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来源:意榕旅游网
林煌: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乡村旅游 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林 煌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1) [摘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旅游含义进行概述,探讨了农村旅游对发展新农村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国内新 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农村旅游两者的关系,指出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旅游发展都是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经 济。论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的相互整合与彼此促进,以此对农村旅游进行合理、科学开发与规划。实 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旅游;新农村经济建设;旅游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建设提出背景是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实现我国经济 健康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此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与繁荣的关 键决策之一。从根本上说。新农村建设不仅包括农村、农民及农 业发展过程中所强调的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小康 社会,所以我国将“三农”问题的解决视为工作核心,并将城乡 一体化当作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点加强现代农业 支撑,不断推进与发展新农村建设。随着近年来我国老百姓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原生态自然环 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因此,新农村 建设本身属于一个对农村经济予以全面发展的关键课题.新农 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包括文化、社会、教育、经济及交通等问题, 是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与提升农村文明的关键组成。新农村建设 要求与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可持续发展农村生产。整体提升 农村精神文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农村管理科学化与民 主化 境,越来越多长时间在大中城市生活的居民会将休闲娱乐活动 定为农村旅游,由此农村旅游在我国逐渐变成在巨大工作与生 活压力下城里人的一种热门活动。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 居民旅游人数达25.2亿人次,总花费大约13542.21亿元,而热 门城市与名胜古迹是国内旅游主要目的地。但是,近些年,逐渐 兴起一种现代化旅游形式——农村旅游。本研究首先对社会主 义新农村与农村旅游含义进行概述,探讨农村旅游对发展新农 村经济的重要性。并对国内新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农村旅游两 者的关系进行深入论述,明确指出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旅游 发展都是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最后论述我国新农 村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的相互整合与彼此促进,以此对农村旅 游进行合理、科学开发与规划,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发展农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2.1 发展农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合作是农村健康、可持续发 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实现了飞跃式进步,然而, 就现阶段来说,国内经济依旧在转型期徘徊。怎样实现国家经 1 农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概述 1.1农村旅游的概念 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近些年国家政府所面临的关键课题。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怎样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建设新农村 经济的步伐,全面协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 系,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是国家政府所关注的关键, 作为特殊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不断整合农村 资源,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不断优化,使农产品附加值得以不 断提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保护当地生态资源。新农村建设过 程中的民主管理要求对我国农村民主化管理具有促进作用.有 助于提升农民参与农村旅游开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对发展 我国农村旅游也极为有利。 2.2发展农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是健康发展国内旅游经济的 时代要求 二十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农村旅游的概念,此为可持续、 健康发展理念延续出的一种实际发展要求,所以国内旅游学界 研究农村旅游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在界定农村旅游上也没有 达成一致,黄雅琴在思考农村旅游内涵中表示,所谓农村旅游, 就是依托农村文化景观、农村特有景观、农村自然景观以及经 济景观的一种原生态旅游形式。本研究以黄雅琴研究为借鉴, 指出农村旅游是通过农村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环境、乡村活动 及历史遗存等,依托旅游开发,满足旅游者观光体验与休闲旅 游等消费需求,同时也能增加居民收益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一 种经济活动。 1-2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收稿日期]2015—04—23 相关研究发现,现阶段国内旅游经济市场需求特征为稳增 长、大基数、低消费,且逐渐呈现大众化消费发展态势。而且随 [作者简介]林煌(1979一),男,海南海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行业发展、旅游文化。 -87— 乡村旅游 着旅游者数量的不断攀升,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同样在不断优 化、调整及发展过程中,就2014年公众消费趋向与市场占有率 分析,公众出游更为关注旅游的品质,就现阶段国内市场消费 主流而言,农村旅游在对其优势予以充分发挥的同时,还应该 合理、科学利用建设新农村所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使国内农 村旅游文化内涵予以不断提升,以吸引更多游客。 3发展农村旅游对国内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与影 响 3.1 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3.1.1 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彼此独立而存在。从根本上说, 新农村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情为根本出发点,是在城市带 动农村经济、工业反哺农业以及突出“三农”问题的社会发展态 势下被提出.新农村建设并非以为农村旅游服务为目的而提 出,而农村旅游是发挥发展的必然产物。 3.1.2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彼此促进。就两者发展目标而 言,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都是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 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增加农民收益.新农村建 设有助于改进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层次、增强农 民民主意识,将丰富农村旅游要素、政府支持及农村旅游氛围 的营造提供给乡村旅游。此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本是乡村活 动、乡村环境、乡村生活以及乡村遗产,刺激更多外来人员旅游 消费,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与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 用,对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新农村也极为有利。 3.2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3.2.1农村旅游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第一,农村旅游 对发展农村经济极为有利。发展农村旅游对更新农村产业结构 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开发更多新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 附加值与农业附加值,帮助农民寻找更多收入与就业渠道.而 且对农村农民富裕也具有引导作用,这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 促使农民富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相符合。第二,有利于 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开发与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村与社会 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使农村农民事业得到进一步开拓,从而接 受与吸收更多先进观念与事物,农民在和外来人员交流中也会 学习更多管理与交际能力.对新农村建设中塑造文明乡村的要 求产生重要作用。第三,发展农村旅游有助于民主化发展农村 管理.在我国农村旅游迅猛发展过程中.急需研究一种新型管 理规划,这对管理农村旅游产业非常重要,有助于农民产生民 主与自主决策意识,对发展新农村民主化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第四,发展农村旅游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极为有利。 发展农村旅游业对当地农村的通信、交通、住房以及环境等要 求比较高,所以,发展农村旅游应该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交 通、通信以及住房等设施修建与投入,增强农村旅游经济实力 后,还要有资金来维护与完善基础设施,这与新农村建设要求 相符合。 -8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26卷第06期(总第367期) 3.2.2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旅游业发展 过程中,农村农民可利用自己的头脑与双手辛勤劳动。以取得 造血功能,通过自身力量求得发展.以此减轻政府对农村经济 扶持力度,而且发展农村经济还有利于农村农民就业率的扩 大,农民经营管理旅游业与参与旅游投资有助于其支配收入的 增加,使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目标得以实现。 3.2-3发展农村旅游有助于新农村文明之风的树立。从根本上 说,发展农村旅游产业,其实就是在发展文化产业、服务产业。 要想发展农村旅游,就应该对农民服务顾客与市场经济文明意 识进行全面培养,大量现金的外来思想与文化被带到农村。有 助于农民文明程度与水平的提升。农民逐渐接受更多先进思 想,对我国社会新农村和谐、文明之风的树立极为有利。 3.2.4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美化与改善。改善 农村农家接待条件与旅游休闲环境,是农村旅游内容的基础, 这就要综合整治旅游环境,比方说,排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 理生活垃圾及美化自然生态等。发展农村旅游,对农村环境与 资源的保护极为有利,对科学规划农村和合理建设农村基础设 施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美化村貌村容目标的实现。 4基于新农村建设社会背景下发展农村旅游的措施 及建议 4.1 不断增加农村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我国相关政府应不断增加农村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农村 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局面得以改善,这不仅是对政府城市反哺 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全面落实,对“三农”政策的全面落 实,同时也为发展国内农村旅游打下良好基础,农村旅游以基 础设施建设为其发展的前提。第一,应该不断强化建设农村交 通设施,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最起码应该实现农村公路村 村通的目标,而且还应该将同村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好.同时创 建交通道路标识与指示,构建农村垃圾处理系统与生活污水排 放系统,使农村卫生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第二,应该改善农村住 宿条件。这就要求政府应该不断强化监督农村旅馆力度,以此 保证农村旅馆等卫生条件与国家标准相符合。基础设施建设主 要包括快捷的信息、通达的交通、舒适的住宿条件、优势的环境 质量与服务质量等。所以,建设乡村旅游应该对国家优惠政策 予以充分利用,以此对农民认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引导作 用,同时能够自愿、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将农民工作积极性充分 调动起来,不断升级农村面貌。此外,应该征集社会各界筹集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支援农村建设.合理、科学开发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稳定的农村设施建设集 资机构,并将政府领导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构建社会共 同参与的农村旅游机制,由此才可以满足外地游客购物、餐饮、 娱乐及交通等休闲之需,还应该对农村旅游影响范围予以不断 扩大,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促进作用。 4.2健全与完善新农村建设。有效保护农村旅游生态环境 林煌: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要想可持续发展农村旅游,就应该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好.应适度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实现农村生态健康、良性循环。 通常自然环境原汁原味和田园风光和谐、优美,会吸引很多外 乡村旅游 重要措施。基于近些年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为发展 农村旅游业提供有利外在条件。发展农村旅游不仅有利于农民 收入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创建新农村文明建设风气,农村旅 地游客,但是,该旅游地区通常在穷乡僻壤之处,具有非常落实 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地旅游经济进行适度开发,对当地社会、 游对文明、和谐新农村的创建极具现实意义。发展农村经济也 有利于保护与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以此合理、有计划以及科学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以保护农村生态与不断 发掘农村旅游资源为其关键途径,而该途径也是社会发展与进 经济进步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 加.不仅有利于政府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当地农民环 保意识的增强,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若想可持续 发展农村旅游资源,关键在于适度开发,避免出现只开发却忽 略保护与治理的现象。所以,若要长远发展农村旅游,就应该严 格遵循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开发的原则。 4.3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应该将大量节本增效技术推广至农村,以此不断降低农村 农业生产成本:积极鼓励农村农民对种植结构予以不断优化, 步之需。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农村地区多元化经营模式逐渐取 代以往单一性产业结构.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带动作用, 以此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供重要保障,加快实现乡风文明、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以及生 活宽裕的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巍,王洁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 经济,2013(03):123—124. [2]黄雅琴.农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 2012(24):158-159. [3]韩迎春,张方成.论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基于农民环境权 全面、健康发展高效农业、优势特色农业以及休闲农业。确保农 民能够在不断拓展农业功能过程中增加更多收益,同时还应该 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使农民相关职业技能得以不断提 升,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对农村非农产业进行不断发展,不断发 展与提升县域经济水平,保证农民能够实现就近就业。此外,还 应该不断完善农村旅游惠农政策.鼓励农村旅游业大全面发 保护的角度[J].生产力研究,2013(08):124—125. [4] 陈彦.农村旅游业对新农村建设作用及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 业.2011(Ol1:136—137. [5] 田利琪.开发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J].商场现代 展。对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4.4突出当地农村地方特色。打造当地旅游品牌 化。2008(23):148—149. [6]郑阿丽,薛建红.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旅游市场开发[J].平顶山 让长时间在城市居住的游客能够回归大自然,同时放松身 心,此为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与优势,所以,在发展农村旅游过 程中.应该注重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还要保证百里不同俗,由 学院学报,2011,26(05):120—124. [7] 李欣.枣庄市农村旅游开发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此可见,在开发农村旅游资源时,应该根据当地人文历史、风俗 人情以及传统习俗等,将当地与众不同之处打造出来,对当地 农村资源进行不断整合,合理开发与规划,向旅游者介绍多样 化农村旅游产品,坚持走极具特色的新农村旅游发展之路,此 为吸引更多游客的关键措施。 版),2014(01):187—188. [8]马子红,朱绍辉,赵魏.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探 析[J].生产力研究,2013(02):146—147. [9]钱宝平,赵万书.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 教导刊(上旬刊),2011(07):101—102. [10] 陈巍,王洁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 5 总结 总而言之,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旅游,是对广大农民有利 的一种惠农工程,同时也是使“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一种 经济,2013(03):75—76. 『11] 张健.发展农村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浅析徐州发展农村旅 游之路[J].中国经贸,2012(06):98—98. [12]饶品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当代旅游: 学术版,2011(08):121—123. f上接P58)蔫再度出现,可再覆盖无纺布或遮阳网,这样反复几 及时采收,以促进下部分枝的发生与生长,一般可采收4—7茬, 最后一次可于盛花期前集中采收,采收后用于秧草腌制加工原 料。 [参考文献] [1] 王华,金文娟,朱国辉.扬中秧草良繁技术I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 [2] 王华,金文娟,等.大棚秧草长季节栽培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2(O1). 次,一般的萎蔫即可恢复。④春季3、4月份,随着气温回升,日 照增加,棚温上升,白天可早通风,当日温超过30℃时要及时通 风换气。同时做好昼夜温差的调节。 3.6.4病虫害防治。当蚜虫和菌核病病虫害发生时,可用黄板 诱蚜或用10% ̄1t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菌 核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3.7采收 [3] 陆阳平,金正勇,等.特色无公害金花菜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装备 技术.2008(03). 秧草播种25—35天可第一次采收嫩茎叶,采收时留茬要注 意低平整齐,以便下次采收。当秧草茎叶达到15~20era时,必须 [4]林荣锴,李大文,等.蔬菜用黄花苜蓿留种技术[J].上海蔬菜,2006(06). 8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