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贯彻〔 〕的方针。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以人为本 C安全第一,人人有责 D防患于未然 2.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保护接零 B.绝缘 C.接地放电 D.安装桩头 “四定”管理是指〔 〕。
A.定人员、定设备、定目标、定责任 B 定期检查、定点摆放、定人养护、定期换药 C.定点摆放、定人管理、定责任、定目标 D. 定期检查、定期换药、定期养护、定责任 4.油品发生初期火灾,首先应〔 〕。 A. 停止作业
5.使用何种消防器材灭火时,可能会造成冻伤〔 〕?
6.某油罐车着火,用石棉被盖住油罐口灭火,属于哪种灭火方法?〔 〕
7.在加油现场是否可以修车,敲打铁器?〔 〕
8.冬天,一老客户开柴油车加油,职工要求其熄火后加油,客户说熄火后不好启动,该如何处理:〔 〕 A.对客户说不熄火不能加 B.反正是柴油,危害不大,加了算了 C.请客户开到站外,用方便桶加 D.请熄火,承诺加完后如车子启动不了帮助推着发动 9.由铁桶向塑料桶内加注轻油,与加油机的距离最少在〔 〕米以上。 A.2 B.3 C.4 D.5
10.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 〕
A.“正在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 D.“有人工作”
1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可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 犯罪的,依照 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 B、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 未进行评估 、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C、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D、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 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12.油品的危险特性有: 〔 〕
A、易燃性; B、易爆性; C、易积聚静电荷性; D、易受热膨胀性; E、易蒸发、易扩散和易流淌; F、毒性。
13.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A、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B、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了一些必要的步骤; C、按自己的习惯操作。
14.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A、作业标准化; B、安全合理布置作业现场; C、安全点检; D、人员培训。 15.事故的基本特征有: 〔 〕
A、危害性; B、意外性; C、因果性; D、紧急性; E、阶段性。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16.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
A、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9人; B、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0人及以上; C、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
17.《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A、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B、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C、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D、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18.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方法》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擅自上岗作业的”可对生产经营单位作上列哪些处罚:〔 〕 A、责令限期改正; 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并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19.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包括:〔 〕
A、技术原因; B、身体原因; C、社会原因; D、教育原因 E、管理原因;学校原因。
20.火灾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因有:〔 〕
A、人的因素; B、管理的原因; C、设备的原因; D、环境的原因;21.发生电器火灾时应使用〔 〕进行扑救。 A、水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2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
A 、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B 、继续作业 C 、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命令 23.正确描述动火证的有效期限的〔 〕
A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为24小时。 B 、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为120小时。 C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2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方向疏散。 A 、下风 B 、上风 C 、顺风 25.三不动火”的内容是〔 〕 A 没有经批准的火票不动火。 B 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C 没有防火监护人或防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 26.6级以上大风〔 〕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A 、禁止 B 、允许 C 、无所谓
27.氧气、乙炔瓶在使用时的安全距离为〔 〕 A 、2米 B 、5米以上 C 、1米
28.生产型粉尘按照性质可分为为〔 〕类。 A 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29.安全标志分哪〔 〕类。
A 禁止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
30.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 A .岗位安全教育 B .厂级安全教育 C .车间安全教育 31.当被烧伤或烫伤时, 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
A 、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B 、迅速包扎 C 、不用管 32.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 〕
A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 专门机关的原则 3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瓶体温度不能超过〔 〕度? A 、 40℃ B、 100℃ C、 0℃ D、没有限制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精神原因; G、、物料的原因。 F E 34.常用灭火的方法有〔 〕
A 冷却法、 B 隔离法、 C 窒息法、 D 化学抑制法 35.氧气、氢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瓶各是什么颜色〔 〕 A 、氧气瓶天兰色,氢气瓶深绿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铝白色 B 、氧气瓶深绿色,氢气瓶天兰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铝白色 C 、氧气瓶天兰色,氢气瓶深绿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亮红色 D 、氧气瓶天兰色,氢气瓶暗灰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铝白色 36.常见的点火源有〔 〕
A 、明火、电火花 摩擦或撞击火花、雷电火花、 B 、光、射线、 C 、化学反应热、 D 、高温外表、压缩升温等 37.以下属于安全设施的有〔 〕
A 安全阀、防爆板 B 呼吸阀 C 平台防护栏 D 阻火器 二、判断题
1. 加油站每半年进行一次灭火作战预案演习,每年进行一次消防训练。 〔 〕
2. 安全管理落实四句话:完善制度,练好功夫,打好基础,落实问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称作“三违”,是安全生产所不允许的行为。 〔 〕 3. 灭火器压力表的指针指向红色区域为正常。 〔 〕
4. 加油站在发生冒油时,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用塑料桶、铁桶进行回收。 〔 〕 5. 对加油站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明火。 〔 〕
6. 燃烧具备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气三者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 〕 7. 闪点是油品火灾危险出现的最高温度。〔 〕
8.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采取一切灭火措施,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火熄灭或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
9. 石油产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因流动、晃动、冲击,或与其它物体的相互接触,在迅速别离时,都会产生静电,静电荷可高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 〕
10. 加油时,油枪应与油箱直接接触,以消除油箱静电。〔 〕
11.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检举、控告。〔 〕
12. 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迅速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 13. 安全标志是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
14. 潜水泵使用时可以不需设置专用的提拉绳,用引出电缆就可以。〔 〕 15.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 16. 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要把生产放在首位。〔 〕
17.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甲醇和乙醇一样都是醇类,都可以调制白酒饮用。〔 〕 18. 爆炸的实质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 19.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20. 一名工人在现场休息时把安全帽当做凳子坐。〔 〕 21. 我国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年龄没有限制。〔 〕
22. 当用电开关的保险烧断,可以用铜丝或铝丝代替。〔 〕
23. 我国对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
24. 一氧化碳的健康危害是一氧化碳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
25. 甲醇的健康危害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 作用,引起病变。〔 〕 26. 二氧化碳能冷却燃烧物质和冲淡燃烧区的含氧量,使燃烧熄灭。〔 〕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