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滁州山水与欧阳修的贬谪诗文

滁州山水与欧阳修的贬谪诗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滁州山水与欧阳修的贬谪诗文

作者:朱哲保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滁州地处皖东,历史悠久,山水俊秀。清雅的滁州山水更因邂逅一代文学大家欧阳修而名闻后世。欧阳修在滁州贬谪期间留下了许多诗篇。本文力图以欧阳修诗为切入点,以滁州山水为观照对象,归纳欧阳修滁州诗文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滁州山水对欧阳修诗文的影响。力求探索欧阳修滁州山水诗文反映的北宋诗文革新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管窥贬谪文学之一斑。

[关键词]滁州山水 欧阳修 诗文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64-02 一、欧阳修与滁州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参与编修《新唐书》《五代史》,并独撰《新五代史》。一生亲自参加了“庆历新政”“濮议之争”等多项政治活动。更重要的是,欧阳修几十年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赋、散文、词作,并逐渐确立了文坛领袖的地位,山水诗歌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宋史·欧阳修传》的记载,欧阳修由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至滁州起,到庆历八年(1048)闰正月徙至扬州,在滁州度过了29个月的光阴。这一时期诗人创作了大量关于滁州题材的山水诗歌,都被收入了《琅琊山志》。 二、滁州诗文思想内容

毋庸置疑,欧阳修大量滁州山水诗歌的创作得益于滁州本身的山清水秀。滁卅I位于皖东,介于江淮之间,具有多山水的自然地理特点。琅琊山、丰山一带景色疏放隽永,琅琊山、城西湖、始山湖、胡古四大风景区山泉幽奇。难怪会让诗人生发“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琅琊山六题·石屏路》)的感慨。欧阳修对滁州的自然山水风光有深厚的情感,他在大量的滁州山水诗歌中透露出深深的滁州情结。如《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恋著之趣作诗一百四十言为寄且警激之》:“逸思歌湘曲,道文继楚材,鱼贪河岫乐,云忘帝乡回”,又“支离莫攘臂,天子正求才”,前四句表达自己对山水景色的如痴如醉,后两句则直接感叹遭人诬陷、不得重用的内心凄苦,这种凄苦的情感正是他滁州山水情结的一个重要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安邦忧民之心,与民同乐的襟怀

宋时滁州本是个交通相对闭塞的地方。然而欧阳修却“乐其地僻事简”,又爱“其俗安闲”。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没有穷愁不堪之容,没有丧失生活热情和信心,对前途仍然寄托着希望,充满着信心。他不以“小官”为悲,不以“小邦”为嫌,爱其地,悯其民,致力政务,力求“粗有所成”,为安邦安民做出贡献。公元1038年,西夏在兴州建都,兵势逼宋,宋以每年向夏国交纳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三万斤的“金增”,与夏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约”。当时欧阳修曾多次地反对这一屈辱的条约,始终未被朝廷采纳。欧阳修贬居滁州,可他那种关心国家命运前途,反对外族侵略的立场“终不可掩”。(《宝剑》)一诗更是他爱国激情的愤发。诗人既叙写了宝剑的力量,使“百妖收形”,又为宝剑“匣中藏”,未能发挥其作用而叹息。显然这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也是对朝廷妥协政策的揭露,对朝廷内昏庸群小的嘲讽;另一方面更是诗人爱国爱民真挚情感的表露,是他壮志莫伸的愤慨,诗人是自比能为一把“可息天下兵”的宝剑!虽然被贬出京,欧阳修仍然时刻保持着对国家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二)寄情山水胸怀,坚贞自许之志

不得不指出的是,与所有创作山水诗歌的诗人一样,欧阳修山水诗歌创作的目的之一饱含排遣愤懑,以求超脱的消极成分。在众多描绘滁州风光的诗作中,欧阳修运用最多的就是“酒”和“醉”这两个字。比如《题滁州醉翁亭》有“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再如《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有“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这些已经人性化了的山川风物无不饱含着诗人的内心惆帐。应当说,这是封建时代失意的士大夫所共有的一个精神层面,尤其反映在文人身上,便会以文学作品的形式突出地表现出来。而对于欧阳修来说,纵情山水的醉翁意识是在滁州滋生出来的。所以,这同样也反映了欧阳修的滁州情结也在欧阳修的滁州山水诗文中。另外,他的滁州诗中寄情言志、追求理想的作品也较为多,例如代表作《拒霜花》。在诗中,诗人用花开花落之事来言情说理,蕙兰花香季节短,桃李虽艳只媚春,惟有不被人们注目的黄菊花,能经受霜露,顽强自立,诗人视自己居穷乡之僻,如同黄菊花居于篱根。(《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充分表现了他政治上失利在贬谪的政治处境下,却依然自勉要永远保持着坚贞高洁的气节。欧阳修的滁州诗文,表现这种坚贞自砺、追求理想的篇章是很多的,除了上述篇目外,还有《百子玩赛龙》《丰乐亭游春》《游琅哪山》《僧蚊》等。另外,还有从正面直接表现自己理想抱负和刚正之气的《新霜》诗。还有的篇章借叙事咏物发出感叹,以叙出论,寄托自己对自由生活、自由理想的渴望;还有的是托物寓志,发泄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愤慨情怀的。总之,欧阳修身处逆境之中,更识社会之弊。“权豪不自避,斧质诚为当”(《答梅圣俞尽见寄》),他不是因遭受贬谪而退让,委曲求全,而是不以个人进退为怀,“质直宏郭,未曾屑屑于事,见义敢为”(吴充《欧阳公行状》)。 三、滁州诗文艺术特色

从诗歌艺术手法上分析,滁州诗文的思想内容及其特点,可以看出他那正直、善良,坚强刚毅,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和情操。作为一个杰出的散文大家、诗人,他还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摇曳多姿、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独创性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托物言志,意境深远

欧阳修被贬滁州,心里有感叹万事之慨,终不能直言上谏,故此“托物言志”是他这一时期诗文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丰乐亭记》全篇以欢庆“丰乐”之年作主题,跌宕变化,抚今思昔,写自己“乐其地僻事简”,写老百姓“乐其岁物之丰成”,怀旧叹老,咏叹反复,“故今皆无在省,遍老尽矣”,与民同享“丰乐”。共主百言蓄,韵味深醇。在《送杨宣序》中,作者假托描写琴的作用,体现出琴声陶冶人的性情的巨大力量,把从音乐中传达出来的复杂、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形象而具体,以此和对友人的关心紧扣在一起,巧托之技,显得自然而高明。 又如在《憎蚊》篇中,诗人假托民害——蚊虫而议论说理,借题发挥,深掘其意,以猛虎受蚊凌辱致死,来说明其体小毒大,又容易使人忽视乃致上当,尖锐地提出了要谨慎防卫。文在写蚊,意在喻人。针对朝廷小人之辈,寄托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 (二)煅句炼字,言简意丰

清人姚鼎指出“欧公能取异已者之长,而时济之”,充分肯定了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坛领袖的高尚品质和治学作文的谨严态度。朱熹亦说:“欧公文亦是改到了妙处,顷有友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日„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己”。足以想见欧阳修是如何讲求文字的精炼。《醉翁亭记》通过“晦、明、幽、繁、洁、落”几个字概括了朝暮四时山间的景色。有宁静之状,清新气息;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有晴姿,有雨态,有朝容,有暮色。用字传神,真称得上千锤百炼,千古绝唱。又如写醉翁亭的游人,只写了负者、行者,前后呼应,再加上伛偻提携,便反映出游人之多且盛大的场面,详略得当,极尽疏间之妙。作者将深刻的思想内涵寓于游人的一片欢娱之中。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韩柳犹重用奇字,欧苏惟用平常轻虚字。”欧阳修在行文中善于在常字中出新,俗字中出奇,善于概括而不失笼统,只须一二字便可以取得形神兼备的效果,他的散文为人称颂,他的诗歌令人称叹。欧阳修行文用语平实而形象生动,写景、叙事、抒情都以人们熟知的字句来表达,既让人们感到通晓易明,又让人们悟到言简意远的深韵意味。 四、滁州诗文的深远影响

从文学创作发展的角度看,知滁的两年多是欧阳修诗歌风格定型的重要时期。如同滁州这座城市的古朴一样,欧阳修创立了“平易舒畅”的诗歌风格。“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引诚然,滁州对欧阳修诗歌风格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宋初西昆体诗歌盛行,严重危及北宋文学的健康发展。欧阳修凭借他文坛领袖的地位,引领了一代诗风。正是因为欧诗的伟大贡献以及欧阳修本身的文学领袖地位,他的诗歌创作为引领北宋文学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滁州诗文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欧阳修个人的诗歌创作,而是整个北宋诗坛。 [参考文献]

[1]杜维沫.陈 新.欧阳修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 [21傅璇琮.全宋诗.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元)脱脱.宋 史.欧阳修传.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中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严 杰.欧阳修年谱,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7]琅琊山鳊纂委员会,琅琊山志,合肥:黄山出版社,19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