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作者:黄雪 罗瑞玲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5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86-01 1.钻研教材

1.1 读课文。达到\"三读\",即把课文读准、读熟、读懂。《语文课程标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足见其重要性。\"三读\",与课标中的\"正确、流利、有感情\"依次对应,读懂了才能做到读得有感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1.2 理解课文。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3 认真思考课后习题,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读好。

1.4 查阅资料。一是阅读《教师参考用书》,二是上网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阅读。 2.读写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拿书里的世界与自己周围的世界作比照,拿自己与作者或书中人物作比照,既理解了作者,又更好地认识了\"自我\",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实现\"有创意地阅读\"。因此,有时朗读中闭眼想象的效果反而要比看图片更好。我完全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霍金的形象,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近人物,用心感受人物命运的悲惨。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实现的,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书是无声的,但它有生命。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让那些方块字涤荡幼小的心灵,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让学生眼前出现一个辽阔而绚丽的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课文的思想与情感。

《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感悟霍金人格力量时,我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在读中感悟霍金的哪一句话最打动人心,学生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带着无比感动景仰之情全体站起来表达了对霍金的崇敬。教学效果较好,但如果我能把最后总结的话换成:\"假如霍金来到我们教室,来到我们身边,面对这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科学巨匠,面对这样的生活强者,你难道不想对他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动笔写出内心感受,这样,一定会比教师用美的语言渲染效果好得多。语文课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3.朗读中学习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4.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知识的增长是点滴积累而成的,因此语文学习要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的积淀,这种过程积累显得尤为重要。积累就是将摘抄内容熟练背诵,牢记不忘,久而久之,无形中你身体里储存的\"粮食\"就多了。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背诵展示活动。每天背诵的内容不同,总结为\"一段二句三词一整篇\",一段即周一背一段优美段落、诗词;二句即周二被两个名言警句、歇后语或俗语等;三词即周三、周四背三个积累好词,说意思并造句;一整篇即背一篇精美文章。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背诵量,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或多或少的积累背优美段落,不断巩固背熟练,力争篇篇课文有背诵,记忆内容要熟练。通过最大限度的记忆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另外通过两周一次的\"背诵大展示\"活动,让学生默写强化,从中尽情享受识记的乐趣。

5.开放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5.1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竞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5.2 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5.3 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