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快乐起来
作者:陈娟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年第06期
【内容摘要】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要成为最有激情,最有人格魅力的内心充满爱的阳光教师。理想的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应是快乐的,让快乐充满教与学的全过程,让“语文”快乐起来。 【关键词】快乐 阳光 佳境
快乐的学生可以为学校注入活力,快乐的学校可以为教育事业注入活力。快乐的人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而这些都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资本,所以我认为快乐应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终极追求。
理想的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应是快乐的。理想的语文课堂上,师生应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让快乐充满教与学的全过程,让“语文”快乐起来。
一、做阳光型老师,营造快乐氛围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幽默风趣,博学多才的老师。幽默风趣,从语言行为上征服学生;博学多才,从知识能力上使学生佩服。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要成为最有激情,最有人格魅力的内心充满爱的阳光教师。
想成为阳光老师,就要主动更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以丰满的阳光使者的形象感染学生。我们应不断地“充电”,多学习,多思考,用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将学生引入乐学的园地。“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做个言行一致的诚信者;与学生交往中,要自觉使用礼貌语言,做个受人尊敬的文明人;遇到任何事情,多深入学生,多调查研究,多换位思考,一切让事实说话,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扎根。
为了实现快乐教学,我们必须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在学生面前,我们应该忘掉自己的一切痛苦和不快,课堂上,以灿烂的微笑在学生心中播洒阳光;课间,用真诚的话语在学生心田播种理想;总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营造轻松、和谐的快乐氛围。我坚信,快乐会成为神奇的教育力量。
二、触动情感之弦,共享快乐语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特的情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语文是以文章作为载体,通过对一篇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以及情感的熏陶,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大凡名篇佳作,无不饱含着作者的强烈情感,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言情,有的托物言志。我们应触动情感之弦,让学生快乐地体验,享受学语文的快乐。
首先,教者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情感。
其次,教者可从教学手段出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本内容设计灵活,为学生提供了听、说、读、写训练的空间,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法。如在导语形式上可采用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等方法,以新颖、新鲜的情境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三,教者可从学生的主体角度出发,在教学中采用设疑质疑、设置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要发挥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驰骋于课堂这个“舞台”,积极主动而又活泼愉快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要根据学生实际,努力挖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使他们真正品出语文“味”,享受语文的快乐。
三、开展实践活动,进入快乐佳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语文教学要想充满生机、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心驰神往,最重要的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行小小辩论会,故事擂台赛,成语接龙,好书好报推荐会,课本剧表演等,提供学生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激起学生自我表现欲。在班内创办班级日志,组织学生到校外游玩、参观访问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开创自主学习、互相竞争学习语文的新局面。
通过多样化的课外教育活动让学生享受快乐,并在积极的情绪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发展个性,这快乐和谐的教育,会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快乐佳境。这可让让学生拥有一个真正快乐的“金色童年”。
让“语文”快乐起来吧!虽不敢说快乐语文一定让学生的成绩优秀,但可以肯定的是快乐的语文课堂,学生是在快乐中度过的。我希望每位学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学习生涯,更希望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未来。我会以快乐为自己的教学主题继续走下去。希望有一天,学生们回忆起自己的这段学习时光时,他们会说:“那时候的学习生活多么美好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