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昆明市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昆明市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来源:意榕旅游网
昆明市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 .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相关题目。(6分)

“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我们倾听海外游子萧乾的爱国心声,品位钱学森始终juàn恋着祖国的深情,领悟韩麦尔先生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òu的忧愤,感受晏子维护国家遵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孩子们,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炎皇子孙,莫忘国耻,做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①给加点字注音。(2分) 怜____________ 倾____________ ②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juàn__________ chòu____________ ③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_______ 改为_______; _______ 改为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采山的人们 迟子建

①山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大的果品店,你想啊,春天的时候,你最早能从那吃到碧蓝甘甜的羊奶子果,接着,香气蓬勃的草莓就羞红着脸在林间草地上等着你摘取了。草莓刚落,阴沟里匍匐着的水葡萄的甜香气就飘了出来,你当然要奔着这股气息去了。等这股气息随风而逝,你也不必惆怅,因为都柿、山丁子和稠李子络绎不绝地登场了,你就尽情享受野果的美味吧。

②除了野果,山中还有各色菜蔬可供食用,比如品种繁多的野菜呀,木耳和蘑菇呀,让人觉得山不仅是个大的果品店,还是一个蔬菜铺子。但只要你稍稍再想一想,就知道它不单单是果品店和蔬菜铺子了,你若在山中套了兔子,打了野鸡和飞龙,晚餐桌上有了红烧野兔和一道鲜亮的飞龙汤,山可不就是个肉食店么!

③山真的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我们那些居住在山里的人家,自然就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没有采过山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④有一回,我和几个小伙伴去山中采都柿,它是浆果中唯一能把人醉倒的。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一片都柿甸子,稠密不说,品质也上乘,又大又甜的,我一边往小铁桶里采,一边往自己的口中采。但见那片都柿还有许多未被摘

第 1 页 共 7 页

取的沉甸甸地压在枝头,它们一个个眼儿妩媚多情地望着我,似乎在等待你的亲吻。没有器皿再盛它们了,干脆就把自己的肚子当铁桶算了,我坐在都柿甸中,美美地吃了起来。最后我吃醉了,步态飘摇,像傻瓜一样嘻嘻乐着,被都柿的魔法给彻底击中了。

⑤采山也不总是浪漫的。比如有人采都柿时着上了草爬子,就很倒霉。草爬子专往人的软组织里叮,而且有一些是有毒的,能致人于死地。我就见邻居的一位大娘让草爬子给叮在了腋窝的地方,她抬着胳膊,她的家人擎着油灯照着亮儿,用烟头烧那只已把触角探进皮肉中去的草爬子。我发现一些坏东西很怕火,比如狼,比如草爬子,怪不得传说中做坏事的人死后要下地狱,原来地狱中也是有火的啊。

⑥还有一个采山人是不能不说的,大家就叫她老王婆子。她是个山里通,知道什么节气长什么,更知道山货都生长在什么地方。她采山,永远都是单匹马的。她采木耳最拿手,只要是阴雨连绵了两三天,一晴了天,她就进山了。谁也不知她去哪里了,可她晚上总是满载而归,颤颤巍巍的肥厚的黑木耳能晒满房盖,让过路者垂涎欲滴、羡慕不已。不过你要是打探她在哪儿采回来的,她总是很冷淡地说“山里”,她说得也没错,但其实等于白说。曾经有人悄悄在她采山时尾随到她身后,可她进山后总是能巧妙地把他们给摆脱了,那些宝贝山货的栖息之地成了永远的谜。为了这,她在我们那个小镇的名声和人缘都不好。

⑦老王婆子的命运最后也是悲惨的,她未到老年就得了半身不遂,瘫倒在炕上,再也无法采山去了。很多人解气地说,这是报应,让最能采山的自私的人进不了山,她等于是看着金山,却无法把它揣在怀里,那种凄凉和痛苦可想而知了。

⑧关于采山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一个受婆婆欺负的小媳妇不敢在家中发泄不满,上山后择一个无人的地方,就是一通哀哀的哭;再比如采山人迷了山,他其实就迷在离村落不足一里的地方,如同被灌了迷魂汤,就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成为大家的笑料。那些老一辈的采山人,大都已经故去了。他们被埋在他们采山经过的地方,守着山,就像守着他们的家一样。

(选文有删改)

2 . 文章第一段,作者为读者描绘了山间果子成熟的美好景象,在描绘中,作者多次使用了表示时间接续的词语:“最早”、“接着”、“刚落”、“气息随风而逝”,短短一段中,作者频繁使用这样的词语会不会使文章显得啰嗦,请谈谈你的看法。

3 . 请对第④段划线句进行简要赏析。

(1)我一边往小铁桶里采,一边往自己的口中采。

(2)它们一个个眼儿妩媚多情地望着我,似乎在等待你的亲吻。

第 2 页 共 7 页

4 . 除了“我”,还有哪个采山人的哪一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5 . 通读全文,说说山里的人们与大山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写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①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②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③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

第 3 页 共 7 页

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⑤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6 .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几个特点。 7 . 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8 . 下面加点的字词可以删去吗?请说说理由。

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

9 . 第四段中作者分别引用了吴涛的《绝句》和萧立的《春寒叹》来写“倒春寒”,这两首诗可以调换顺序吗?

三、句子默写

10 .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请你写出两句连续的关于山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

第 4 页 共 7 页

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 .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B.宜乎众矣 应当 C.不蔓不枝 枝茎 D.亭亭净植 竖立

12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濯清涟而不妖 人不知而不愠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石兽并沉焉

D.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13 .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的议论性文体。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五、名著阅读

14 .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1)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B.祥子用了3年才凑足了100块,最后花了96块买了第一辆洋车。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D.祥子“骆驼”的外号是在他进城时起的,因为他长得人高马大。

(2)按照要求完成名著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

第 5 页 共 7 页

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他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他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他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 他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①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②文中划线句表现了坐车人的什么性格特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六、综合性学习

15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道理说起来每个人都懂,可是实际做起事来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其实,要做到细,必在于思想的认识到位。我们既需要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更需要雄韬伟略的战略家;我们不缺少各类的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 甲 (A、不由分说;B、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应该改变心浮气zào( )、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 乙 (A、注重;B、注目)细节、把小事做细。倘若从思想上认识到了细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战场之上,我们必能做到一丝不苟( ),不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就像高楼大厦一样,只要每一个细节做好了,盖好了就必然是岿然如山,风雨不倒。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心浮气zào(________) 一丝不苟(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我们既需要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更需要雄韬伟略的战略家

第 6 页 共 7 页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命题作文

16 . 题目:那一刻,几分 在心头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②抓住细节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