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1]

浅谈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1]

来源:意榕旅游网
41

第21卷 第3期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21No.3

2003年6月           JournalofSoutheastGuizhouNationalTeacher′sCollege          Jun.2003

浅谈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彭世寿

(从江县民族中学贵州从江557400)

[摘 要]民族文化是黔东南的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关键词]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91(2003)03-0041-0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群峰耸立,溪河密布,山青水秀,特产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原因,黔东南保存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绮丽的山水,构成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新区.

1 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1.1 民族风情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黔东南的“拳头”旅游资源.黔东南是典型的山区,有“开窗听歌声,拉手要三天”

的说法.区内山溪相间分布制约了交通的发展.正是由于交通不便,使许多古老的传统得以保存下来.黔东南保存下来的民族传统题材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大类:

1.1.1 民族节日.黔东南民族节日一年有300多个,如芦笙会、爬山节、斗牛节、赶歌节、三月三歌会……林林总总,大大

小小,真可谓“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天一”.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苗族、侗族民族节日不仅名目繁多,五光十色,而且庆典活动各具特色.惊心动魄的斗牛,赏心悦目的斗雀,还有坡上赛马、水中赛舟、林内赛歌、坝内赛舞,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节目的种类约分三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社交性的,它约占了节目总数的80%.这些节目,只要我们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是在外交狭隘年代的一种社交需要.

1.1.2 民族发型和民族服饰.黔东南天柱地区目前还保留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式,宋、唐时期的发型在黔东南某些村寨

中还可找到.

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服饰,服饰艳丽多彩,共80余种.同民族在不同的地区服饰也不相同,如同是苗族,雷山的、高溪的、黄平的、施秉的……它们的服饰各异,各具其特点.

1.1.3 民族建筑.苗乡、侗寨,处处有独特的民族建筑.如苗寨的曲栏回廊、吊角楼、亭阁式的谷仓和木架禾晾,侗村的六

檐、八檐鼓楼和长廊风雨桥等都是苗侗民族的建筑瑰宝.目前,黔东南还保留许多座高层鼓楼,画栏中各种传统戏曲、民间传说人物和神仙鬼怪等栩栩如生.上端的葫芦宝顶立一丈余尖杆,直指苍穹,使鼓楼更加雄伟壮丽.它与风雨桥、侗戏台相映成趣,是村民们休息娱乐,青年人行歌坐月的好去处.

1.1.4 民族乐器和民族歌舞.黔东南有独特的民族乐器,如芦笙、牛脚琴、琵琶等等,这些乐器是各民族自制出来的,其

特色是独一无二的.

苗、侗族同胞能歌善舞,自编自唱,把黔东南变成了歌的海洋.有高吭奔放的飞歌,低回婉转的情歌,庄严肃穆的祭歌,诙谐逗趣的对歌,特别是那荡气回肠、余音绕梁的侗族大歌多次走出大山,飞往海外,在法国巴黎艺术节上荣获殊荣.

民族舞蹈种类很多,各民族各有各的.如芦笙舞、木鼓舞、翻鼓舞和铜鼓舞.这些舞蹈常常以集体群舞为主,也有单人舞、双人舞.民族舞蹈大都表现出小伙子的粗犷、豪放,姑娘们温柔、深情.

1.1.5 民族饮食文化和民族工艺.黔东南各民族的食品各具其特色,有侗家腌鱼、腌菜,苗家酸汤等等.黔东南人民很久

以前就会利用酸来保存食品,这在历史发展中是少见的.

而苗族的刺绣,侗族的挑花和革家的蜡染则是黔东南民族工艺的三朵奇葩.绣满飞禽走兽,鱼龙花草和吉祥图腾的盛装是姑娘们多年心血劳作的结晶;而盛大的节日是姑娘们比美的绝好机会.一个民族节日无疑也是一个博大的民族服装展览会,民族工艺的另一个表现是手工精心制作的各种银饰,达十多种.

此外,黔东南的巫术文化底蕴深厚,令海内外游客目瞪口呆:诸如手能在滚烫的油锅中捞而无事;赤脚在赤热的铁棒

  [收稿日期]2003-03-20

  [作者简介]彭世寿,贵州从江人,从江县民族中学教师.

42

上走而无妨……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6月

1.2 民族文化容量大.黔东南大小村寨有3000多个,名胜古迹众多,山水风光绮丽,不会受到容量的限制.这几年,各地

旅游部门扶持建立了不少民族风情旅游村寨,可以随时按照当地传统的节庆礼节为旅游团队组织活动,使这种观赏性和参与性同存的旅游项目更加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由35个单体建筑连片组成,分为青龙洞、中元洞、万寿宫、紫中书院、祝圣桥等几部分.它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汇儒、道、释、俗于一堂,其建筑既保留了汉族大歌山屋顶的风格,又吸收了苗族吊角楼的特色,真正体现了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被誉为“黔南第一洞天”的黄平飞云崖,则以轻巧纤丽的亭台水榭,恬静幽邃的长廊小阁迎来了一比又一批慕名前往的游客.

还有“东方威尼斯”的氵舞阳河,云雾飘渺的云台山,重安江上的铁索古桥,浪洞温泉的热池青波……

2 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

2.1 加强对民族风情的保护.每年有很多的海内外朋友来到黔东南这块陌生的土地旅游,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观赏这里

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是在于目睹和领略这里繁华的民族服饰、优美的民族歌舞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古老的传统就要被破坏.怎么办呢?我们不能阻止社会的前进,也不能永远落人之后.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设立“民族旅游村寨”.这种村寨不能有现代建筑、现代用具,一切保持它古老的风格,客人来了,主人在这里身穿纯正的少数民族盛装,按少数民族仪式迎送客人,这种民族村寨现在州已设立了一部分,就是以凯里为核心的网状苗族风情旅游线.它以州府凯里为基点,辐射到台江、麻江、雷山等邻近县份.苗族风情旅游村寨有:青曼、翁项、西江、上郎德、施洞、番召、长排、铜鼓、摆仰、舟溪、季岛、金明、郎利等.革家风情旅游村寨现已初见成效,这样的村寨以后还要增设.

2.2 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两千多种植物,除了用途广泛的大量杉树和马尾松等重要用材树种外,还有大量宝贵的常绿阔叶林以及珍稀树种,如厚朴树、秃杉等,堪称祖国的一个绿色宝库.据林业部门考察,国家特有属植物24属,重点保护树种27种,素有“宜林山国”“、杉木之乡”的美誉.

黔东南水产资源十分可观,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多.在众多的山溪中,还有列为国家稀有动物加以保护的娃娃鱼

(大鲵),还有许多珍贵的鸟兽.由于近年来环境的污染,这些稀有动植物在逐渐减少,而我州处在山区,有一定的地理优

势,我们要利用这个优势来发展我州的旅游业.

2.3 建立网状旅游体系.现我州已基本实现旅游景点系统化,形成了三条叶脉分明、层次起状的旅游线.第一条是以凯

里为核心的网状苗族风情旅游线;第二条是以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为轴心的带状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线;第三条是以黎平侗乡为中心的侗族风情旅游线,该线靠近桂林旅游热点,加上新近黎平、从江、榕江三县同时对外开放,为开辟客源渠道,吸引日本、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外国旅游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种网状旅游系统,以后我州还应逐步发展,使它更紧凑、更加合理化.

2.4 多渠道融资,培养旅游人才,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我州的旅游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开发旅游

资源.这样,就要求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旅游经济收入重在发展旅游建设,争取外商来投资开发,还有就是从各种渠道获得资金援助.大力为游客提供方便,让大量旅游者进来,把旅游商品打出来,这是争取外资,提高效率,增加旅游人数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另一方面,我州旅游人才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在加大对在岗旅游人员的培训力度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旅游学校或在本州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才能适应建设旅游大州的需要.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州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有利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我州浓郁的民族风情永驻,众多的名胜古迹、绮丽的山水风光长存,我州的旅游业方可持续地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