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农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孟令昆
国网河南延津县供电公司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全面实施和规范化供电的创建,农村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基层基础设施不完备,安全管理比较薄弱,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强,农村电力人员文化程度和业务技能相对偏低,安全意识不强等,导致农电安全隐患和用电事故不时发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农村电网;农电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农村的用电需求逐年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农电安全管理状况令人担忧,这为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为了减少农村的用电事故,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加强对农电安全的管理已经是迫在眉睫。
一、目前农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线路柱开关的相关问题
线路柱上开关管理和操作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柱上开关的管理没有内容到调通管理,造成基层单位存在私自停送电现象。二是柱上开关的操作一般没有办理操作票,操作不能按规定开展复诵制及全过程录音,部分现场不能按规定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等。
2农电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督和检修维护等制度,没有建立和完善工作中的细则和工作流程,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大的随意性。其次是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并将其贯彻落实,这使得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态度,在工作中敷衍了事。最后是缺乏安全设备的管理条例,很多供电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条例,在使用的时候也没有做好很好的保管和维护,经常出现丢失和功能损坏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3对农村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不够
中国农村的电力设备都是按照村民的生活环境实施一定的安置,可是农村居民住得十分离散,导致农村的供电状况存在供电地多、供电面大、供电线路过长的特征,农村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相应就变得十分重要。电力设备被偷的情况常常发生,找出偷盗人的难度很大,设备被偷责任很难核查,即便偷窃人被逮住,电力设备的损失也不会弥补。再次对电力设备实施补救,即由供电单位给出对电力设备的防护与恢复电力供给,无形中提高了供电单位的经济承担。
4员工安全意识不高,素质较低
近年来,虽然农电队伍整体素质均有所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并非如此。一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十分淡薄,更有一些人缺乏责任心和敬业度;再加上业务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偏低;又不能按照行之有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安全作业流程来作业,这所有的一切造成农电作业具有高风险性,甚至常常产生安全事故。
二、农电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1加强柱上开关的管理
公司层面出台柱上开关的管理办法,将柱上开关的操作纳入到调度的统一调度,杜绝基层单位私自操作柱上开关,完善现场操作票、复诵等细节标准,及现场操作行为进行拍摄。安全监察人员不定期对每条线路运行负荷进行调阅分析,查看是否存在私自操作柱上开关造成的负荷损失的情况,对私自操作开关的行为给予严肃的处理,以确保管理办法的落实和实施。
2安全生产的常态考核机制的建立与落实
在农电安全生产中,我们应当严格实施逐级负责制,通过逐级的考核来确立奖惩。一个稳定安全的农电生产需要一个制度保证,并有一个完善的监督体制来保障其稳定性。我们应该避免 “事前不预防,事后多处理”的情况的发生,争取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将问题处理,不留任何隐患。如果发现问题,必须有人担负责任,避免扯皮现象的出现。例如对于工作票中出现的问题,哪一级未发现,哪一级要负相关责任,并且应该在考核中扣除相应的考核分。
3注重完善农电设备
用电安全问题是如今人们比较重视的问题,由于电力设备是保证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施,需要注重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尤其是老化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乱拉乱接、违规用电等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促进农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由于农村用电线路和设备存在较为分散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农村的设备分布情况,制定好相应的检查和维护计划,从而保障所有的设备都能够得到定期检查。
4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首先是提高在岗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加强员工的专业业务技能,并严格落实各班各组的管理考评体系,实行定期考核、动态考核,采用轮岗培训、竞争上岗等相关策略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人员上岗。
其次是可开展各种特色的班组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创建无违章班组,进行安全文化活动日的宣传,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农村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开展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农民安全用电的常规教育、农村用电法制普及教育活动。利用“安全月”、“爱电日”活动,走上街头、走进农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保护电力设施的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图片开展多种多样宣传活动,增加农户的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农户的用电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全民群众安全用电知识,减少甚至杜绝不必要的伤亡事故的发生。
(3)开展群防群治。针对农村的群众没有意识去保护电力设施这个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出,并出面与村组、社区签订《供电设备安全联保》协议书,明确村组保护电力设施的责任,调动群众积极性共同参与到保护电力设施的工作中来;对有隐患的地方,应告知安全的注意事项,发放安全隐患通知书,专人监护,减少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进行有奖举等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电体制的改革,我国供电企业加强了对农电安全管理的重视,促使我国的电力体制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农民的用电需求逐渐提升,促使我国基层供电单位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对农民的正常用电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基层供电管理单位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从而保证农民的用电安全,维护供电企业的正常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建峰.新时期农电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35:187.[2]杨志刚,杨志强.农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3,14:187.
-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