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

学校四班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悉“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挨次。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英勇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同学体会母爱的巨大力气,理解所表达的怜悯、爱惜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观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爱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气”即母爱的力气,使弱小战胜强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

第 1 页

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很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经常反映他对农奴的怜悯,对大自然的喜爱。今日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示2〕

二、自学——引导同学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晰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同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课件出示3〕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应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预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依据刚刚商量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渐渐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锐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预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渐渐地向后退。

第 2 页

3.按这种事情进展的先后挨次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4〕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觉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其次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损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爱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连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老师要鼓舞同学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煞、奈”是上下结构;“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课件出示6)

指导书写:“嗅”别遗忘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同学按笔顺规章写字,并留意同学的写字姿态。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亮的形象,体会表达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第 3 页

熟读课文。抄词。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挨次。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英勇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同学体会母爱的巨大力气,理解所表达的怜悯、爱惜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 2.认读词语。

嘶哑挽救扎煞奈何嗅到〔课件出示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下列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商量问题。 1.商量事情发生的起因。〔课件出示9〕(多媒体消失下面三个问题)

第 4 页

〔1〕猎狗发觉了什么猎物? 〔发觉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诞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方法,要突出它没方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老师示范〕同学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商量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觉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状况?〔课件出示10〕默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渐渐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锐利的牙齿〕〔板书:吃〕

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要突出紧急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其次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

第 5 页

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同学商量理解。“无望”是什么意思?留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板书:救〕

指导朗读:其次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迫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无望。

〔2〕老麻雀这么急迫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同学回答下列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挽救自己的幼儿。“挽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11〕

〔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板书:斗〕

〔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稳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急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气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气”?要引导同学回答得充分、详细。〔板书:强大的爱〕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渐渐地、渐渐地向后退”说明白什么?〔课件出示12〕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渐渐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呆和迟疑。

3.商量事情的结局。齐读最终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第 6 页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英勇地飞下来预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知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挽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课件出示13〕 四、拓展作业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学校四班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2 教学要求: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英勇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同学体会母爱的巨大力气,理解所表达的怜悯、爱惜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把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挽救、嘶哑、搏斗、浩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观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爱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气”即母爱的力气,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预备:预习课文,自同学字词。

第 7 页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 课时支配: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的写作挨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夫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便地残杀农奴。屠格涅夫特别怜悯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肯定要灭亡。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很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经常反映他对农奴的怜悯,对大自然的喜爱。今日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同学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晰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第 8 页

三、再自学——引导同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应付的? 小麻雀 摔下来

老麻雀 飞下来 掩护 预备 搏斗 猎狗 张开 露出 愣住 后退

2.依据刚刚商量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锐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预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渐渐地向后退。 3.请同学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 〕次写〔 〕最终写〔 〕。 四、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亮的形象,体会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同学体会母爱的巨大力气,理解所表达的怜悯、爱惜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第 9 页

教学重点: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爱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气”即母爱的力气,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预备: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全篇描写的情境。

〔引导同学边读文章,边想画面,读着,想着,课文中的形象就会出现在同学眼前,这不仅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且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2.提示:读屠格涅夫写的故事,就似乎在看一幅一幅的画,如今就想方法,把课文写的,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画下来,似乎在画连环画。你们一共看了几幅画呢?

同学顺手用简笔画形式再现课文情境。 ①猎狗跑在我前面 ②小麻雀被风刮下 ③老麻雀预备与猎狗搏斗 ④猎狗后退了 3.再读课文,抓特点:

〔1〕小麻雀怎样弱小?猎狗怎么浩大、厉害? 〔用……画出有关词语〕 板书进行对比。

第 10 页

凭借已创设的情境,通过鲜亮的强弱对比,使小麻雀、大猎狗的形象非常鲜亮,为理解重点部分作铺垫。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突出对比,进一步渲染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凭借情境引导儿童在强烈的心情中思索。在这里从故事的开头一下子引向故事的结果,启发同学从意外的结果中,关注故事的经过。即引导同学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索。〕

4.配乐默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爱护小麻雀的。

进一步提问:①老麻雀为什么无望地尖叫?〔突出“无望地”〕②老麻雀明明知道已经没有盼望,为什么要飞下来?

结合分析句子:“它不能[安稳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急的〕树枝上”。

“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由于老麻雀站在高高的没有危急的树枝上,所以是“安稳的”。 既然没有危急,为什么不能安稳地站在树枝上?

课文上说是一种强大的力气使它飞了下来。是什么力气?〔挽救自己的幼儿,爱护弱小者,战胜庞然大物〕

既然是“强大的力气”就不是轻飘飘地飞下来,是布满着对小麻雀的无限的爱,是预备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所以老麻雀的“飞下来”是很有重量的。课文打了一个比方“像一块石头似的”,后面的动词是“落”而不是“飞”。

第 11 页

画下表现老麻雀这一形象的词语。 5.齐读四、五自然段,突出以下词语: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 “扎煞起羽毛”“无望地尖叫”

“用自己的身躯掩护”“挽救自己的幼儿” “呆立不动”“预备着一场搏斗” “不能安稳地”“高高的”“没有危急的” “一种强大的力气” 放音乐朗读,启发:

这一切,猎狗有没有料到?它被老麻雀突如其来的行动愣住了,惊异甚至可怕、后退。 6.指名读第六节。 二、总结: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英勇地飞下来预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知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挽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四、指导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第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