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句
中国哲学:
1.《左传》: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2.《国语》: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3.《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4.孔子《论语•述而》: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6.孔子《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曾子(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孔子《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孔子《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0.墨子《墨子•兼爱》:。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11.孟子《孟子•尽心》:尽信书不如无书。
12.孟子《孟子•尽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3.孟子《孟子•梁惠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4. 孟子《孟子•滕文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6.《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8.《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19.《老子》:夫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20.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1.公孙龙: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22.庄子《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3.庄子《庄子•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
24.庄子《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5.庄子《庄子•齐物论》: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 而太山为小; 莫寿乎殇子, 而彭祖为夭。 26.荀子《荀子•天论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7.孙子《孙子兵法•虚实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8.韩非《韩非子•说难》: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出自寓言智者疑邻) 29.韩非《韩非子•说难》:严家无悍勇,慈母有败子。
30.《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与至善。 31.《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2.《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3.《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4.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35.王充《论衡》:人之死,犹火之灭也。
36.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37.僧肇《肇论》: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
38.慧能《坛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9.张载《正蒙》: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40.程颐:知之深则行之必至。 41.程颐: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42.程颢:学者须先识仁。
43.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44.王阳明《传习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西方哲学
45.你们第二次踏进的河流也不是第一次踏进的那同一条了。——赫拉赫里特 46.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47.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48.“灵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毕达哥拉斯
49.“可怜的理性,在把你的论证给予我们之后,你又想打击我们!你的胜利就是你的失败。”——德谟克利特
50.“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即认识永恒,惟有爱才能认识它。”——奥古斯丁
51.“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死亡时,我们已不存在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快活哲人伊壁鸠鲁 52.“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巴门尼德
53.“死亡不算是那样可怕的敌人了。复仇之心胜过死亡;爱恋之心蔑视之;荣誉之心希冀之;忧伤之心奔赴之。恐慌之心先期之……”——弗朗西斯•培根
54.“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乃是引人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哲学巨子罗素 55.“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康德
56.“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实体始终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形态),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赫拉克利特 57.“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58.一切事物产生于一切事物——阿那克萨哥拉
59.“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60.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古罗马哲学家 马可•奥勒留
61.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地落入忘川,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来指引呢?惟有哲学。——马可•奥勒留
62.不要跟随昏花的眼睛,不要跟随轰鸣的耳朵和舌头,而要仅仅用思想的力量来检验。——
巴门尼德
63.事物生于何处,则必按照必然性毁于何处;因为它们必遵循时间的秩序支付罚金,为其非公义性而受审判。——阿那克西曼德。
现代西方哲学:
64.“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维特根斯坦
65.思的任务将是放弃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该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海德格尔 66.哲学体系仅在它们的创立者眼里才识完全正确的,在一切后来的哲学家眼里往往是一大谬误,在平庸之辈眼里则是谬误和真理的杂烩。——《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尼采
67.“艺术的根本仍然在于使生命变得完美,在于制造完美性和充实感;艺术本质上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祝福,使生命神性化。”——尼采
68.“最富精神性的人们,他们必首先是最勇敢的,也在广义上经历了最痛苦的悲剧。但他们正因此而尊敬生命,因为它用它最大的敌意同他们相对抗。”——尼采 69.尼采:重估一切价值。《权利意志》
叔本华:世界就是我的意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70.萨特: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与虚无》
71.海德格尔: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与时间》 72.阿多诺:矛盾即是非同一性。《否定的辩证法》
72.维特根斯坦: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逻辑哲学论》 73.弗洛伊德:无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梦的解释》
74.皮尔士:只要怀疑最后停止了——不管用什么方法——思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实用主义哲学》
75.柏格森:实在就是可动性,没有已造成的事物,只有正在创造的事物。《形而上学导言》 76.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猜测与反驳》 77.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78.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79.罗素:定义无所谓真假,它是意志的表现,而不是命题。《数学原理》 80.胡塞尔:每一种原初地给予的直观是认识的正当的源泉。《观念》 81.孔德:实证主义的箴言:爱、秩序、进步。《实证主义概论》
重点理解记忆的27个哲学原理和观点命题
需重点理解记忆的原理(最重要的观点)共有27个,主要是辨证关系。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必然和偶然辩证关系原理 (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原理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6)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7)否定之否定规律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9)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0)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2)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和“重点论”的统一 (1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5)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16)真理发展的规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7)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21)人类社会的基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2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5)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6)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原理 (27)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