看,要做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贪图名利、追求体面,光彩而不学无术的人。 13、

1.以手掩面:指用手遮住自己的脸部。本文指年轻的女护士害怕看到马修经受痛苦的样子。

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本文指马修把痛楚作为病情好转的关键。 2.A② B①

3.活着就是高兴的,幸福的。表现了人对生命的渴求,而希望则是生命的源

21 / 22

泉。

4.A: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B: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5.因为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感受到自己还活着,病情在不断康复中,所以他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6.略 14、

1. ② ① 2. 动态 热闹 3. 外形和颜色 动态

4.体会到鸟的动态美,写出了百鸟欢腾的热闹景象。 15、 1.表面好看 2.C

3.对比 谦虚 默默奉献 4.C

22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