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eC_a _“中国在不断适应2l世纪的需要,与此同时,它也不能不顾自己的历史条件。改变人们的心态 一可比改变生产工艺困难多了。”这是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 中国大趋势》中的一段话。此 _语用来描述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处境十分贴切。 “榜样"的力量 ◎编辑·闰志刚韦言 目前,中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的关口,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巨 大,一波波的“技工荒”暴露了我国劳动力供求市 场结构性矛盾。此种情况下,国家适时提升了职业 择业、就业和尊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这番话, 体现出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含义。这也让人们想到 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表态:“让劳动者体面地 劳动,有尊严地生活。” 体面在哪里?尊严从何而来?如果没有工作 岗位,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体面、尊严则无从谈 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把职业教育放到 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使之成为各级各类教育 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没 起。而当大多数劳动者处于超负荷的劳动状态时, 也很难称得上体面和尊严。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孙立 平所言:“如果企业的业绩始终建立在员工超负荷 有任何一种教育能像职业教育这样关系到人们的 32 麓 … 且丧失尊严的劳动上,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将贬 固,长期束缚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改变 损殆尽,发展将不可持续。” 人们固有的观念,却非朝夕可为。而经过几年的数 而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技 量增长,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方向的选择。 能,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职业教育,因为职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无论德国、澳大利亚等国 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能够培养 职业教育的强势地位,还是职业教育在我国曾经 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经历的辉煌,都表明职业教育本身不缺乏吸引力, 今天的“80后”“9O后”会逐渐成为社会劳动力 问题更多地出在社会导向和民众心理。要改变这 的主体,一技之长对他们而言,意味着高质量的就 种局面,一方面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与舆论宣 业,也意味着体面和尊严,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则 传;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要靠职业教育自身 肩负着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使 来证明。 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字之差,却是天 还是那句老话:“事实胜于雄辩。”社会对职业 壤之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职业教育关系到国 教育的认可,取决于民众对职校学生的认可。倘若 家的战略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福祗。职业教育不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很“吃香”,职 仅仅是教育之事,更是一国之事;不是现在之事,更 业教育自然具有吸引力,对职教的社会偏见自会土 是长远大计。 崩瓦解。基于此,本刊选取了2Ol0年全国职业院校 然而,现实情况却印证了奈斯比特的话:“改变 技能大赛部分获奖选手的经历,展示他们的成长、 人们的心态可比改变生产工艺困难多了。”尽管职 成才之路,以此增加人们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业教育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刚性的增长, 的了解,增强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信心。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在国民心目中的位置, 职业教育需要在民众心目中扎根,需要得到社 “读职业教育、当技工没有出息”“读职校是没有办 会的认可。跨过了这一步,职业教育才会有前途。我 法的办法”这样的论调,依然在部分人心里根深蒂 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诸梦丽:美发技能大赛冠军实现“高校梦” l9岁的诸梦丽终于实现了“从中职到高校”的 梦想。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形象设计系毕业的 她,今年9月成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的一名 新生。 开启诸梦丽梦想钥匙的是全国职业院校技 能大赛,2009年,诸梦丽在江苏省美容美发技能 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让她有机会参加今年初举 行的江苏省高校单招考试,并顺利被南京艺术学 院录取。在今年6月份参加的全国技能大赛中职 组美容美发技能比赛中,80分钟的比赛,诸梦丽 只用了74分钟就完成比赛造型。时间短、质量高, 争取到6分钟,对她能够获得金奖第一名起到了 决定性的作用。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全国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这句响亮的口号在诸梦丽身上体 赛场中的诸梦丽展示其“作品” 现得很明显。诸梦丽告诉记者,她出生在南京市 爱的“玩具”。初中毕业后,她来到南京金陵中等 高淳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对美发产生 专业学校学习美容美发。 了浓厚的兴趣,别人的头发经常成为她儿时最喜 “诸梦丽身上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冷静和 教青与职业33 图pecial【专题】 沉稳,相比同龄人,她显得格外成熟,我们几个老 翘金奖;在20IO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师从刚认识她开始,就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诸 美容美发技能比赛中,她获晚宴化妆、发型设计造 梦丽的指导老师褚宇泓介绍,出众的心理素质加 型一等奖第一名。 上勤奋的努力成就了诸梦丽~个又一个成功。在 诸梦丽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她获中职组美 “我以后要当~名美容美发教师,让更多的人喜欢 容美发技能比赛女子中长翻翘金奖;在2009年第 并从事这个给别人带来美丽的职业。”诸梦丽憧憬 十八届全国发型化妆大赛中,获女子中长发吹反 着自己的理想。 林建学:遵从内心选择无悔人生 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玩具,比如自己用废 弃材料组装一个手电简,或者用塑料泡沫搭一艘船。 看到妈妈和婶婶在家里做饭,小建学会非常好奇地 跟着一起摆弄。8Y多的时候,有一次小建学在家里 的厨房鼓捣半天后,端出来~盘芹菜炒肉,看NflL子 烟熏火燎的样子,妈妈高兴极了。这种兴趣~直保持 到现在,极大地影响了林建学的职业选择。 初中毕业后,林建学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准 备考高中读大学,而是遵从兴趣的指引,决定到中职 院校学习喜欢的中餐烹饪专业。做出决定后,林建学 回家和父母商量。幸运的是,父母支持他的选择。 林建学与其获奖作品(diZEN之瓜》 于是,t7岁那年,他从老家湛江来到省会广州, 在广帅l旅游职业学校学习了3年的中餐烹饪。 用香芋做主料,以青萝『、和南瓜做辅料,这个 学校的烹饪训练对体力要求很高,必须有坚韧 以 胜利之瓜 命名的作品征服了所有评委:逼真的 不拔的耐心和毅力才能把各项技能掌握扎实。林建 立体丝瓜藤架,蜿蜒曲折的瓜架,细长的瓜藤,脉络 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忍耐力。一年级 清晰的瓜叶,粒粒可辨的果实。不久前,“9O后”厨师 的时候,林建学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食品雕刻大 林建学凭此摘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式烹调 赛,老师要求~周之内递交作品,林建学几乎把上 蔬果雕刻项目一等奖第一名。 课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创作上面,夜以继日地 胜利之瓜 一语双关,既寄托了林建学内心 精雕细琢,花费三天三夜做出了一个灵气活现的海 的希望,也谐音了丝瓜的另一个美好名称:圣瓜。果 马,最终自己打败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学长,取得了 然,“全国职业院校的烹饪冠军”的荣誉使这个刚走 学校的第4名,新生里的第1名。 出校门的大男孩顺利进入了广帅I一家大型外资酒 二年级的时候,为了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选拔 店工作。 赛,林建学提前半个月进行强化训练,早上8点起 记者见到他时,恰是他工作的第一天。与人们 来,晚上凌晨结束,每天面点、煎炒、食雕轮番进行, 通常所见的厨师形象大不相同,20岁的林建学体格 连续坚持进行十多天,参加完一场比赛,整个人都 清瘦,相貌文弱,仍是个稚气未脱的大孩子。白色厨 累虚脱了。正是这种忍耐力推动着他走完从初次掌 师袍罩在身上显得有些宽大,胸口左上方印着他为 勺到夺取冠军的漫长征程。 自己取的英文名字:Rain。 谈到未来的发展,他心中已有一个大方向,想 谈起这份职业,林建学眼神充满快意:“我自己很 在3~5年的时间里做一个管理者。对于自己已经 喜欢这个行业,也很细心很认真地去学。我觉得自己 走出的人生方向,他用“无悔”来形容:“我不知道别 喜欢的东西才学得最好,才能最充分地发挥自己。” 人会怎么选,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仍会选择 林建学从小就具备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小时候 做这个。” 34器麓 。 。 夏利新:从“刺头小子”到全国技能大赛冠军 仕L巴石 目U大硅木 兰兰三月 口 星 。 I,1土 i 入山东德帅 气车摩托车专修学院之前,可是有名的 l I’ 煳 “小剌头”。时间回到3年前,在夏利新的初中老师 眼里,这个个子高出别人一头的农村孩子可不是省 油的灯,大错没有,小错不断,不爱读书,调皮捣蛋。 虽然初中留了一次级,多学了一年,但还是没能考 上高中。 『 l } l ; i 使我上了高中很可能也考不上大学,与其浪费3 “爸妈还想花钱让我上高中,我就跟他们说,即 I i j 年,还不如学一技之长,将来也能养活自己,至少饿 不死。”看到夏利新有自己的想法,开明的父母没有 盟旺 圈 豳一 ‘, 一 一 ’在经过一番比较后,夏利新最终选择了德州 获奖后的夏利新接受媒体采访 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夏利新 说,他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小时候父亲开拖拉机, 从67.5公斤瘦到61公斤,减肥效果显著。”回忆 起那段日子,夏利新的表情轻松而愉悦,但实际 只要一停下,他就喜欢摸摸这、动动那。父亲修理拖 拉机,他是父亲的小“助理”,帮忙递个扳手、找个钳 子。从小耳濡目染,让夏利新对汽车维修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 也许是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修上了汽车的 过程远比他现在说起来要痛苦得多。每天早上 7点起床,一般都在第二天凌晨两点之后才能 睡觉,“有时候模拟操作,站着就想睡,一坐下就 更想睡了。那种特别困的感觉,估计这辈子都不 会有了。” 夏利新突然像换了个人一样,不只是懂事了不少, 而且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理论、实践,样样都是班 里的尖子。2009年下半学期,经过重重选拔,夏利新 夏利新没有白白牺牲自己睡觉的时间。比赛 结束宣布名次,当听到自己是冠军的那一刹那, “我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帮我完成这个梦的还 从普通班进入学校的丰田特色班学习。丰田企业的 培养管理模式,让夏利新更加如鱼得水,这也为他 打开了通向冠军的大门。 有学校和陪我一样熬夜的指导老师。”夏利新特 别请求记者,这句话一定要写上,因为他是真的 感激老师。 “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进入丰田 班了,我就有了更大的想法,参加比赛拿名次。”夏 利新在今年4月份山东省的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 山东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我瘦下来就是从4~6月这3个月的集训, 现在在山东德州汽摩学院的大门入口处,停放 着一辆很是惹眼的崭新的白色轿车,这是夏利新为 母校赢得的奖品。在离学校不远的德帅『最大的某品 牌汽车4S店里,曼利新穿着崭新的工服,已经在为 自己的下一个梦想打拼了。 黄冬凤:为农民把好“种子关” 用两把直尺,在一张A5打印纸上,用四分法完 成1斤种子的取样;在七八分钟内,数出100O粒种子 黄冬凤来自重庆綦江县打通镇,父母都是当地 农民。初中毕业后,姐姐根据自己大学求职的经历, 建议她选择职业学校,学习一门容易的技能。服装 设计、酒店管理、旅游服务……黄冬凤没有选择这 称重,误差不会超过干分之一……这些需要精心苦 练的技能,被18岁的黄冬凤熟练掌握。在2010年全 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黄冬凤脱颖而出,获得种 些适合女孩、毕业后更有机会在城市就职的专业。 这个身高不到1.6米、身材瘦削的女孩,报读了重庆 农业学校的农学专业。“初中同学有的报读动物医 学专业,有的报读了财会专业,还有的读了数控专 子质量检测比赛第一名。出身农家的黄冬凤深知种 子对农民的重要,她说,苦练技能,就是想为像父母 那样辛勤耕作的农民把好“种子关”。 翼0 ; 35 pecial【专题】 真,父母最怕买到掺假、质劣的种子,检测种子,是保 护父母、保护农民的一种方法。此后,黄冬凤在老师 的指导下,学习种子检测理论知识,反复练习种子生 活力、种子净度、种子干粒重等实验环节。 “枯燥。”黄冬凤告诉记者,同学们下课后上网、 逛街,她却留在植物品质检测室反复地做着实验。 “这是基础,必须要练。”黄冬凤继续说。她练 习的内容包括用食指长的镊子反复数种子,将种 子中的杂质和不饱满的颗粒分别剔除,对种子进行 浸泡、切分和染色等。正因为对种子的意义有着更 深的认识,黄冬凤沉下心来,克服实验练习中的枯 燥乏味,熟练掌握了老师教授的种子检测的各个环 节。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活动中,黄冬凤 黄冬凤专心致志地投入比赛 毛遂自荐,她自信地跟老师说:“我要去拿第一!” “黄冬凤就像冬天的凤凰,飞起来了!”重庆农 业学校校长助理屠祖霞介绍,赛场上,黄冬凤的手 业。”黄冬凤笑着说,“他们问我,学这个专业是不是 要回去给农民拔草?” “我认为不管做什么都要从基础开始,只要努 力、有上进心,给农民拔草也是有前途的工作。”黄冬 凤的回答,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她一门心思凭好 抚过种子,就有了熟悉的感觉,她像平时在实验 室那样沉着、轻松地完成各个环节,夺得了第一名。 屠祖霞说:“十多岁的年轻人愿意学农学专业的很 少了,黄冬凤获奖,不仅是一种荣誉,也使农学教育 成绩争取学校最高奖学金,为父母减轻负担。在进行 种子质量检测实验时,黄冬凤表现出异平寻常的认 工作者看到了希望。” ;夺桂冠的汽车维修“三人组” 到在这么难的情况下,他们能在发动机项目上得9O多 分。”比赛现场,评委和其他院校的选手纷纷对这三位 同学伸出大拇指,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说起刘春、程旭东、王宝亮,他们可是北京工业 职业技术学院有名的汽车维修“三人组”。刘春来自 汽车营销专业,程旭东、王宝亮学的都是汽车维修 专业。三人都非常喜欢钻研汽车维修技术。老师这 样评价他们:平时学习刻苦,能经受得住高强度的 训练。同时,三个人各有特长,优势互补。 为了参加这次全国大赛,师生们从2009年 元旦就开始准备了,辅导教师没有休息日,没有 假期,全身心投入。在艰苦的备战期间,汽车教 汽修“三人组”在颁奖现场 研室所有教师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为学生辅导 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训练。选手们进行的是高强 度训练,如发动机维修项目,平时训练都是每天 高职组汽车技术参赛院校大部分都是交通类 院校,参赛学生所学专业基本上都是示范校的示范 专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来自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这所非交通类院校的刘春、程旭东、王宝亮三名 同学,一举荣获团体一等奖和发动机修复运行与检 验分析单项第一名。 在颁奖现场,大赛组长朱老师激动地说:“没想 对发动机进行一遍拆装,到比赛前每位选手对 发动机的拆装次数已达到1oo多次。训练是艰苦 而枯燥的,但他们一直咬牙坚持着,没有一个人 打退堂鼓。 辛勤耕耘终于收获累累硕果。获得荣誉的这三 位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仍显得很淡定,他们表示:感 谢母校的培养和老师们辛勤的付出,这次大赛让我 们的人生有了一个新转折,获奖那一刻是我们一生 中最难忘的时刻。 “三个火枪手”用技能开启物流梦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中至今流传着 “三个火枪手”的故事。故事的主角王建洪、靳彪、赵 云来用默契的配合和精湛的技艺,一举夺得了201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项目一等奖,在 成长道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个人中,1987年出生的王建洪年龄最小, 但他做事沉稳、协调能力强,被选为场上队长。谈 到王建洪,指导老师谈慧赞不绝口:“建洪这孩子 是物流二班的班长,做事踏实、有大局观、组织能 力也强,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意见。” 生活中的王建洪是个性格开朗的阳光男孩,业 余时间他喜欢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打篮球,偶尔也 “三个火枪手”赛前与指导老师研讨 会在棋盘上征战拼杀。为了参加这次比赛,王建洪 放弃了已经报名的自学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我 当时犹豫了很久,是老师帮助和开导了我,我想挑 心领神会。比赛中,虽然他们临时修改方案,但配合 默契的他们仍然脱颖而出。1。0分钟的比赛规定时 间,他们只用了70多分钟就全部完成了,最终凭借 成本低、时间短的优势荣获比赛一等奖。 如今,“三个火枪手”都已经顺利走上了和物流 相关的工作岗位,对于未来,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 王建洪打算边工作边学习,继续完成他没能参加的 考试,用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靳彪和赵云来则想 战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王 建洪回忆说。 “地牛王子”是赵云来在实习工作时,同事们 给他起的绰号。赵云来告诉记者,他从上大学开 始就对叉车、地牛等机械工具感兴趣,大赛前的训 练,他可以在1 8秒内用地牛拉着货物通过2O米的 曲折通道,而且停车的精准度可以达到2公分以 从基层做起,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打 下坚实的基础。 内。目前,赵云来和靳彪都已经拿到了特种机械操 作技能证书。 三人在一起训练近两个月的时间,彼此之间的 配合默契无间,一个眼神、一两个词语就能让对方 比赛结束了,选手们追逐梦想的脚步不会停 息,“三个火枪手”的物流故事还将继续。团 (感谢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为本文提供材料支持)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没有哪一种教育像职业教育这样国 本刊所选取的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 家如此迫切需要,没有哪一种教育如此迫切需要得到民众的 明了选择职业教育,同样能够走向成功,也说明了职教育人 了解与呵护。现今,在政策的“拖拽”下,职业教育被不断注入 模式的成功。之所以称他们为“榜样”,源于他们不同凡响的 “强心剂”,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职业教育的持续 成绩,也源于职业教育对“榜样”的需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健康发展,更依赖于自身的过硬的办学质量和吸引力。 的”,但换一个角度看,榜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毕竟榜样只是 职教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比较优越的政策条件,也 少数人,就整个职业教育而言,需要建立在民众对职业教育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条件,许多学生选择了职校。然而,当大学“傲 充分认可之上,需要建立在职业教育自身的不可替代之上。 慢”地拒绝许多考生的时候,又有多少学生摒除“偏见”情愿地 所以,我们依然期望“榜样”能够体现出他们应用的示范 走进职校?社会对职业评判的偏见蔓延到了教育领域,造成 作用。倘若职校学生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榜样”,也就不 了对职业教育的误解。职业教育需要证明,也需要正名。 需要“榜样”了,但眼下的职业教育距离此目标尚远。 蔫夏i器I N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