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初探
作者:刘堂贵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年第02期
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结构。所谓结构,是指某个系统范围内元素之间的联系的内部形式,它包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来往。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效果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总体功能不是组合的各个元素的简单相加,它能发挥优化的特定作用。因此,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修改,而应着眼于整体的优化,要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堂教学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而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关键便是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又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工具,它用一组精心安排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几个主要的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教学模式有多种,每种模式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掌握若干教学模式,并不断提高使用这些教学模式的能力。教师掌握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技能,应能融合并变更基本教学模式,来形成自己的教学基本技能,进而达到创新教学模式的目的。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主动地总结自己和学习他人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检验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首先要有赖以成立的教学理论和目标。它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对其他因素起指导作用。教学模式应有操作程序。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详细、具体地说明教学的逻辑步骤,各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等,教学模式应体现社会系统。任何教学模式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效,这里的条件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工具、教学时间等,这些条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教学模式应遵循反应原则,它告诉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怎样对学生的作为作出反应,并通过调控来适应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每个方面,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为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就必须改革我们小学数学“注入式”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课堂教学结构)应“坚持五主,实现五度”。坚持五主即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以练习为主线。实现五度即复习铺垫要“高效度”。小学数学教新知前,一般都安排一定时间来作复习铺垫,为学新知识搭桥铺路,但复习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要精选那些学习新知必备的,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作为复习内容,并以“小题”引路,做到短时高效,平中见奇,快速反馈,迅速接触新知。导入新课要“强力度”。新课导语要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认知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起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传授新课要“参与度”。传授新知识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与探究新知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巩固练习要“多角度”。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练习应有“质”与“量”两方面要求,既要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练习,题型上应有填空、判断、选择、改错、口算、简算、简答等,形式上应有口头练习、板演练习、书面练习、操作练习;层次上应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注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去理解、演算、讨论、操作。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课堂总结要“高浓度”。课堂总结时,教师要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提纲式地归纳概括,给学生以精要、深刻的印象,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归纳如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