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摘要 现代城市理论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想方

案。柯布西耶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对巴黎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设想方案。其又于1925年提出巴黎“瓦赞规划”,但未能实施。1951年他的现代城市设想终于在印度昌迪加尔得以实现。

关键词 现代城市;城市设想;城市观;城市规划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世界在物质规划层面集中形成了几个伟大的城市构想和实践,其中法国人柯布西耶提出的以新建筑运动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理论,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写入了《雅典宪章》,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近代规划学科的重要内容,至今有着深远影响。

1 现代城市设想

柯布西耶通过对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提出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设想,即“现代城市”理想。他希望,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柯布西耶主张关于城市改造的4个原则是:减少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绿化。基于这些最基本的原则,柯布西耶以巴黎市中心为实例进行了300万人的“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对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柯布西耶的城市观

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围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

柯布西耶城市规划五要点:

①功能分区明确;②市中心建高层,降低密度,空出绿地;③底层透空(解放地面,视线通透);④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⑤建立小城镇式的居住单位。

2.1 虚拟城市规划方案

(1)300万人口的当代城市规划

1922年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曾展出柯布西耶的可容300万人口现代城市规划设想草图。其布局设想是:城市中心是铁路、航空和汽车交通的汇集点;站屋广场采用多层空间处理。市中心区布置24幢60层的摩天办公楼,人口密度为每公顷3000人。中心区西侧布置市政府、博物馆、市级管理机构以及一个英国式花园。中心区东侧为工业区、仓库和铁路货运站。中心区的南北两侧为住宅区,人口密度约为每公顷300人。城区四周为保留的发展用地,布置绿地和运动场。城市郊区布置若干个田园城镇。城区住100万人,田园城镇容纳200万人。

(2)巴黎“瓦赞规划”

192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了柯布西耶的巴黎市中心改建规划方案,提出要拆除大量旧建筑,拓宽道路,修建18幢高层办公楼。但可惜这个方案没有实施。

2.2 实际项目

昌迪加尔是由柯布西耶设计的印度旁遮普邦的新首府,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50万(一期为15万人)。昌迪加尔的建议地点由政府选定在喜马拉雅山多岩的支脉山麓地带,在两条相距约8km的河流之间是一块略向西南倾斜的高地,平缓的地貌适合于任何规划体系,柯布西耶的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主脑是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背景,商业中心犹如人的心脏,博物馆、大学区与工业区分别放在城市的两侧,似人的双手,道路系统构成了骨架,建筑物像肌肉一样贴附其上,水电系统似血管神经遍及全市。柯布西耶采用了他早年规划中特有的方格网道路系统,昌迪加尔的总平面不是棋盘方格,横向街道呈微弧度线型,增加了道路的趣味,所有道路节点设环岛式交叉口。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大学区和车站、工业区由主要干道连成一个整体,次要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800m*l200m的标准街区,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中布置了纵向贯穿全城的宽阔绿带和横向贯穿全城的步行商业街,构成了昌迪加尔总平面的完整概念。在每个街区中,纵向的宽阔绿带里布置有诊所、学校等设施以及步行道、自行车道,横向步行商业街上布置了地段商店、市场和娱乐设施,其余部分开辟为居住用地,以环形道路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向心的居住街坊。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功能明确,布局规整,得到一些好评。批评者认为城市布局过于从概念出发。从建成后的效果看,建筑之间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建筑空间与环境不够亲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考虑不够。城市建成使用后的几十年中,已作了一些调整。

3 城市设计提案的共同特点

3.1 机动之城

在柯布西耶的多个城市提案中,机动交通道路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人的

出行大部分是依赖机动车。城市中心不再是市政厅等公共空间,而是飞机场—这是新时代的速度和力量的最强象征。人行空间不再成为一个城市的基础。并且排斥原有的狭窄阴暗的街道,主张两侧房屋后退,中间插入花园等。

3.2 摩天楼之城

传统的欧洲城市是低层高密度的,而柯布西耶的城市是高层低密度的。将欧洲城市原本的细腻肌理变为以摩天楼为主、建筑之间疏离的粗机理城市。通过高层拔高了人口密度,从而建筑之间能够摆脱旧城的紧密乃至“拥挤”状态,楼间的广阔土地可以用于进行大面积绿化,从而提高了城市绿化率,将乡村引入了城市。

3.3 浮城

即是“架空城市”,他将城市地面用柱阵抬高了4~5米,地面是城市的底板,道路和人行道像桥梁,在地面下是以前深埋地下、不便维修的城市各种基础管线,并可能有载重货车道路和地下铁系统。

3.4 公园城市

将城市通过高层塔楼抬高成为柯布西耶利用先进的现代结构技术制造的城市万能法宝:不仅仅是能够让道路顺畅、居住条件改善、让生活空间充满阳光、提高居住密度,而且还能够给以城市一个极高的绿化率,将乡村引入城市。

柯布西耶希望在塔楼之间的广阔的空地上展开花园,住宅跟前就是花园和游戏场,满城都是绿色,这是柯布西耶针对当时城市的脏乱和缺乏绿化、空气污浊作出的本能性的回应。

3.5 功能分区明确

柯布西耶提倡严格的功能分区方法,将一个城市分为工作,居住,商业与休闲等等几个区。区域与区域之间没有或很少有相互包含。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例如,在城市采用立体式的交通体系,在市区修建高层楼房,扩大城市绿地,创造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等原则,已被许多城市的规划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有昌迪加尔规划、巴西利亚规划和巴黎德方斯区规划等。

在欧美的战后重建中,以柯布西耶的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城市思想开始大量的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实施,而其本身所隐含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引发了严重的新的城市问题。

4 对于柯布西耶的城市思想的批判

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想虽然对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他所提倡高效城市,使一个城市拥有着严丝合缝的一种機械理性,使人们缺少主观能动力,人不是机器,有主观选择性,这种机械理性缺乏人文主义关怀,这种高效城市将会是没有人情味的城市。

(2)过于强调城市分区,忽视了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视了人的活动需要在各城市分区之间相互转换,严格的城市分区会限制人的这种转换。

(3)以汽车交通为中心,大大压缩了传统步行街道这一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反而降低了人的真实体验,忽略了人以及人的活动才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城市需要有传统步行街这一重要的公共空间来承载人的这一活动。

柯布西耶城市思想的局限性是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的,但他的城市提案中对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为我们对未来城市的建设方向与发展愿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