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端”之治——数字化为基层治理带来新启示

“云端”之治——数字化为基层治理带来新启示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云端”之治——数字化为基层治理带来新启示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 2020年第5期

夏语

数字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和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福建依托“数字福建”建设20年来的成果,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防疫、疫情动态监测、复工复产、便民利企等环节,已显现出“得数字化者得先机”的优势。

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但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头重脚轻的现象导致基层工作力量捉襟见肘,要应对急难险重的疫情防控,不少地区显得吃力。

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借助数字化技术赋能基层,有效缓解了基层防控力量紧张的局面。

位于福州市茶园街道东浦社区的茶园新苑小区是晋安区首个“智慧”小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小区全面推行智慧防控,实现住户信息和人员进出数字化管理,“人技联防”事半功倍,大大缓解了基层工作者的压力。

“通过大数据信息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外地返榕人员、榕籍外出返榕人员等进行实时有效的出行轨迹分析。”东浦社区党委书记王汀说。为做好小区疫情防控工作,茶园新苑小区在出入口设置人脸识别系统,住户“刷脸”并检测体温后才可以进出。同时,小区电梯、通道内也安装了摄像头,通过影像识别能监控住户在小区内的活动轨迹。

作为基层干部,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镇长吴清远认为,大数据为此次疫情防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摸清底数、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基层来说,更要加快补齐基层数字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数字技术还能有效解决当前一些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扰,有效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在泉州市,为破解机关党内政治生活枯燥单一、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三会一课”及中心组学习不及时、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泉州市委组织部开发创建“泉组机关党建”微信平台,努力实现从党支部到党员的自主化、动态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管理,切实提高机关党建质量。该微信平台突出合规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为党务工作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记录平台,成为倒逼基层党组织严格规范开展党建工作,推动每位党员按时积极参与组织生活的重要手段,真正实现把党员连在“线上”,把学习教育延伸到“掌心”和“指尖”。

“云平台”为农业生产带来新动能

春耕期间,突然而至的疫情打乱了以往的生产节奏,用“数字化”方式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成了不少农民的选择。

非常时期,一部手机作为“移动端”,也承载了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们更多的期望。

农时不等人。不久前,为抢抓疫情防控期间七叶一枝花、元胡、黄精等中药材的生产,在线下忙碌的同时,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资源所科技人员苏海兰通过“慧农信”微信公众号为农户答疑解惑并进行远程技术指导。

据了解,疫情期间,全省有5000多位科技特派员实时在线,变“田间培训”为“远程诊断”,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不断线支持。

在这次疫情中,补齐数字化建设短板成为共识。如今,农民通过互联网学习交流农业知识,农资企业运用互联网新平台进行销售和技术指导,将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常态。

“我们加强农业实用技术远程指导,组织农业专家举办《兴农讲堂》全省直播公开课,并制作成流媒体课件,免费提供给广大农民在线学习。”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许惠霖说,我省还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福建12316服务热线等途径,以视频互动、在线答疑、远程诊断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持。

我省农业专家翁伯琦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乡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未来要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新的工作方向,积极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新途径与新举措。

直播风口下 农产品当“网红”

受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成为农村工作的最大难点之一。

乡间架起“直播间”,农民当起“带货主播”。4月7日,在泉州市德化县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县科技局下派科技特派员到该合作社,指导直播销售淮山产品。疫情期间,买卖“无接触”、营销“个性化”,德化县电商平台也成为爱心助农的重要渠道之一,各色土特产从电子“货架”直达市民餐桌,给农村带来增收新机遇。

同样,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也借助“数字”力量,将深山里的好枇杷直接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里。据了解,书峰乡枇杷种植面积约2万亩,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经销商无法集中到产区收购枇杷,为避免水果滞销,莆田市建立农产品“云端”销售机制,首次通过“平台基地直采+直播带货”的方式,打通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帮助果农提高收入。

2020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直播基地”。此次疫情期间,直播卖货、电商营销等措施,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数字化运营的更大潜力,也切实感受到了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石狮市开办淘宝直播服饰基地、莆田市建设珠宝行业淘宝直播基地、武平县打造线上直播助农星创空间、云霄县探索电商直播与脱贫攻坚相融合……立足本土产业优势,各地纷纷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直播基地。在领导干部带头直播收获第一波流量后,聚合返乡新农人、本土电商企业等各方力量,全力打造农业电商直播产业链已成为新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直播的关键不仅仅是流量之争,产品品质、服务保障等要素,才是电商直播赖以生存的根本。当然,仅仅依靠传统农业,农民增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增强抗风险能力,搭建稳固的产业发展架构,才是长久之策。

“数字”红利的多元延伸

和往年“自然复工”不一样,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依旧有很多“痛点”,如何做到尽快复

工复产,减轻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同时确保做好疫情防控,对于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感谢法官,案子这么快就结了,我的‘血汗钱’也有了着落,这下可以安心复工了!”

复工热潮下,许多企业纷纷“开张”,工人陆续回到生产岗位,可仍有部分工作人员因面临纠纷无法返岗。为迅速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张某与雇主的工资劳务纠纷,帮助身处安徽省阜阳市的张某返回复工岗位,近日,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在尝试开展调解未果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通过“智慧庭审平台”在线庭审并当庭宣判,短短5日内便送达裁判文书,通过“快审快结”的方式切实为复工复产提供“司法助力”。

我们应该看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的不仅仅是电商直播、在线服务等行业的崛起,还将倒逼我们进入一个全域数字化的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下,更多的边界和门槛将被打破,数字化的红利也将从局部扩展到全局。

相信在未来,“数字治理”将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担当”。

责任编辑:夏秋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