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9合肥市水资源公报

2009合肥市水资源公报

来源:意榕旅游网
概述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亚热带边缘,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总面积为7047.01km2。

2009年合肥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省内经济首位度提升至20%以上。

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22.7mm,属平水年份,较多年平均值(1956~2000年同步期系列,下同)减少2.81%。年水面蒸发量616.8mm,与去年相近。

全市水资源总量17.61亿m3,较多年平均值偏少0.1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7.49亿m3,地下水资源量3.66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0.12亿m3。

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61亿m3,小型水库和塘坝年末蓄水量3.10亿m3,年末共蓄水5.71亿m3,较上年减少0.47亿m3。

全市供水总量21.74亿m3,比上年增加1.86亿m3。地表水源供水量20.58亿m3,其中跨流域调水3.99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0.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0.94亿m3。全市用水总量21.74亿m3,其中农灌用水量9.93亿m3,占用水总量的45.7%。

2009年全市大部分水体水质较好。城市供水水源地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水质均为Ⅱ类,长丰、肥东、肥西三县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均较好,全年亦为Ⅱ~Ⅲ类;肥西丰乐河、杭埠河的水质较好,全年水质为Ⅱ~Ⅲ类。南淝河、板桥河、二十埠河、派河、十五里河、店埠河等河流重点污染监测断面均为劣Ⅴ类水,水污染状况比较严重。滁河干渠将军岭闸上段全年为Ⅲ类,水质较好。瓦东干渠四颗树段、潜南干渠官亭段汛期为Ⅲ类,非汛期为Ⅳ~Ⅴ类,水质一般。巢湖西半湖Ⅴ~劣Ⅴ类水比例较上年下降,水质有所好转,监测点呈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1

一、水资源量

1、降水量

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22.7mm,折合水量65.02亿m3。比上年增加1.03%,较多年平均值减少2.81%,年降水频率为51.1%。各行政分区年降水分布见表1、图1;四级分区年降水分布见表2、图2。

表1 2009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表

行政分区 市城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合肥市 面积 (km2) 838.52 1922.24 2215.53 2070.72 7047.0 1 2009年降水量 (mm) 908.4 906.7 895.5 972.3 922.7 (亿m3) 7.62 17.43 19.84 20.13 65.02 与上年比较 (±%) 1.19 4.77 -2.13 1.05 1.03 与多年平均比较 (±%) -6.54 -1.47 -4.35 -1.80 -2.81

降水量(mm)1000.0980.0960.0940.0920.0900.0880.0860.0840.0820.0800.0市城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市2009年2008年多年平均

图1 2009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图

2

表2 2009年四级分区降水量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表

面积 (km2) 2179.24 417.00 3478.77 972.00 7047.01 2009年降水量 (mm) 917.4 936.0 936.0 881.0 922.7 (亿m3) 19.99 3.90 32.56 8.56 65.02 与上年比较 (±%) -0.22 0.49 3.52 -4.72 1.03 与多年平均比较(±%) -0.77 3.38 -3.54 -5.08 -2.81 四级分区 王蚌南岸沿淮区 定凤嘉区 南淝河区 滁河区 合肥市

降水量(mm)980.0960.0940.0920.0900.0880.0860.0840.0820.0王蚌南岸沿淮区定凤嘉区南淝河区滁河区合肥市2009年2008年多年平均

图2 2009年四级分区降水量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图

2009年全市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虽然年初长丰县、肥东县沿江淮分水岭地区出现局部干旱,降水约为多年同期值的一半,但全市非汛期降水仍占全年的43.2%,比往年有所增加,主要是年末我市出现暴雪天气,造成11月的降水量增多,单月降水量就占非汛期总量的28.4%;汛期5~9月份降水占全年的56.8%,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今年汛期除5月以外月降水量均比多年同期值偏少,特别是9月份,仅为多年同期值的一半。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对我市影响不大,我市梅雨期于6月28日姗姗来迟,6月28~7月1日丰乐河流域普降暴雨,最大日降水量87.0mm(肥西县的山南站);市城区最大日降水量为47.5mm(塘西站);长丰县最大日降水量

3

为76.5mm(四十铺站);肥东县最大日降水量为52.5mm(桥头集站)。

全市各月平均降水量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见表3、图3。各行政区代表站逐月降水量及多年平均值比较见图4。

表3 2009年全市各月平均降水量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表 单位:mm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2009年 21.5 86.1 62.5 49.7 115.0 125.8 154.3 90.0 38.8 13.7 113.3 51.9 922.7 2008年 多年 均值 100.7 13.2 35.2 67.7 90.3 131.5 151.4 238.4 8.8 40.0 25.0 11.0 913.3 31.2 45.2 74.8 82.4 94.5 137.2 165.4 116.4 72.7 57.6 48.6 23.4 949.4

降水量(mm)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123456789101112月份2009年2008年多年平均

图3 2009年全市各月平均降水量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图 2009年全市年降水量变化范围在788~1074mm之间,降水量最大的站点是肥西县的桃溪站,年降水量为1073.6mm,年降水量最小的站点为肥西县的严店站,年降水量为788.1mm,极值比为1.36。全市最大日降水量为87.0mm(肥西县山南站6月29日)。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见图5。

2009年各站点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变化范围在-12.3~15.8%之间。年降水量距平值分布见图6。

合肥市年蒸发量为616.8mm,与去年相近,较多年平均值(1972~2000年)减少26.5%。其各月蒸发量见表4。

4

表4 2009年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各月蒸发量表 单位:mm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2009年 20.4 19.8 36.9 62.5 76.9 90.5 83.8 60.3 53.1 62.4 30.5 19.7 616.8 2008年 多年平均(1972-2000) 16.2 29.3 51.4 53.8 89.7 50.0 86.3 63.4 62.4 43.0 33.9 32.6 612.0 26.5 33.3 51.7 74.7 92.4 92.7 111.2 117.7 85.9 69.7 49.0 34.1 838.9 降水量(毫米)180160140120100806040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50100降水量(毫米)300250200当年多年平均当年多年平均合肥庄墓

降水量(毫米)300250200150100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当年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180160140120100806040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当年多年平均肥东肥西

图4 2009年各代表站逐月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

5

单位:mm

图5 2009年合肥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6

单位:%

图6 2009年合肥市年降水量距平值等值线图

7

2、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由降水形成的当地产流量,即经用水还原后的天然河川径流量。

200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7.49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8.2mm,比上年增加5.3mm,增幅为2.2%;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了6.4mm,减幅为2.5%。市城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各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2.58亿m3、4.15亿m3、4.96亿m3、5.80亿m3,折合径流深分别为308.0mm、215.8mm、223.9mm、280.0mm。

与上年相比,肥东县与上年相近;市城区、长丰县、肥西县分别增加了6.8mm、12.4mm、3.8mm,增幅分别为2.2%、6.1%、1.4%。

与多年平均值相比,肥西县与多年均值相近;市城区、长丰县、肥东县年径流深分别减少了17.2mm、16.9mm、9.8mm,减幅分别为5.3%、7.3%、4.2%。 表5 2009年行政分区年径流深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表 单位:mm 行政分区 年份 2009年 2008年 多年平均 市城区 308.0 301.2 325.2 长丰县 215.8 203.4 232.7 肥东县 223.9 224.3 233.7 肥西县 280.0 276.2 280.4 合肥市 248.2 242.9 254.6

径流深(mm)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市城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市2009年2008年多年平均

图7 2009年行政分区年径流深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图

8

王蚌南岸沿淮区、定凤嘉区、南淝河区、滁河区径流深分别为234.5mm、223.9mm、266.6mm、223.9mm。较上年,定凤嘉区、滁河区基本持平,王蚌南岸沿淮区、南淝河区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4.4%、1.7%;较多年平均值均有所减少,减幅分别为4.8%、4.2%、1.0%、4.2%。

表6 2009年四级分区年径流深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表 单位:mm 四级分区 年份 2009年 王蚌南岸沿淮区 定凤嘉区 南淝河区 滁河区 合肥市 234.5 223.9 266.6 223.9 248.2 2008年 224.5 224.3 262.2 224.3 242.9 多年平均 246.3 233.7 269.3 233.7 254.6 径流深(mm)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王蚌南岸沿淮区定凤嘉区南淝河区滁河区合肥市2009年2008年多年平均

图8 2009年四级分区年径流深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值对照图

3、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源于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下渗补给的动态水量。2009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3.66亿m3,比上年增加了0.04亿m3。

4、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水资源量总和,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不包括过境水量。

9

2009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7.61亿m3,较多年平均值减少0.11亿m3。产水系数(即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的比值)0.27,产水模数24.99万m3/km2。 表7 2009年合肥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

降水量 (亿m3) 7.62 17.43 19.84 20.13 65.02 地表水量(亿m3) 2.58 4.15 4.96 5.80 17.49 地下水量 (亿m3) 0.32 0.88 0.98 1.48 3.66 不重复量 (亿m3) 0.02 0.01 0.01 0.08 0.12 水资源总量(亿m3) 2.60 4.16 4.97 5.88 17.61 产水模数 (万m3/km2) 31.01 21.64 24.00 26.54 24.99 行政分区 产水系数 市城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合肥市 0.34 0.24 0.25 0.29 0.27

肥西县33%市城区15%长丰县24%肥东县28%图9 2009年合肥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分配图

表8 2009年合肥市四级分区水资源总量表

四级分区 王蚌南岸沿淮区 定凤嘉区 南淝河区 滁河区 合肥市 降水量 地表水量 地下水量不重复量 水资源总量(亿m3) 5.17 0.93 9.33 2.18 17.61 (亿m3) (亿m3) (亿m3) (亿m3) 20.00 3.90 32.56 8.56 65.02 5.15 0.93 9.23 2.18 17.49 1.11 0.20 1.91 0.44 3.66 0.02 0.00 0.10 0.00 0.12 产水系数 0.26 0.24 0.29 0.25 0.27 产水模数 (万m3/km2) 23.53 22.30 26.96 22.43 24.99

10

滁河区13%王蚌南岸沿淮区29%南淝河区53%定凤嘉区5%

图10 2009年合肥市四级分区水资源总量分配图

11

二、蓄水动态

全市现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8座,小型水库539座。其中:市城区大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8座;长丰县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176座;肥东县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219座;肥西县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16座。

2009年年末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蓄水总量5.71亿m3,比上年同期减少0.47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1.32亿m3,比上年同期增加0.09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1.29亿m3,比上年同期减少0.28亿m3;小型水库年末蓄水量1.04亿m3,比上年同期减少0.14亿m3;塘坝年末蓄水量2.06亿m3,比上年同期减少0.14亿m3。

表9

水 库 董 铺 大房郢 蔡 塘 大官塘 岱 山 杜 集 管 湾 红 旗 霍 集 龙门寺 2009年合肥市大中型水库年初、年末蓄水量统计表

年初库容 (亿m3) 0.6340 0.5983 0.0528 0.0607 0.0200 0.0507 0.0050 0.0539 0.0460 0.0665 年末库容 (亿m3) 0.6996 0.6165 0.0444 0.0768 0.0360 0.0552 0.0180 0.0422 0.0525 0.0121 水 库 罗集 明城寺 磨 墩 双 河 陶老坝 魏老河 永 丰 袁河西 张 桥 众 兴 年初库容 (亿m3) 0.0464 0.0040 0.0740 0.1427 0.0564 0.0049 0.1477 0.1350 0.0831 0.4900 年末库容 (亿m3) 0.0426 0.0153 0.0052 0.1433 0.0340 0.0097 0.1366 0.0980 0.0806 0.3910

12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1、供水量

2009年全市供水总量21.74亿m3,比上年增加1.86亿m3。其中:地表水源20.58亿m3,占供水总量94.7%,比上年增加1.10亿m3;地下水0.22亿m3,占供水总量1.0%,比上年增加0.03亿m3;其他水源0.94亿m3(其中马钢中水回用0.37亿m3),占供水总量的4.3%,比上年增加0.73亿m3。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11.04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53.6%;引水工程供水量0.32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1.6%;提水工程供水量5.23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25.4%;跨流域调水3.99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19.4%。

在行政分区中,按供水量大小排列分别是市城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供水量分别占全市总供水量的36.7%、23.7%、21.9%和17.7%。从水源结构显示,各行政分区仍然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除了市城区利用少量其他水源之外,其余行政区均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利用极少)。

表10 2009年合肥市行政分区供水量表 单位:亿m3

地表水源供水量 行政分区 蓄水 市城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合肥市 1.75 2.81 3.81 2.67 11.04 引水 0.00 0.32 0.00 0.00 0.32 提水 2.66 0.65 1.03 0.89 5.23 地下水源 跨流域 调水 2.62 0.00 0.25 1.12 3.99 小计 7.03 3.78 5.09 4.68 20.58 供水量 0.02 0.06 0.07 0.07 0.22 其他水源供水量 0.94 0.00 0.00 0.00 0.94 总供水量 7.98 3.84 5.16 4.76 21.74 备注:其他水源供水量主要是污水回用量。

13

供水量(亿m3)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市城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

图11 2009年合肥市行政分区供水量图

表11 2009年合肥市四级分区供水量表 单位:亿m3

地表水源供水量 四级分区 蓄水 王蚌南岸沿淮区 定凤嘉区 南淝河区 滁河区 合肥市 3.10 0.72 5.55 1.67 11.04 引水 0.26 0.00 0.06 0.00 0.32 提水 0.80 0.19 3.79 0.45 5.23 跨流域 调水 0.35 0.05 3.48 0.11 3.99 小计 4.51 0.96 12.88 2.23 20.58 地下水源供水量 其他水源供水量 总供水量 0.07 0.01 0.11 0.03 0.22 0.00 0.00 0.94 0.00 0.94 4.58 0.97 13.93 2.26 21.74 供水量(亿m3)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0王蚌南岸沿淮区定凤嘉区南淝河区滁河区

图12 2009年合肥市四级分区供水量图

14

2、用水量

2009年全市用水总量21.74亿m3,比上年增加1.86亿m3。其中:农灌用水量9.93亿m3,较上年增加0.56亿m3,占用水总量的45.7%;林牧渔畜用水量0.38亿m3,较上年减少0.15亿m3,占用水总量的1.7%;工业用水量7.76亿m3,较上年增加0.74亿m3,占用水总量的35.7%;城镇公共用水量0.84亿m3,较上年增加0.25亿m3,占用水总量的3.9%;居民生活用水量2.29亿m3,较上年增加0.38亿m3,占用水总量的10.5%;生态环境用水量0.54亿m3,较上年增加0.08亿m3,占用水总量的2.5%。本年总用水量比去年有所增加,主要是工业用水量增多。

在行政分区中,按用水量大小排列分别是市城区、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用水量分别占全市总用水量的36.7%、23.7%、21.9%和17.7%。工业用水量中,市城区占全市工业用水量的62.6%,其余地区只占37.4%。

表12 2009年合肥市行政分区用水量表 单位:亿m3

行政分区 市城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合肥市 农田 灌溉 0.37 2.81 3.61 3.14 9.93 林牧 渔畜 0.07 0.12 0.12 0.07 0.38 工业 4.86 0.65 1.04 1.21 7.76 城镇公共 建筑业 服务业 0.32 0.03 0.04 0.04 0.43 0.33 0.02 0.03 0.03 0.41 小计 0.65 0.05 0.07 0.07 0.84 城镇 1.44 0.08 0.13 0.12 1.77 居民生活 农村 0.08 0.12 0.18 0.14 0.52 小计 1.52 0.20 0.31 0.26 2.29 生态 环境 0.51 0.01 0.01 0.01 0.54 合计 7.98 3.84 5.16 4.76 21.74 居民生活10.5%城镇公共3.9%生态环境2.5%农田灌溉45.7%工业35.7%林牧渔畜1.7%

图13 2009年合肥市分行业用水量示意图

15

表13 2009年合肥市四级分区用水量表 单位:亿m3

四级分区 王蚌南岸沿淮区 定凤嘉区 南淝河区 滁河区 合肥市 农田 灌溉 3.25 0.68 4.44 1.56 9.93 林牧 渔畜 0.12 0.03 0.18 0.05 0.38 工业 城镇公共 建筑业 服务业 小计 0.04 0.01 0.36 0.02 0.43 0.02 0.01 0.36 0.02 0.41 0.06 0.02 0.72 0.04 0.84 城镇 0.10 0.02 1.59 0.06 1.77 居民生活 农村 0.14 0.03 0.27 0.08 0.52 小计 0.24 0.05 1.86 0.14 2.29 生态 环境 0.01 0.00 0.52 0.01 0.54 合计 0.90 0.19 6.21 0.46 7.76 4.58 0.97 13.93 2.26 21.74 3、耗水量

2009年全市耗水总量11.88亿m3,比上年增加1.66亿m3,平均耗水率54.6%。其中:农灌耗水量6.60亿m3,占耗水总量的55.6%,耗水率为66.5%;林牧渔畜耗水量0.32亿m3,占耗水总量的2.7%,耗水率为84.4%;工业耗水量3.17亿m3,占耗水总量的26.7%,耗水率为41.0%;城镇公共耗水量0.45亿m3,占耗水总量的3.8%,耗水率为54.7%;居民生活耗水量0.86亿m3,占耗水总量的7.2%,耗水率为37.6%;生态环境耗水量0.48亿m3,占耗水总量的4.0%,耗水率为90.0%。

表14 2009年合肥市行政分区耗水量表 单位:亿m3

农田 灌溉 0.22 1.88 2.41 2.09 6.60 林牧 渔畜 0.05 0.11 0.11 0.05 0.32 城镇公共 建筑业 0.27 0.02 0.04 0.03 0.36 服务业 0.07 0.00 0.01 0.01 0.09 小计 0.34 0.02 0.05 0.04 0.45 城镇 0.29 0.02 0.04 0.03 0.38 居民生活 农村 0.06 0.12 0.17 0.13 0.48 小计 0.35 0.14 0.21 0.16 0.86 生态 环境 0.45 0.01 0.01 0.01 0.48 行政分区 市城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合计 工业 2.05 0.21 0.46 0.45 3.17 合计 3.46 2.37 3.25 2.80 11.88 16

生态环境, 0.48居民生活, 0.86城镇公共, 0.45单位:亿m3工业, 3.17农田灌溉, 6.60林牧渔畜, 0.32

图14 2009年合肥市分行业耗水量示意图

水量(亿m3)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市城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耗水量用水量图15 2009年合肥市行政分区用水量与耗水量对照图

表15 2009年合肥市四级分区耗水量表 单位:亿m3

四级分区 王蚌南岸 沿淮区 定凤嘉区 南淝河区 滁河区 合计 农田 灌溉 2.15 0.46 2.93 1.06 6.60 林牧 渔畜 0.10 0.02 0.15 0.05 0.32 工业 城镇公共 建筑业 0.03 0.01 0.31 0.01 0.36 服务业 0.01 0.00 0.08 0.00 0.09 小计 0.04 0.01 0.39 0.01 0.45 城镇 0.03 0.01 0.33 0.01 0.38 居民生活 农村 0.14 0.03 0.23 0.08 0.48 小计 0.17 0.04 0.56 0.09 0.86 生态 环境 0.01 0.00 0.47 0.00 0.48 合计

0.31 0.09 2.57 0.20 3.17 2.78 0.62 7.07 1.41 11.88 17

水量(亿m3)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0王蚌南岸沿淮区定凤嘉区南淝河区滁河区耗水量用水量

图16 2009年合肥市四级分区用水量与耗水量对照图

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

全市供水总量21.74亿m3,比上年增加1.86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0.58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0.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0.94亿m3。

全市用水总量21.74亿m3,比上年增加1.86亿m3。其中:农灌用水量9.93亿m3,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为20%。工业用水量7.76亿m3,大生活用水量3.67亿m3。

根据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及社会经济指标统计计算成果分析,2009年合肥市人均用水量426.5m3,万元GDP用水量103.5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2.4m3。其他各单项用水指标见表16。

表16 2009年合肥市各单项用水指标

农田灌溉(m3/亩) 水田 285.2 火(核)电 (万m/万KW) 22.5 3林牧渔(m3/亩) 综合 250.5 生态环境用水量 (升/人/日) 46.1 林果灌溉 22.3 鱼塘补水 214.7 水浇地 91.4 一般工业 (m/万元) 90.1 3菜田 241.9 三产万元增加值用水量 (m3/万元) 4.6 居民生活(升/人/日) 城镇 152.1 农村 75.5

18

四、水质 1、湖库水质

合肥市境内大型湖泊主要是巢湖(西半湖),共设水质监测点4个,分别为派河湖区、施口湖区、十五里河湖区和塘西湖区。除派河湖区汛期为Ⅴ类外,4个湖区全年、汛期、非汛期水质指标平均值均为劣Ⅴ类。全年56个测次中,Ⅳ类为3次,占5.4%,Ⅴ类为7次,占12.5%,劣Ⅴ类为46次,占82.1%,Ⅴ~劣Ⅴ类水比例较上年下降,水质有所好转。

合肥市境内大型水库为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设坝前、库心、桥西3个监测点,全年、汛期、非汛期均值均为Ⅱ类,水质良好。全年99个测次中Ⅱ类水为94次,占94.9%,Ⅲ类为5次,占5.1%,水质较上年有所提高。大房郢水库5个监测点,位于大房郢水库坝前、岗集、库心、三岔河桥、四里河徐桥,每旬监测1次。除四里河徐桥汛期为Ⅲ类外,5个监测点全年、汛期、非汛期监测平均值符合Ⅱ类水标准,水质良好。水质状况详见表17。

2、河流水质

合肥市境内主要有南淝河、店埠河、板桥河、二十埠河、派河、十五里河、丰乐河、杭埠河等河流以及潜南干渠、瓦东干渠、滁河干渠。2009年在上述河流和干渠重点断面上进行了104次水质监测。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水利行业标准《地表水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的要求评价,丰乐河桃溪段水质全年和非汛期均值为Ⅱ类,水质良好,汛期为Ⅲ类。杭埠河与庐江毗邻的大潭湾段全年和非汛期为Ⅲ类,汛期为Ⅱ类。店埠河大李湾橡皮坝上段全年和汛期为Ⅳ类,水质一般,非汛期为Ⅴ类;店埠河撮镇桥段、南淝河当涂路桥段、合肥新港段、板桥河口段、二十埠河、十五里河大板桥段重点污染监测断面的汛期、非汛期、全年指标平均值均为劣Ⅴ类水。滁河干渠将军岭闸上段汛期、非汛期、全年为Ⅲ类,水质较好。瓦东干渠四颗树段全年和汛期为Ⅲ类,非汛期为Ⅳ类。潜南干渠官亭段全年和

19

汛期为Ⅲ类,非汛期为Ⅴ类。水质状况详见表17。

3、水功能区水质

合肥市境内共监测一、二级水功能区13个。按水功能区数评价,全年水质符合2010年水质管理目标的有董铺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大房郢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丰乐河肥西舒城农业用水区、滁河干渠合肥饮用水源农业用水区、瓦东干渠肥西长丰农业用水区、潜南干渠肥西农业用水区等。

按照水功能区测次评价,董铺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符合管理目标的测次占该区总测次的94.9%,与去年基本持平;大房郢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符合管理目标的测次占84.8%,比上年上升25.4%;丰乐河六安合肥开发利用区和滁河干渠合肥开发利用区全部测次符合管理目标,为100%;瓦东干渠肥西长丰农业用水区和潜南干渠肥西农业用水区达标率为50%;派河肥西调水水源保护区符合管理目标的测次占25.0%,比上年上升8.3%,巢湖合肥饮用水源景观娱乐用水区符合管理目标的测次占5.4%,较上年有所提高。

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详见表18。

4、入河污水排放量

2009年共监测合肥市境内较大入河排污口52个(不包括污水处理厂),其中合肥市城区37个、长丰县6个、肥东县6个、肥西县3个。年污水入河量(按折扣天数计算)为30175万吨;主要污染物年入河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45939吨、氨氮4049吨、挥发酚1.45吨、五日生化需氧量12484吨、总氮5887吨、总磷534吨。与上年相比,挥发酚减少3.13吨、总氮减少103吨。

对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分析统计(注:仅对COD与氨氮进行达标排放评价的结果),合肥市城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污水排放达标率分别为71.5%、29.0%、86.3%和53.0%,市城区达标率基本没变,肥东县达标率下降11.6%,肥西县与长丰县达标率上升7%左右。

各行政区入河污水及污染物量详见表19。

20

表17 2009年合肥市江河湖库水质状况 水质监测断面名称董铺水库坝前董铺水库库心董铺水库桥西大房郢水库坝前大房郢岗集大房郢库心大房郢三岔河桥大房郢四里河徐桥合肥新港南淝河当涂路桥派河十五里河板桥河口撮镇合裕路桥大李湾橡皮坝上廿埠河巢湖塘西湖区巢湖十五里河湖区巢湖施口湖区巢湖派河湖区桃溪将军岭四棵树官亭河湖库名称董铺水库董铺水库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大房郢水库大房郢水库大房郢水库大房郢水库南淝河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板桥河店埠河店埠河廿埠河巢湖巢湖巢湖巢湖丰乐河滁河干渠瓦东干渠潜南干渠水体类型水库水库水库水库水库水库水库水库河流河流河流河流河流河流河流河流湖泊湖泊湖泊湖泊河流河流河流河流测站水质类别全年ⅡⅡⅡⅡⅡⅡⅡⅡ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Ⅳ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ⅡⅢⅢⅢ汛期ⅡⅡⅡⅡⅡⅡⅡⅢ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Ⅳ劣Ⅴ劣Ⅴ劣Ⅴ劣ⅤⅤⅢⅢⅢⅢ非汛期ⅡⅡⅡⅡⅡⅡⅡⅡ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ⅡⅢⅣⅤ总磷(5.41)氨氮(11.8)五日生化需氧量(1.64)化学需氧量(2.01)总磷(3.78)氨氮(9.37)化学需氧量(1.67)氨氮(2.29)化学需氧量(2.62)总磷(9.54)氨氮(24.45)五日生化需氧量(4.6)化学需氧量(2.87)总磷(4.67)氨氮(11.47)五日生化需氧量(3.08)化学需氧量(2.53)总磷(1.62)氨氮(3.39)化学需氧量(0.33)总磷(7.61)氨氮(15.52)化学需氧量(3.84)溶解氧总磷(3.3)总氮(2.27)总磷(3.26)总氮(1.92)总氮(1.42)总磷(3)总氮(1.86)全年主要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 21

水功能区 一级二级董铺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 董铺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代表河水质长(km)目标或面积5.4Ⅱ5.45.42.62.62.62.62.6ⅡⅡⅡⅡⅡⅡⅡⅣⅣⅣⅣⅣ表18 2009年合肥市水功能区水质状况

水质类别及与2010年管理目标比较情况全年ⅡⅡⅡⅡⅡⅡⅡⅡ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ⅡⅡⅡⅡⅡⅡⅡⅢ劣Ⅴ劣Ⅴ劣ⅤⅤ劣Ⅴ劣Ⅴ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不符合符合符合符合劣ⅤⅣ劣ⅤⅢ劣ⅤⅢⅢⅢ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不符合符合符合符合汛期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ⅡⅡⅡⅡⅡⅡⅡⅡ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劣ⅤⅤ劣ⅤⅡ劣ⅤⅢⅣⅤ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不符合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总磷(9.54)氨氮(24.45)五日生化需氧量(4.6)化学需氧量全年主要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非汛期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总磷(3.3)总氮(2.27)总磷(3.26)总氮(1.92)总氮(1.42)总磷(3)总氮(1.86)总磷(3.78)氨氮(9.37)化学需氧量(1.67)总磷(5.41)氨氮(11.8)五日生化需氧量(1.64)化学需氧量总磷(1.62)氨氮(3.39)化学需氧量(0.33)氨氮(2.29)化学需氧量(2.62)11Ⅰ类各水质类别测次Ⅱ类3131323327332916113231121222131211101212113751221111191141Ⅲ类221Ⅳ类Ⅴ类劣Ⅴ全年测次达标率%93.993.997.0100.084.8100.090.948.5007.114.30 董铺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大房郢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 大房郢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大房郢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 大房郢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大房郢水库合肥河流源头保护区 巢湖合肥开发利用区 巢湖合肥开发利用区 巢湖合肥开发利用区 巢湖合肥开发利用区南淝河合肥开发利用区南淝河合肥开发利用区店埠河肥东开发利用区 店埠河肥东开发利用区 巢湖合肥饮用水源景观娱乐用水巢湖合肥饮用水源景观娱乐用水巢湖合肥饮用水源景观娱乐用水巢湖合肥饮用水源景观娱乐用水南淝河合肥景观娱乐用水区南淝河大兴排污控制区店埠河肥东农业用水区店埠河肥东饮用水源农业用水区17.517.517.517.517.013.010.030.560.0暂不劣Ⅴ执行ⅣⅡⅣⅢⅣⅢⅢⅢ劣ⅤⅣ劣ⅤⅡ劣ⅤⅢⅢⅢ0025.0100.00100.050.050.0派河肥西调水水源保护区丰乐河六安合肥开发利用区丰乐河肥西舒城农业用水区十五里河合肥农业用水过渡区滁河干渠合肥饮用水源农业用水瓦东干渠肥西长丰农业用水区潜南干渠肥西农业用水区117.028.8103109.543 十五里河合肥开发利用区滁河干渠合肥开发利用区 瓦东干渠肥西长丰开发利用区潜南干渠肥西开发利用区22

表19 2009年合肥市各行政区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行政区排污口个数110215963652污水入河量(万吨/年)污染物入河量(吨/年)COD114090701338287852887206728436745939氨氮901446218162844611151584049酚0.030.250.060.910.110.060.010.021.45BOD4714181779539441755515712484TN4901725457229354423670715887TP1115633215466356534达标个数1124542221达标情况污水量(万吨/年)3125943825313466109018661218721724COD(吨/年)114063821338349787411181015714507氨氮(吨/年)901061218248109652741822合肥市包河区经开区包河区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合计312510345253190422442216222929930175 23

五、重要水事

1、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正式启动。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及七大流域负责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省水利厅厅长纪冰、市政府市长吴存荣等领导出席了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启动仪式。年底《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获省政府批准。

2、水利建设投资创新高。2009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7.7亿元,争取水利项目之多、完成水利投资之大,创历史之最。

3、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成功试运行。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具备生态补水功能,11月上旬成功进行生态补水试运行。

4、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试验段完工。963米湖崩试验段治理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亚行贷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423万元。

5、派河中下游河道综合治理一期应急工程完工。实施的派河新港至派河口开挖段长12.7km,将派河航道底宽疏浚到40m,最低通航水深2.5m,达到500t级船舶通航的阶段性目标。

6、董铺水库泄洪涵洞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主体工程。顺利完成泄洪涵洞洞身浇筑、启闭设备安装等主体工程。董铺水库溢洪道扩建及南淝河生态补水工程开工。

7、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滁河干渠滑坡治理、大蜀山分干渠除险加固、小蜀山分干渠五处滑坡治理等工程。合肥市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08年新增项目受到通报表彰。

8、民生水利工程成绩显著。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兴建管网延伸工程19处、地表水源式水厂1处、辐射井式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处,解决农村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落实63380名大中型水库后期移民直补资金,移民扶持项目按计划组织实施。

9、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全年先后4次实施向董铺、大房郢水库补水。年初各地积极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多措并举,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督管理,认真落实饮用水源巡查制度,7月,配合市容、环保等

24

部门查处了大房郢水库倒土事件。清理了董铺水库上游5处小规模养猪场。

10、南淝河探源行动。合肥水文水资源局先后三次对南淝河河源展开调查,编制出《南淝河河源考察调研报告》,确定了南淝河河源在肥西县高刘镇红石桥附近,为南淝河正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