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kV线路及以下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优化
阳春市春华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五队)
2014年8月
1
目 录
一、背景分析 ........................................................ 3 二、现状分析 ........................................................ 3 三、采取措施 ........................................................ 4
3.1、规范相关施工技术规范 ....................................... 4
i. (一)技术规范 ............................................ 4 ii. (二)导线架设施工技术要求 ................................ 4 3.2、规范相关施工作业流程 ....................................... 6
iii.(一)标准化作业流程 ..................................... 6 iv. (二)规范依据 ............................................ 6 v. (三)施工阶段 ............................................ 7 1、准备工作安排 ................................................. 7 2、人员要求 ..................................................... 7 3、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 7 4、材料准备...................................................... 7 5、危险点分析.................................................... 7 6、安全预控...................................................... 8 7、施工流程...................................................... 8
7.1施工流程图 ................................................ 8 7.2作业内容及标准 ............................................ 9 7.3完工 ..................................................... 10 8.验收总结 .................................................. 10 9.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 10
四、总结 ........................................................... 11
2
一、背景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供电稳定性和电压合格率方面较过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现有的供电服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低压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向用户直通提供供电服务的最后环节,其布局应于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和城镇规划,确保供电的安全高效和及时性,必须严格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建设、改造,做好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安全的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
二、现状分析
低压配电线路因点多、面广、线长,分布复杂,受气候、地理的环境影响较大,又直接面对用户端,供用电情况复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故障原因繁多。究其原因有:
(1) 线路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在选用低压配电材料时不严格按照网公司相关规
定,导致部分不合格产品进入配电网线路建设之中;
(2) 不严格按照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及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常见有:施工工艺不标准,导线绑扎处扎线不规范;线路档距过大、弧垂过大、导线相间过近。
以上原因都是缺乏相关规范指导造成,因而规范0.4kV线路及以下线路施工工艺和技术指导对改善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具有重大意义。
3
三、采取措施
3.1、规范相关施工技术规范
i.
(一)技术规范
1、供电半径: 低压台区供电半径不宜大于500m, 如有特殊情况超过规定, 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末端供电质量。 2、低压线路(以下简称线路)选配线:
2.1、线路按现有负荷及发展情况选配线,原则上导线采用BLVV- -10~150双塑铝芯线。大跨越线路采用钢芯铝塑线。
2.2、每个台区的相线要求统一颜色,零线采用黑色,零线采用同相线一个线级。 2.3、线路的转角杆和终端杆应在相线包相色条。 3、低压电缆:
3.1、临主干道或重点地区(保护文物、绿化区等)选用低压电缆穿管敷设,低压电缆选用比低压线线径大 1~2个线级。
3.2、电缆宜采铠装交联电缆,截面按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缆芯温度允许值选择,并按热稳定条件校验。主干线线芯截面不宜小于240平方毫米。分支线线芯截面不宜小于95平方毫米。 4、接户线和进户线:
4.1、单相线路供电,接户线用6mm² 线,5户以下用10mm² 线,10户以下用25mm² 线,如线路较长宜采用三相四线或两相三线制供电。
4.2、接户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截面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最小截面铜线不应小于4平方毫米、铝线不应小于6平方毫米。 4.3、每户均应装设漏电开关。
4.4、进户线与通迅线、电视天线必须分开进户。
ii.
(二)导线架设施工技术要求
1、电杆架设线路档距不宜大于30m,如有特殊的大跨越应采用钢芯铝塑线均采
4
用特殊设计。线间距离不小于0.15m,沿墙敷设档距不宜大于6m,线间距离不小于0.1m。每个耐张段不超过200m。
2、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0.5m,不同规格,不同金属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3、耐张导线固定要紧贴绝缘子周边,跳引线弧度要流畅,不得变折为角。 4、导线连接应原则上使用接线端子连接,使用导电脂。 5、跨越街道的导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对非居民区: 5m; (2)、通车街道、居民区:6m; (3)、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3.5m;
(4)、胡同(巷、里、弄):3m。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距离,不应小于2.5m; (5)、建筑物:垂直2.5 m;水平0.2 m; (6)、树木:垂直0.3 m ;水平0.6m。
6、导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与导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m; (2)、与导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m; (3)、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0.75m; (4)、与墙壁、构架的距离0.05m;
(5)、考虑线路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要避免今后建筑物的装饰装修成为障碍物。 7、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跨越,一般导线架设在弱电线路上方,交叉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导线在弱电线路上方0.6m;
(2)、导线在弱电线路下方0.3m,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 (3)、导线与一级弱电线路交叉角应大于45度,与二级弱电线路交叉角应大于30度。
8、低压线路与低压线路交叉跨越最小距离:0.5米。
9、铝芯线:单股小截面可采用钎焊法或压接法,多股采用压接法。
10、接头、导线绝缘层损伤点应用耐气候型的自粘性橡胶带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
5
3.2、规范相关施工作业流程
iii.
(一)标准化作业流程
接受作业任务并熟悉施工图 由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填写电力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 履行签发手续
准备阶段1、GB 5017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 50233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Q/CSG 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4、《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第八册:配网工程》(2012 版)
召开班前会学习作业召开班前会,进行“三交三查”。 作业阶段布置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开始作业并履行工作监护制度 根据本作业指导书准备工具、材料。 作业结束,对作业现场检查验收无误后,拆除现场安全措施,清扫现场,撤离现场。 召开班后会及时总结当天工作、进行iv. (二)规范依据
6
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 6、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v.
(三)施工阶段
1、准备工作安排
序号 内容 标准 备 注 1 工作负责人 全面负责施工组织 2 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技术措施、对各工序质检及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 安全负责人 负责施工的安全及监护 4 材料负责人 负责施工所有材料的领取、发放、保管及退换 5 查看设计图纸资料,执组织工作人员现场勘察作业环境,作行现场勘查制度 业方式,地形状况等。明确作业任务 和技术标准,编制“四措”方案 6 工器具及材料准备 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的电气、机械强度符合规程规定 7 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学习熟悉整个操作程序,明确工作任务,作业指导书 掌握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8 办理施工作业票 工作负责人正确填写作业票,作业票签发人认真审签 2、人员要求
序号 内 容 备 注 1 现场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要求了解电力生产 2 的基本过程以及电力设备的原理及结构,熟悉相关安装施工技能;作业负责人必须持有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批准上岗 3 全体人员必须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知识, 并经考试合格 3、主要设备及工器具(根据工程情况组织工器具) 4、材料准备(根据现场实际组织材料) 5、危险点分析
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内 容 打桩时,防大锤伤人。 展放钢丝绳时,防抽伤或扎伤。 牵引时,防蛇形套脱出。 防倒杆伤人。 防桩跑射箭。 防高空坠物。 防高空坠落。 防绳索、杂物绊倒。 防连接器及绳索断裂。 防器具以小充大。 牵引时,防受力钢丝绳周围站人。 备 注 6、安全预控
序号 1 2 3 4 6 6 7 8 9 10 11 内 容 施工作业现场周围按要求设置围栏,并悬挂安全警示标牌。 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并配备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打桩时,扶桩人应在打锤人侧面,打锤人不准戴手套。 施工前检查施工设备是否满足安全施工要求,不合格工器具严禁使用。 旋转机械防护罩完好。 放、紧线时,应专人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并确保通信畅通。 按要求配备急救药箱,并备足相关药品。 交叉跨越处,应做好安全措施,必要时设专人看守。 放、紧线前,应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导线与牵引绳的连接应可靠,放线架应稳固可靠、转动灵活制动可靠。 放、紧线时,人员不准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内角侧和展放的导、地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垂直下方,防止跑线抽伤。 杆塔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拴牢传递,禁止上下抛掷。 备 注 7、施工流程 7.1施工流程图
施工准备 现场平面布置 街码安装 导线展放 紧线 附件安装 质量验收 缺陷处理
8
7.2作业内容及标准
序 号 作业内容 作业步骤及标准 1阅览施工图,了解工程设计要求。 2全面掌握沿线地形、交叉跨越、交通运输、施工场地及施工资源。 1保证所用的工器具的精确完1 工作前准备 3制订施工方案,并批准。 4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清点和检验。 5对进入现场的机具进行检验或试验合格。 1布置放线场、收线场、临时拉线、地锚。 2弧垂监测点确定。 2 现场布置 3沿线清障。 4场地平整。 5工程材料、工器具按规格、材质等分别定置摆放。 1现场指挥核实通信畅通,获得各部位准备就绪报告后,宣布开始放线。 2引线与导线连接应加装防捻器,导线应绑扎牢固,不易脱出。 3人工引线,引线沿线路尽量走直线,随时清障,引线逐基穿过滑3 导线展放 车。在放后根引线时,不得穿插前根导线,应跨越;每放一根应在导线两端作好标记。 4导线牵引,牵引时应观察牵引受力情况,导线卡住或受力较大应立即停止牵引,待情况查明或故障排除后继续牵引。 5导线连接,按设计施工图要求进行操作。 1挂线,按放线时已作好的标记逐相挂线,不得混淆。导线端头应充分留足余量。 2紧线 ●紧线前,检查临时拉线及地锚完好,各部位准备就绪。 ●杆上人员离杆。 ●弧垂观测就位。 ●现场指挥发令开始牵引。 ●紧线时,应先紧后展放的导线(导线三角形排列一般先紧中相,后紧边相)。 ●导线初始牵引时,应慢速牵引,导线离地和无障碍后可适当加速,4 紧线 导线弧垂接近设计值时放慢牵引速度。 ●弧垂观测,观测人员在导线离地后,应随时向现场指挥通报弧垂高度。 ●导线弧垂将达设计要求值时,弧垂观测人员提前通知暂停牵引,待导线处于静态时观测弧垂。 ●弧垂调整,采用松紧导线调整弧垂,使之达到设计值。 3画印,弧垂调整完毕,紧线张力未发生变化前进行画印,并用胶布做好标记。 4耐张端头制作悬挂,先将画印后的导线松放到地面,杆下人员按画印标记安装耐张线夹、绝缘子串及金具,并按要求割线;再将已作好的端头安装至挂点。
9
1放线、紧线前,应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导线与牵引绳的连接应可靠,线盘架应稳固可靠、转动灵活制动可靠。 2放线、紧线时,应检查接线管或接线头以及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处有无卡住现象。 1听从统一指挥,注意力高度集中。 1地锚埋设应符合施工措施要求。 好 2在良好天气下作业。 安全措施 注意事项 备注 序 号 作业内容 作业步骤及标准 5弧垂复测,导线挂好后对弧垂进行复测,并作好记录。10kV架空线路弧垂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 安全措施 注意事项 备注 5 附件安装 1导线固定,将导线按要求绑扎于街码。 1各种螺栓紧固,达到规范要求扭矩。 6 缺陷处理 2正杆。 3清理导线悬挂物。 4清理现场。 7 质量验收 1按 GB 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项目进行。 7.3完工
序号 1 内 容 全体工作班人员清扫、整理现场,清点工具及材料 备 注 2 工作负责人周密检查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遗留的工具、材料 3 履行施工作业票终结手续,全体工作班人员离场。 4 整理施工设计和有关设计变更证明文件 8.验收总结
自验收记录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签字) 验收单位意见 验收组验收总结评价 (签字) 9.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符合性 评估内容 可操作性 存在问题 优( ) 良( ) 优( ) 良( ) 可操作项 不可操作项 修改项 遗漏项 ( ) ( ) ( ) ( ) 10
改进意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关于0.4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低压配电线路建设者,应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切实做好路径、导线型号与截面、弧垂和排列方式、横担、线路金具与绝缘子、拉线以及电网的安全保护方式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着力提高工艺水平,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以更好地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并始终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