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断路器控制回路

关于断路器控制回路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于断路器控制回路

在一些理论书籍上常常看到一些关于断路器控制回路的讲解:

合闸:控制开关(合)--->防跳继电器常闭触点--->断路器常闭触点--->合闸线圈

跳闸:控制开关(分)--->断路器常开触点--->跳闸线圈

以110kV测控装置为例:

用户操作测控装置上的开关(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触点接入操作箱--->操作箱中含有防跳回路,并且断路器回路中也含有防跳回路,一般是使用操作箱中提供的防跳回路-->操作箱端子再与断路器的合闸线圈相连接(与断路器常闭触点的串联应该是在断路器机构箱的二次回路中)

如何正确使用兆欧表

兆欧表又叫摇表,是一种简便、常用的测量高电阻的直读式仪表,可用来测量电路、电机绕组、电缆、电气设备等的绝缘电阻。兆欧表上有3个分别标有接地(N)、电路(U)、保护环(G)的接线柱,使用时不仅要接线正确,端钮拧紧,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测量前先将兆欧表进行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兆欧表是否正常。具体操作为:将两连接线开路,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在无穷大处,再把两连接线短接一下,指针应指在零处。

二、被测设备必须与其他电源断开,测量完毕一定要将被测设备充分放电(约需2~3分钟),以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

三、兆欧表与被测设备之间应使用单股线分开单独连接,并保持线路表面清洁干燥,避免因线与线之间绝缘不良引起误差。

四、摇测时,将兆欧表置于水平位置,摇把转动时其端钮间不许短路。摇测电容器、电缆时,必须在摇把转动的情况下才能将接线拆开,否则反充电将会损坏兆欧表。

五、摇动手柄时,应由慢渐快,均匀加速到120r/min,并注意防止触电。摇动过程中,当出现指针已指零时,就不能再继续摇动,以防表内线圈发热损坏。

六、为了防止被测设备表面泄漏电阻,使用兆欧表时,应将被测设备的中间层(如电缆壳芯之间的内层绝缘物)接于保护环。

七、应视被测设备电压等级的不同选用合适的兆欧表。一般额定电压在500伏以下的设备,选用500伏或1000伏的兆欧表;额

定电压在500伏及以上的设备,选用1000~2500伏的兆欧表。量程范围的选用一般应注意不要使其测量范围过多的超过所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以免使读数产生较大的误差。

八、禁止在雷电天气或在邻近有带高压导体的设备处使用兆欧表测量。

本站:兆欧表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

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10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1.断路器的“跳跃”现象及危害

如果手动合闸后控制开关(SA的手柄尚未松开 5—8触点仍在接通状态)或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出口触点K1烧结,若此时发生故障,则保护装置动作,其出口 K2触点闭合,跳闸线圈YT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则QF2接通,使接触器KM又带电,使断路器再次合闸,保护装置又动作使断路器又跳闸……,断路器的这种多次“跳一合”现象称为“跳跃”。如果断路器发生跳跃,势必造成绝缘下降、油温上升,严重时会引起断路器发生爆炸事故,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断路器的“防跳”控制回路

在35kV及以上电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中,通常加装防跳中间继电器KCF,如图5-3所示。KCF常采用DZB型中间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电流起动线圈KCF1,串接于跳闸回路中;电压(自保持)线圈KCF2,与自身的动合触点串联,再并接于合闸接触器KM的回路中。

当手动合闸时SA的5—8触点尚未断开或自动装置K1触点烧结,此时发生故障,则继电保护装置动作,K2触点闭合,经KCF1的电流线圈、断路器动合触点QF1,跳闸线圈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同时,KCF1电流线圈起动,其动合触点闭合,使其经电压线圈KCF2自保持,而KCF的动断触点断开,可靠地切断KM线圈回路,即使SA的5—8触点接通,KM也不会通电,防止了断路器跳跃现象的发生。只有合闸命令解除(SA的 5—8触点断开或K1断开),KCF2电压线圈断电,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

对于3~1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如果采用室内开关柜,没装自动重合闸,由于开关柜具有机械防跳装置,为了简化接线,此时断路器可不设电气“防跳”装置。为防止变压器纵差保护区的外部故障引起的过电流和作为变压器主保护的后背保护,变压器应装设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应安装在变压器的电源侧,这样当变压器发生内部故障时,它就可作为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将变压器各侧的断路器跳开(当主保护拒动时)。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通常有四种接线方式:1)不带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2)带低点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3)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4)负序电流和单相式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安装及大修后的电力变压器,为什么在正式投入运行前要做冲击合闸试验?冲击几次?

答:新安装及大修后的电力变压器在正式投入运行前一定要做冲击合闸试验,这是为了检验变压器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校验差动保护躲过励磁涌流的性能。新安装的设备应冲击五次,大修后设备应冲击三次。

零序电流保护与重合闸方式的配合应考虑哪些因素?

1、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并实现后备保护延时段动作后三相跳闸不重合,则零序电流保护与单相重合闸配合按下列原则整定:

(1)能躲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一段,经重合闸N端子跳闸,非全相运行中不退出;而躲不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一段,应接重合闸M端子跳闸,在重合闸启动后退出工作。

(2)零序电流保护二段的整定值应躲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在单相重合闸过程中不动作,经重合闸R端子跳闸。

(3)零序电流保护三、四段均经重合闸R端子跳闸,三相跳闸不重合。

2、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且后备保护延时段启动单相重合闸,则零序电流保护与单相重合闸按如下原则进行配合整定:

(1)能躲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一段,经重合闸N端子跳闸,非全相运行中不退出工作;而不能躲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一段,经重合闸M端子跳闸,重合闸启动后退出工作。

(2)能躲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二段,经重合闸N端子跳闸,非全

相运行中不退出工作;不能躲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二段,经重合闸M或P端子跳闸,亦可将零序电流保护二段的动作时间延长至1.5秒及以上,或躲过非全相运行周期,经重合闸N端子跳闸。

(3)不能躲过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三段,经重合闸M端子或P端子跳闸,亦可依靠较长的动作时间躲过非全相运行周期,经重合闸N或R端子跳闸。

(4)零序电流保护四段经重合闸R端子跳闸。

3、三相重合闸后加速和单相重合闸的分相后加速,应加速对线路末端故障有足够灵敏度的保护段。如果躲不开在一侧断路器合闸时三相不同步产生的零序电流,则两侧的后加速保护在整个重合闸周期中均应带0.1秒的延时。

为什么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时不用后加速?

当线路发生故障后,保护有选择性的动作切除故障,重合闸进行一次重合以恢复供电。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保护装置即不带时限无选择性的动作断开断路器,这种方式称为重合闸后加速。

检定同期重合闸是当线路一侧无压重合后,另一侧在两端的频率不超过一定允许值的情况下才进行重合的。若线路属于永久性故障,无压侧重合后再次断开,此时检定同期重合闸不会再重合,因此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再装后加速也就没有意义了。若属于瞬时性故障,无压重合后,即线路已重合成功,故障已不存在,故亦无装设后加速的必要。同时检定同期重合闸时不采用后加速,可以避免合闸冲击电流引起误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