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小店镇中心小学 尚明辉
摘 要: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做为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紧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教育资源,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把握教育对象和教学现状,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依据。了解和熟悉多媒体的功能,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保证。优化媒体的选择和组合,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 教学现状、学科特点、直观性、创造性、优化媒体 我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体会到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助推器”。在目前看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各种现代的电教媒体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来进行的,这样利用电教媒体的声、色、形,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结合小学美术课的规律和特点,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同行们作一些浅显探析。 一、把握教育对象和教学现状,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以前的美术课都是班主任代上
的,只是在黑板上随便画一幅画,让学生临画,教师上课很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观念上的误区。误区一:艺术类学科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受重视,课堂教学过得去就行;误区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麻烦不少,工作量大,能不用则不用;误区三:除非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非用不可,很少积极运用。我在师范学的是美术专业,自从上美术课后,尤其是上了几节多媒体课后,学生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课间中,我问了几个学生:“你对上美术课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学生的回答令我汗颜不已:
四年级田俊涛:我希望在上美术课时多运用些现代教育技术,因为它不仅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让我们在乐趣中学到知识。 五年级李国徽:上课时只凭老师用嘴讲是不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我们认识得更全面。
六年级张梦雨:运用的次数太少,时间又太短,我们很想上课能多用用现代教育技术。
有调查就有发言权,学生所说的就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一种负责、积极的教学态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力量,为教学达到胜利的彼岸“导航”。
二、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质的艺术课程,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
交流;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能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其学科特点主要表现在:
1、直观性。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的完成过程,就是形象、线条、色彩、肌理、空间等的完成过程,这一切都表现为视觉上的直观性。
2、情感性。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感应,作品中所含的诸多因素,如线条、色彩、形象、肌理等对人的情感都有影响作用。
3、创造性。美术学科最注重人的创造能力,作品中倾注的是作者的情感、气质、思维,任何的模仿都是一种消极的作法,唯有突出个性,才是美术创造的本真。
4、知识性。在美术教学中,纵观人类几千年沉淀起来的,涉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时,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作品的内涵,都要有广泛的知识面。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美术教学中必须从审美的特性出发,贯彻审美原则并具有审美态度。因此,在教学中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媒体设计时要注意:
①直观形象表审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美术课程的目的之一。所以,通过直观的形象特征的展示,就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投影仪、幻灯机进行静态的画面演示,亦可用录像、VCD进行动态的过程展示,以美术作品所特有的感知元
素——色彩、线条、明暗等引发学生审美的情趣。
②启发思维促创造。黑格尔将一件艺术品分析为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凡是可能感知的,如色彩、肌理、节奏、对比等形式,均属外在因素,而内在因素则是指情感、认识、观念、意蕴等等,就美术教学来说,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媒体的优势,启发学生的思维,剖析作品的外在因素,挖掘内在价值,达到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提高艺术素养的目的。
③提纲挈领抓优化。美术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门类也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量大、容量高、速度快、综合性强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以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了解和熟悉各媒体的功能,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着强大的优越性,它能充分调动人的视听感受来接受信息。现代教育媒体按其功能一般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音响媒体。音响媒体主要有功放机、录放机、组合音响等,在美术教学中,可配合图像播放背景音乐,达到渲染气氛,强化情绪的作用。如在上三年级《面具》一课,制作《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可放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以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体验制作的乐趣。
第二类为声像媒体。这类媒体主要有电视机、录像机等,它能同时给学生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生动逼真。例如上国画课,我们
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国画名家现场挥毫泼墨的图像,亲眼目睹大家的风范,从而达到神会心领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 第三类为光学媒体。主要有幻灯机、投影仪等。光学媒体是形象的具体展示,能使学生在静止的状态下观察扩大了的图像。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这类媒体应用较多,特别对于美术学科而言,更显其适用性。比如在讲版画的制作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边讲边做,把每一步的详细过程通过媒体全程放大,展示给学生,一目了然,效果极佳。
第四类为综合媒体。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语言实验室等。综合媒体能大量储存教育教学信息,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教学方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
四、优化媒体的选择和组合,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各种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注意几点: 1、依据教学目标讲求实效。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都是为目标服务。如对于一些“识记”等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采用投影仪投射图像,用多媒体进行练习的方式完成,效果不错。
2、依据教学内容有无必要。手段和方法要依内容来选择,并不是每一课都得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重在依据课的内容特点来选择,即如何通过有效的媒体,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依据学生的特点达到恰当。我们从教的对象都是6—12岁的
学生,他们对色彩、形象的认识多半是感性的,一些符号化的东西是不容易接受的。因此,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生理的特点和规律。如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持久,教师可选一些色彩鲜明、造型奇特、动作夸张的动画或投影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相象力;高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好,思维、感受能力较强,可采用不同的媒体方式交替使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探求知识、培养智能,均有积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对培养想象能力,对培养创造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我们教师只要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不断运用、探索、寻找规律,获得方法,最大效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小学美术教学将会锦上添花,在课程改革的百花园里独放异彩。 [主要参考书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张桂木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