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
绪 论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向着多元化、宽领域、智能化的方向迅猛发展。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变电站作为变换电压,分配电能的重要部分,因此变电站中电气主接线的形式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本次设计主要对变电站进行了一次电气设计以及相关的二次继电保护设计。
本次设计的110KV变电站,属于地区性城市供配电站。本次变电站的设计是在校期间学习了相关专业课程如:《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等,它主要包括变电站总体分析,主接线分析,主变型号选择,无功补偿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二次继电保护以及避雷针的保护等。在选择主接线设计中,我们把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和单母分段两种接线方式在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比较分析对110KV电压等级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形式,35KV电压等级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10KV电压等级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
此次设计是一个较为完善的变电站设计,其中涉及了变电站的一次电气设计,二次继电保护设计。这次设计是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计算校验、和同学讨论等做出的设计。这次设计是为了使我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对工程设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工程设计方法而设计的。本次变电站的设计,可以基本满足市区生产及生活的正常供电需要,对于供配电的传输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且发生相应的故障时变电站具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该区供电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发展,并可满足5-10年的远景供电需求。对于实际供配电系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次设计为以后从事电气设计、运行管理工作奠定必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变电站;主接线;变压器选择;电气设备;继电保护;
第1章 概述
1.1概述
本次110KV变电站的设计担负着向周边市区及市郊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工程,承担着本市区的输变电任务。根据《电力系统技术规程》有关具体要求,特别是:
第1.0.2条:系统设计应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在权衡相关中长期利弊基础上,从用户端实际需要对变电站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探讨出经济环保的方案;应该因地制宜,不应损害当地经济环境为代价,对电力系统进行长期的一个方案探讨。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变电站进行严格的设计方案研究,应采用先进技术、,保证供电的灵活可靠,严格保证供电质量来满足不同负荷需求端与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
第1.0.6条:对于设计方案应该有着较为详细的近景与远景分析,应当与国家及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当设计方案审查过后,及时进行合理性分析,如有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完善相关设计方案。
此次110KV变电站是地区性城市变电站,它由系统1和系统2供电,而且向市区以及不同大负荷厂区供电。系统总容量为:
S11500(MVA),S21000(MVA)该变电站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变电站的作用和主要设备组成
1.2.1变电站的作用
电力工业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能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藏的二次能源,由于发电厂发出的电能,往往不能直接满足用户用电的需求,这就需要将提高或降低电压等级再次供用户使用,考虑到经济型的原因,往往需要提升电压等级后再由线路传输,这样就需要不同电压等级,因此也需要更多的转换电压等级的设备参与。变电站的任务就是转换电压等级,保障一个区域的正常供配电,并及时对电压进行调整控制确保供电安全。
1.2.2 变电站主要设备组成
一次与二次回路构成了变电站的整体。变电站的任务就是转换电压等级,保障一个区域的正常供配电。主要设备有变压器、各个不同电压等级的母线、断路器与隔离开关装置、控制装置、电压与电流互感器、避雷器、补偿装置等设备组成。变电站内还具有一些其他装置,如接地和屏蔽装置、站内电源蓄电池、照明设备等其它各种设备。
1.2.3 变电站的种类
变电站是电力工业的重要部分,按变电站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可分为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按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一般变电站,地区重要变电站和系统枢纽变电站。
变电站应担负的任务
(1)变电站应当具有一定可靠性,安全性,尤其是二次设备中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等,应当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动作保障供电安全。 (2)变电站应提升良好的供电质量,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业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频率,电压,与谐波。 (3)变电站的选址规划都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应该因地制宜,不应损害当地经济环境为代价,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
(4)变电站应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简化繁琐程序,提高效率,满足目前发展迅猛的电力市场需求。
第2章 电力系统及变电站总体分析
2.1 电力系统分析
此次变电站的设计应当符合《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保证供电的灵活可靠,严格保证供电质量来满足不同负荷需求端与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
本次110kv变电站设计是一个地区性城市变电站。变电站西边为10kv负荷密集区,主要有毛纺厂、棉纺厂、印染厂、食品厂、针织厂、及部分市区用电。变电站以东主要由35kv水泥厂、耐火厂以及其它用电。应该保证不同负荷的用电需求
2.2 变电站总体分析 2.2.1 设计依据
根据省电力公司审计批复文件《焦作市郊变电站设计任务书的批复》。
2.2.2 建站的必要性
该变电站是该市郊110KV变电站,通过系统1和系统2向该变电站供电。本次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KV。根据焦作市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的逐渐增大,该变电站承担着向该市居民和工业输送电力的任务。因此变电站的规模是相对比较大的。因此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组成,如近期与长期规划,以及未来该市区的经济发展走向对于变电站的设计都有着重要作用。 2.2.3建设规模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本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如下: 电压等级: 110/35/10kv
线路回数: 110kv进线四回,35kv出线为5回。10kv 出线为11回
在35KV侧,水泥厂Ⅰ、Ⅱ类负荷占45%,耐火厂以及备用Ⅰ、Ⅱ类负荷则占50%。
10KV负荷情况:棉纺厂、毛纺厂、针织厂、市区的Ⅰ、Ⅱ类负荷均各占60%,印染厂Ⅰ、Ⅱ类负荷占70%,而食品厂占45%。 2.2.4 所址概况
该变电站位于该市东郊,交通便利。此次110kv变电站设计是一个地区性城市变电站。变电站西边为10kv负荷密集区,主要有毛纺厂、棉纺厂、印染厂、食品厂、针织厂、及部分市区用电。变电站以东主要由35kv水泥厂、耐火厂以及其它用电。
该变电站海拔220m,地势平坦,为非强地震区,输电线路走廊阔,架设方便,全线为黄土层地带,地耐力为2.4Kg/cm2。天然容重γ=2g/cm3,土壤电阻率为100gm,变电站地下水位较低,水质良好,无腐蚀性。
气象条件:年最高气温+40℃,年最低气温-20℃,年平均温度+15℃,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2℃,最大复水厚度b=10mm,最大风速25m/s,属于我国第六标准气象区。
2.3 变电站负荷分析
2.3.1 35kv侧负荷分析
表2-1 35KV侧负荷
负最大负负荷组成 (﹪) 自然 力一 二 率 Tmax线长 备(KM注 ) (H) 荷 荷(MW) 名称 水泥近远期 景 1.电厂1 5 压 水等泥2 级 厂2 耐火厂 备2.2 15 30 0.9 20 2 15 30 0.9 20 2 1.5 15 35 0.9 18 用1 5 备
2.5 15 35 0.9 2.2.5 15 35 0.9
用2 5 根据负荷表2-1可知,其一、二类负荷所占比例较大,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对一类负荷要保证不间断供电;对二类负荷,在必须有部分负荷停电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保证第二类负荷的连续供电。
2.3.2 10kv侧负荷分析
表2-2 10KV侧负荷
最大负荷组电负压 荷 等名级 称 负荷MW 近远期 景 成 (﹪) 自然力一 二 率 Tmax线 长 备((H注 K) M) 0.7555 00 3.5 10 k棉纺厂1 棉22.5 .5 2220 40 0.7553v 20 40 5 00 .纺.5 .5
厂2 印染厂1 印染厂2 毛纺厂 针织厂 市区1 市区2 食2 1.5 2 2 20 40 1.5 0.7508 00 5 4.5 4.5 2.5 1.5 2 2 30 40 1.5 2 30 40 0.7508 00 0.7505 00 20 40 0.7455 00 2500 2500 2 2 20 40 0.8 2 2 20 40 0.8 112 40115 30 0.8 00 .品.5 .5
厂 备1115 30 0.78 0.78 5 用1 .5 .5 备11用2 .5 .5
15 30 根据负荷表2-2可知, 10kv侧的一、二类负荷占负荷总数的比例非常大,这就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对供电要求也更高。
第3章 电气主接线选择
3.1 主变选择
主变压器用来向电力系统或用户输送功率,主变的选择对于整体变电站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主变的选择应当根据负荷侧所需容量的大小来进行选择。选择变压器的型号后还应对变压器进行校验。 3.1.1 主变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原则
1. 主变容量的考虑原则
(1) 主变容量选择应当结合该地区负荷需求,并且根据该地区未来几年的远景发展综合考虑选取主变型号。
(2) 根据变电站带负荷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容量,对有重要负荷的变电站应考虑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主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站,当一台主变停运时,其余主变压器应能保证承担全部负荷的60%以上。
(3) 应当综合考虑变压器的相数、绕组数与结构,根据不同接线方式选择不同形式绕组的变压器。
2.主变台数的考虑原则
(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在中、低压侧构成环网情况下,建议变电站配置两台主变。
(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或大型的工业专用变电站,三台变压器的可行性应当进行考虑。
(3)考虑到布置和引线的方便,联络变压器的台数一般只设置一台,最多不超过两台。
3.1.2 主变容量与台数选择计算
依据变电站所处郊区的情况,变电站的电力负荷中有大量的一、二类负荷,基于对经济状况、占地面积及变电站位于负荷中心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应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其型号为SFSZL7-25000/110(KVA/KV)型。计算详情见附录(一)的计算说明书。
3.1.3 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1.变压器相数的确定
容量为300MW 及以下机组单元连接的主变压器和330KV及其以下的电力系统中,一般都应采用三相变压器。由于本站站址地势开阔、交通运输方便且容量相当,所以宜选三相变压器。 2. 变压器绕组数量的选择
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和相应的规程中指出:在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站中,如果通过主变压器各绕组的功率达到该主变压器容量的15%及以上,或低压侧虽无负荷,但在变电站内需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时,主变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结合本次设计110KV变电站的具体实际情况,应选择三绕组变压器。 3. 绕组连接方式的选择
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和相应规程指出: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绕组采用的连接方式有Y和△型两种,而且为保证消除三次谐波的影响,必须有一个绕组是△
型的,我国110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均为大电流接地系统,选择Y0的连接方式。对于35KV侧也采用Y0的连接方式,而6-10KV侧采用△型的连接方式。
故该市郊变电站主变应采用的绕组连接方式为:Y0/Y0/。 4.主变阻抗和调压方式的选择
在《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和相应规程指出:变压器各侧阻
抗值的选择必须从电力系统稳定、潮流方向、无功分配、继电保护、短路电流、系统内的调压手段和并列运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应以对工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来确定。
变压器的阻抗选择实际上是指三个绕组在变压器铁心中缠绕的位置,由此变压器可以分为升压结构和降压结构两种类型。
中 低 高 低 中 高 图a升压结构 图b降压结构
图3-1 变压器绕组结构
由于绝缘因素,高压绕组总是放在最外侧,而中、低压绕组可以分别缠绕在变压器铁心的中间或者最里面。由于变压器的阻抗实际上就是绕组之间的漏抗,由此可见,升压型结构的变压器u12大而降压结构的u13大。那么应该看潮流传输的大小,在传输潮流大的一侧采用阻抗小的以减少正常损耗。但是也还要看其他的影响综合考虑。比如为选择轻型电器,需要加短路电流的措施,那么为短路电流,可以考虑优先采用降压结构其u13大,这样可以不用再加限流电抗器的阻抗值。
关于调压方式,规程规定,在能满足电压正常波动情况下可以采用手动调压方式。近年来随着对电压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有载调压变压器质量的提高,作为城市变电站一般也都选择有载调压方式。
所以该市郊变电站的主变宜采用有载调压方式。 5. 容量比
变压器的绕组容量有:100/100/100、100/100/50、100/50/50等几种。对于
110KV变压器总容量不大,其绕组容量对于造价影响不大,所以采用100/100/100的容量比。
6.主变冷却方式的选择
冷却方式有:自然风冷、强迫油循环风冷、强迫油循环水冷、强迫导向油循环等。按一般情况,110KV变电站宜选用自然风冷式。 7.是否选用自耦变压器
选择自耦变压器有许多好处,但是自耦变适用于两个电压级中性点都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而本站只有110KV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且其多用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发电机升压及联络变压器。它经小阻抗接地,短路电流大,造成设备选择困难和对通信线路的危险干扰,且考虑到现场维护等问题,故不采用自耦变压器。
8. 全绝缘、半绝缘、绕组材料等问题的解决
在110KV及以上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为了减小单相接地时的短路电流,有一部分变压器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的方式,因而需要考虑中性点绝缘的保护问题。35KV及10KV侧为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其中性点都采用全绝缘。
3.2 电气主接线选择
3.2.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
主接线方式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1)应保证供电可靠性,灵活性,经济型原则。 (2)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
(3)接线简单清晰,运行安全灵活,检修方便,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 (4)应根据需要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3.2.2 主接线设计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1)变电所的地理环境状况。 (2)分期与最终建设规模。
(3)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 (4)接入系统的方式。 (5)该地区远景发展。
3.2.3 主接线的设计
1.110KV侧
根据要求可以初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
段接线
图3-2主接线图 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I 单母线分段带旁母接线 方案II 单母线分
表3-1方案比较
方案 项目 检修电气设备时不使用的电气设备少,可 会造成重要的电力出现故障的几率小。 靠 负荷停电,使用的电性 气设备少,出现故障的几率小。 故障时,分段断路器运行方式简单,扩建会自动将故障段隔时需要向两个方向灵 离,保证正常段母线均衡扩建。 活 不间断供电,调度灵 性 活性较好,易于扩建。 经 接线简单,高压设备接线简单,运行设备济 多,占地大,投资较少,投资少,年运行性 方案Ⅱ高 费用少 由以上比较结果知,这两种方案都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由于本变电站在整个系统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要求保证某些重要的用户不可中断供电,故要求系统有更好的供电可靠性,综合考虑,110KV侧宜采用方案I。 2. 35KV侧
方案I 单母线分段带旁母接线 方案II 单母线分段接线
根据要求草拟方案和方案比较同上:
通过比较结果知道,方案II与方案I可靠性和灵活性都较好, 35KV侧采用方案II的接线形式就能满足要求。 3. 10KV侧
根据10KV侧采用手车式高压开关柜时,不宜采用旁路设施。于是10KV侧接线形式分析可按照35KV侧分析,草拟方案I、II同上比较分析同上。综合考虑,宜采用方案II采用单母分段。
3.4 主变中性点接的方式的选择与设计
3.4.1 110KV侧接地方式
110-500KV系统为大电流接地系统,所以变电站主变的110KV侧的中性点应选择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3.4.2 消弧线圈的选择
35KV和6~10KV侧为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即应该选用中性点不接地、经高阻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35KV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对10KV系统若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时,应选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若需要加装消弧线圈时,需要考虑它的引接方式。对35KV因有中性点引出,所以消弧线圈就直接接到主变35KV侧的中性点上,而且两台主变可以共用一个
消弧线圈。采用XDJL-550/35消弧线圈 3.5 无功补偿
3.5.1 无功补偿的作用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负载和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设备的功率损耗、稳定电压、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提高系统输电稳定性和输电能力、平衡三相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等。所以系统的无功补偿可以采用分散补偿的方式。因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主要是感性功率,所以具体无功补偿就是在高压电网的低压侧加并联电容器,利用阶梯式调节的容性无功补偿感性无功。
3.5.2 无功补偿容量选择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第1.0.3条规定:
电容器装置的总容量应根据电力系统无功规划设计,调相调压计算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35-110kv变电站中的电容器总容量,按无功功率就地平循的原则,可按主变的10%-30%考虑。一般取主要容量的15%,分在10kv两段母线上安装。
故110kv变电站按主变容量的10%选择。
3.5.3 电容器及其接线方式的选择
电容器的接线方式有三角型和星型接线两种方式,选择不同的接线方式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不同,一般采用双星型接线方式。对于110kv变电站一般都有专门的电容器室,所以可选择室内型的即BFF11/3-100-1型。
3.5.4 电容器数量的计算
S变10%
NS
容 6nN
式中N—电容器台数 n—电容器组数
星型连接
最终选择5组BFF11/3-100-1型电容器
图3-4
电容器的双
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
电气设备有电流通过时将产生损耗,例如,载流导体的电阻损耗,载流导体周围金属构件处于交变磁场中所产生的磁滞和涡流损耗,绝缘材料内部的介质损耗等,这些损耗都将转变成热量使电气设备的温度升高。长期发热,是由
正常电流产生的;短时发热,是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4.1 短路电流产生原因
电力系统要求正常地不断地对用电负荷供电,以保证工厂的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难免出现故障,而使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破环。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短路。短路就是指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低阻型短接。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绝缘损坏。这种损坏可能是由于设备长期运行,绝缘自然老化或由于设备本身不合格、绝缘强度不够而被正常电压击穿,或设备绝缘正常而被过电压击穿,或者是设备绝缘受到外力损伤而造成短路。工作人员由于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误操作,或者误将低电压的设备接入较高电压的电路中,也可能造成短路。短路后,短路电流比正常电流大得多;在大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如此大的短路电流可对供电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
4.2短路电流的计算目的
由上可见,短路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必须尽力设法消除可
能引起短路的一切因素;同时需要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以便正确地选择电气设备,使设备具有足够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保证在发生可能有的最大短路电流时不致损坏。为了选择切除短路故障的开关电器、整定短路保护的继电保护装置和选择短路电流的元件等,也必须计算短路电流。
无论正常情况下通过工作电流,或短路时通过短路电流,母线都要发热。为使母线发热温度不超过最高允许温度,需了解发热过程,并进行分析计算。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首先要绘制出计算电路图,在计算电路图上,将短路计算所需考虑的各元件的额定参数都表示出来,并标明其序号和阻抗值,一般是分
子标序号,分母标阻抗值。然后将等效电路化简。
4.3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为了使所选电器具有足够的可靠性、经济性、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内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应对不同点的短路电流进行计算。
4.4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将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
表4-1
短路点 110KV母线 35KV母线 10KV母线
I\"(KA) Itk2 I(KA) I(KA) I(KA)tksh(KA) 5.63 4.34 15.94 7.61 4.34 15.94 15.94 15.94 4.34 4.34 5.15 5.15 14.33 11.05 40.58
具体计算过程详见计算说明书。
第5章
电气设备选择
5.1 电气设备选择
5.1.1 电气设备的选择
导体种类主要有:各电压级的汇流母线、主变引下线、出线等。 电气设备包括各电压级的出线断路器、旁路断路器、分段断路器、以及相应的隔离开关等,用于保护和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等。
5.2 选择导体和电器的基本条件
5.2.1按导体长期工作条件选择
一般按照UNUSN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对于导体:IalImax 对于电器:INImax
5.2.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可使年计算费用最低。对应不同种类的导体和不同的最大符合利用小时数Tmax,将有一个计算费用最低的电流密度,称为经
济电流密度J。导体的经济截面SImaxJ(式中Tmax--正常工作时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当无合适导体时,导体面积可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截面的相邻下一档选取。 注意:按此法选择导体后,必须按长期发热校验。
5.3 导体和电器的选取及校验条件
5.3.1 导体的选择
1.母线的选择
参考《发电厂电气部分P113》P113:
铜导体只用在持续工作电流大,且出线位置特别狭窄或污秽对铝有严重腐蚀而对铜腐蚀较轻的场所。而实际中一般采用铝或铝合金材料为导体。 矩形导体一般只用于35KV及以下,电流在4000A及以下的配电装置中。槽形导体一般用于4000-8000A的配电装置中。
1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当采用硬导体时,宜选用铝合金导体。 2.10KV出线电缆选择
(1) 依据《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电缆的选择条件进行选择和校验:
(2) 电缆芯线材料及型号选择
电缆芯线有铜芯和铝芯,一般选用铝芯,电缆的型号应根据其用途,敷设方式和使用条件进行选择,ZYB市郊变10KV出线选用三相铝芯电缆。
(3) 电压选择:电缆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等于所在电网的电压。
(4) 截面选择:电力电缆截面一般按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当电流的最
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大于5000小时且长度超过20m时,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5.3.2 电气设备选择
1. 断路器选择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6—2节规定: 35KV及以下,可选用少油、真空断路器等,应注意经济性。35KV—220KV可选用少油、SF6、 真空断路器等。
综合考虑,尽量利用国家鉴定推荐使用的新产品,又为检修方便,所以110KV侧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35KV、10KV侧采用手车式断路器。 2. 隔离开关的选择
种类和形式的选择:隔离开关的型式很多,按安装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屋内式和屋外式。按绝缘支柱数目可分为单柱式和双柱式。它对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有很大影响,选型时应根据配电装置的特点和使用要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来确定。
由于本设计中35KV、10KV侧均采用手车式断路器,故不用选隔离开关。 3. 电压互感器选择
电压互感器是二次回路中测量和保护用的电压源,通过它反映系统的运行状况。它的作用是将一次高压变为二次侧的低电压便于测量。
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技术规定》
第10.0.3条:电压互感器的型式应按下列使用条件选择: (1)一次回路电压 (2) 二次电压
(3) 3~20KV屋内配电装置宜采用油浸绝缘结构,也可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4) 35KV配电装置宜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5) 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当容量和准确度等级满足要求时,宜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第10.0.7条: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其第三绕组电压应为100V,用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其第三绕组电压应为100/3V。
根据以上原则,可选择电压互感器。 4. 电流互感器选择
目前电力系统中广泛用的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用字母TA表示),它的原理和变压器相似,它的特点:一次绕组串联在电路中,并且很少,电流取决于被测电路的负荷电流,而与二次侧电流的大小无关;二次侧绕组阻抗很小,所以它在近于短路的状态下运行。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2—8节: (1)凡装有断路器的回路均应装设电流互感器。
(2)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出口、桥形接线的跨条上等也应装设电流互感器。
(3)对直接接地系统,按三相配置;对非直接接地系统,依具体要求按两相或三相装配。
2.7 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选择
2.7.1支柱绝缘子的选择
支柱绝缘子主要是用来固定导线或母线,并使导线或母线与设备或基础绝缘。支柱绝缘子有户内两大类型。
支柱绝缘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按使用场所(户内、户外)选择类型; (2)按工作电压选择额定电压; (3)校验动稳定。
参考《导体和电气选择设计技术规程》:
第1.0.7条: 屋外支柱绝缘子宜采用棒式支柱绝缘子。屋外支柱绝缘子需倒装时,可用悬挂式支柱绝缘子。屋内支柱绝缘子宜采用联和胶装的多棱式支柱绝缘子。
2.7.2穿墙套管的选择
穿墙套管主要用于导线或母线穿过墙壁、楼板及封闭配电装置时,做绝缘支持与外部导线之用。按其使用场所划分有户内普通型和户外普通型、户外耐污型户外高原型及户外高原耐污型。按结构形式分有铜导体铝导体和不带导体、套管;按电压等级分有6、10、20及35KV电压线。
穿墙套管应按以下几个条件选择: (1)按使用场合分型号; (2)按工作电压选择额定电压; (3)按计算电流选择额定电流; (4)动稳定校验Fc0.6Fal;
(3)2timaIt2t。 (5)热稳定校验I
参考《导体和电气选择设计技术规程》:
第1.0.:屋内配电装置宜采用铝导体穿墙套管。对于母线型穿墙套管应该校核窗口允许穿过的母线尺寸。高压穿墙套管有瓷绝缘和油纸电容式绝缘两种。
5.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参考《导体和电气选择设计技术规程》:
第1.0.7条: 屋外支柱绝缘子宜采用棒式支柱绝缘子。屋外支柱绝缘子需倒装时,可用悬挂式支柱绝缘子。屋内支柱绝缘子宜采用联和胶装的多棱式支柱绝缘子。
第1.0.:对于母线型穿墙套管应该校核窗口允许穿过的母线尺寸。高压穿墙套管有瓷绝缘和油纸电容式绝缘两种。瓷绝缘的穿墙套管适用于交流电压6~35kv系统,油纸电容式绝缘适用于交流电压60~50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5.4 电气设备表
5.4.1 导体选择一览表
表5-1 导体型号
项目 电压
主母线 主变引下线 负荷出线
级 110KV 35KV 10KV
5.4.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一览表
LGJ-240 LMY504 LMY1008 LGJ—300 LMY6310 ZLQD 3150 LMY12510 ZLQD3185
表5-2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
断路关 4备 器 项目 隔离开110KV出线 SFMT-110/31GW-110D/6050 40-50 0-50 4110KV分段 SFMT-110/31GW-110D/6050 下线 35KV出线
110KV主变引SFMT-110/31GW-110D/6050 LW8-35/1600 0-50
35KV分段 线 10KV出线 10KV分段 LW8-35/1600 0-16 ZN-10/1600-31.5 ZN-10/1600-31.5 35KV主变引下SN10-35/16010KV主变引下ZN-10/1600-线
5.4.3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
31.5
表5-3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 电压等级 设备类型 电压互感器 分段电流互感器
110KV JCC2-110 LCWD-110 500/5 35KV JDJ-35 LCW-35 500/5 10KV JDZJ1-10 LBJ-10 1500/
5 LCWD-1出线电流互感器 10 700/5 LCWD-主变引下线互感器 110 700/5 电气设备选择具体计算详见计算书
LCW-35 100/5 LCW-35 600/5 LAJ-10 300/5 LBJ-10 2000/5 第6章 继电保护的配置
6.1继电保护
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减小停电范围。
速动性:是指保护快速切除故障的性能,故障切除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的跳闸时间。
灵敏性:是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保护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在区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的类型如何,都能灵敏地正确地反应出来。
可靠性:是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可靠不动。即不发生拒绝动作也不发生错误动作。 6.2 输配电线路保护
设计的线路保护应满足《继电保护和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DJ6-83等有关专业技术规程的要求。
输电线路的主保护以动作时间上划分为全线瞬时动作及按阶梯时限特性动作两类。当要求对线路全线任何地点的任何故障均能瞬时具有选择性切除时爱用全线瞬时动作的保护作为主保护,例如各种反线路两侧电气量变化从而实现全线有选择性动作的纵联差动保护。当电网允许线路一侧以保护第二段时限切除故障时,也可采用具有阶梯时限特性的保护作为主保护,如距离保护,电流保护等。送电线路的后备保护分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类,一般采用远后备。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35kV线路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构成阶段保护。线路整定计算见附录
6.3.主变压器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6.3.1变压器保护配置
变压器的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接地短路。这些故障的发生会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连续供电。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心的烧损等。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不仅会损坏绕组的绝缘、烧毁铁芯,而且由于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因受热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气体,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
主保护有电流差动保护、瓦斯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后备保护有过电流保护/低压闭锁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阻抗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过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过激磁保护。
7.2.2纵联差动保护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是指由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电流的数值和相位进行比较而构成的保护。纵联差动保护装置,一般用来保护变压器线圈及引出线
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短路。
差动保护是保护两端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故障(即保护范围在输入的两端CT之间的设备上),正常情况流进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在保护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位相同,两者刚好抵消,差动电流等于零;继电器不动作。故障时两端电流向故障点流,在保护内电流叠加,差动电流大于零,差动继电器开始动作,使断路器跳闸,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本次设计采用的是DCD-2型差动继电器。
表7-1电流互感器参数
名称: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I e(A)各侧数值 110KV 25000125.5A311538.5KV 25000390A33710KV 250001375A310.5 y 1375A 27495505CT接线方式: CT一次电流计算: (A)D 3125.5217.4Ad 3390675.5A 455915 12992605选用CT变比: 标准变比 CT二次额定电流I
纵联差动保护整定见附录
e2(A) 100 217.42.17 100300 675.5=2.25300600 1375=2.29 600
第7章 防雷设计
7.1 直击雷保护
7.1.1 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主变压器、负荷进线和出线、主变引下线、母线及母线廊道、旋转电机等。
7.1.2 保护措施
该变电站外形设计为矩形,长为120m,宽为82m,由变电站实际情况知,变电 站宽82m,避雷针选址选择在各个电压等级母线与主控室相临的拐角处,选择四 支等高的避雷针,其代号分别为:#1 #2 #3 #4,保护范围计算见附录。参考《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技术规程》中的规定: (1)110KV配电装置:装设避雷针或装设避雷针。 (2)主变压器:装设避雷针。 (3)屋外组合导线:装设避雷针。
7.1.3 避雷针装设应注意的问题
(1)避雷针(线)宜设的接地装置,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
(2)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一般将避雷针装在其构架或房顶上;6KV及以
上的配电装置,允许将避雷针装在其构架或房顶上;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构架或房顶上不宜装设避雷针。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在主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不应装设避雷针、避雷线。
(3)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可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出线门型架上;35KV配电装置可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出线门型架上,但应集中接地装置。 7.2 雷电侵入波
当架空线路或管道遭到雷击时,雷击点将产生高电压,如果此时雷电荷不能就地导入大地,则高电压将以波的形式沿线路或管道传播到与之连接的设施上,这种沿线路或管道传播的高压冲击波便叫做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造成的危害事故很多,一般采取以下几项防护措施:
7.2.1 安装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避雷器一般装在被保护物的引入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下,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运行。当遭受雷击,有高压冲击波沿线路袭来时,避雷器间隙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切断侵入冲击波。此时,能够进入被保护物的电压,仅为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及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后的残压。
7.2.2 接地可降低雷电侵入波的陡度
在架空管道的进户处接地,以及在邻近的100米内每隔25米左右接地一次,可以防止沿架空线传来的雷电侵入波。此时防雷电侵入波的接地可与附近的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在10~30欧以内。
通常,易遭受雷击的较重要低压架空线路,除使用避雷器外,还辅以接地来保护,亦即将进户处的绝缘子铁脚接地,保持接地电阻小于30欧。当雷电侵入波袭来时,使雷电流入户前即全部泄入地中,以保障室内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本次110KV变电站设计是一个较为完善的变电站设计。其中涉及了变电站的一次电气设计,二次继电保护设计。这次设计是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计算校验、和同学讨论等做出的设计。它包括:变电所总体分析;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二次继电保护设计以及防雷保护设计。此次设计的110KV市郊变电站,根据系统负荷的要求和用户负荷的大小以及电力系统设计的原则,选择各种电气设备并对电气设备进行校验。
本次设计主接线形式分别为110KV母线侧选用单母线分段兼旁路断路器的接线方式,35KV和10KV母线侧选用的是单母线分段接线。选用两台变压器,在近期使用一台,另一台备用。使用单母线接线带旁路断路器的优点是在检修时不会使系统全部失电,从而保证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而单母线分段接线优点是保证供电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别计算了三个电压等级下各母线上的最大短路电流。在设计过程中对相关图纸(一次电气主接线图、变电站保护图、避雷针的保护区域图等)进行设计选择和绘制。
为了增强供配电的可靠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较高的专业课水平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且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可靠地供配电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要求更加严谨可靠地系统保护,在以后的技术发展过程中,110KV变电站逐渐发展成为无人变电站,因此应该采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用以提高系统的正确性和灵敏性和动作的快速性。
第9章 致谢
通过三个多月的毕业设计,在导师悉心指导和同学帮助下,明确了在设计
过程中应遵循的设计步骤与解决问题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基础。通过这次设计,让我对这两年的知识有着更好的掌握并使我在理论和动手能力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让我在大学生活中感受颇多,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得到深深的教益。
作为一次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很困难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她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做毕业设计的同学们,他们在本次设计中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困难。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在校两年间知识又一次的复习与总结,同时也促使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感谢我同室的舍友们给予我的帮助。最后,感谢大学期间在我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给予过支持和帮助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再一次感谢老师在毕业设计当中的耐心辅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水利电力出版社. [2] 电力系统分析.水利电力出版社.
[3] 贺家李等.电力系统及电保护原理. 水利电力出版社.
[4]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力设计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5] 杨宛辉等. 《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计算资料.西北工业出版社. [6] 杨宛辉等.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参考图册. [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整定计算. 水利电力出版社. [8]高电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5-85. 中国电力出版社. [9]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131-84. 中国电力出版社. [10]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SD131-84. 中国电力出版社. [11]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定(试行)SDGJ63-84. 中国电力出版社. [12]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14-86. 中国电力出版社. [13]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规程SDJ7-79. 水利电力出版社.
[14]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25-85(试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5]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97. 水利电力出版社.
[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DJ6-83。水利电力出版社. [17]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SDGJ34-83. 水利电力出版社.
[18]电力设计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上、下).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19] 电力设计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电气二次部分).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20]变电所设计(10-220KV).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1]变电所所址选择和布置. 水利电力出版社. [22]电网继电保护应用. 水利电力出版社.
附录Ⅰ 设计计算说明书
1. 1系统等效图:
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中系统等效图如下:
图5-1 系统等效图
1.2 参数计算 (S1=1500MVA,XS1=0.7,S2=1000MVA,所选基准值为:SB=1000MVA )
1.2.1 系统电抗
X*s1XSBS1S0.710000.5 N11500 X*s2XSBS2S0.610000.6 N210001.2.2 线路电抗:
X1XL1SBU2700.4100011522.2 N XSB2XL2U2200.4100020.6 N115
XS2=0.6.
XSB3XL3U2450.4100011521.4 N
1.2.3 变压器阻抗
US12%10.5%
US13%17.5%
US23%6.5%
110KV侧:X*T12(U%USBS12S13%US23%)100S5.38 N35KV侧: X*T12(UUSBS12%S23%US13%)100S0.125 N10KV侧:X*T12(USBS13%US23%US12%)100S3.38 N
1.3 d1点110KV侧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图:( 求 I''d1 Itk2
Itk )
图1-3 d点短路时
1的等效电路图
由图1-3转换为下图:
图
1-4
由图1-4化简后如下图:
图
1-5
将1-5忽略次要因素后如下图:
图
1-6
X40.62.20.312.20.61.42.21.40.732.21.40.61.40.60.22.21.40.6
X5
X6
X90.20.810.20.811.051.33
0.21.33 X100.21.330.811.86
所以转移阻抗为:
XS1JS1.05150010001.575
X1000S2JS1.8610001.86
查运算曲线得各系统对短路点d1的短路电流标幺值:
t=0S I*s20.52
t=tk=4S
I*s20.56
t=
tk2S
2I*s20.56
t=∞
I*s20.56
所以,当 t=0S 时
, I\"I*S1s13UI*s2S2N3U5.63KA。Nt=4S
I*S1*S2tkIs13UIs2N3U5.15KA
Nt=2S IS1I*S2tkI*Us23U7.61KA2s13 NNt=∞ I*S1S2Is13UI*s2
N3U5.15KAN
I*s10.58I*s10.72I*s10.69I*s10.72
冲击电流:i
sh2KmI“21.85.6314.33KA
1.4 d2点35KV侧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图 ( 求 Id2'' I Itk )
tk2
图1-7d点短路时的
2等效电路图
由图1-7转换为下图:
图1-8
X130.812.0.812.5.461.33
\"X141.332.1.332.8.970.81tktprtinta3.09\"3\"所以取3
则: XS1JS1500X13SN5.468.19SB1000
1000XS2JSX14SN8.978.97SB1000因为 XS1JS8.19
S13UNIs*2S23UN4.34KAXS1JS8.97所以 I*s110.12KA8.19 I*S210.11KA8.972\"*IdIIII2tktks1\"ish2KmId21.84.3411.05KA2
1.5 d3点10KV侧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图 ( 求 Id3'' I Itk )
tk2
图1-9d3点短路
时的等效电路
由图1-9转换为下图:
图1-10
X160.814.580.814.588.171.33
X171.334.581.334.5813.430.81
tktprtinta1.09\"
所以系统的计算阻抗为:
XS1JS8.17150012.261000
XS1JS12.263XS2JS13.43100013.431000XS2JS为
13.433 所
以
:
因:
Is*110.0812.26
Is*210.0713.43I\"ItkItkIIs*12S1S2Is*210.9KA3UN3UN
ish2KmI\"21.810.927.75KA
二. 电气设备的选择计算
2.1 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35KV中压侧计算容量
因为出线回路数为5回,所以可取Kt=0.92
PimaxSJS1k15%cosoi2.51.520.922215%0.90.90.911.27MVA5ti1
10KV低压侧计算容量
因为其出线回路数为11回,所以可取Kt=0.85
则三绕组变压器的计算容量:
SJS211PimaxKt15%cosii1221.522.50.852223215%0.780.750.780.80.7524.90MVA
则三绕组变压器的计算容量:
SJS总KtSjsi'2 0.8511.2724.90 30.74MVAi1因此,选择两台SFSZL7-25000/110的变压器。
对所选变压器进行校验 校验:(1)
(21)Se25MVA0.630.7418.44MVA 成立,满足一台停运时
另一台不小于全部容量的60%。
校验:(2)
P棉纺1PPPP棉纺2印染1印染2+毛纺coscoscoscoscosPPPPPP +针织+食品+市区一+市区二+备用一+备用二)coscoscoscoscoscosS10kv、kt(15%)(0.851.05(2.52220.620.720.620.620.750.780.750.81.50.453)0.78=14.63MVA
S35kv、kt(15%)(P水泥1PPPP水泥2耐火备用1+备用2)coscoscoscoscos222.51.5=0.851.050.45+0.45+0.5+0.52
0.90.90.90.9=5.02MVA
19.65MVA (2-1)S选=25MVA>S35kv、S10kv、=也满足一台停运时另一台满足全部一、二类负荷。
为了保障供电的可靠性,选择两台型号为:SFSZL7-25000/110的变压器。
2.2 母线的选择
2.2.1 110KV母线选择
按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截面
Imax1.05INImaxKIal1.05SN3121125A
式中
IalImax——导体所在回路中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在额定环境温度
0250C时导体允许电流
K——与实际环境温度和海拔有关的综合修正系数。
K =alal07032 =7025 =0.92
Imax125Ialk =0.92 =136A
故选择型号为LGJ-240的钢芯铝绞线。
对于110KV母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1)热稳定性校验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I10Itk2Itk2Qk=
2\"2125.632107.6125.15224212(KA)Stk= 12因tKtprtab1S,故不计算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2故 QkQp212(KA)S (QP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正常导体运行时导体温度
Imax1252O0(al0)225(7525)63C2136Ial
O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查表6-12,C=,=65C时满足短路时发热的最小导体截面为
2Smn
QKKfC2121061.422193.6mm240mm = =
满足热稳定要求。
由于所选是软母线,故不进行动稳定校验。
2.2.2 35KV母线选择
按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截面
Imax1.05INImaxKIalIal1.05SN338.5394A
Imax394428A = 0.92k0查附表1选用单条504矩形铝导体,当环境温度为+32C时,平放允许电流为586A>428A
对于35KV母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1) 热稳定性校验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QP =
I\"10Itk2Itk222124.342104.3424.3423 tk =
12=57[(KA)2S]
因tktprtab1S故不计算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QK=QP=57[(KA)2S]
正常运行时导体温度
0(al0)ImaxIal22394225(7025).8OC2419
O 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查表4-6,C =87,,=70C时满足短路时发
热的最小导体截面为:
SminQKKfC571061.42287= =102mm200mm
满足热稳定要求。 (2) 动稳定校验
ish11.05KA
21.73107ish1.7310711.052106母线相间应力fph= = =28(N/m)
a0.7520.0040.055106m2则 bh截面系数W = =
222281.22fphL2M导体最大相间计算应力ph=1.26106pa 6W10W10510ph<al=7010(pa)(导体应力不应超过导体材料允许应力al)
6满足动稳定要求。
2.2.3 10KV母线选择
按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截面
Imax1.05INImaxKIal1.05SN1445A310.5
Imax14451537A = 0.94k Ial查附表1选用单条1008mm2矩形铝导体,平放允许电流为17A>1537A 对于10KV母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1)热稳定校验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QP ==276[(KA)2S]
I\"10Itk2Itk2221210.921010.9210.921.09 tk =
12因tktprtab1S,故不计算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故
QK= QP=276[(KA)2S] 正常运行时导体温度
Imax21445200(al0)225(7025)C 2Ial17 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查表4-6,C=满足短路时的最小导体截面为
SminQKKfC2761061.422152mm800 mm = 满足热稳定要求。 (2)动稳定校验 ish27.75KA 母线相间应力
1.73 10 -7ish21.7310727.752fph = ==533(N/m)
a0.25bh20.0080.123 导体截面系数W= = =4105(m),则
225331.22106(pa) ph= = =2.1
10W104105fphl2ph<al=7010(pa) 满足动稳定要求
6
2.2.4 110KV主变引下线选择
按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截面
ImaxKIal
K=al =7032 =0.92
7025al0 IalImax125= =136A k0.92故选择型号为LGJ-300的钢芯铝绞线,屋外载流量为700A。 对于110KV主变引下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1)热稳定校验
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I\"10Itk2Itk2QP =
2212tk =212[(KA)2S]
因tktprtab1S不计算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故
QK= Q=212[(KA)2S] P正常导体运行时导体温度
0(al0)ImaxIal22125225(7025)630C2136
0 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查表6-12,,C= =65C满足短路时的最小导
体截面为
SminQKKf2121061.42C = =193.57mm300mm
满足热稳定要求。 动稳定校验
由于所选是软母线,故不进行动稳定校验。
2.2.5 35KV主变引下线选择
Imax1.05INImaxKIal1.05SN338.5394A
K=al =7032 =0.92
7025al0IalImax394 = =428A k0.92
1. 截面选择
Tmax=5500h,长度超过20m,故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由图4-26曲线2查得,当Tmax=5500h时,铝导体的J=0.74A/mm,导体截面
SJImax/J=394/0.74 =532 mm
22 查附表1,选用63mm10mm的矩形导体S=630mm,导体平放的允许电流Ial=1129A则
Ial320 =1129A>428A
2对35KV主变引下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1) 热稳定校验 周期分量的热效应为
QP =
I\"10Itk2Itk222124.342104.3424.3423 tk =
12=57[(KA)2S]
因tktprtab1S,不计算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故
QK=QP=57[(KA)2S]
正常运行时导体温度
Imax394200(al0)225(7025)30.4C21129Ial
0 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查表4-6,C =99 =40C满足短路时发热的最小导体截面为
2Smin
QKKfC571061.422 = =90mm630 mm。 满足热稳定性要求。
99(2) 动稳定校验
ish=11.05KA
母线相间应力
fph1.73 10 -7ish21.73107110502 = = =28.2(N/m)
a0.752bh230.010.063 截面系数W = = 20105m,则
22ph28.21.225210 = = =(pa) 510W102106fphl2ph<al=7010(pa)(导体应力不应超过导体材料允许应力al) 满足动稳定要求。
2.2.6 10KV主变引下线选择
1. 母线截面选择
Tmax=5500h > 5000h,长度超过20m,故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由图4-26曲线2查得当Tmax=5500h时,铝导体的J=0.74A/ mm。导体截面
2
Imax1.05IN1.05SN1445A310.5
2SJImax/J=1445/0.74 =1950 mm
查附表1,故选择截面为125mm10mm,S=1250 mm,导体平放允许电流Ial=2063A,得
Ial0322 =KIal=0.922063A=1939A1443A
对10KV主变引下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1) 热稳定校验 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I\"10Itk2Itk2QP =
2212tk=276[(KA)2S]
因tktprtab1S,故不计算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QK=QP=276[(KA)2S]
正常运行时导体温度
Imax21443200(al0)225(7025)25.48C 2Ial2063 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查表4-6,C=99 =40C满足短路时发热的最小导体
截面为
SminQKKfC02761061.422 216mm1250mm
99 满足热稳定要求。 (2)动稳定校验
ish =27.75KA
母线相间应力
1.73 10 -7ish21.73107277502fph = = =1139(N/m)
a0.252bh230.010.125导体截面系数W= = 8105(m)
22
11391.22ph = = =2106(pa) 510W10810fphl2ph<al=7010(pa)(导体应力不应超过导体材料允许应力al)
6满足动稳定要求。
2.2.7 35KV负荷出线选择
300Pmax2.5100Imax=(1+5)=(1+50)=43.8A 3UNCOS310.50.81. 截面选择
Tmax=5500h长度超过20m,故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根据《发电厂电气部
2分》由图6-17曲线查得当Tmax=5500h时,铝导体的J=0.74A/mm。导体的截面
SJImax2=43.8/0.74 =59mm J2故选用单根35KV 普通粘性浸渍纸绝缘三(铝)芯电缆,S=150mm, 导体平放允许电流 Ial=110A Ial032 =KIal=0.92110101A43.8A 对35KV负荷出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1) 热稳定校验
短路时的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QK= 57[(KA)2S]
正常运行时导体温度
Imax43.820(al0)225(7025)320C2110Ial 查表得,C =106满足短路时发热的最小导体截面为
2SminQKKfC571061.422 = =84.3mm150mm
106满足热稳定
故单根35KV 普通粘性浸渍纸绝缘三(铝)芯电缆,S=3*150mm满足要求。
2
2.2.8 10KV负荷出线选择
ImaxPmaxUNCOS32500(1+500)=181A 310.50.81. 截面选择
Tmax=5500h5000h,长度超过20m,故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根据《发
电厂电气部分》由图6-17曲线2查得当Tmax=5500h时,铝导体的J=0.74A/mm。导体的截面
SJImax/J=181/0.74 =245mm2
2故选用单根10KV普通粘性浸渍纸绝缘三(铝)芯电缆,S=185 mm, Imax=245A, Ial032 =KIal=0.92245225.4A181A
对10KV负荷出线线进行稳定性校验 ( 1)热稳定校验
短路时的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QK= 276[(KA)2S]
2因tk1s故不计算非周期分量的热效应 故 QK=QP=276[(KA)2S] 短路前电缆最高运行温度
Imax18120(al0)225(6525)45.80C2245Ial
0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查表4-6,得C=95,=50C热稳定的最小截面为
2 SminQKKfC222761061.4207mm555mm = =
95表明选用单根普通粘性浸渍纸绝缘三(铝)芯电缆3185电缆满足要求。
2.3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选择
2.3.1 110KV出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1) 110KV出线断路器的选择
根据110KV出线断路器的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4-6,可选SFMT-110/3150型六氟化硫断路器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SFMT-110/3150 110KV 125A 5.63KA 14.33KA 212KAgs 2 UNIN 110KV 3150A I ishINorINc131.5KA 80KA 25600KAgs 2 QK ish2I2t 14.33KA ies 80KA 表2-1 110KV出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选SFMT-110/3150断路器合格。
(2)110KV 隔离开关的选择
由计算结果查附表7可选用GW4-110D/600-50型号的隔离开关。 把计算数据和隔离开关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GW4-110D/600-50 110KV 125A 2KAgs 212 UNIN 110KV 600A 980KAgs 2 QK ish2I2t 14.33KA ies 50KA 表2-2 110KV出线隔离开关的选择 由上表可见所选隔离开关GW4-110D/600-50合格。
2.3.2 110KV分段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1) 断路器的选择
Imax=(0.5~0.8)125=(62.5~100)
根据断路器的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4-6,可选SFMT-110/3150型六氟化流断路器。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SFMT-110/3150 110KV 100A 5.63KA 14.33KA 212KAgs 2 UNIN 110KV 3150A I ishINorINc131.5KA 80KA 25600KAgs 2 QK ish2I2t 14.33KA ies 80KA 表2-3 110KV分段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选短路器SFMT-110/3150合格。
(2) 隔离开关的选择
由计算结果查附表7可选用GW4-110D/600-50型号的隔离开关。 把计算数据和隔离开关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GW4-110D/600-50 110KV 100A 212KAgs 2 UNIN 110KV 600A 980KAgs 2 QK ish2I2t 14.33KA ies 50KA 表2-4 110KV分段隔离开关的选择 由上表可见所选隔离开关GW4-110D/600-50合格。
2.3.3 110KV主变引下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1) 断路器的选择
根据断路器的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4-6,可选SFMT-110/3150型六氟化流断路器。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SFMT-110/3150 110KV 125A 5.63KA 14.33KA UNIN 110KV 3150A I ishINorINc131.5KA 80KA
QK ish212KAgs 22I2t 25600KAgs 2 14.33KA ies 80KA 表2-5 110KV主变引下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选断路器SFMT-110/3150合格 (2) 隔离开关的选择
由计算结果查附表7可选隔离开关GW4-110D/600-50 把计算数据和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GW4-110D/600-50 110KV 125A 212KAgs 2 UNIN 110KV 600A 980KAgs 2 QK ish2I2t 14.33KA ies 50KA 表2-6 110KV主变引下线隔离开关的选择
由上表可见所选隔离开关GW4-110D/600-50合格。
2.3.4 35KV出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于 Imax=394A,根据断路器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4-2,可选LW8-35/1600型六氟化硫断路器。 计算数据 UNSImaxLW8-35/1600 35KV 394A 4.34KA UNIN 35KV 1600A I INor25KA
ish 11.05KA 57KAgs 2INc1 185KA 1875KAgs 2QK ish2I2t 11.05KA ies 185KA 表2-7 35KV出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选断路器LW8-35/1600合格。
2.3.5 35KV主变引下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于Imax =394A 根据断路器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4-3,可选SN10-35/1600型断路器。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表2-8 35KV主变引下线断路器的选择 计算数据 UNSImaxSN10-35/1600-16 35KV 394KA 4.34KA 11.05KA 57KAgs 2 UNIN 35KV 1600A I ishINorINc125KA 63KA 1875KAgs 2 QK ish2I2t 11.05KA ies 63KA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断路器SN10-35/1250-16合格
2.3.6 35KV分段断路器的选择
由于Imax=(0.5~0.8)394 =197A~315.2A,根据断路器的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4-3,可选LW8-35/1600型六氟化硫断路器。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LW8-35/1600 35KV 315.2A 4.34KA 11.05KA 57KAgs 2 UNIN 35KV 1600A I ishINorINc125KA 63KA 1875KAgs 2 QK ish2I2t 11.05KA ies 63KA 表2-9 35KV分段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断路器SN10-35/1250-16合格。
2.3.7 10KV出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于Imax=1443A,根据断路器的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3-1,可选ZN-10/1600-31.5真空断路器。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 ZN—10/1600—31.5 10KV 1443A UNIN 10KV 1600A
I ish15.94KA 40.58KA 276KAgs 2INorINc1 31.5KA 80KA 1082KAgs 2 QK ish2I2t 40.58KA ies 80KA 表2-10 10KV出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选断路器合格。
2.3.8 10KV分段断路器的选择
由于Imax=(0.5~0.8)1443 =722A~11A,根据断路器的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3-1,可选ZN—10/1600—31.5真空断路器。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ZN—10/1600—31.5 10KV 11A 15.94KA 40.58KA 276KAgs 2 UNIN 10KV 1600A I ishINorINc131.5KA 80KA 1082KAgs 2 QK ish2I2t 40.58KA ies 80KA 表2-11 10KV分段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选断路器ZN—10/1600—31.5合格。
2.3.9 10KV主变引下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于Imax=1443A,根据断路器的UNS,Imax的要求,查《电力工程电器设备手册》表4-3-1,可选ZN—10/1600—31.5型断路路.
把计算数据和断路器的有关参数进行列表 计算数据 UNSImaxZN—10/1600—31.5 10KV 1443A 15.94KA 40.58KA 275KAgs 2 UNIN 10KV 1600A I ishINorINc131.5KA 80KA 1082KAgs 2 QK ish2I2t 40.58KA ies 80KA 表2-12 10KV主变引下线断路器的选择
由选择结果表可见各项条件均能满足,故选断路器ZN—10/1600—31.5合格。
2.4 110KV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 110KV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a:一次回路的电压选择
0.8UN1 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附表9可选二次回路的电压为100/3。 C: 种类和型式选择根据装设地点使用条件可选JCC2-110型式的电压互感器。 (2) 110KV主变引下线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按UNS和Imax可初步选择LCWD-110-700/5型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700/5,热稳固倍数为75,动稳固倍数为130。 校验热稳定 2 Qk=212KAS KI\"tN12=(70075)2 =2756106212106 校验动稳定 ish=14.33KA 2IN1Kes =2700130 =128.68KA14.33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CWD-110-7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3)110KV分段回路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按电压等级和Imax可选择LCWD-110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500/5,热稳固倍数为75,动稳固倍数为130。 校验热稳定 2 Qk=212KAS KIt\"N12=(50075)2 =1406106212106 校验动稳定 ish14.33KA 2IK =2500130 N1es =91KA14.33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CWD-110-5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4)出线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按电压等级和Imax可选择LCWD-110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700/5, 热稳固倍数为75,动稳固倍数为130。 校验热稳定 KtI\"N12=(120075)2 =8100106212106 校验动稳定 2IN1Kes =21200130 =220.58KA14.33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CWD-110-7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2.5 35KV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35KV主变引下线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Imax1.05IN1.05SN338.5394A 按电压等级和Imax可选择LCW-35-600/5型电流互感器,变比选择600/5,热稳定倍数为65,动稳定倍数为100。 校验热稳定 2 Qk=57KAgS KIt\"N12=(65600)2=1.510957106 校验动稳定 ish=11.05KA 2IN1Kes=2600100=84KA11.05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CW-35-6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2) 35KV分段回路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按电压等级和Imax可选择LCW-35型电流互感器,变比选择500/5,热稳定倍数为65,动稳定倍数为100 校验热稳定 KIt2\"N1=(65500)2=1.0510957106 校验动稳定 2IN1Kes=2500100=70KA11.05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CWD-35-5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3) 35KV出线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按电压等级和Imax可选择LCWD-35型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00/5,热稳定倍数为65,动稳定倍数为100。 校验热稳定 KtI\"N12=(65400)2=0.6710957106 校验动稳定 2IN1Kes=2400100=56KA11.05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CWD-35-1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4)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35KV配电装置宜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压互感器为了防止此铁磁谐振电压,应采取消谐措施。 按以上原则和实际安装要求选择JDJ-35型电压互感器三台单相组三绕组电压互感器构成YN,yn,d0接线。 2.6 10KV侧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10KV主变引下线电流互感器选择 选用LBJ-10型电流互感器,变比为2000/5,热稳固倍数50,动稳固倍数90。 2校验热稳定 Qk=276KAgS KIt2\"N1=(502000)2=10109276106 校验动稳定 ish=37KA 2IN1Kes=2200090=2KA40.58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BJ-10-20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2)10KV分段回路的电流互感器选择 Imax=(0.5~0.8)1444 =722A~1155.2A 选用LBJ-10型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0/5,热稳固倍数50,动稳固倍数90。 校验热稳定 KIt2\"N1=(501500)2=5.6109276106 校验动稳定 ish=40.58KA IN1Kes=2150090=190KA40.58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BJ-10-15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3)10KV出线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选用LAJ-10型电流互感器,变比为300/5,热稳固倍数100,动稳固倍数180。 校验热稳定 KtI\"N12=(100300)2=0.9109276106 校验动稳定 2IN1Kes=2300180=76KA40.58KA 由上计算可知热稳定,动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故LAJ-10-300/5型电流互感器符合要求。 (4)10KV侧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一次回路的电压选择 0.8UN1 三 继电保护的配置 3.1 线路的整定计算 35kV线路将以水泥厂供电线路进行电流三段进行整定。由负荷资料可知,该厂的最大远景负荷为2MW,线路长为30KM,Cos0.9。 3.1.1 35kV在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因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故等值系统图中变压器的参数去各侧绕组电抗标幺值的一半。 (1)选择基准容量 Sd=1000MVA UB137KV UB210.5KV (2)线路的标幺值:为简化计算线路阻抗采用0.4Ω/KM(注: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中忽略了甲变与乙变对短路计算的影响) X1XL1 SB1000700.42.2 22115UNSB1000200.40.6 22115UNSB1000450.41.42UN1152 X2XL2X3XL3 X5XL5SB1000200.45.8 22UB137(3)系统的电抗的标幺值 Xs1XS1* SB10000.70.5 SN11500* Xs2XS2SB10000.60.6 SN21000 (4)变压器参数的标幺值 1SB*(US12%US13%US23%)5.38 110KV侧:XT2100SN1SB*(US12%US23%US13%)0.125 35KV侧: XT2100SN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因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故等值系统图中变压器的参数去各侧绕组电抗标幺值的一半。 水泥厂线路末段短路,将系统等效简化图为 图7-1 35kV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简化等效图 计算电源相对于d2点的转移电抗:(Y→△网络变换) X*12X*X*122.20.6X*X**20.61.40.3112X12.X*X**2X3231.40.6X*X**1.40.212X32.20.6X*13X*X*131.42.2X**X*0.731X232.20.61.4 X60.310.50.81X70.60.731.33 X5.380.12580.2225.88.63 X0.818.6390.818.631.3314.7 X1.338.63108.631.330.8124.1 求系统Ⅰ和系统Ⅱ对d2点的计算电抗,利用公式:XsjsXifSN来计算 SB系统Ⅰ:Xsjs1X9SN150014.722.1 SB1000SN100024.124.1 SB1000系统Ⅱ:Xsjs2X13因系统的计算电抗大于3.5,故当d1点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名值为: 11500110001342A 22.133724.1337\"I\"I1\"I2最小运行方式下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将系统图依次简化如图7-2所示: 图7-2 35kV最小运行方式下系统简化等效图 Xs1XS1* SB10000.70.5 SN11500 Xs2XS2*SB10000.60.6 SN11000 X6X12XS10.310.50.81 X7X13X40.730.61.48 X8XTIXT2X5X230.25.380.1255.811.26 X9XX0.11.26X6X8680.11.2618.92X71.48 X10XX1.4811.26X7X87811.261.4831.46 0.X6 求系统Ⅰ和系统Ⅱ对d2点的计算电抗,利用公式:XsjsXif**X9和X10即是系统1和系统2分别对d2点的转移阻抗 SN来计算 其中, SB系统Ⅰ:Xsjs1XifSN15000.818.9222.7 SB1000SN10000.831.4625.17 SB1000系统Ⅱ:Xsjs2Xif因系统的计算电抗大于3.5,故当d2点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名值为: \"I\"I1\"I2115000.8110000.81116A22.725.17337337 3.2 35kV线路电流三段的整定 35kV采用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电流保护构成阶段保护。 第一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1)保护的一次起动电流按躲过本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I''OP,1KrelIK,max1.213421610.4A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CT变比取400/5) Idz.jKWCI'dzK11610.4A/520A TA400 (2)灵敏度校验 L1minX32ES1337I'1.61322.7KMOP0.42 LminL100%22.730100%76%50% 所以满足灵敏度要求。 (3)动作时限:t1=0s 第三段过电流保护 (1)水泥厂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为: Il,maxl,maxP3Umincos200030.95370.936.5A 保护的一次起动电流按躲过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由 I'''OPKK11.21.3IrerelssIl,max36.5A77AKreKre0.85 Krel—可靠系数,取1.2: KSS—自起动系数,取1.3: Kre—返回系数,取0.85: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 IdzjKWCIdz1770.96 KTA400/5(2)灵敏度校验,按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电流校验,其灵敏 度系数为: (2)Id0.8661116AKlm.min12.561.3 Idz77A故满足要求。 (3)动作时限,按阶梯原则,应大于下一级过电流时限一个△t,若下级过流 保护电流时限为0.5s,则本所电流Ⅲ段的时限为:tⅢ=0.5+0.5=1s 3.3 变压器保护 3.3.1 变压器最大运行方式下10kv侧的短路电流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因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故等值系统图中变压器的参数去各侧绕组电抗标幺值的一半。 水泥厂线路末段短路,将系统等效简化图为7-1所表示: 图7-1 10kV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简化等效图 计算电源相对于d2点的转移电抗:(Y→△网络变换) *X1*X22.20.6X*0.31 **XXX2.20.61.4121 *12 **X2X31.40.6X*0.2 **X1X2X32.20.61.4*23*X1*X31.42.2 X*0.73**X1X2X32.20.61.4 *13X60.310.50.81X70.60.731.33 X8X*13XTI*XT3*4.383.380.23.582222 *8X6*X8*0.813.58X9XX0.813.586.57X7*1.33 *6X10X7*X8* X7X81.333.583.581.3310.79 X6*0.81 求系统Ⅰ和系统Ⅱ对d2点的计算电抗,利用公式:XsjsXifSN来计算 SB系统Ⅰ:Xsj1X9SN15006.579.8 SB1000SN100010.7910.79 SB1000系统Ⅱ:Xsj2X10因系统的计算电抗大于3.5,故当d1点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名值为: 11500110003836A 9.833710.79337\"I\"I1\"I2 最小运行方式下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将系统图依次简化如图7-2所示: -图7-2 10kV最小运行方式下系统简化 等效图 Xs1XS1* SB10000.70.5 SN11500 Xs2XS2*SB10000.60.6 SN11000 X6X12XS10.310.50.81 X7X13X40.730.61.33 X8XTIXT3X230.25.383.388.96 X6X80.818.96 X9X6X0.818.9610.23X71.33 8 X10X7X81.338.96X7X1.338.9618 X60.818 **其中,X9和X10即是系统1和系统2分别对d2点的转移阻抗 求系统Ⅰ和系统Ⅱ对d2点的计算电抗,利用公式:XsjsXifSN来计算 SB系统Ⅰ:Xsjs1XifSN150010.2315.35 SB1000SN10001818 SB1000系统Ⅱ:Xsjs2Xif因系统的计算电抗大于3.5,故当d2点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名值为: \"I\"I1\"I2115000.8110000.82210A15.3533718337 3.4 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 (1)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 INSN250001375(A)3UN310.5Iop.calKrelKuIN1.3113751787(A) Krel---可靠系数,取1.3; Ku--励磁涌流最大倍数,取4~8。在采用加强速饱和变流器差动保护Ku取1。 IN--基本侧的变压器额定电流。 (2)躲开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 Iop.calKrelIL.max IL.maxP10kv 3U10kvcosIL.max---变压器基本侧的最大负荷电流,当无法确定时,可用基本侧的额定 电流。 Iop.cal2.51032.51031.31.3238.3(A) 3U10kvcos310.50.75(3)躲开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IdzkrelktxkfzqfiufzaIdz.max1.3110.10.10.053836421.5 IK.max最大外部短路电流; Ktx为电流互感器同型系数,型号相同时取0.5,型号不同时取1这里取1 kfzq为非周期分量引起的误差,取1; fza继电器整定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产生的误差。采用中间值0.05; u变压器调压产生的相对误差,本设计取0.1; Idz.max为变压器外部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 Idz比较(1),(2),(3)式的动作电流,取最大值为计算值,即(4)确定基本侧工作线圈匝数: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1787A Iopr.calKjxIop.calnTA317875.2(A) 600基本侧工作线圈匝数: WcdjsIAWoIopr.cal6011.5 5.2式中AW0为继电器的动作安匝 采用差动线圈与一组平衡线圈匝数之和较WcdjsI小而故选择11匝。 重新计算继电器动作电流和保护的动作电流: IdziAWoWcdz605.5(A) 11保护一次实际动作电流为: IopIdzinTA5.56001605(A) Kjx3确定非基本侧工作线圈匝数和平衡线圈匝数: Wnb.cal.38.5IN2.bIN2.n38..584.330.058(t) IN2.n38..33IN2.bIN2.n1104.584.550.0066(t) IN2.n1104.55Wnb.cal.110所以选: Wnb.cal.38.5Wnb.cal.1100(t) Ww.setWd.setWb.set01414(t) 整定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而产生的误差: fer.38.5Wnb.calWnb.set0.05800.0039﹤0.05 Wnb.calWd.set0.05815fer.110Wnb.calWnb.set0.006600.00044﹤0.05 Wnb.calWd.set0.006615灵敏系数校验: 本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在10kv出口处发生两相短路时,保护装置的灵敏度最低。 本装置灵敏度: KsenKjxIk.minIop.b33221022.072 1605由以上计算可得:DCD-2型差动继电器满足要求。 名称: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I e(A)各侧数值 110KV 25000125.5A311538.5KV 25000390A33710KV 250001375A310.5 y 1375A CT接线方式: CT一次电流计 D 3125.5217.4Ad 3390675.5A 算: (A) 455915 12992605选用CT变比: 标准变比 CT二次额定电流I e2(A) 27495505 100 217.42.17 100300 675.5=2.25300600 1375=2.29 600 3.5 变压器过流保护整定计算 过流保护采用三相式接线,且保护应装在电源侧。 保护的的动作电流应按躲过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IL.max来整定,即: IopKrelIL.max KreKrel-----可靠系数,一般取1.2 ~1.3; Kre------返回系数,一般取0.8~0.9。 IN SN25000131.22(A) 3UN3110(1)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应考虑突然切除一台时所出现的过负荷, 即: IL.maxmIN2131.22262.44(A) m1 (2)确定IK.min 图5-3 变压器的连接方式 **XT5.383.381XT3X4.38 22*2UB(115)2XX4.3857.9 SB1000*(3)IK.maxES1101100(A) X357.93ES3110953(A) 2X257.9(2)IK.minIopKrel1.2IL.max262.44371(A) Kre0.85Ksen(2)IK953.min2.57﹥1.5 (符合要求) Iop371(2)对于降压变压器应考虑低压侧负荷电动机自启动时的最大电流 / IL(KSS自启动系数取1.5) .max的确定(归算至110kV侧) I10kvKss I35kvKssSN2165(A) 3U10kvSN619(A) 3U35kv111035I35kv)2(2165619)2537.8(A) KT3KT2110110 /IL.max(I10kv Iop Krel/1.2IL.max537.8759.2(A)Kre0.85 Ksen(2)IK953.min1.26﹥1.2 (符合要求) Iop759.2 四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4.1 变电站的避雷保护 该变电站外形设计为矩形,长为120m,宽为82m,由变电站实际情况知,变电 站宽82m,避雷针选址选择在各个电压等级母线与主控室相临的拐角处 表7-2 保护半径计算结果 保护半径r的xhx的取值 高度条件 计算 rx=1.5h-2hx P=(1.5 32-2 11.5)P 25P计算结果 rx=25 0.97 =24.25mhx11.5m hx D80)hx]1.5[(32)11.5]13.08m7p70.97 bx121.5[(h (2) D=62.5m时 bx121.5[(hD62.5)hx]1.5[(32)11.5]16.94m 7p70.97当hx=7m时: (1) D=80m时 bx121.5[(h (2) D=62.5m时 D80)hx]1.5[(32)7]19.83m7p70.97 bx121.5[(hD62.5)hx]1.5[(32)7]23.70m7p70.97 根据计算需要采用四只避雷针,可满足保护范围使得全所不受雷电的袭击。确保变电站在雷电天气时能够正常稳定运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在确定避雷针布置时,首先考虑到利用照明灯塔,同时应满足避雷针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在地中和空气中应有最小距离要求,每支避雷针够架5m以上,其接地线在地下与设备接地线相距3m以上。其四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见附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