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 补写句子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
(2)________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________ ,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6)________ ,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7)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________ ,________。(陆定一《老山界》)
(8)________(作者)的《泊秦淮》中用曲笔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________ ,________。
(9)新时代的老年人最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可以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句诗来讴歌他们:_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嫣(yān)红 诧(chà)异 哽(gěng)住 B.祈(qí)祷 懊(ào)悔 挟(jiá)着 C.惩(chěng)罚 愠(wēn)怒 翩翩(piān) D.女红(hó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祈祷任劳任怨 呜咽 酣然入梦 B.绝璧 踉踉跄跄 残白娴熟深谙 C.惺忪失魂落魄 蹒跚 为富不仁 D.戒尺万籁俱寂 外甥 循循善诱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生动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红军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试卷第1页,总16页
B.叙事散文《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C.日本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小小说《父母的心》,作者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 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讲述了至亲至爱的故事。
D.《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通讯以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为明线,以时间先后为暗线,抓住了这两条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关于《最后一课》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心理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禁学法语的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D.《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他贯穿了全文,表现了主题。
《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靠兴兵抗元,却屡遭失败,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B.诗中第二联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C.颈联借用天然巧合的地名表达了惶恐和孤苦的感觉,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了神奇的一联绝对。
D.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和民族气节。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是( )
A.那时候,他的七岁儿子和五岁女儿也都知道,离美国远远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D.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试卷第2页,总16页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三、语言表达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 否定 比喻”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鲁迅握着一支写出无数杂文的笔,不,那并非是一枝笔,它是一把刺向敌人胸膛的匕首。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房间里只剩下了里德太太和我,在沉默中过了几分钟。她在做针线活儿,我坐在一条矮凳上打量她,离她的扶手椅有几码远。我手里拿着那本记述说谎者暴死经过的小册子,他们曾把这个故事作为一种恰当的警告引起我注意。刚才发生的一幕,里德太太跟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所说的关于我的话,他们谈话的内容,仍在耳边回响,刺痛了我的心扉。每句话都听得明明白白,每句话都那么刺耳。此刻,我的内心正燃起一腔不满之情。
②里德太太放下手头的活儿,抬起头来,眼神与我的目光相遇,她的手指也同时停止了飞针走线的活动。
③“出去,回到保育室去,”她命令道。我的神情或者别的什么想必使她感到讨厌,因为她说话时尽管克制着,却仍然极其恼怒。我立起身来,走到门边,却又返回,穿过房间到了窗前,一直走到她面前。
④我非讲不可,我被践踏得够了,我必须反抗。可是怎么反抗呢,我有什么力量来回击对手呢?我鼓足勇气,直截了当地发动了进攻:
⑤“我不骗人,要是我骗,我会说我爱你。但我声明,我不爱你,除了约翰·里德,你是世上我最不喜欢的人,这本写说谎者的书,你尽可以送给你的女儿乔治亚娜,因为说谎的是她,不是我。”
⑥里德太太的手仍一动不动地放在她的活儿上,冷冰冰的目光,继续阴丝丝地凝视着我。
⑦“你还有什么要说?”她问,那种口气仿佛是对着一个成年对手在讲话,对付孩子通常是不会使用的。
⑧她的眸子和嗓音,激起了我极大的反感,我激动得难以抑制,直打哆嗦,继续说了下去:
⑨“我很庆幸你不是我亲戚,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叫你舅妈了。长大了我也永远不会来看你,要是有人问起我喜不喜欢你,你怎样待我,我会说,一想起你就使我讨厌,我会说,你对我冷酷得到了可耻的地步。” ⑩“你怎么敢说这话,简·爱?”
⑪“我怎么敢,里德太太,我怎么敢,因为这是事实,你以为我没有情感,以为我不需要一点抚爱或亲情就可以打发日子,可是我不能这么生活。还有,你没有怜悯之心,我会记住你怎么推搡我,粗暴地把我弄进红房子,锁在里面,我到死都不会忘记,尽管我很痛苦,尽管我一面泣不成声,一面叫喊,‘可怜可怜我吧!可怜可怜我吧!里德
试卷第3页,总16页
舅妈!’还有你强加于我的惩罚,完全是因为你那可恶的孩子打了我,无缘无故把我在地。我要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每个问我的人。人们满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其实你很坏,你心肠很狠。你自己才骗人呢!”
⑫我还没有说完,内心便已开始感到舒畅和喜悦了,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怪的自由感和胜利感,无形的東缚似乎已被冲破,我争得了始料未及的自由,这种情感不是无故泛起的,因为里德太太看来慌了神,活儿从她的膝头滑落,她举起双手,身子前后摇晃着,甚至连脍脸扭曲了,她仿佛要哭出来了。
⑬“简,你搞错了,你怎么了?怎么抖得那么厉害?想喝水吗?” ⑭“不,里德太太。”
⑮“你想要什么别的吗,简,说实在的,我希望成为你的朋友。”
⑯“你才不会呢。你对布罗克赫斯特先生说我品质恶劣,欺骗成性,那我就要让罗沃德的每个人都知道你的为人和你干的好事。”
⑰“简,这些事儿你不理解,孩子们有缺点应该得到纠正。” ⑱“欺骗不是我的缺点!”我发疯似地大叫一声。
⑲“但是你好意气用事,简,这你必须承认。现在回到保育室去吧,乖乖,躺一会儿。”
⑳“我不是你乖乖,我不能躺下,快些送我到学校去吧,里德太太,因为我讨厌住在这儿。”
㉑“我真的要快送她去上学了。”里德太太轻声嘀咕着,收拾好针线活,蓦地走出了房间。
㉒我孤零零地站那里,成了战场上的胜利者。这是我所经历的最艰难的一场战斗,也是我第一次获得胜利。 (选文有删节)
(1)选文写了里德太太和简·爱的一次激烈的正面交锋,结合书中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简·爱在里德太太家曾遭受了哪些“践踏”。
(2)选文中里德太太对简·爱的称呼有哪些变化?从中可以看出里德太太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揣摩下列语句,说说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怎么敢,里德太太,我怎么敢,因为这是事实,你以为我没有情感,以为我不需要一点抚爱或亲情就可以打发日子,可是我不能这么生活。
(4)作为文学名著,小说《简·爱》的经典性不止在它细腻的描写和曲折动人的情节,更在于它为我们塑造的简·爱的经典形象。小说中这个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举出选文之外的一个情节做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试卷第4页,总16页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___, ___,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3)齐人也,坐盗 坐:(________)
(4)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 (________)
(5)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________)
(6)齐人固善盗乎 固:(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8)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
(9)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
(10)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
(11)晏子形象:________ 楚王形象:________
(12)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13)如果你是晏子,怎样回答楚王的问题?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背影(节选) 朱自清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 )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
试卷第5页,总16页
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 )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 )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嘱托 嘱咐 嘱 C.嘱咐 嘱 嘱托
(2)请结合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父亲向脚夫讲价钱,“我”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①_____________,“我”暗笑他的迂——父亲爬铁道给“我”买橘子,“我”感动地流泪——读了父亲的来信,②____________
(3)“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中“太聪明”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4)请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B.嘱咐 嘱托 嘱 D.嘱 嘱咐 嘱托
试卷第6页,总16页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从画线词语运用的角度)
(5)选文第③段结尾处“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请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一一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科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影响健康。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许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①________”孔子又说:
“②________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面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________里。 ①女儿两个礼拜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是因为________。 A.她要研究一个很深奥的课题 B.她想在读书比赛上获奖 C.她很喜欢读书
D.她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②下面的读书方式,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________。 A.咀嚼书里的意思,特别要欣赏美丽的插图,获得读书的乐趣 B.既可精读,也可浏览,还可像参加读书比赛那样读。 C.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试卷第7页,总16页
(2)文中画线句子①对应的名言是________,画线句子②对应的名言是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第①自然段中写到作者对女儿的读书方式不赞同,为什么?从这段话中找出四点理由写下来。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4)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作比方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的道理。
(5)“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这句话中,爸爸认为________比________更重要。
(6)你在读书时得到过怎样的快乐,请你举个例子写下来。 ________ 七、作文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关爱,包括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成吉思汗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那便是母亲。母亲给予子女的爱是海洋,而子女给予母亲的却是溪流。” 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写记叙文,尽量写出细节;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试卷第8页,总16页
参与试题解析
某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 【答案】 (1)关山度若飞 (2)感时花溅泪 (3)惶恐滩头说惶恐 (4)天涯若比邻 (5)生子当如孙仲谋 (6)金沙水拍云崖暖
(7)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8)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度”“惶”“呜咽”“澎湃”等字词的书写。 所以答案是: 【解答】
(1)关山度若飞; (2)感时花溅泪; (3)惶恐滩头说惶恐; (4)天涯若比邻; (5)生子当如孙仲谋; (6)金沙水拍云崖暖;
(7)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8)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选择题 【答案】 A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试题B挟(xié)着。C愠(yùn)怒。D女红(gōng)。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试卷第9页,总16页
B 【考点】 字形 【解析】
试题B绝壁,惨白。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妒”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D
【考点】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错。应该是以时间顺序为明线,以(感情线)眷恋着祖国为暗线。 所以答案是:D 【答案】 D
【考点】 鉴赏文学形象 小说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错。《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韩麦尔,因为是通过他来表现主题的。 所以答案是:D 【答案】 A
【考点】 文学常识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赏析有误。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不是指“靠兴兵抗元”。 【答案】
试卷第10页,总16页
B
【考点】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解析】
试题B项错。
把“他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冒号只有提示下文的作用。而前后都有“他”的话。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A
【考点】 赏析表达技巧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悲凉气氛”不妥,应表达的是思亲的情怀。 C“军情的急迫”概括不准。 D“旅途的欢快”分析错误。 所以答案是:A 【答案】 D 【考点】 文言断句 【解析】
试题A改为“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B改为“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改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语言表达 【答案】
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那是她一生操劳的勋章。/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那是她让女儿看的关于人生艰辛的无字书。/你的耳边充满着唠叨,不,那并非是唠叨,它是父母对你的爱。/圆明园遗址到处是残垣断壁,不,那不是残垣断壁,那是我们民族永远也不能忘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庆空划过几颗流星,不,那不是流星,那是上苍在启示我们生命是多么短暂。 【考点】 句式仿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仿佝,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结构为“事物一否定一比喻”。...怀
试卷第11页,总16页
那不是........的句式格式。-定要符台神形兼备的要求。故答案为: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那是她一生操劳的勋章。/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那是她让女儿看的关于人生艰辛的无字书。/你的耳边充满着唠叨,不,那并非是唠叨,它是父母对你的爱。/圆明园遗址到处是残垣断壁,不,那不是残垣断壁,那是我们民族永远也不能忘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庆空划过几颗流星,不,那不是流星,那是上苍在启示我们生命是多么短暂。 四、现代文阅读 【答案】
(1)被表兄谩骂殴打;被里德太太歧视厌恶;因为反抗被关到红房子;在布罗克赫斯特先生面前被里德太太被说成“品质恶劣,欺骗成性”。
(2)无称呼、“你”“简·爱”“简”“乖乖”“她”这些称呼的变化表现出里德太太心理变化的四个阶段:最初冷淡、厌恶和歧视,被简·爱反驳时恼怒,被简·爱揭穿时慌张和掩饰,最后下定决心送走简·爱。 (3)“不能”语气坚定,有力地突出了简·爱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表现出简·爱的反抗精神。 (4)示例:简·爱自尊自主,追求自由平等,一直坚定捍卫自己的人格与尊严,具有反抗精神。面对深爱的罗切斯特先生已有妻子的现实,她拒绝罗切斯特的挽留,毫不犹豫地放弃优越的生活,毅然决然地跨出了桑菲尔德的大门。 【考点】 鉴赏文学形象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记叙线索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简·爱在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里德先生临死前曾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简·爱。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连侍女都不如,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她被幻想中的鬼魂吓昏了过。重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健康。在布罗克赫斯特先生面前被里德太太说成品质恶劣,欺骗成性。根据书中内容,概括回答即可。
(2)按文段的写作顺序,可以看到选文中里德太太对简·爱的称呼开始是“无称呼”,接着是“你”“简·爱”“简”“乖乖”,最后变成了“她”。结合事件内容来看,随着事件的不断展开,这些称呼的变化表现出里德太太心理变化的四个阶段:最初冷淡、厌恶和歧视,被简·爱反驳时恼怒,被简·爱揭穿时慌张和掩饰,最后下定决心送走简·爱。 (3)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不能”语气肯定,有力地突出了简·爱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表现出简·爱的反抗精神。 (4)解答本题重点从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动作如“我立起身来,走到门边,却又返回,穿过房间到了窗前,一直走到她面前”可以看出简·爱具有反抗精神;心理“我非讲不可,我被践踏得够了,我必须反抗。可是怎么反抗呢,我有什么力量来回击对手呢?我鼓足勇气,直截了当地发动了进攻”可以看出简·爱具有反抗精神,自尊自主,追求自由平等的性格。语言如“‘欺骗不是我的缺点!’
试卷第12页,总16页
我发疯似地大叫一声”,这写出了简·爱的坚定捍卫自己的人格与尊严,具有反抗精神的性格。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2)犯罪 同“嬉”开玩笑离开座位,表示郑重本来
(3)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是不同的。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
(4)晏子: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具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楚王:盛气凌人,狂妄,傲慢无礼,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5)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不至于伤害两国关系。 (6)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句子,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注意“橘”“枳”的写法。 (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如“坐”:犯……罪。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3)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诣”“徒”“其实”“得无”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C
(2)示例:①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②“我”感到悔恨和感动
(3)“太聪明”是反语,表现了“我”现在理解了父亲对“我”的爱而感到自责与惭愧的心理。
(4)①示例: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父亲的俭朴与动作的缓慢。 ②示例:“攀”“缩”“微倾”等动词,细腻而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攀越月台时的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5)示例:父亲,之前您跟脚夫讲价钱、嘱托茶房照顾我,我还暗笑您迂,我现在才明白那是您对我的关心。我已经二十岁了,完全可以照顾自己,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为我操心,刚才您去月台对面买橘子,我才发现您真的老了,而我一直没能真正理解您。父亲,请原谅儿子的不孝。谢谢您! 【考点】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背影(朱自清)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试卷第13页,总16页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梳理故事情节 散文阅读 词义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嘱托:托人办事;托付。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嘱:嘱托,叮嘱。
第一空处写父亲再三提醒,让茶房记住一定要照顾“我”,应用“嘱咐”。 第二空是父亲叮嘱“我”路上要小心,应用“嘱”。
第三空根据后文“托他们只是白托”可知父亲是托茶房照顾“我”,应用“嘱托”。 故选C。
(2)根据所给提示定位到原文相应位置,从文中“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可概括出①。根据“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在晶莹的泪光中……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可概括出③。
(3)结合“我”当时的行为和心理来看,“聪明”是反语,意思是糊涂,不聪明。表明作者对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深情的愧疚与自责。
(4)①“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是外貌描写,体现了父亲衣着朴素、生活俭朴;“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是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穿过铁道时动作的缓慢。
②“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运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父亲爬月台的不容易,既表现了父爱的深沉,又写出了“我”对父亲的关注。 (5)此处的“我”心情是复杂的,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结合自己理解,将自身代入其中,表达出“我”对父亲的感激不舍和愧疚之情即可。 【答案】
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B,D,A,D,刚吃完饭读书会消化不良,影响健康。,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学以致用,读书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读书比赛拿第一,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事,懂得了很多原来不懂的知识,使自己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我感到读书非常快乐。 【考点】 记叙文 【解析】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是学者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信中他指出来了女儿在读书方面出现的四种不正确的方法:1、读书只讲速度和数量数量,不讲质量;2、读书是为了考试和比赛,没有欣赏;3、只“读”不“习”不“思”;4、读死书,没有学以致用。 文中刘墉希望女儿读书能做到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解答】
(2)①A ②D(1)(3)①刚吃完饭读书会消化不良,影响健康。 ②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③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④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
试卷第14页,总16页
(4)学以致用(2)(5)读书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读书比赛拿第一(3)(6)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事,懂得了很多原来不懂的知识,使自己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我感到读书非常快乐。 七、作文 【答案】
【参考例文】 父母之爱
——爱有很多很多种,什么知心之爱呀,父母之爱的,但是要赢得爱首先我们也要学会爱别人!
父母的爱——就像你站在冰冷冷的街上,吹着凉飕飕的风,而风儿妈妈却把第一缕春风送给了你,你已干裂的嘴巴露出了很甜的微笑,那种温暖的滋味就是爱。
幼时,当你依依呀呀的要说话,可却说不出口。爸妈便微笑的抱着你:“乖宝贝,来叫爸爸,妈妈。”当你经过父母的百般的‘啰嗦’,说出了那第一句话时,那种开心,那种欣慰是无法形容,这一切都是父母给予你的爱!
儿时,当你在幼儿园或小学1年级,受到了委屈或者被同学欺负时,父母来接你,你肯定会扑在他们的怀里哭,当你眼泪掺和着鼻涕要往下落,那张纸巾或他们温暖的大手在你脸上不停‘摆动’。那种感觉会莫名的高兴,那难忘的味道就是父母给予你的爱! 少时,你拿着恐怖的成绩单,哭的像泪人死似的站在他们面前,你心跳加速的看着他们的眼神,爸爸会生气的叫你在那看书,不让你吃饭。晚上妈妈偷偷的端来碗面条,看着你吃的像花猫一样,你喝口汤,看着妈妈,妈妈对你笑笑,可能你的眼泪会掉下来,心中还会有种信念,下次一定要好好考,这就是妈妈给予你爱的力量!
青春少年时,你在用功的写作业,此时父母会心痛的端上碗与少时一模一样的面条。你可能会叛逆的说:“天,怎么又是这面条!而且先别烦我,我还要写作业,到时考砸了算你们啊!”也许就这几句话便伤到他们的心,端着面条默默的离去。你写完作业饿时才会发现,五脏庙大爷已经翻滚的不行,他们肯定会马上端来热腾腾的面条。你吃的很狼狈,父母轻声呵斥:“宝贝,慢点吃,小心噎着!”可你却不耐烦得的说:“别烦!连饭都不让我好好吃!”可是你却忽视了,这碗面条是他们偷偷的观察你写完作业的时间,在那之前面条已拼命在锅中翻滚,等你写好时,那碗有着浓浓的爱意的面条,在你心中却被遗忘!
青年时,你在外地读书,父母担心的忍不住来看你,你却很生气的对他们说:“天,你们来看干什么?被我同学看到,肯定会笑我很土的!”父母只好被迫无奈的回到家,而你那的缺钱的消息却赶在了父母的脚后,他们会很担心的在汇款单后面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而你看到时,却无情地说:“天,拜托你们不要再写这些土话了,俗不俗呀?”其实他们给我们的爱却已记载了那小小的汇款单上!
工作时,爸妈很安慰,有时会叮嘱你好好的工作,有空常回家看看,还要多回家吃饭。而繁忙的你却会说:“哎呀,我这都忙死了,还有空回家吃饭,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啊!别管我!”可是你的几句话,却让父母更担忧,更吃不下饭。父母对你的爱,已经寄予在了心中!
中年时,你肯定经常回忆着过去,常常往父母那跑,多陪陪他们。想着他们对自己的爱已被自己完全的否决时,心里更不是滋味,而父母却对你们说:“儿呀(乖女儿呀)你们照顾好自己吧,不要经常往这跑了,我们会自己照顾自己的,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酸酸的眼泪顿时往下掉,真的很想在他们的身上大哭一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歉意,可是时间已经晚了。其实你却不知道,他们对我们的爱已埋藏在语言里! 【考点】 话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试卷第15页,总16页
【解答】
“亲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写议论文,在强调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之外,必须注意语言的生动性。所举事实必须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概括描述。针对这一话题,在文体上我们可尽量注意选择记叙文、散文、随笔等文体来写。可以记述一段故事,也可以描写几个片断,语言要富有形象性,避免通篇是平板单调的叙述性语言。要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文章中学会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要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来写人记事,传情达意。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试卷第16页,总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