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学习伴成长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感受学习伴随着你成长带来的喜悦 学习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学习带来的成长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学习;懂得学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 重点 知道什么是学习;懂得学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 难点 树立中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感受学习伴随着你成长带来的喜悦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视频导入:《儿歌读书郎》 思考:歌曲中的主人公是去干什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看视频 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伴随着成长 讲授新课 (一)打开学习之窗 1.图片展示,你说我说:你认得这两个字吗?对这两个字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是什么? 2、老师小结:什么是学习?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 学生看 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3、探究分享:①你觉得这些是学习吗?为什么?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②分享: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 4、教师归纳:学习的内容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5、生活观察:生活观察:同是一春游,同学们各有不同的收获。他们的收获分别是什么? 6、老师小结:学习表现的方面多样: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材料思考: 在我们成长道路上,为什么要学习? 要求学生联 仅表现为接触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二)学习点亮生命 1、合作探究:在我们成长道路上,为什么要学习? 2生活观察:你的学习又是为了什么? 3、教师小结:学习,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提升了能力和智慧,学习,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4、总结学习的重要意义: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还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③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5、拓展延伸:播放视频:《活到老学到老典范:张艺谋获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证书》 四、教师总结: 课堂小结 系自己生活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生活化教学理念 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希望大家在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中学会学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为将来服务社会、贡献祖国奠定良好的基础。 板书 学习伴成长 一、打开学习之窗 1、什么是学习 2、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二、学习点亮生命(学习的重要意义) \\
2.1 学习伴成长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学习与个体生命成长的关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自主的学习态度,形成热爱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体会学习中的快乐与辛苦,享受学习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学会学习,逐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压力,调节学习中的不良情绪。 3. 知识目标
知道学习是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
知道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了解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学习观念,知道终身学习的意义。 理解学习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 设计依据
1. 学情依据(见教学用书P36,略) 2. 课标依据(见教学用书P37,略) 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对学习有新的认识,树立新的学习观。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个体生命成长(生存、生活、生长)的重要意义。 教法、学法
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交流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见教学用书P42,略) 2. 学生准备(见教学用书P42,略)
教学过程
运用你的经验:你认识“学习”吗? (见教材P14) 1.小组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猜测繁体字“学习”的编旁部首所要表达的意思,一人做纪录。 2.交流分享。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谈感受。
3.总结归纳。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对学习的新认识。 探究与分享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见教材P15) 完成填一填“我经历的学习有哪些?” 1. 思考交流。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收获什么?与课堂学习相比,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必要吗? 2. 归纳总结。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中学阶段,学习室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会思考、处理问题,与人相处,等等。 3. 相关链接 P16 知识学习的四个不同层次
阅读反思。阅读教材上对记忆、理解、关联、运用的阐述,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是否综合运用并达到了以上的学习层次。
讨论尝试。带领学生讨论不同的学习层次产生的效果,并尝试解决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探究与分享2 :“春游归来”(见教材P16)
1. 回顾反思。回顾春游(或修学研行)过程,并反思自己的收获。
2. 讨论交流。请学生将自己的所看、听、思、想记录下来,分组讨论自己的收获,结合教材,交流同一次春游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收获,从而深刻地认识学习的不同表现。
3. 总结归纳。学习不仅限于学校,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探究与分享3: “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学习”(见教材P17)
1. 反思分享。反思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掌握了哪些技能,这些与学习有怎样的联系。
2. 讨论交流。长大以后,还需要学习吗?为什么?可以从亲人、朋友或者成功人士身上找到答案。
3. 总结归纳。学习伴我成长,人有学习的天性,我们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身都在学习,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探究与分享4: “为何而学”(见教材P18)
1.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学习目的,反思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并与同学展开积极讨论和交流。讨论中,老师引导学生从学习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角度展开。
2.追问总结。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互相进行追问,让学生在对突然的问话的回答中吐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以便老师针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
3.师生归纳。学习,不仅让我们生存,也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就是为生命添加养料;等等。
阅读感悟 《毛泽东的求学路》(见教材P18)
1.阅读体验。共同体验毛泽东用学习打开生命之窗,发展自己,增益他人,服务社会。
2.思考交流。思考学习在毛泽东成长的道路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列举类似的例子证明之,从而起到更强的教育示范作用。
3.总结归纳。让学生归纳出学习的意义。
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拓展空间 “学习是什么?”(见教材P19)
建议学生课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鹦鹉学舌的生物学原因。通过交流讨论鹦鹉学舌是不是学习行为,深化学生对学习是什么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见教学用书P38,略) 学习感受1.2.3. 学习意义1.2.
教学反思 略
2.1 学习伴成长
【知识目标】
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表现,知道终生学习的原因,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阅读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生学习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要珍惜当下,把握好学习机会。
重点
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
怎样认识学习?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视频歌曲《学习歌》或flash歌曲《小儿郎》。
2.复习提问:中学生活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师导入:那么进入中学后,我们怎样认识学习,学习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14-P19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1.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哪些内容? 2.生活中,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 3.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态度?
4.为什么我们要终生学习? 5.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三、探究新知 (一)打开学习之窗
1.探究活动:教材第14页“运用你的经验”。
(1)你认得这两个字吗?在你看来,1~7各表示什么意思? (2)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是什么?
答: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还没有启蒙的小孩子,两只手模仿大人的绳结,就是“学”;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反复试飞,就是“习”。
2.那么,你觉得什么是学习呢? 学生各抒己见。
3.探究活动: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答:他们是在学习。因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小强阅读课外书籍帮助他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小胜做义工能培养实践能力,小鹏自己做饭并为爸爸送饭能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小利被同伴喝倒彩仍然与同伴交往体现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2)小组活动: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和同学一起讨论,看谁想得最多。 (3)通过上面的探究,请抢答: ①中学阶段,我们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②你觉得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的获取,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4.阅读教材第16页“相关链接”:在知识学习中,记忆、理解、关联、运用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师举例点拨)
5.学习的表现
(1)探究与分享:同是一次春游,同学们各有不同的收获。他们的收获分别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2)提问:生活中,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材17页做笔记)
6.学习的态度:播放歌曲《童年》片段,歌词中唱到“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
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这两句歌词中的学生,对学习是什么样的态度?那你觉得学习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7.终生学习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吗?长大成人之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结论: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2)多媒体出示94岁的吴天雄的学习故事和知识更新的素材,思考:吴天雄的学习故事和知识更新说明了什么?
答: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二)学习点亮生命
1.探究活动:教材第18页“探究与分享”。 (1)你想过自己为何而学吗?
(2)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探问对方,并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追问。 (3)分组交流:学习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你觉得学习对你而言重要吗? 过渡: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专门设一个读书日,说明什么? 2.理解学习的意义。
(1)多媒体出示莫言的故事,思考:学习给莫言带来了什么?
答:学习,让他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能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他的能力和智慧,学习,让他有更充实的生活。
(2)多媒体出示李克强总理的学习经历,思考:李克强总理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答: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阅读教材第18~19页“毛泽东主席的故事”,思考:毛泽东主席的学习经历说明了什么?
答:学习点亮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知识总结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