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贺荟文 闫凯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13期

【摘 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教育的重点与归宿。而当代大学生中则普遍存在着诚信的缺失与道德观的偏颇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媒体的引导,学校的教育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从高校道德教育的视角,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与正确性;以树立当代大学生仁、义、礼、智、信的正确道德观为目的,探索为什么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怎样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现状分析

孔老夫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做人的根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一切志向能力的培养都要从道德诚信的行为开始。而大学生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因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1.大学生道德水平的现状分析

就诚信缺失的现象而言,2002年美国有60多个校园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学术中心(CAI)的调查,70%的学生承认有欺骗行为,而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9.66%;美国近1/4的学生过去在考试中有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1.13%;美国一半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有一次或超过一次的严重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36.9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大学生诚信自律缺失的内因外,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媒体的引导、学校的教育都是诱因。 2.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主要包括:信息大爆炸、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影响、高校教育大众化。 2.1信息大爆炸

当今时代信息量不断增加,以几何级别的增长。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比人类理解的速度要快,并以海浪式四面八方涌入人们的生活。而大学生,正值道德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极易获取吸收外来信息。伴随着这样的现状,各种主流、非主流价值观纷至沓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取舍,与此同时,若没有学校的正确引导,一部分学生可能因其猎奇心理走向歧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而,学校更应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信息来源渠道。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积极与学生沟通;增开以德育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寓教于乐;引进主题积极向上的图书、杂志等端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2.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超出一国的范围,通过资本流动、技术转移、对外贸易、提供服务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它使资本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文明的扩展,有利于全球共同富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有机遇也有挑战。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不同,势必也存在适合各国发展的各种不同的价值体系,而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必然结果便是文化大融合。在这种背景下坚持适应自身国情的道德价值观尤其重要。因此学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使之坚持不动摇,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学习,抵御腐蚀,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2.3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儒家道德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道德教育内容,譬如重义轻利、人格修养、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我国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不无裨益。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由历史沿袭而来的观念、思想的综合体,是构成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特别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弘扬这种以人为本、崇尚道德的传统文化,对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珍视现世人生的积极态度、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造就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孔子曾提出了“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样的忧虑,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更是提出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要求。我们秉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诲自然“行有余力”,然而,当今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快餐文化日益成为主流,大学生作为新生的力量,首当其冲的受其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当摆在重要位置。 2.4高校教育大众化

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度的提高,高校教育已逐步走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们受到高校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的大众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首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高校教育的普遍,公民素质加以改善,文化程度大大提高。其次,随着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受其影响加深。高校开展道德教育能更好的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使他们的道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样,接受道德教育的大学生的队伍更大,也更强,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提高,使彼此的道德知识更加丰富,道德水平逐步提高。 3.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3.1就学生而言,开展诚信为本的道德教育,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适应了当前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体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导向,这对社会风气的整体改善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3.2就学校而言,作为教书育人的平台,学校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上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心与根本。积极开展道德教育,既能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又能将中国文化加以渗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人格的形成加以引导,而且,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道德教育能使大学生自觉地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塑造。[6]

3.3就社会而言,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的领军人。在高校大力开展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一方面为建设文明开化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经济生活中的风气倒向诚信友好、互利共赢的一面。

哲学家弗兰克纳说过:“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因此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并适应每个人的需要,同时应做到学校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使道德教育人性化不刻板。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变得至关重要,高校在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如果不注重道德教育,必将导致一部分有才无德的人流入社会,成为隐患。基于以上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分析与讨论,更加明确了现代教育中重申道德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紧抓道德素质教育、坚持在当代大学生中渗透诚信为本的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双馨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武学超 创造更强大的公民文化 中国教育报 2006-07-07(6)

[2].秦振铎 李 莹 高校德育教育资源及利用 太原: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 [3].宋伟 儒家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 第3期

[4].段慧兰 陈利华 大学生道德自我之建构策略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 第5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杜野 姜国玉 赵军 对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 第3期

[6].冯立刚 闫茹 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 第6期

[7].[美]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 道德哲学导论[M] 黄伟合等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47.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1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