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35分)
1. 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野望》)
(2)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钱塘湖春行》)
(4)庭中有奇树,________。(《庭中有奇树》)
(5)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6)柴门何萧条,________。(《梁甫行》)
(7)夕日欲颓,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问题。
开学以来,语文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消息二则》高屋建瓴 líng ,气势磅礴,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藤野先生》向我们讲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那清幽秀丽,雄奇险拨的《三峡》风光,令人不禁想做一次三峡之旅;《与朱元思书》以简练隽 juàn 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难道无不令我们向往吗?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有一病句,改正后抄写在横线上。 修改意见________
(4)“隽永”的意思是:________。
(5)本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 );你要住在崖下,( );你要住在林间,( );你要住在村头,( )……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试卷第1页,总12页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4. 名著知识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是世界上第一本忠实描绘红色中国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写到的红军“大迁移”是指工农红军的________,作者断定它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它是一部________,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作者对中国充满感情,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
5. 综合性学习。
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1)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名家讲堂: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陈先生,该如何说?
二、阅读理解。(5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回 家 丁立梅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来凑热闹的鸡。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试卷第2页,总12页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黄花菜、苜蓿、菖蒲和苦艾。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妇人趴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里,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⑪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⑫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⑬她呵呵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⑭我赧颜,又有些伤感。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⑮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⑯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1)文章第⑥段中,“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
(2)面对父亲的高兴、欢喜,“我”为什么“黯然”“惭愧”?
(3)赏析文章第⑧段画线的句子。
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4)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流露了“她”(妇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5)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爱的尊严
试卷第3页,总12页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⑪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
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面,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1)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嘲笑→________→感动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②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试卷第4页,总12页
(3)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
(4)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沿溯阻绝________ ③虽乘奔御风________ ④属引凄异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在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
(5)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那个季节的三峡,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 三、写作与表达(55+5分)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着希望……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姓名。
试卷第5页,总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35分) 1. 【答案】 山山唯落晖 晴川历历汉阳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叶发华滋 老骥伏枥 狐兔翔我宇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
山山唯落晖(注意“晖”的书写) 晴川历历汉阳树(注意“历”的书写) 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叶发华滋(注意“滋”的书写) 老骥伏枥(注意“骥”“枥”的书写) 狐兔翔我宇
沉鳞竞跃(注意“竞”的书写)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盖竹柏影也(注意“藻”的书写) 2. 【答案】 líng juàn
雄奇险拨,雄奇险拔 难道不令我们向往吗? 指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比喻,排比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高屋建瓴”的“瓴”读作“líng”,“隽永”的“隽”读作“juàn”。 (2)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雄奇险拨”写作“雄奇险拔”。
试卷第6页,总12页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难道无不令我们向往吗?”一句否定词误用,应把“无”去掉。
(4)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掌握。“隽永”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通读整个语段可知,本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和排比。 【解答】 líng juàn
雄奇险拨 雄奇险拔 难道不令我们向往吗? 指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比喻 排比 3. 【答案】 C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本题根据前后句的关键词语,第一个空“在溪边”对应“水中看雾”,“在崖下”对应“观石上生云”,“在林间”对应“听月下虫鸣夜鸟梦”,“在村头”对应“田园牧歌”。 4. 【答案】
西行漫记,万里长征,英雄史诗,我热爱中国 【考点】 名著综合 【解析】
本题考查《红星照耀中国》的有关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红星照耀中国》中称工农红军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斯诺对中国充满真挚的感情,临终时说:“我热爱中国。” 【解答】
《西行漫记》万里长征 英雄史诗 我热爱中国 5. 【答案】
示例:曾巩书法作品以2.07亿元天价成交
示例:陈老师,您好!我是光华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我们学校想邀请您下周四下午3点到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不知您是否方便?
试卷第7页,总12页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拟写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根据所给的新闻内容,可知其表述的对象是“曾巩的作品《局事帖》”,事件是“拍卖时以2.07亿元成交”。抓住这一主要内容来拟写标题即可。
(2)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根据题意要表述的是一段邀请语,所以表述的开头应有合适的称呼与礼貌用语,然后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简单的介绍,再说明邀请的目的与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最后以征询式结尾结束。 【解答】
示例:曾巩书法作品以2.07亿元天价成交
示例:陈老师,您好!我是光华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我们学校想邀请您下周四下午3点到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不知您是否方便? 二、阅读理解。(55分) 【答案】
(1)①高兴得手足无措;
②试穿衣服时不好意思,装作不在意的话; ③满足的笑中泪光闪现; ④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 ⑤喝多了酒。
(2)“我”“黯然”,是因为父亲年纪已大,不知还有几个生日能过;“我”“惭愧”,是因为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
(3)“满村庄溜达”运用拟人,赋予狗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的人少。“不时吠上一两声”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用狗叫声衬托村庄的安静与荒凉。
(4)对“我”的称赞,对“我”父母的羡慕,对和家人团聚的渴望,对自己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无限伤感。
(5)不好。“父亲的生日”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作者在家乡田间的见闻感受。作者一方面表达要孝敬老人,关注留守老人;另一方面还抒发了对家乡的敬意,呼唤人们不要忘记家乡。若改为“父亲的生日”,就表达不出如此丰富的内涵。 【考点】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赏析文章语言 记叙文标题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仔细阅读文章第②~⑥段的内容可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不厌其烦地告
诉邻居二爹”“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等内容都是父亲幸福的体现。据此简要概述即可。
试卷第8页,总12页
(2)理解文意,在文中找到“黯然”“惭愧”的位置,并结合上下文情节进行分析。根据“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可知,“我”“黯然”的是父亲老了,可能已经没有几个生日了;根据“老父亲”“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可知,“我”“惭愧”的是没有早点意识到父母老去,认为自己以前疏忽父母太多。
(3)赏析句子关键要找准角度,从句子内容来看,这句话主要写的是村子里的狗,村庄的主人应是“人”,可作者却说“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可见是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描写狗似人,写出村中人的少;“不时吠上一两声”以声衬静,侧面表现村庄的安静。这句话表现了年青人进城打工,村中只剩老人,农村变得寂寞与荒凉。
(4)结合句子的前后文内容来揣摩,由“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可见她的头发灰白不仅与年龄有关,最关键的还与两个儿子的远离有关。结合这样的境遇再来揣摩她的话,不难发现,“你真孝顺啊”表现了她对“我”父母的羡慕,对自己寂寞的生活心生无奈。
(5)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父亲的生日”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作者在家乡田间的见闻感受,并以此来表现农村生活的现状,引起人们对留守老人与儿童的重视与关爱,呼吁人们不要忘记家乡。如果改为“父亲的生日”则过于片面。 【答案】 生气,后悔
(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
①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②议论抒情,升华主题;③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④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
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 【考点】 小说阅读 【解析】 略 【解答】 生气 后悔
(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
①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②议论抒情,升华主题;③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④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
试卷第9页,总12页
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 【答案】
同“缺”,中断,逆流而上,即使,延长
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水清、树荣、草茂。
“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连绵高峻),夏季水流汹涌(或壮美)。 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氛围。
我喜欢秋季的三峡。秋季的三峡一片清凉和寂静,可以听到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啸。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
②句意: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③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④句意: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重点词:自,如果,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重点词:清荣峻茂,水清、山高。良,确实。句意:水清、山高,实在趣味无穷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这篇文章首段写山,略无阙处”写出山的连绵,隐天蔽日,不见曦月”写出山势的高峻,“夏水襄陵,“虽乘奔御风,“素湍绿潭,则突出春冬时节水的清澈。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分析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出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文中的描述,描绘出自己心目中最喜爱的三峡某一季节的美景即可。秋季的三峡一片清凉和寂静,可以听到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啸。
试卷第10页,总12页
三、写作与表达(55+5分) 【答案】
【例文】 开端
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
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芭蕾舞明星。穿上漂亮的公主裙,然后,用脚尖轻轻地点着大地,旋转……
终于这美好的机会眷顾了我,凭着我的潜质和热情。我的明星旅程由此开始。
这是我第一天来到这个硕大无朋的练习房。推开练功房门,好美,阳光从外面洒进来,仿佛是我的梦想在灿烂地闪耀,进入了这个“梦想“的练功房。
“下腰!下腰?“老师的又一声呵斥使我明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只不过我的开端很苦。 “往下压,坚持住,老师干脆坐在我的腿上,他又扳正了我的身体,我与撕裂般的疼痛抗衡着,因为我明白:万事皆有开端,怎么能见彩虹?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老师欣慰地告诉我:“你可以立脚尖了。顿时,但这激动很快又被失落替代,铺在了我面前。
我镇定地握住了把杆,挺胸,提气,立起脚尖!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重复着这个枯燥的动作,我依旧在练,我忍不住了!“我叫了出来,我早已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珠更是不停地往外溢、哪是泪水了。我知道,但我会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我被“伯乐“发现。
为了练好舞,我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我可以把腿放到别人放不到的地方去。
舞台上,美丽的七彩灯光汇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是一个用脚尖舞不停的小公主,博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我!
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开端、一种信念,那苦涩的开始也蕴藏着一种甜美……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给出的题目是“开端”,开端就是某件事情或某段历程的开始。这一开始可以是被迫的,可以是自愿的,可以是甜蜜的,可以是苦涩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开始了,就不要停下追寻的脚步。坚守心中的梦想,不断前行,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再去回想开端,就只剩下了甜蜜的回忆。以此为主旨,写人记事或议论说理均可。文体不作要求。
【写作思路】文体选择记叙文。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记叙自己开始做某事或开始某段历程的过程,比如,自己从小学毕业,走进中学的校门,这就是初中生活的开端,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答】
【例文】 开端
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
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芭蕾舞明星。穿上漂亮的公主裙,然后,用脚尖轻轻地点着大地,旋转……
终于这美好的机会眷顾了我,凭着我的潜质和热情。我的明星旅程由此开始。
这是我第一天来到这个硕大无朋的练习房。推开练功房门,好美,阳光从外面洒进来,仿佛是我的梦想在灿烂地闪耀,进入了这个“梦想“的练功房。
试卷第11页,总12页
“下腰!下腰?“老师的又一声呵斥使我明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只不过我的开端很苦。 “往下压,坚持住,老师干脆坐在我的腿上,他又扳正了我的身体,我与撕裂般的疼痛抗衡着,因为我明白:万事皆有开端,怎么能见彩虹?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老师欣慰地告诉我:“你可以立脚尖了。顿时,但这激动很快又被失落替代,铺在了我面前。
我镇定地握住了把杆,挺胸,提气,立起脚尖!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重复着这个枯燥的动作,我依旧在练,我忍不住了!“我叫了出来,我早已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珠更是不停地往外溢、哪是泪水了。我知道,但我会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我被“伯乐“发现。
为了练好舞,我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我可以把腿放到别人放不到的地方去。
舞台上,美丽的七彩灯光汇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是一个用脚尖舞不停的小公主,博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我!
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开端、一种信念,那苦涩的开始也蕴藏着一种甜美……
试卷第12页,总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